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许江龙

【摘要】:随着世界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会计信息化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从而增强决策有用性,提高企业治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矛盾,因此我们必须要认清现状,从各个方面落实,确保会计信息化的稳步、健康发展,从而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经济效益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世界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产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信息社会中的企业也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信息成为重要的企业资源,信息技术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工作环境使得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去优化其资源配置,从而有可能追求到最大的利润,同时亦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在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下,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能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财务信息,从而增强决策有用性,提高企业治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有关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促进作用表现为:①产品质量平均提高了200—500%;②劳动生产率提高40—70%;③设备利用率提高200—300%;④综合工作能力提高300—500%;⑤重复制品减少30—60%;⑥设计费降低15—30%;⑦人工费用减少5—20%;⑧生产周期缩短了30—50%。所以,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努力来实施包括会计信息化在内的企业治理信息化,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综合治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已开展二十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培养了一批既把握包括会计学在内的治理科学又了解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为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效果不是很理想。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在对互联网的应用中,虽然有74%的企业建立了互联网站、或在互联网上建立了主页,但是从网站质量看,建立较好的企业仅占28%,且行业和地区发展十分不平衡:从网络的安全状况看,有55.5%的企业没有防火墙设备,64.9%的企业没有安全审计系统,67.2%的企业没有入侵监测系统,72.3%的企业没有网站自动恢复系统。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整合中,部分实现CAD、OA、MIS系统的企业占70—80%,全部实现的企业均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核心的ERP系统,虽然得到大多数企业的重视,有63%的企业计划建设,但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70%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投资不足,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累计仅占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8%—10%的水平相距甚远,还有62%的企业认为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找出解决对策,逐项实施,以此切实推进中国信息化的发展。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对会计信息化本质和内涵的熟悉有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上称“现代信息技术或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虽然仅仅是一个称谓,但这个名称本身降低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不能全面地涵盖其实质和内容。前一段时间,一些会计信息化专家经过对“会计电算化”的长期实践和思考,鉴于“信息化”是我国重要国策之一,认为“会计电算化”改称为“会计治理信息化”,简称“会计信息化”较为确切,一些论文和教科书里面也出现了会计信息化概念,但还远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会计电算化对人们思想和熟悉上的影响。

②对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熟悉上的误区

对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熟悉上的误区主要有三个:一是盲目求大求全,认为会计信息化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不顾企业的治理现状,好大喜功,期望建立大而全的信息系统,最终只能是以高投入低成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者以失败而告终。二是缺乏系统分析,走分散开发的老路。会计信息化是一个投资不菲、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假如不进行仔细、认真的系统分析就匆匆上马,不会达到预期效果。三是企图通过会计信息化来强行贯彻治理制度。对一些基础治理不好的企业,领导人想通过“冷冰冰的屏幕”来强行贯彻治理制度,最终只能导致治理上的混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③忽视领导的支持

一些企业把会计信息化的实施看作是纯技术问题,注重技术的治理而忽视领导的支持。其实会计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它涉及到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部门职责和权利的重新分工、治理制度制定、贯彻和落实,没有领导的支持仅仅靠技术人员的努力是很难推动的;再则会计信息化的计划和实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这也需要领导的支持。

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重视程度不够

①信息化会计理论

信息化会计理论即研究实现信息化后的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核算的程序和治理制度,会计核算的方法,以及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核算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和会计工作的新特点。

②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的意义

信息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运作规范,审计接口,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它一方面符合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有的特点。信息化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透彻了,会计软件的研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会计信息化软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才能使会计工作在实现信息化后更加规范、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强,才能更好地为治理决策服务,以实现

会计信息化的效益原则。

从某种程度上讲,信息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如信息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及账务处理程序等方式和方法上的改变,本身就是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完善。虽然从短期看,这些影响只是渐进性的,但从长期看,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课题不断出现。如:会计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将如何做到提供会计信息的及时行和共享性,又能做到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有效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实现整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等。对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而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确立,又将使信息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传统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主要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实现手工系统的工作,仅仅满足于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和准确性,而没有对系统提出更高的具有其自身特点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

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缺乏复合人才

目前,我国许多单位、部门的会计人员很多,而且对会计业务也很精通,但是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却不多,一部分是“半路出家”的信息化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极其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造成了会计信息化人员知识的不全面、不均衡、不系统:另外,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对会计知识又比较贫乏,对运行会计软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所以,长期以来,会计信息化复合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制约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虽然有不少部门组织各种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单位事务及个人精力等因素的制约,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人才总体素质仍然不高。信息时代,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把握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把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科学等知识,了解财务软件的使用、保养和维护。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的突出表现是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把握得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软件的熟悉有局限性,对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这个问题已成为企业快速实现、发展会计信息化的障碍。

财务软件缺乏通用性和标准性

财务软件是一种基于一定时期特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下的软件产品。目前,各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缺乏通用性和标准性,数据库记录没有严格的标准格式,只是从本单位的目前需要出发,应用模块仅限于账务处理和报表处理,信息共享性极差,算出来的会计信息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形成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在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协调,各单位往往闭门造车,信息交流不畅,并没有充分发挥有限的人力、财力作用。一些单位通过信息化生成的会计信息资料不系统、不完整,口径不一致,难以被单位领导、主管部门和外界信息需要者有效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