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亳州市人民医院关于创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

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关于开展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26号)和《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评估细则》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院中医药工作的开展,切实做好我院创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各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导,坚定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全力开展中医药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救治中的功效,体现传统医学在疾病预防、减轻患者病痛、保障群众健康方面的特有优势,促进我院中医药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按照《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评估细则》,

结合我院工作重点,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中医药人才队伍,加大中医学科的扶持力度,推动我院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二)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展示我院中医药特色与优势。

(三)中医药工作达到全国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建设标准,顺利通过考评验收。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以杜运志院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杜运志

副组长:闫良宋克义李含君郝树立李庆福吴琪成员:董勤柴伟程亚艳朱霞云夏玲霞洪源洪伟洪加伟乔艳丽李敏王学锋张鹏举

张冰张秀芳杨亚辉余新翠张守光洪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业务院长闫良任办公室主任,董勤任办公室副主任,创建办设在质控中心。

四、工作内容

本次创建活动围绕“一个根本核心、一套基础指标、六项基本保障”开展工作。

(一)一个根本核心即“专科专病建设”

1.根据本地区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趋势、医疗市场需求、患者就医意向与习惯、本院的医药综合条件与技术潜力以及周边医院的专长和不足等,明确医院的中医专科专病发展方向,建立中医风湿病、中医脑病、中医脾胃病、中医不孕不育病、针灸、推拿、中医正骨等专科专病,使这些专科专病的诊治成为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如风湿免疫疾病方面的专科专病建设。

2.制定并实施医院常见病和重点病种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发挥中医药在优势病种和优势环节上的作用。

3.在门诊、病房等诊疗工作中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不少于5种中医药服务。门诊中药房确保中药饮片齐备,诊疗设备能够满足中医临床业务工作的要求。

4.建立与国家、行业标准相适应的诊疗与护理标准规范、质量评价和控制体系,突出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加强中药质量的控制与监测,规范中成药、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严格采购、验

收、储存、调剂、煎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建立中药临床使用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5.逐年提高中医药工作专项经费,逐年加大设施、设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市级预算投入6万元,医院配套20万元,主要用于人才培养,改善中医药服务条件,保证中医药科室与其他科室同步发展。

6.扶持、培养、造就一个或数个学科带头人,通过专科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形成专科人才群体,专科专病优势的形成才有确切的技术保证。

7.举办中医专科专病学习班,交流临床经验,规范专病的诊治标准并在中医院推行,使专科专病建设不断总结、完善,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

(二)一套基础指标

1.在现有基础上,将门诊诊疗面积扩大为500M2;

2.确保病床数达到总床位数的5%,即病床数≥100张;

3.中医临床科室年门诊人次占全院门诊诊疗人次比例达到5%;

4.中医临床科室门诊日均中药饮片处方数占本科室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70%,中药处方占全院处方比例≥10%;

5.病床使用率≥85%;

6.中医优势病种≥3个,优势病种中医药治疗率≥70%;

7.中医症候群准确率≥90%;

8.住院病历甲级率≥90%;

9.中医临床科室中药处方合格率≥95%;

10平均住院日不高于同级中医医院同一病种平均住院天数;

11.平均住院人次费用不高于同级中医医院平均住院费用。

(三)六项基本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医院各职能部门、各临床科室共同开展中医药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中医药工作的实际问题。贯彻落实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方针政策,将其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中医药业务重点发展方向和目标,统筹规划中医药工作。

2.加强院内协作

(1)建立并完善中医临床科室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诊制度以及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西医临床科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含中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等)的临床科室占全院临床科室的比例≥90%。

(2)建立中医临床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开展业务合作的有效机制,研究制定中医药参与全院会诊、病例讨论、卫生应急等医院管理制度,为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具有中医特色的三级查房制度,查房内容完整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

(3)全院平均每个西医临床科室申请中医会诊次数≥6次/月;申请中医会诊的西医临床科室占全院西医临床科室的比例≥80%;中医临床科室病床使用率≥85%;病房中医治疗率≥70%;甲级病案率≥90%。

3.提升服务能力

(1)制定鼓励政策,引导就医人群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中医科、康复运动医学科、康复针灸科等中医专科进一步加强横向纵向联系,建立完善诊疗机制,按照中医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等

服务。

(2)建立中医药服务工作的考核机制,将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纳入医院各临床科室及其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90%。

(3)强化基础能力培养,签约至少3名国家级专家来院指导、带徒,扩大门诊诊室,推动专科专病发展。

4.凸显中医文化

(1)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宣传普及工作,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到中医药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之中,从诊疗手段、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形成我院中医药文化特点。

(2)学习、借鉴、总结、探索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中医药宣传工作,使群众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认同中医药、使用中医药、感受中医药文化。

(3)宣传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传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念。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服务,并与中医医疗相结合。

(4)制定中医药保健处方,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慢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