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近三年中考历史试题变化趋势35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8题)材料一 在我国早期封建化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 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早期筑城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是 政治中心,都需要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在交通要道和 人口密集的地方,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逐渐繁荣起来……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工业革命将数以千计的人带到拥挤的城市与乡镇找工作。如英国的曼彻斯 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 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多数人口属于工人阶级和移 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
(二)命题原则
试题的命制以课程标准和中考科目说明为依据,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托,以 “人类文明”演进为主线,以提升学科素养为方向,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最终 目标,试题的立意定为“求真、善读、勤思、致用”,旨在让学生学会阅读、学 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运用,真正发挥以“考改促课改”的作用,对全省的初 中历史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让师生的学科素养都有所提升。
7
三、201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的变化及特点
(一)试题的变化 1.题型结构的变化 201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较往年试题的变化之一是题型的变
化,由原来的五大题型:选择题、简答题、材料题、分析说明题、 探究题,改为四种题型,把材料题和分析说明题合并为材料解析题。
题型变化的依据是基于课标对此的要求: 从能力角度看,“要求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 要性”; 从过程与方法角度看,需要学生“学会运用历史材料具体分析历史 问题的方法”。
5
(三)命题思路
1.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教给学生“求真”、“求实”,用事 实说话,养成重证据的意识。而历史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文 献材料、图片、图表、地图、实物、遗址等,当这些呈现方式出现 在试题当中时,需要有一条核心的线索把它们串起来,这条线索又 需要涵盖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 方面的内容,所以,整份试题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为主线,通过 不同题型的试题,从素材的选取、内容的定位、结构的组成,目标 的考查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力图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 彩的历史点滴,在一份试题中,凸显人类文明成果,并从中感悟历 史,反思教训,总结经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此外,且大量来自教学一线的调研反馈和专家的建议,认为材料 解析题是回归历史学科课程特点,能真正体现课标对学生各种能力 要求的题型,故无论从试题的内容上还是呈现形式上,都能体现出 开放性和学科本质的特性。
8
(2014年材料解析题)第18题 特点:贴近生活,从小切口中拓宽视野
历史离我们很远,历史也离我们很近,因为生活就是历史,所以为了突出“生活中 的历史”,选择一些小切口作为命题的切人点,通过生活化的小窗口,引导我们洞悉时 代的大环境,以这个点辐射开来,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的特征。
2
3.从考查能力方面:
(1)注重考查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注重考查学生识别 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2)突出对过程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通过设置 情境,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分析说明历史问题能 力的考查。 (3)注重考查处理历史信息的提取能力,中外历史的对 比分析能力,以此培养“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并形成 正确的历史观。
3
4.从考题立意上:
(1)以课标为依据,突出体现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 (2)每道大题的主题突出,设问层次分明,各有侧重。 (3)联系实际,关注时政,增强了开放性、探究性试题 的灵活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答题。 (4)难易度适中,难度系数0.60—0.70之间;覆盖面广, 达到课标要求的90%以上的知识点。
——何成刚《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 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世纪70年代 以后,棉纺业、面粉、造纸、印刷、航运等各类民族工业,在上海、宁波、广州、天津 等城市逐步发展起来。4来自二、2014年试题的新变化
(一)指导思想
201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在继续遵循“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原则的基础 上,试题的变化和创新超过了往年。在体现基础性、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等 课程性质的同时,更体现了一定的导向性,即“两增”“两减”:增加探究性、 开放性试题的力度,减少记忆性、技巧性试题的数量,体现学科思想,突出能力 立意,让试题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凸现历史学科育人为本的功能。
山西省近三年中考历史试题 变化趋势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
1
一、2012年以来的整体思路 1. 指导思想
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以 能力立意为主,适当增加探究性和开放性试 题。
2.命题原则 以《(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命
题的依据,以山西省中考科目说明为依托,兼顾 三个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教材 内容。
6
2.阅读素养的体现和不同能力的体现贯穿始终。阅读是学习历 史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把这一理念贯穿于纸笔测试中,必然 需要大量的图文材料做为命题的基本素材。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图 片、图表材料,都需要在一道道试题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阅 读,进行思考,分析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而思考的过程便是 把给出的材料放到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 每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变得生动、鲜活、有趣起 来,透过这些历史的“真”与“实”,分析突出历史的“有用”性。
3.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标之一。以史为鉴、史论结合、学史明智 是历史学科要发挥的一项重要教育功能,而真正让其发挥作用,更 需要日积月累的学科素养的提升,故历史知识的识记、掌握、分析、 判断、比较、归纳、理解等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是运用,把所学 与现实生活联系,实现能力的迁移,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提升素养,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二 工业革命将数以千计的人带到拥挤的城市与乡镇找工作。如英国的曼彻斯 特在1780年建立起第一个大型机械化的棉纺织厂,不久便成为一个主要的纺织中心,人 口由1750年的18000人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多数人口属于工人阶级和移 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过了城市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
(二)命题原则
试题的命制以课程标准和中考科目说明为依据,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依托,以 “人类文明”演进为主线,以提升学科素养为方向,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最终 目标,试题的立意定为“求真、善读、勤思、致用”,旨在让学生学会阅读、学 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运用,真正发挥以“考改促课改”的作用,对全省的初 中历史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让师生的学科素养都有所提升。
7
三、201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的变化及特点
(一)试题的变化 1.题型结构的变化 201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较往年试题的变化之一是题型的变
化,由原来的五大题型:选择题、简答题、材料题、分析说明题、 探究题,改为四种题型,把材料题和分析说明题合并为材料解析题。
题型变化的依据是基于课标对此的要求: 从能力角度看,“要求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 要性”; 从过程与方法角度看,需要学生“学会运用历史材料具体分析历史 问题的方法”。
5
(三)命题思路
1.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教给学生“求真”、“求实”,用事 实说话,养成重证据的意识。而历史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文 献材料、图片、图表、地图、实物、遗址等,当这些呈现方式出现 在试题当中时,需要有一条核心的线索把它们串起来,这条线索又 需要涵盖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 方面的内容,所以,整份试题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为主线,通过 不同题型的试题,从素材的选取、内容的定位、结构的组成,目标 的考查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力图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 彩的历史点滴,在一份试题中,凸显人类文明成果,并从中感悟历 史,反思教训,总结经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此外,且大量来自教学一线的调研反馈和专家的建议,认为材料 解析题是回归历史学科课程特点,能真正体现课标对学生各种能力 要求的题型,故无论从试题的内容上还是呈现形式上,都能体现出 开放性和学科本质的特性。
8
(2014年材料解析题)第18题 特点:贴近生活,从小切口中拓宽视野
历史离我们很远,历史也离我们很近,因为生活就是历史,所以为了突出“生活中 的历史”,选择一些小切口作为命题的切人点,通过生活化的小窗口,引导我们洞悉时 代的大环境,以这个点辐射开来,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的特征。
2
3.从考查能力方面:
(1)注重考查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注重考查学生识别 和使用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2)突出对过程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通过设置 情境,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分析说明历史问题能 力的考查。 (3)注重考查处理历史信息的提取能力,中外历史的对 比分析能力,以此培养“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并形成 正确的历史观。
3
4.从考题立意上:
(1)以课标为依据,突出体现三维目标的综合考查。 (2)每道大题的主题突出,设问层次分明,各有侧重。 (3)联系实际,关注时政,增强了开放性、探究性试题 的灵活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答题。 (4)难易度适中,难度系数0.60—0.70之间;覆盖面广, 达到课标要求的90%以上的知识点。
——何成刚《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 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19世纪70年代 以后,棉纺业、面粉、造纸、印刷、航运等各类民族工业,在上海、宁波、广州、天津 等城市逐步发展起来。4来自二、2014年试题的新变化
(一)指导思想
201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在继续遵循“稳中求变,变中求新”原则的基础 上,试题的变化和创新超过了往年。在体现基础性、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等 课程性质的同时,更体现了一定的导向性,即“两增”“两减”:增加探究性、 开放性试题的力度,减少记忆性、技巧性试题的数量,体现学科思想,突出能力 立意,让试题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凸现历史学科育人为本的功能。
山西省近三年中考历史试题 变化趋势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
1
一、2012年以来的整体思路 1. 指导思想
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以 能力立意为主,适当增加探究性和开放性试 题。
2.命题原则 以《(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命
题的依据,以山西省中考科目说明为依托,兼顾 三个版本(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教材 内容。
6
2.阅读素养的体现和不同能力的体现贯穿始终。阅读是学习历 史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把这一理念贯穿于纸笔测试中,必然 需要大量的图文材料做为命题的基本素材。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图 片、图表材料,都需要在一道道试题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阅 读,进行思考,分析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而思考的过程便是 把给出的材料放到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 每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变得生动、鲜活、有趣起 来,透过这些历史的“真”与“实”,分析突出历史的“有用”性。
3.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标之一。以史为鉴、史论结合、学史明智 是历史学科要发挥的一项重要教育功能,而真正让其发挥作用,更 需要日积月累的学科素养的提升,故历史知识的识记、掌握、分析、 判断、比较、归纳、理解等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是运用,把所学 与现实生活联系,实现能力的迁移,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提升素养,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