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之人性缺失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之人性缺失问题研究
摘要:人性与教育紧密相连,素质教育也就是人性教育。

然而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人性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师生平等主体意识的缺失、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单一、师生情感交流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内容的缺失。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实施人性教育是素质教育向纵深层次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人性;素质教育;人性教育
一、人性的内涵
人性概括言之即人之本性、本质,对人性进行全面、科学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

但是,在人类已知的世界中,人类自己是最奇特的存在,“人是世界上惟一具有认识自我的本性、惟一能够认识自我的存在物”[1](P.281),同时也是最复杂的存在。

从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开始,至今对人性问题的争论仍未休止。

中西方都有很多关于人性理论的探讨,有的学者从人性善恶的角度去论述人性,或为善、或为恶、或二者兼而有之;有学者从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角度去分析人性,或偏重自然属性,或偏重社会属性。

承认人性的自然属性,更多地强调教育目的上的个人地位与价值,因为人是自然个体,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给予每个人独有的尊严和价值,于是,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应该成为教育价值的终极理想和目标;承认人的社会属性,或者认为人性更主要的是社会属性时,往往将教育理解为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是将各种宗教、道德、风俗、习俗、民族传统和职业传统以及集体的观念等等社会文化赋予人、内化于人的过程,如此则有忽视个人价值的嫌疑。

而马克思则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强调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存在,这就使人性包含了自觉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的内容。

综合学界对人性问题的意见,我们将人性的构成阐释为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之有机整体。

这三方面的人性构成既有实然的存在依据,又有应然的发展可能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身发展水平认识的深入,人性的拓展总是以实然为基础,并使应然不断转化为实然,新的实然又催生出新的应然,从而构成了“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2]。

自然属性即人与其他动物都同时具有的一般属性,不是人之为人的特殊属性,不能将人与其他物质存在形式分开;人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人被社会各种规范所塑造,是受制约的人;而人的精神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表现出人的自由性、创造性特点。

因此,今天的素质教育在关注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发展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从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去理解教育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意义。

据此,如果说精神生命的富足和占有是人的本质的话,那么,精神世界的高度和丰富性、自由性,就是人的本质的复归。

因此现代的素质教育必须有利于精神层面的丰富和自由,否则就是偏离人性,而偏离人性之素质教育已不再是素质教育。

二、素质教育之人性缺失的表现
(一)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主体意识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直观地表现为,教师是施动者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者,于是长期片面地将教育活动的主体仅仅理解为教师。

这样,教师成为教育活动的直接主宰者,牢牢地掌握着整个教育活动的节奏,忽视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程度及效果。

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失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机会。

(二)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在现代社会,无孔不入的商业气息早已漫延校园,工作、学习于其中的教师逐渐失去了对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体验,取而代之的是将其视为一种谋生手段,因此教师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简单地归结为教书,而育人这个目的则被人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忽略。

教师常常只是将教学任务完成,而情感的倾注是奢侈的。

这种缺乏情感联系的教育行为,是苍白的、无力的,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

(三)忽视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导
以人性为基础的素质教育必然包含着对人性的精神滋养,这即是说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构建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当然内容。

但在当代社会,世俗化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确主导着许多教师与学生的自我选择。

在教师一方表现为教师职业的神圣感的缺失,从而疏忽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导;而在学生一方则表现为学习动机和人生目标出现偏差,过度的物质追求与精神信仰迷失并存,甚至学生暴力事件及自杀事件频发。

(四)教学内容与方式单一化
基于人性之复杂本性,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

但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似乎将教学内容更多地局限于专业知识领域,重点是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即便是丰富人性内涵、塑造人文精神的思想政治、哲学、历史等内容,往往也只是简单地将相关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

这势必使素质教育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品行的塑造。

三、人性教育之实现
(一)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
根据人性的素质教育,将每位教师都视为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并不因教师从事的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任务,更担负着塑造学生理想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心智的重要使命。

这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自觉地将人性化教育贯彻于自身地教育过程中,因而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

(二)确立师生是平等教育主体的理念
基于人性基础的教育理念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平等的。

人性的内涵中包括超越性、创造性的维度,没有平等的教育理念,便不会有平等的对话、交流。

如此则不可能产生师生思想碰撞之火花,不能教学相长,学生的创造性趋于沉寂,而创造性的培养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特质。

因此,必须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平等沟通途径,使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遍及课堂内外。

(三)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理解、宽容的和谐氛围
以人性为基的素质教育应通过内在教化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价值取向,影响人的情感、气质、性格、胸襟等,从而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教师不能只将教育活动局限于课堂,也应关注课堂之外的学习场所。

即将教与学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地方,通过情感交流与学生增强联系,形成其乐融融的氛围,如此即可将教育活动无限延伸,使素质教育无处不在。

(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价值观与人生观教育贯彻于教育活动始终
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的人文知识引入到具体专业问题的分析中,尽量避免宣传、介绍等灌输形式,因为单纯的言传并不能使学生信服。

通过率先垂范、言传与身教合一,展现渗透于专业知识的人性、人情、真理。

另外由于身教往往与具体的教学场所相分离,这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身教而传达的价值观人生观。

综上,人性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素质教育一旦偏离人性的基础,则只能停滞不前甚至全面失败。

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给学生以人性的关怀,宽容学生的过失,赞扬学生的优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教育建立在人的生命意义、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挖掘人的发展潜能,这才是教师真正之所为。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坤庆.关于人性与教育关系的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