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策略【可编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策略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策略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如今在各大幼儿园里已经有一批 90后幼师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新教师中的主力军。而与之相呼应的是 80后家长也逐渐成为幼儿园中教师必须面对的主

要家长群体。本文笔者通过调查和分析 80后家长的特点,同时进一步分析新教师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的困惑,提出新教师对 80后家长工作的几项实施策略,希望指导 90 后新教师具备更专业的教育经验,引领 80 后家长走向更科学的育儿教育之路。

【关键词】

90 后的幼师; 80后的家长;家长工作;策略研究

一、提出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家长工作是幼儿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如今在各大幼儿园里已经有一批 90后幼师走上工作岗位,在她们自己都被别人认作是孩子的年龄,担负起了为 80后教育 00后的重任,成为新教师中的主力军。而与之相呼应的是 80后家长也逐渐成为幼儿园中教师必须面对的主要家长群体。大多数 80后家长接受过高等教育、自身素质高,在育儿方面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观念,对子女的期望更高,

更加懂得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当稚气未脱的 90后幼师遇上期望值和要求都高的 80后家长时, 80后家长们对新教师质疑的声音似乎更胜上一代家长,更多的否定和不信任让这群充满朝气的 90后们时常感到压力和委屈。再加上 90后的教师刚踏入岗位,经验不足,在与家长沟通方面会遇到一些难题,特别是在幼儿身上出现问题之后,面对家长就会变得更加不知所措,沟通起来就愈加不顺畅,一旦言语上出现过失,既影响家长的情绪,又降低了教师在家长心中的印象以及打击新教师工作的那份热忱之心。

笔者作为 90后新教师中的一员,在与 80后家长接触的一年多也曾遇到过质疑和不信任,但是经过不断学习和改进,终于获得了 80后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所带班级在201X年6月被评为鹿城区文明班级。那么, 90后的新教师该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呢?如何获得 80后的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呢?

二、调查和分析 80后家长的特点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家长是我们的教育伙伴,但是对于 90后的新教师而言,若是对 80后家长的特点有所掌握的话,会更加易于开展各项工作。因此为了切实地做好 80后家长的家长工作,帮助自己解决并把握应对家长工作的基本要求,实现与家长顺利的进行沟通,我在经验教师的帮助下针对 80后家长的特点制定了一个问卷调查表,内容包含家长对幼儿智力发展、生活习惯培养、学习习惯培养,根据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中发现:

60%的家长更加注重孩子个性,品德,智力,行为等方面的发展;15%的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睡眠,排泄,盥洗和饮食这四方面的质量;15%的家长对孩子在认字,算数,书写这三面尤为重视;10%的家长对

还在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孩子没磕着碰着,每天开心快乐就好。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80后的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穿暖;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因此他们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才能让家长在养育幼儿方面无后顾之忧。

在工作中,我注意观察 80后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记录,分析出 80后的家长可以大致分为主动型,干脆型,唠叨型,沉默型。

(一)积极型:

只要一见到教师,便会热情主动的向教师打招呼,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孩子近况。根本没有分清场合,经常性的在老师组织幼儿活动时与教师主动进行交流!此类家长多见于年轻妈妈们,由于幼儿园教师大部分是女性,妈妈在性别上比较容易与教师沟通,同时妈妈对于幼儿的了解也比较细致,与教师互动,能更深入地实现家园合作。然而,这种不分时间和场合的沟通情况,新教师有时候会无法推脱。

(二)干脆型:

家长在接送时,从教师手上将幼儿接过来之后,和教师打了声招呼就匆匆忙忙走掉了。此类型的群体一般都是双职工在事业单位的家长,由于家里没人接送,此类型的家长通常是早上来园最早,下午离园最迟的,与班级教师直接接触得较少,沟通也是比较少的。然而,这类家长从内心上而言是非常渴望和教师沟通,非常乐意听到幼儿在园的表现,只是更多的是身不由己的无奈。

(三)少言型:

家长在接送幼儿的过程从不向老师过问幼儿在园的情况以及近期的表现,接完就走,更也不会要求幼儿与教师再见道别,便离开。此类家长群体在班里也是极少数的。这类家长缺少有互动的意识,认为互动与不互动没什么所谓,只要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平平安安回家就心满意足了,可一旦遇到什么问题,就特别容易对教师产生误解。

三、 90后幼师对 80后家长工作的实施策略

作为 90后的新教师,与家长保持联系,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是幼儿园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宽容、理解、沟通是处理家长工作最基本的方针,做好家长工作是一门学问,每个新教师都必须学好的一门学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根据不同类型的 80后家长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

针对本班家长的类型,笔者进行反思,通过日常的交流和技巧完善了与家长在沟通时出现的问题,得出以下几种方法:

(略)

通过对接送期间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行为的记录,从而进行分析与反思再进行沟通,最后受到家长很好的认可和支持。

(二)开辟和优化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途径

1.开辟和谐班网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其便利,快捷,互动的优势顺理成章地提供了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平台。当前的幼儿园家长,大多都是80后年轻,前卫的家长。而 90后的教师也正是喜欢上网的一族,因

此利用微博、腾讯qq、微信等一些新型的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沟通,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实现家园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在园情况和园内活动的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转载优秀的育儿文章,从而优化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达成双赢的目的。

创新家园联系栏内容

家长园地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承担着科学育儿,提高家长育儿水平的职责,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更是展现教师教育幼儿的工作情况的一扇窗户,更是家长与教师相互沟通的一块园地。形成家园教育合力,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3.重视在家访的重要价值

家访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也是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零距离交谈空间。既增进幼儿园与幼儿家庭之间的沟通,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之间以诚相待,真诚沟通的情感。有些新教师因为害羞、胆怯等原因,在家访的过程中总是躲在经验教师的背后,默默地听着,缺少与家长的互动。然而,家访的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时刻,作为新教师更应主动、积极地参与互动,这里有个较好的建议就是建议新教师在家访中若是怯于与家长进行沟通,那么可以利用家长和经验教师交流的过程,积极与幼儿进行互动,先与幼儿建立亲密关系,再通过幼儿的喜爱得到家长的认可。

也只有这样,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才能像一车之两轮,同方向,同节奏一直前进。想必,80后的家长定会与90后的新教师擦出爱的火花。

(三)新教师与家长的教育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共同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