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食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于辽宁、河北、北京、山东及江苏等省市, 主要危害赤松,并危害油松及日本黑松。
油松毛虫D.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 除了北京、河北、辽宁等地,查明还分布于内
蒙古、甘肃、陕西、山东、山西、河南、湖北、贵 州及四川省,主要危害油松,还危害马尾松、黑松、 华山松及白皮松。 马尾松毛虫D. punctatus (Walker)
常见林木害虫及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第二节 蛀干害虫 第三节 枝梢害虫 第四节 地下害虫 第五节 种实害虫 第六节 木材害虫
食叶害虫
食叶害虫是针、阔叶树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害虫类群之一。 ——鳞翅目(枯叶蛾、毒蛾、尺蛾、舟蛾、刺蛾、蓑蛾、 潜叶蛾、斑蛾、鞘蛾、卷蛾等十余个科) ——鞘翅目(叶甲、象甲、金龟类) ——膜翅目(叶蜂) ——双翅目(潜叶蝇) ——直翅目(蝗虫类) ——竹节虫目(竹节虫)
被害树地面往往布满残叶、虫粪,树间挂有虫茧、 丝迹等也属常见现象。
食叶害虫危害健康木,树木严重受害 后,由于长势衰退,易引起小蠹、天牛、 树蜂等一些以衰弱木为攻击对象的钻蛀性 害虫及病菌的侵染而死亡,因此食叶害虫 常被称作“初期性害虫”。 后一类群则被称为“次期性害虫”。
松毛虫类(鳞翅目 枯叶蛾科)
思茅松毛虫D. kikuchii Matsumura 分布广泛,除云南外,河南、安徽、浙江、江
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市 也有分布。危害云南松、思茅松、云南油杉、马尾 松、黄山松和华山松。在云南常和云南松毛虫混同 发生。
生活史及习性
1 发生世代
落叶松毛虫 1年1代或2年1代(跨3年)。 赤松毛虫 1年1代。 油松毛虫 1年1代为主,四川l年2~3代,2代为主。 马尾松毛虫 1年2~4代,少数地区1年4代,温度
松毛虫是我国针叶树最主要的食叶害虫 历史最早记载见明嘉靖9年(1530)在浙江及万历17年(1599)
江苏常熟县志关于松毛虫成灾纪实,距今300余年。 50年代以前,松毛虫猖獗成灾,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从
50年代初期即开始对这类害虫进行了较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并积 极开展防治活动。 但由于纯松林(包括落叶松)的面积甚广,成灾的松毛虫种类多, 加之松林的经营管理、防治策略及措施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以及 地形复杂,不时出现的有利于松毛虫猖獗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 响,松毛虫的猖獗成灾仍然此起彼伏,每年约以3000~4000万亩 松林受害的规模,造成巨大损失。
部分种类对林木的危害是灾害性的,如常年危害面积 多达数百万公顷的松毛虫类,年造成松林材积损失达百万 立方米以上。
食叶害虫的危害症状
食叶害虫危害的症状常较易发现和识别 ——整个叶片被食尽、留下残叶、叶柄或叶脉等,严重 受害时整株光秃。 ——潜叶种类使被害叶呈现各种潜痕、污斑或枯黄 ——卷叶、缀叶或褶叶危害的种类,使树叶形成各种形 式的卷曲或缀合,叶一般不枯黄 ——袋蛾、鞘蛾缀叶形成各种形式的袋囊 ——天幕毛虫、美国白蛾等结成大的丝幕更惹人注目
已孵化的卵壳有明显的被幼虫啃食后的孵化孔,或仅 剩下残片。
卵的孵化多集中在午前,以早晨为多,最早可在凌晨 3时孵化,盛期随虫种而异。
卵的孵化率一般可达90%以上。
幼虫
虫龄及各龄期,食性、取食量,结茧及越冬场所 等等,随虫种而不同。 ①1~4龄幼虫 初孵幼虫啃食卵壳,有利于缺食时间短期 存活。初孵幼虫也有群集性,2龄前明显,3龄以后则开 始分散。幼龄幼虫仅啃食针叶边缘,致使被害松针逐渐 枯黄卷曲,很易被发现,可作为调查幼虫虫口密度的指 标,也是及时采取“点治”的有利时机。1~2龄幼虫活 跃,受惊扰后纷纷吐丝坠落,有利于踏查虫情。由于4 龄以前食量小,且存活率低,一般不主动扩散,但可随 风飘移到附近树上。死亡率甚高,幼龄幼虫平均可达 75%以上,甚至95%以上,但足以猖獗成灾。
危害最严重。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马尾松分布 区,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 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及四川等省,主要 危害马尾松,此外还有湿地松、加勒比松、火炬松 及云南松等。
云南松毛虫D. houi Lajonquiere 主要分布于云南高海拔山地,湖北、江西、浙
江、福建、广东、贵州及四川等省有分布。主要危 害云南松和思茅松,还危害侧柏、圆柏、柳杉等。 在云南经常呈现周期性大发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与寄主
中国松毛虫种类最多,广义的有7属82种(亚种), 典型的松毛虫属Dendrolimus Germer仅包括27种, 其中危害最烈的6种。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aperans (Butler)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北部部分地
区。主要危害落叶松,还取食红松、云杉、黑松、 樟子松及油松。 赤松毛虫D. spectabilis Butler
幼虫除摄食时直接损害松针外,且因造成断针、残梗而 增加针叶损失。
幼虫排粪量也随龄期而增加,马尾松毛虫虽然异龄幼虫 排粪总重量差异明显,但各龄幼虫一昼夜排出粪粒的数 量却大致相当,约70粒左右。此一数据对估测高大松树 上松毛虫幼虫的种群数量有参考价值。
②5龄以上幼虫 进入壮龄阶段,随着龄期增长,取食量也 随之显著增加。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一生食叶长达2900cm以上,约折合成 200根松针。
油松毛虫一生取食3370cm以上,相当于380多根松针。 云南松毛虫的食叶量最大,最高日取食量可达1000cm以上,
以末龄幼虫取食量最大,约占幼虫期总食叶量的75%,因此 破坏性也最大。
高的地区年发生世代多,幼虫越冬现象不明显。
云南松毛虫 1年1~2代,云南1年2代,幼虫和卵同 时越冬,贵州1年1代,以卵越冬。
思茅松毛虫 1年发生1~2代,在广西及云南1年发 生1代,在贵州1年 1代。
2 生活习性
卵
成串或成堆产在针叶或小枝上,每个卵丛有卵数十至 数百粒。
除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卵壳有环状花纹外,其 它的都是单一色彩,卵的颜色除上述两虫种为淡褐色 外,其余的多呈粉红色,初产时一般色浅,孵化前如 变为黑色则表明已被寄生。
油松毛虫D.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 除了北京、河北、辽宁等地,查明还分布于内
蒙古、甘肃、陕西、山东、山西、河南、湖北、贵 州及四川省,主要危害油松,还危害马尾松、黑松、 华山松及白皮松。 马尾松毛虫D. punctatus (Walker)
常见林木害虫及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第二节 蛀干害虫 第三节 枝梢害虫 第四节 地下害虫 第五节 种实害虫 第六节 木材害虫
食叶害虫
食叶害虫是针、阔叶树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害虫类群之一。 ——鳞翅目(枯叶蛾、毒蛾、尺蛾、舟蛾、刺蛾、蓑蛾、 潜叶蛾、斑蛾、鞘蛾、卷蛾等十余个科) ——鞘翅目(叶甲、象甲、金龟类) ——膜翅目(叶蜂) ——双翅目(潜叶蝇) ——直翅目(蝗虫类) ——竹节虫目(竹节虫)
被害树地面往往布满残叶、虫粪,树间挂有虫茧、 丝迹等也属常见现象。
食叶害虫危害健康木,树木严重受害 后,由于长势衰退,易引起小蠹、天牛、 树蜂等一些以衰弱木为攻击对象的钻蛀性 害虫及病菌的侵染而死亡,因此食叶害虫 常被称作“初期性害虫”。 后一类群则被称为“次期性害虫”。
松毛虫类(鳞翅目 枯叶蛾科)
思茅松毛虫D. kikuchii Matsumura 分布广泛,除云南外,河南、安徽、浙江、江
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市 也有分布。危害云南松、思茅松、云南油杉、马尾 松、黄山松和华山松。在云南常和云南松毛虫混同 发生。
生活史及习性
1 发生世代
落叶松毛虫 1年1代或2年1代(跨3年)。 赤松毛虫 1年1代。 油松毛虫 1年1代为主,四川l年2~3代,2代为主。 马尾松毛虫 1年2~4代,少数地区1年4代,温度
松毛虫是我国针叶树最主要的食叶害虫 历史最早记载见明嘉靖9年(1530)在浙江及万历17年(1599)
江苏常熟县志关于松毛虫成灾纪实,距今300余年。 50年代以前,松毛虫猖獗成灾,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从
50年代初期即开始对这类害虫进行了较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并积 极开展防治活动。 但由于纯松林(包括落叶松)的面积甚广,成灾的松毛虫种类多, 加之松林的经营管理、防治策略及措施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以及 地形复杂,不时出现的有利于松毛虫猖獗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 响,松毛虫的猖獗成灾仍然此起彼伏,每年约以3000~4000万亩 松林受害的规模,造成巨大损失。
部分种类对林木的危害是灾害性的,如常年危害面积 多达数百万公顷的松毛虫类,年造成松林材积损失达百万 立方米以上。
食叶害虫的危害症状
食叶害虫危害的症状常较易发现和识别 ——整个叶片被食尽、留下残叶、叶柄或叶脉等,严重 受害时整株光秃。 ——潜叶种类使被害叶呈现各种潜痕、污斑或枯黄 ——卷叶、缀叶或褶叶危害的种类,使树叶形成各种形 式的卷曲或缀合,叶一般不枯黄 ——袋蛾、鞘蛾缀叶形成各种形式的袋囊 ——天幕毛虫、美国白蛾等结成大的丝幕更惹人注目
已孵化的卵壳有明显的被幼虫啃食后的孵化孔,或仅 剩下残片。
卵的孵化多集中在午前,以早晨为多,最早可在凌晨 3时孵化,盛期随虫种而异。
卵的孵化率一般可达90%以上。
幼虫
虫龄及各龄期,食性、取食量,结茧及越冬场所 等等,随虫种而不同。 ①1~4龄幼虫 初孵幼虫啃食卵壳,有利于缺食时间短期 存活。初孵幼虫也有群集性,2龄前明显,3龄以后则开 始分散。幼龄幼虫仅啃食针叶边缘,致使被害松针逐渐 枯黄卷曲,很易被发现,可作为调查幼虫虫口密度的指 标,也是及时采取“点治”的有利时机。1~2龄幼虫活 跃,受惊扰后纷纷吐丝坠落,有利于踏查虫情。由于4 龄以前食量小,且存活率低,一般不主动扩散,但可随 风飘移到附近树上。死亡率甚高,幼龄幼虫平均可达 75%以上,甚至95%以上,但足以猖獗成灾。
危害最严重。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马尾松分布 区,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 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及四川等省,主要 危害马尾松,此外还有湿地松、加勒比松、火炬松 及云南松等。
云南松毛虫D. houi Lajonquiere 主要分布于云南高海拔山地,湖北、江西、浙
江、福建、广东、贵州及四川等省有分布。主要危 害云南松和思茅松,还危害侧柏、圆柏、柳杉等。 在云南经常呈现周期性大发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与寄主
中国松毛虫种类最多,广义的有7属82种(亚种), 典型的松毛虫属Dendrolimus Germer仅包括27种, 其中危害最烈的6种。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aperans (Butler)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北部部分地
区。主要危害落叶松,还取食红松、云杉、黑松、 樟子松及油松。 赤松毛虫D. spectabilis Butler
幼虫除摄食时直接损害松针外,且因造成断针、残梗而 增加针叶损失。
幼虫排粪量也随龄期而增加,马尾松毛虫虽然异龄幼虫 排粪总重量差异明显,但各龄幼虫一昼夜排出粪粒的数 量却大致相当,约70粒左右。此一数据对估测高大松树 上松毛虫幼虫的种群数量有参考价值。
②5龄以上幼虫 进入壮龄阶段,随着龄期增长,取食量也 随之显著增加。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一生食叶长达2900cm以上,约折合成 200根松针。
油松毛虫一生取食3370cm以上,相当于380多根松针。 云南松毛虫的食叶量最大,最高日取食量可达1000cm以上,
以末龄幼虫取食量最大,约占幼虫期总食叶量的75%,因此 破坏性也最大。
高的地区年发生世代多,幼虫越冬现象不明显。
云南松毛虫 1年1~2代,云南1年2代,幼虫和卵同 时越冬,贵州1年1代,以卵越冬。
思茅松毛虫 1年发生1~2代,在广西及云南1年发 生1代,在贵州1年 1代。
2 生活习性
卵
成串或成堆产在针叶或小枝上,每个卵丛有卵数十至 数百粒。
除云南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的卵壳有环状花纹外,其 它的都是单一色彩,卵的颜色除上述两虫种为淡褐色 外,其余的多呈粉红色,初产时一般色浅,孵化前如 变为黑色则表明已被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