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学生网络刷单受骗的案例报告-教育文档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大学生网络刷单受骗的案例报告
一、案例背景
2015年3月13日下午,大一学生方某(化名)在手机QQ 上遇到自己的远房表姐发来聊天信息,说现在手机上就可以赚钱,比如淘宝刷单,随后方某在一QQ群看到有人发“高薪兼职”的消息,说加他们的QQ号,帮他们淘宝商城刷信誉。
方某就在QQ找表姐求证此事的可信度,“表姐”说是真的,并让方某拿钱帮她刷单,佣金表姐拿,但是她会把钱还给方某。
就这样,方某将信将疑,添加了QQ群里那位叫做“金牌客服8”陌生人为好友,该客服声称她们公司是正规的,是合法经营的,刷信誉已经不违法,并把公司营业执照发给方某看,至此,方某完全放下戒心,通过手机填写了对方发来的申请单,以及自己的银行卡和支付宝账号等个人信息。
3月14日晚,客服发来一个链接让方某点击进去,打开是一张价格为108元的充值卡,方某按照对方给的步骤打开链接,之后对方很快将佣金和本金打到方某的银行账户。
半小时后,客服说有两个任务给方某做,要求她分别刷34件和18件商品,商品单价均为108元。
方某先刷了17件,支付1836元,客服告知必须完成全部任务才能拿到所有本金和佣金,方某只好继续刷17单,再次支付1836元。
然而,此时方某的支付宝已经超过了支付额度,遂告诉对方她无法继续拍剩下的18件充值卡,要求
退还本金,但是,客服则说如果不能完成所有任务,系统将会自动冻结方某的交易端口,这样将拿不回本金,并坚持要求方某继续刷单。
第二天,在与辅导员和亲友沟通此事后,方某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网络诈骗。
在与对方QQ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方某不但没有赚到佣金,还被骗走3700余元,QQ号也被对方拉入了黑名单,查找无门。
3月20日,因方某之前用手机点开对方发来的网络链接,导致手机中毒而未觉察,对方竟自动生成交易,通过盗取支付宝将1944元余额转入诈骗分子账户,导致方某此次受骗经济损失高达近6000元。
二、案例分析
网购作为新型的购物方式,以独特的购物理念和便捷的特点而颇受当代大学生青睐。
然而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网购这一平台,发布大量的虚假信息欺骗消费者。
本案中看似偶然的网络上当受骗事件,背后也蕴藏了一些大学生网络受骗的共同原因。
首先,在当今社会的宏观背景下,网络发展迅速,第三方支付系统已经成为网络交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为网络交易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自身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不自觉地充当了“钓鱼”的工具,至今仍未有一个有效的机制能够防范和处置网络诈骗。
对不法分子而言,网络诈骗的成本低,有关部门监管的难度较大。
其次,大学生对自我信息和隐私保护意识薄弱。
方某在QQ
上收到“表姐”的聊天信息,要求帮忙付钱刷单后,她并未电话联系对方,对其身份进行认证和核实,这是防范意识差与轻信他人的表现;与“客服”交谈过程中,轻易打开对方发来的未知安全的网络链接,将个人账户的淘宝验证码、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泄露,让骗子有机可趁。
再者,部分大学生急切赚钱的心理强,且缺乏一定的网购常识。
《淘宝规则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刷信誉属于违规行为,网上宣称通过刷信誉获得报酬的绝大多数是诈骗行为,广大群众特别是一些缺乏警惕性的大学生要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等广告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三、案例处理
(一)辅导员协助处理措施
1.辅导员与方某联系,在详细了解网络刷单被骗的整个过程之后,给予安慰和积极的影响,减轻方某因被骗而造成经济损失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2.辅导员与方某的家长进行沟通,将情况反映给家长,在家长的协助下调整学生被骗的心理状态。
3.辅导员结合个人阅历和学院突发事件处理方案,了解到可以在网上进行案情处理,方某在支付宝里调出交易记录,联系到支付宝客服,告诉其整个事件的经过,请其介入调查,尽量追回资金。
4.辅导员陪同方某到辖区派出所报案,派出所询问了事件过
程,进行了登记立案,并因涉案金额较大,将此案上报市局协助处理。
(二)案例处理结果
1.在辅导员和家长积极开导和安慰下,方某的情绪已趋于稳定。
2.根据网络立案流程,将支付宝里的交易记录和交易信息,截图发给网络警察,网络警察积极配合调查,确认三笔资金流向均是同一账户,但最终没能追回被骗资金。
3.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使派出所破案难度大大增加,目前案件仍未侦破。
4.结合这次案例,辅导员对同学们进行了全面的网络防骗宣传和教育,引导同学们提高网络防骗意识和能力。
四、案例总结和启示
(一)大学生网络受骗的原因分析
1.新型诈骗手法多样化。
当今社会不法分子进行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稍不留意,便易上当受骗。
如若不时刻了解新型的诈骗手法,保持消息畅通,加强自卫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辨别真假便有一定难度。
2.当代大学生事物鉴别力有限、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和社会经验不足。
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便会利用这些新媒体工具,进行欺诈等行为。
大学生因法律知识的缺失或为避免麻烦等原因而未采取法律手
段进行及时处理,这进一步加剧了不良分子对其权益的侵犯。
3.警惕性不高,缺乏应有的网络相关知识。
网络是虚拟性与复杂性的结合体,不论是网购,还是其他类型的网络交易,都应掌握其正确的流程,并检查网站的安全性与合法性,时刻保持警惕,当出现异常时,要及时向周围的同学求助。
(二)大学生网络防骗意识和能力方面的措施建议
1.学校层面。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防骗意识
学校可以利用入学教育等机会系统讲解安全和防诈骗知识,在校内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宣传,可以请一些有处理网络诈骗事件相关经验的警察通过生动的案例现身说法,开展防范技能的专门教育,加强学生的重视程度,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2.辅导员层面。
加强大学生常识教育和“三观”教育
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班级定期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通过形势教育课等机会加强对网络防骗知识的普及,加强学生个体防范教育,尽量消除安全隐患。
辅导员经常走访学生宿舍,密切关注同学们的近期状况。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与家长进行学生的成长沟通,齐心协力,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充分利用新型媒体进行宣传:建立相关QQ群,微信群,飞信群,安排特定的班级干部,收集并分享一些新型的骗诈手段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3.家长层面。
加强与子女的沟通
家长应积极关注子女的成长,经常了解其生理和心理状况,朋友圈等,以了解其消费需求。
对孩子的需求应适度的给予满足,当孩子有较大的金额支出时,应问清其真正用途,同时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判断这当中是否存在孩子被诈骗等现象。
即使子女不幸被骗,也不应多度责备孩子,而应配合学校和身边同学及时沟通,给予指导和积极乐观的鼓励,必要时可向心理老师请求帮助。
4.学生层面。
提升自我防骗意识与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学生平时应常看有关报道和书籍,积累网购经验,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和鉴别意识。
不轻信不明网站,不随意在网上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卡和支付宝帐号、密码等。
当自己的财产不幸遭到入侵时,应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尽量减少损失。
遇事及时同父母、老师、同学商量,避免自身的判断失误。
掌握一些应对网络骗局的常用方法,如:尝试输入法、域名对比法、网购的个人信息避免过于详细、被骗后立即冻结淘宝和银行卡账户等。
网络安全从防范做起,安全防范从意识抓起。
面对当今的信息时代,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防骗教育刻不容缓,这需要作为学生工作者的我们充分利用身边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模式,牢固树立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
力,防微杜渐,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