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地球化学进展(朱弟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萨弧后裂离
第四次碰撞
进展5:碰撞后
进展4:大陆碰撞
进展3:俯冲带岩浆作用 进展2:俯冲何时开始
进展1: 地幔柱活动 与大洋开启
进展3:俯冲带岩浆作用
Frisch et al., 2011
岛弧(洋洋汇聚)
大陆弧(洋陆汇聚)
进展3:俯冲带岩浆作用
汇聚边缘剖面结构:
水平:海沟→增生楔→弧前盆地→岩浆弧→弧后盆地 垂向:地壳/弧→地幔楔 (岩石圈地幔→ 软流圈地幔)→俯冲板块(沉 积物→ 洋壳→ 大洋岩石圈地幔)
板块构造理论预测: 大陆与大陆发生碰撞时:大洋俯冲
作用将会停止 地体或微陆块与大陆发生碰撞时: 大洋俯冲作用将从地体的一侧跃迁 到另外一侧
为什么碰撞会触发初始俯冲?
大洋高原模型(Niu et al., 2003, Journal of Petrology)
为什么碰撞会触发初始俯冲?
为什么碰撞会触发初始俯冲?
同化混染作用(assimilation & contamination):
岩浆同化了围岩或捕虏体,使岩浆发生成分改变(常只能改变 岩浆局部的成分)。依据同化混染作用的程度,分为: 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 完全 混染作用(contamination) —— 不完全 判断同化混染的标志: 岩体中捕虏体多 颜色、结构、构造不均一,如斑杂构造 有非岩浆成因的矿物,如石榴石、刚玉等是同化围岩的结果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s derived from the hydrous mantle transition zone
Transition zone
Wang et al., 2015, Nature Comm. Wang et al., 2016, Lithos
进展1:地幔柱活动与大洋开启
主要元素:SiO2 + MgO + FeO > 90% Al2O3 + CaO + Na2O = 5-8% 6种氧化物的总量 > 98% 其它氧化物(单独)不超过0.6%
大陆弧的结构和组成:
Ducea et al., 2015, AREPS
新进展
进展5:碰撞后
进展4:大陆碰撞
进展3:俯冲带岩浆作用
进展2:俯冲何时开始
进展1: 地幔柱活动 与大洋开启
进展1:地幔柱活动与大洋开启
Bryan and Ferrari, 2013
进展1:地幔柱活动与大洋开启
Coffin and Eldholm, 1994
主要特征: 1)大面积的镁铁质岩浆活动 2)短的岩浆作用时限 3)板内构造背景
Bryan and Ernst, 2008
进展1:地幔柱活动与大洋开启
Saunders, 2005
大火成岩省普遍被认为是地幔柱活动的结果: 1)高MgO岩浆的产生 —— 高温 2)放射性岩墙群 —— 地表隆升 3)深部地幔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
进展1:地幔柱活动与大洋开启
Segev, 2002
Coffin et al, 2006
来自核幔边界
不相容元素(incompatible element):在矿物结晶过程 中趋向于在液相中富集的微量元素,如Li、Rb、Sr、Cs、 Be、Ba、Zr、Hf、Nb、Ta、Th、U等
分配系数对矿物组成、元素比值的影响:
Data from Rollinson (1993 )
Sr/Y: Pl + Grt Ce/Y: Grt La/Yb: Grt
控制岩浆岩成分的主要因素
上地幔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上地幔:由斜长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石榴子 石二辉橄榄岩(深度→深) 斜长石→尖晶石 Mg2SiO4+CaAl2Si2O8=MgSiO3+CaMgSi2O6+MgAl2O6 尖晶石→石榴子石 MgAl2O4+4MgSiO3=Mg2SiO4+Mg3Al2Si3O12 尖晶石二辉橄榄岩:Ol 66%; Opx 24%; Cpx 8%; Sp 2% 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Ol 63%; Opx 30%; Cpx 2%; Grt 5%
Zhu et al, 2009, 2013
进展1:地幔柱活动与大洋开启
Xia et al, 2014
Hirschmann, 2006
传统观点一直将LIPs短时间内产生巨量的岩浆归因于高温熔融,而很少
有讨论水是否在其中产生了作用
如果地幔源区存在一定量的水,熔融的深度和部分熔融的程度都会增加
进展1:地幔柱活动与大洋开启
Ramos and Folguera., 2009
2) 俯冲沉积物在弧岩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Maury et al., 1996
Richards, 2011 OGR
传统观点:
流体交代地幔楔 MASH过程 钙碱性岩浆岩 熔体交代地幔楔 富Nb玄武岩 高镁安山岩
问题:沉积物对于弧岩浆岩的贡献、形式和机制仍然不清楚
(A) 岩石的部分熔融是其中低熔点物质的部分熔融,Mg是耐火难 熔的组分,Si-Al等是易熔组分; (B) 部分熔融得到的熔体比原岩更偏酸性、Mg更低
部分熔融产生岩浆的3个条件:
Gill, 2010
分离结晶作用(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一些矿物先结晶,不与熔浆发生反应,导致残余岩浆成分发生变 化,使岩浆向富硅、富碱的方向发展
Niu et al., 2003, JP
进展2:俯冲何时开始
碰撞作用触发初始俯冲
问题转换:
俯冲何时开始? 碰撞发生的时间?
进展2:俯冲何时开始
青藏高原实例
松潘-甘孜带
进展2:俯冲何时开始
青藏高原实例
进展2:俯冲何时开始
青藏高原实例
进展2:俯冲何时开始
第一次碰撞 第二次碰撞
青藏高原实例
第三次碰撞
Wang et al., 2016
黄色区域:the magma H2O contents by olivine-hosted melt inclusions 灰色区域:the magma H2O contents constrained by phase relations and LLD
进展1:地幔柱活动与大洋开启
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矿物组成
岩浆岩的成分多样性
主要受控于:源区 + 矿物成分 + 岩浆过程
几个重要概念:
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 ):在一定温度下,处于 平衡状态时,某种组分在固相中的浓度和在液相中的浓度之 比,以KD表示
相容元素(compatible element):在矿物结晶过程中趋 向于在早期固相中富集的元素,如Cr、Ni、Co、V等;
Herzberg and Asimow, 2008 Bizimis and Peslier, 2015
现有数据都指示水含量低:
1)玄武玻璃中的水含量不能代表原始岩浆的水含量
2)洋岛玄武岩测定的斑晶水含量可能经历了去气作用 3)包裹体少而小,容易受后期改造从而难测定其水含量
进展1:地幔柱活动与大洋开启
(更低 Fe/Mg 和 Al2O3)
后者更亏损
岩石的部分熔融是其中低熔
点物质的部分熔融, Mg 是 耐火难熔的组分(留在源 区), Si - Al 等是易熔组分 (进入熔体); 更偏酸性、Mg更低
石榴石含量低
密度低 更具有浮力
部分熔融得到的熔体比原岩
俯冲开始:
当大洋岩石圈 >35 Ma时,由于洋脊推力,其始终处 于一种挤压背景
富水流体、板片溶体、超临界流体交代地幔楔? 混杂岩底辟到地幔楔中 (diapirs)?
2) 俯冲沉积物在弧岩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混杂岩底辟到地幔楔中 (diapirs)? Diapirs 物理混合过程 岩浆起源于混
杂岩的头部
Marschall and Schumacher, 2012 Nature Geoscience
Niu et al., 2003, JP
密度差:0.7%
为什么碰撞会触发初始俯冲?
大洋高原岩石圈 正常大洋岩石圈
(Nair and Chacko, 2008, Geology)
最小密度差:0.6%
为什么碰撞会触发初始俯冲?
正常的大洋岩石圈地幔 - 弧下或大洋高原岩石圈地幔
最小密度差:
0.7% (Niu et al., 2003) 0.6% (Nair & Chacko, 2008)
岩石地球化学进展
朱弟成 2017.11.08
岩石地球化学(Petrogeochemistry):
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交叉学科
研究岩石的化学组成,包括其成分的含量、分布、种
类、来源和化学变化的一门地球科学
研究各类岩石中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用
于探讨岩石源区、岩石成因、岩石演化和岩石产出的 构造环境等方面基础理论问题。
大洋岩石圈脱水 年轻的、热的俯冲板块
Gutscher et al., 2000 - Geology
1) 俯冲板片的部分熔融
洋壳熔融发生于特定的构造背景
Gutscher et al., 2000 - Geology
Zhang et al., 2000 - GR
初始俯冲、平板俯冲、大洋高原俯冲 板片窗背景:大洋中脊俯冲、板片断离
The arc-like H2O content (4.82 ± 1.00 wt.%) provides the first clear evidence that H2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eneration of CFB.
Xia et al., 2016, SR
进展3:俯冲带岩浆作用
Mass fluxes (in km3/yr) in a subduction zone, as constrained by Jagoutz and Schmidt, 2013 - EPSL
Jagoutz and Kelemen, 2015 - AR
2005
进展3:俯冲带岩浆作用
Frisch et al., 2011
进展3:俯冲带岩浆作用
板片流体和溶体交代地幔楔:
a) 弧玄武岩富水 b) 富集LILE,亏损HFSE (Nb, Ta) c) 源区物质贡献包括俯冲洋壳、沉 积物和地幔楔
Plank et al., 2013 EPSL
Grove et al., 2009 Nature
上地幔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
橄榄石 + 单斜辉石 + 斜方辉石 + 富铝相矿物(尖晶石、石 榴石、斜长石)± 角闪石 ± 金云母 其它:磷灰石、金红石等<<1% 原始地幔: 二辉橄榄岩(lherzolite, > 10 vol. % Cpx) 残留相: 方辉橄榄岩(harzburgite, < 10 vol. % Cpx) 交代相: 辉石岩(pyroxenite), 以脉状或岩墙产出
1) 俯冲板片熔融
2) 俯冲沉积物在弧岩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 俯冲带深部碳循环
4) 俯冲带岩浆作用的周期性 5) 俯冲带岩浆作用与大陆地壳形成 6) 俯冲带地壳厚度估算
1) 俯冲板片的部分熔融
Kay, 1978 Adakite
高 Sr/Y、La/Yb
Walowski et al., 2015 - Nature Geoscience
源区矿物组合
( Hb Grt Pl ) 岩浆分异过程
部分熔融 (Partial melting)
地球内部岩石的部分熔融: 源区物质→熔体(melt) + 残留物(residue) 熔体: 富集容易熔的物质(比源区要酸性或长英质更多)→ 富集不相容元素(incompatible elements) 残留物: 富集难熔的物质(比源区要基性或镁铁质更多)→ 富集相容元素(compatible elements)
3) 俯冲带深部碳循环
地球碳循环主要包括:地球表层碳循环和 地球深部碳循环
地球表层碳:<0.001%
地球深部碳:>98.5%
深部碳循环对理解全球的碳循环至关重要
3) 俯冲带深部碳循环
深部碳循环
地球深部过程将促使深部物质循环进入地壳浅层和大气圈,引起环境改变
3) 俯冲带深部碳循环
深部碳循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进展1:地幔柱活动与大洋开启
Bell and Rossman, 199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ercovici and Karato, 2003
地幔柱中的水:究竟来自下地幔 还是过渡带?
进展5:碰撞后
进展4:大陆碰撞
进展3:俯冲带岩浆作用
进展2:俯冲何时开始
进展1: 地幔柱活动 与大洋开启
进展2:俯冲何时开始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