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健康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健康产业前景及趋势分析
[摘要]21世纪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互联网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集中产业。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健康产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前景;健康产业;政策解读;预测分析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2012年8月公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为止,主要健康及其相关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包括"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等目标。同时,该文件还强调,要以"预防为主",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公共政策、科技进步,着力解决长期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
一、大健康产业前景分析
纵观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健康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产业融合、产业形态交织,将会为未来5到10年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一是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多元化,传统的健康产业仅仅是给病患提供诊疗、护理服务等服务,而未来的健康产业不仅限于此,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新兴的产业形态正在不断变化,养老、保健和中高端医疗器械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界形态在国内已初见雏形,并且聚集了足够强而大的产业技术力量和资本力量,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三是新一代技术的出现会推动国内大健康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升级产业及产品形态。新一代技术未来会成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的动力,为战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很多医疗健康机构非常关心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能提供实施智能安防,对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重要区域实施监控自动化。养老(服务)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但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建养老机构场所,而是应当用新技术去构建虚拟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远程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穿戴技术的应用能提供更加多的功能性产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提高老人幸福感。生物医药是健康产业最关注的,目前投资最多的产业。穿戴技术能通过对预防和观察的对象进行实时、分布、移动式的监护,极大提高数据和信息采集的效率和精度。通过云计算来集成不同地区的特定数据,并加以整合,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模型的效率,从而提高研发的速度,非常有助于生物医药的发展。
二、未来3~5年医疗健康市场走势分析
第一个趋势,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在全球的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并且重要性越来越强。在过去3~5年间,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可能只占全球市场不到2%的份额。过去的10年,以中国为主的"金砖四国"新兴市场,对全球医疗健康市场绝对值的贡献只有6%,截止到2008 年,"金砖四国"新兴市场的贡献达了近30%。预测在未来数年内,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在内的高速发展中国家仍然将以高速度增长,并且这样的增长率会增加相应的商机。
第二个趋势,中国成为全球医药、医械研发基地之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很多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健康产品制药专家开始回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医药研发中心会慢慢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中国就会成为与美国、欧洲研发并列的基地。
三、未来3年大健康产业市场预测分析
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提出把健康产业作为国家支柱型战略产业。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把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升到"有效扩大就业、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的层面,显示了大健康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而在美国,健康服务是美国第一大产业,截止到2009年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7.6%。我国的健康产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刚刚起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随着全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对市场放宽和相关支撑产业的培育,将有效快速的推动健康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见健康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前景非常广阔,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虽然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着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行政主体不到位,部门监管不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国人科学地接受现代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市场理性对待意识有待强化;医疗技术基础薄弱,产业个性化服务不足。大健康产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方面的问题,逐个突破,稳步发展。
四、结语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继蒸汽机引发"机械化时代"以及后来的"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而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在整个健康产业遇到前所未有发展契机的背景下,产业出现了重要的转折点:一是大健康产业开始逐渐形成闭环,并且其商业模式开始凸显――整个行业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二是以移动医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支撑了上述两
个方向上的转变,在服务健康行业的同时,壮大了医疗信息服务产业。
>参考文献:
[1]胡琳琳,刘远立.积极发展健康产业:中国的机遇与选择[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3).
[2]吕岩.健康产业: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机遇和挑战[J].理论与现代化,2011(1).
[3]任静,张振忠,王云屏,等.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3(6).
2.2 "双重转型"思路的提出
日本经济学家加藤弘之提出"双重转型"的基本社会经济体过渡模式,其主要内涵是指在经济体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的单一模式,向市场经济的多元化经济体方面进行转型过渡,并最终形成复合市场的经济模式,中国经济的转型任务并非单一的经济体制改革,其转型过程中受各类社会因素制约,使得经济体制的转型不能有效按照预期模式进行,因此要将经济转型的每一个阶段与指标进行阶段性思考,并将改革任务与改革思路结合起来看待,而其他国家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并不能直接应用,必须进行有效地本土化创新后才可以借鉴。以目前阶段来看,"双重转型"的思路在我国的应用还并非理想,其主要原因为:①目前在经济领域,没有一套完整的"双重转型"理论作为实践的理论指导,其准确性还有待验证;②转轨经济学中对于"双重转型"理论没有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背景;③该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历史阶段加以完成,而对于经济关系的施行,势必会对社会产生作用力与发作用力,因此不得不采用模型隔离阶段对"双重转型"理论进行研究,而有限的现实社会资源无法为其提供有效的实践依据。
三、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猜想
转轨经济学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研究的各个流派的更深层次的整合。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的转轨,或者只从体制改革角度研究的转型,都是不全面的,因为它没有涉及到政治、文化、民族、历史、宗教理论这些问题,这需要多学科的合作研究。我们要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