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萨尔》:
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也叫《格萨尔王
传》。

主要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
土族、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以口
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
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格萨(斯)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

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

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

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格萨(斯)尔》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
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

《拉仁布与吉门索》:
《拉仁布与吉门索》是土族民间长诗。

它是土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优秀民间叙事诗,堪称土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部叙事诗长达300多行,描写了一个爱情悲剧。

它用土族口语创作并演唱,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群众中相沿传袭,至今仍为活态的口头文学形式。

长诗以深沉悲壮的曲调,优美感人的诗句,道出了拉仁布与吉门索纯贞的爱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向万恶的封建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全诗以讲唱为主,共分8个章节,是土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土族群众最喜欢演唱的一首叙事情歌,在不同的流传地区有不同的风格。

在演唱方式上,拉仁布与吉门索以男女对唱为主,但不同于一般问答式对唱。

演唱的曲调独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拉仁布与吉门索》完全用土语演唱,它源于土族地区,又生长和发展于土族地区,植根于土族传统文化之中,为当地土汉两族民众所喜闻乐见。

故事中拉仁布、吉门索、哥哥、嫂子等主要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独特的民族特色,为民族学、语言学和土族社会学研究
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另外,《拉仁布与吉门索》所描述的故事反映了土族从游牧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拉仁布与吉门索》完全用土语演唱,它源于土族地区,又生长和发展于土族地区,植根于土族传统文化之中,为当地土汉两族民众所喜闻乐见。

故事中拉仁布、吉门索、哥哥、嫂子等主要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独特的民族特色,为民族学、语言学和土族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另外,《拉仁布与吉门索》所描述的故事反映了土族从游牧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老爷山花儿会:
老爷山花儿会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
治县的老爷山举行的大型民歌演唱活动,它
产生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伴随着“朝
山浪会”活动,从以娱神为主逐步演变为以
娱人为主的大型民间岁时民俗活动。

老爷山
花儿会演唱形式有两种。

一是群众性自发演唱,农历“六月六”在老爷山的密林花丛中,或数十人或几百人自由唱和,情景交融;二是1949年以后兴起的有组织演唱,有固定的演唱场所和舞台,歌手经过层层选拔,在舞台上赛歌竞技。

老爷山花儿会以演唱“河湟花儿”为主。

演唱者有汉、回、土、藏等民族的歌手,他们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

这是老爷山“花儿”和“花儿会”不同于其他民歌和歌会的显著特点。

老爷山花儿内容主要以歌咏爱情生活为主,也涉及宗教、民俗、生产劳动、历史故事、新人新事等类型。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老爷山花儿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族拉伊:
爱情歌包括情歌情茶歌等
情歌安多地区称“拉伊”,卫藏地区
称“嘎噜”。

情歌音乐有的较深情,有的较开阔自由,接近山歌风格。

情茶歌藏语称“克加”,流传于云南中甸等地,是在青年男女们聚会、饮茶以表达爱情时唱的歌,包括招呼歌、进门歌、对歌、感谢歌、告别歌等。

风俗歌包括酒歌、猜情对歌、婚礼歌、箭歌、告别歌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
5月20日,藏族拉伊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锅庄:
“锅庄”--藏族的民间舞蹈。

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

“果桌”——锅庄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

《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代有称“歌庄”,唯《卫藏通志》说它是围着支锅石桩而舞的意思。

《西藏舞蹈概说》载:以前的康定一带,有一种商业性组织叫“锅庄”'这类商行收购土产,代办转运设有客钱,沿途过往的藏族商贾常携骤宿帮居其中。

晚上,他们往往在院内旷地垒石支锅熬茶抓糟袍,茶余饭后不时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适应恶劣环境。

土族於菟:
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举行,包含念平
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

於菟又是舞者的称谓。

仪式开始时,名为於菟的舞者在赤裸的上身绘上虎豹图案沿村进行表演,挨家挨户跳舞。

土族於菟舞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历史上,"於菟"系列民俗活动曾在隆务河流域部分村落中流传,现仅在年都乎村传承沿袭,且已处于濒危状态。

保护"於菟"对展示土族传统文化的原创性和丰富性,增强土族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觉具有较大意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土族於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酥油花:
酥油花是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

相传酥
油花起源于西藏。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
和藏王松赞干布完婚时,带去释迦牟尼佛像一
尊,在大昭寺内供奉。

这尊佛像原来没有冠冕,
宗喀巴学佛成功以后,在佛像头上献了莲花形的“护法牌子”,身上献了“披肩”,还供奉了一束“酥油花”,这就是酥油花的来历。

塔尔寺是宗喀巴的诞生地,不久酥油花就传到这里,并在塔尔寺得到弘扬和发展,在明万历年间这种油塑
技艺传到塔尔寺后,在当地艺人们长期精心研制下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热贡艺术: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流派,因13世纪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热贡(藏语"金色谷地")而得名,并随着隆务寺的兴盛而发展。

该艺术流派在热贡地区的吾屯、年都乎、郭玛日、尕沙日等藏族、土族聚居村,数百年来村中男子十有八九都传承着从宗教寺院传入到民间的佛教绘塑艺术,其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湛,叹为观止,故同仁有"藏画之乡"的美誉。

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

热贡艺术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内容。

热贡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独有的传承习惯在藏传佛教、民间美术、建筑艺术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热贡艺术凭借其精美的设计、艳丽的色彩和精细的线条,不仅在佛教盛行地区流行,而且也越来越受到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们的欢迎,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文化部确定,青海省同仁
县的更登达吉、启加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其产生可追溯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内地客商云集湟源县城,湟源城内商铺为招揽顾客而纷纷制作名号招牌,招牌内插蜡烛,夜晚一点亮便熠熠生辉。

后来各商铺的名号招牌
制作得越来越精致华美,成为带
有底座而形态图案各异的牌灯,
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即是在牌灯
基础上改制而成的。

湟源排灯的
框架用上好木料制成,框边雕刻精细考究,其形状有长方形、马鞍形、扇形等,一般长2米,高0.6米,厚0.4米左右,前后面分3至6档,每档画一图案,内容为商家自选的历史人物、典故、山水花鸟等,各图之间相互关联,里面仍用蜡烛点亮。

入夜以后湟源城街道上一排排排灯交相辉映,绚丽多彩。

此俗一直沿袭到清末民初,并得到当地商会、火神会的支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都会举行排灯展挂活动。

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化之灵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之称的湟源排灯,日前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

大通皮影
大通皮影戏历史渊源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

千百年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据《大通县志》记载:约在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皮影戏传入青海的大通。

它的演出剧目主要分花戏和踏本两大类,内容有从商汤到明清的数百个传统剧目以及以神话、传说、故事改编的剧目;有以现实为题材创编的现代剧目。

这些丰富多彩的皮影戏剧目,数百年来,相沿流传于广大农村,赢得了人民的喜爱。

大通皮影作为河湟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专门保护。

土族盘绣:
土族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盘绣源于青海
省东北部的互助土族自治县,这里地处祁
连山东南麓,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
衔接地带。

盘绣是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
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

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山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

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工艺已经发轫。

土族盘绣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民俗学、美学等多种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加牙藏毯属于安多藏毯,加牙是安多藏毯的主要发源地,其主要产地分布在距西宁市26公里的湟中县加牙村及上新庄,还有藏族居住区玉树、海南、海北、果洛藏族自治州及西宁周边的贵德、平安、乐都、湟源等县。

加牙藏毯原材料来自天然放养的藏系绵羊毛、山羊绒、牦牛绒、驼绒等。

加牙藏毯品种繁多,工艺讲究,采用的是植物染料低温染色、低温洗毯,毛质不易损伤,织出来的毯子色泽艳丽、弹性好、不脱色掉毛。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是加牙藏毯的成熟期,距今有300多年。

加牙藏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纳顿节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

纳顿节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等。

"纳顿"是土语音译,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一样,意为"玩耍"、"娱乐"。

纳顿:土语,意思就是玩。

纳顿节是土族人民为庆祝丰收而每年举行的独有的传统节日,从农历七月十三日开始到九月十五日结束,由21个村轮流举办,历时63天,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节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土族历史的"活文献",它形象地表述了土族历史的发展进程,表现了其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生产的历史过程,这对于从事土族历史、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土族、撒拉族婚礼:
土族婚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更多地表现出其具有的艺术性。

土族婚礼融进了各种艺术活动,如要唱“道拉”、哭嫁歌、迎娶歌、要跳按昭舞,要对歌等。

在我国各民族婚礼中,土族婚礼的表现形式最有艺术特点,被誉为“歌舞剧”式的婚礼。

土族的婚礼,一般分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程序。

仪式隆重热烈,自始至终都是在载歌载舞中进行。

撒拉族婚礼是撒拉族人生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礼仪活动。

撒拉族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在每年的隆冬季节举行,从订婚到举行婚礼仪式需要经过相亲、打发媒人、送订婚茶、送聘礼、念合婚经、送嫁、回门等几个程序,大约半年多时间。

在撒拉族婚礼中迄今还保留着敬献"羊背子"等古老的突厥民族婚礼习俗。

这些习俗已在突厥民族后裔的生活中绝迹,却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突厥文化圈的撒拉族风俗中得以传承,因此它是研究突厥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
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
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
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大会是中
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
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那达慕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湟皮影戏是在200多年前由陕西艺人传入青海,并融合吸收了当地民俗风情而形成。

一般在当地民族年节、庙会、花儿会、赛马会及秋收后农闲和婚庆时进行演出,一些地方还以皮影戏来祭祀神灵、
禳灾驱病,求祈地方吉祥。

河湟皮影用料讲究,以上好的黑毛公牛皮为主料,质柔而坚。

头大、腰细、臂长、袖宽是河湟皮影的特点。

影人轮廓多以直线刻画,简练有力,图案强调装饰性。

影人的头部造型多达千种,并注重对人物五官的刻画。

由于唱腔用的是地方方言,河湟皮影别有一番韵味,并以浓厚的高原乡土气息为群众所爱。

2008年,河湟皮影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宁贤孝:
西宁贤孝-青海地方曲艺曲种之一。

曲调优美流畅,能表现曲折复杂的故事,所刻画的人物细致、富有浪漫色彩,艺人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西宁贤孝又分为大传和小段。

大传说、白间杂,篇幅多至万句;小段只唱不说,善于表现历史故事和民间故事。

宁贤孝的传统曲目内容比较广泛,大部分为劝善内容,计有演义类、传奇类、志怪类、劝喻类、生活类等曲目一百多部,代表曲目有《芦花计》、《李翠莲上吊》、《白猿盗桃》、《银钱儿姑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