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获奖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1年诺贝尔奖(生化类)得主
颁奖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得主: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 1854-1917)
发现: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
诺奖得主简介:1854年3月15日生于汉斯道夫,1917年3月31
日卒于马尔堡。

1878年毕业于柏林腓特烈-威廉学院曾在军中服役
10年曾获医学博士学位。

多年从事传染病如结核、白喉等的研究。

故事:多年从事传染病如结核、白喉等的研究。

曾与北里柴三郎共
同发现给动物注射白喉毒素,并逐渐加大剂量后,其血清中产生一
种能抵抗白喉的特异性物质,具有中和毒素的作用,称为抗毒素。

1891年他用白喉抗毒素血清治疗白喉患儿成功,很快得到推广,
开创了血清疗法,使白喉死亡率大为降低;他还证明用非致死量的
破伤风毒素多次给动物注射后,其血清对破伤风毒素有特异性中和
作用,将此血清注射给其他动物也可使之获得免疫,又研制成功破
伤风免疫血清,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战伤获得良好效果。

对于这项工作赢得了1901年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另外,他表明,抗病力,是不是在身体的细胞,但在无血清细胞。

"for his work on serum therapy,
especially its application against
diphtheria, by which he has opened a
new road in the domain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hereby placed in the hands
of the physician a victorious weapon
against illness and deaths"
19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H.E费歇尔
时间:1902年
发现: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
人名:.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 Hermann Emil Fische r
照片:
简介:德国人,1852年10月9日—1919年7月15日(自杀)
因研究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获诺贝尔奖。

H.E.费歇尔对糖、酶、嘌呤、氨基酸和蛋白质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生物化学奠定了化学基础,一生贡献卓越。

故事:
一、人生方向的选择
费歇尔出生在德国科隆地区的奥伊斯基兴小镇,父亲是一个商人。

他从小学习优异,本想进入大学学习物理,但他的父亲强迫他从事家族生意,直到确定他的儿子不合适经商,不得不说“这个孩子太蠢成不了商人,只能去读书”。

187 1 年春,费歇尔进人波恩大学。

著名有机化学家凯库勒( F . A .Kekul 的任化学教授, 其高超的授课水平,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但波恩大学的化学实验教学, 水平低下,缺乏吸引力,仪器设备陈旧落后,致使费歇尔对化学失去了兴趣, 准备改学物理。

然而, 他的堂弟和学友奥托·费歇尔劝他不要放弃化学。

1 8 7 2 年秋, 他转学到德国在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建立的威廉皇帝大学(现今的斯特拉斯堡大学,目前该大学化学系的一间阶梯教室以费歇尔命名)以求继续学习物理。

他遇上了良师益友拜耳( A . V on B ae y er ) 。

他为这位有机化学权威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所倾倒,终于激起了他对化学的热爱。

费歇尔后来给他父亲讲过,他一生的成就主要应归功于这位恩师。

当时,老费歇尔开了一家印染厂, 由于缺乏化学知识,吃过不少苦头,老费歇尔对神奇的化学非常崇拜。

因此, 也力劝费歇尔学习化学。

费歇尔后来回忆道: “父亲对我和堂弟奥托.费歇尔(Otto Fischer ) 的职业选择起了决定性作用。


最终,费歇尔决定终生从事化学。

一代化学巨匠由此产生,不得不让人感慨庆幸。

同时也禁不住想,如若费歇尔真的选择了物理,物理学会不会今天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呢。

然而,人生总是太少如果,真正的决定因素还是后天的努力。

二、严谨求实的态度
大学时,费歇尔的聪颖和勤奋认真的态度就已受到老师的注意。

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时,拜耳很快就发现了这位勤奋好学的青年的才能,并精心地加以培养。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之初,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德国的费歇尔是最知名的学者之一。

他发现了苯肼,对糖类、嘌呤类有机化合物的研
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因而荣获19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实际上, 在费歇尔之前, R.Sehmitt 和L.Glutz ( 1 8 6 9 年) , A . S t reeker 和P .Romer ( 1871年)通过与费歇尔类似的反应,已经制备出苯脐的衍生物。

遗憾的是,他们缺乏费歇尔那样敏锐的洞察力,对自己的发现毫无所知, 因而与苯麟这一重要化合物的发现失之交臂。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严谨勤奋的求学和研究态度决定了费歇尔一生的成就。

三、费歇尔与威廉皇帝学会
今天有60 多个研究所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MPG ) , 是世界上最大的、最有声誉的、由政府开办的最成功的科研机构之一。

其前身是1910 年创办的威廉皇帝学会( KWG ) 。

费歇尔在威廉皇帝学会及其研究所的创立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1905 年9 月, 费歇尔为创办一个不受教学任务干扰, 能专心致志自由地从事基础研究的
国立化学研究机构, 联合著名的化学家起草了“关于创办帝国化学研究所的计划草案”, 散发给德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技术家。

然而, 因为威廉皇帝不愿在财政上给予支持,创办帝国化学研究所的计划流产。

但最终由于担心其它国家在科学方面超过德国, 威廉二世于1910年5月同意成立威廉皇帝学。

期间,费歇尔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说和努力,包括罗列计划草案的种种好处并寻求著名教授的支持、寻找合适的拨款项目和机会等等。

费歇尔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甚至被许多人看成是“KWG及其研究所之父”。

在他的遗嘱中, 费歇尔将他从自己发明的两种合成药物“萨尤丁”(Saodin)和“沙波明”( Sabromin )销售中分得的红利75 万马克, 悉数捐赠给威廉皇帝学会会。

1903年诺贝尔获奖者尼尔斯·吕贝里·芬森
时间:1903年
发现:以光线放射治疗寻常狼疮
人名:尼尔斯·吕贝里·芬森
人物简介:1860年12月15日-1904年9月24日,丹麦法罗医师与科学家。

他曾在1903年获奖,是丹麦的第一座诺贝尔奖。

获奖原因是:“认同他在治疗疾病方面的贡献,尤其是以光线放射治疗寻常狼疮,开启了新的医学方法。


人物生平
1876年,芬生到冰岛首府雷克雅未克读书。

这里的同学都很喜欢他,他的心情舒畅了,学业也大有长进。

冰岛由于纬度高,冬无白昼,夏无黑夜,夏天,人们喜气洋洋,兴致勃勃;冬夜,人们无精打采,心灰意懒。

“光线影响着活的有机体”这个问题吸引了芬生。

1882年,芬生高中毕业,不幸染上了可怕的胞虫囊病。

他向一个渔岛姑娘求爱,又遭到拒绝,使他决心离开渔岛,考进了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

他负病苦学,1890年从医学院毕业,在母校外科专门学校任助教。

他在自己的座右铭中写道:“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信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只有这样,你的生命才能焕发青春。

”从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在医学研究上。

1892年,芬生与一位主教的女儿结婚。

这位年轻贤惠的妻子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给芬生增添了力量。

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他辞去了助教职务。

1893年,芬生关于红光治疗天花的论文发表了,无数病人从中得到幸福,但芬生贫病交加,困顿不堪。

下肢浮肿和腹水迫使他放下研究,到冰岛渔村去休养。

他在那里看到很多渔民染有难治的狼疮,芬生决心为他们解除病痛。

1895年11月,芬生在第一位狼疮病人身上使用他的治疗方法获得成功,当得救的病人跪下来拥抱和亲吻芬生时,发现芬生的下肢肿得和大象腿一样,不禁失声痛哭。

芬生说:“别难过,我们都在和疾病和死亡搏斗!”
1904年诺贝尔获奖者威廉·拉姆赛
时间:1904年
发现:发现稀有气体
人名:威廉·拉姆赛
人物简介:1852一1916,英国人。

最初研究有机化学,后来研究物理化学。

因发现氦、氖、氩、氙、氡等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而获得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

威廉·拉姆塞的父母都是苏格兰人,使威廉·拉姆塞受到良好的教育。

威廉·拉姆塞著有《无机化学体系》、《大气中的气体》、《现代化学》、《元素和电子》等。

故事:
1894年8月13日,瑞利和拉姆塞在英国的科学城牛津向正在那里开会的自然科学家们宣布了他们的新发现:一个前所未知的新元素就在我们周围,和氧气、氮气一样是空气的组成;每立方米空气中大约有15克这种气体,在开会的大厅中就有几十公斤这种气体。

与会的科学家们听了之后,都目瞪口呆,“竟会有这种怪事,空气中还有没有被发现的新气体?”这种新气体几乎不与任何元素起化学反应,瑞利和拉姆塞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氩”,是希腊文“懒惰”的意思。

拉姆塞正在继续研究氩气的各种性质的时候,1859年2月1日晨,他接到了化学家亨利·梅尔斯的一封信,信中告诉他:美国地质学家希莱布兰德曾经把钇铀矿放在硫酸中加热,结果冒出的气体既不能自燃,又不能助燃。

当时认为这种气体是氮气,现在看来也有可能是氩气,说不定钇铀矿中含有铀和氩的化合物。

根据梅尔斯的提示,拉姆塞重复做了希莱布兰德的实验,收集到几立方厘米的气体。

对气体进行光谱分析的时候,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这种气体的光谱既不是氮,也不是氩。

那它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呢?拉姆塞把他所知道的各种物质的光谱都重新回忆了一下,没有一种跟它相似。

经过反复思索之后,他突然想起了詹森和罗克耶尔27年前发现的太阳上的氦,他核对一下光谱线大致一样,但是拉姆塞没有仪器来精密地确定谱线的光谱里的位置。

再说,太阳元素就这么容易找到?他决定请英国当时最好的光谱专家克鲁克斯帮忙。

他只告诉克鲁克斯说他发现了一种新气体,建议把它叫做“氪”,请克鲁克斯确定一下新气体的谱线的位置。

1895年3月23日早晨,拉姆塞收到了一份克鲁克斯发来的电报:“氪——就是氦,请来看,克鲁克斯。

”这样,27年前在太阳上发现的氦也在地球上找到了。

当天,拉姆塞就通知法国科学院院长贝特罗:氦在地球上发现了。

拉姆塞是世界上第一个拿到太阳元素的化学家,他拿了许多物质与氦发生反应,结果证明,氦和氩一样不会跟任何物质化合,也是惰性气体。

能不能在空气中找到氦呢?拉
姆塞采取了把空气冷却成液体再逐渐蒸发的办法。

他认为氧和氮会先蒸发,而氦则会蒸发得慢一些,于是他把放在杜瓦瓶内的液态空气敞开口让它蒸发,等到液态空气只剩下很少一些时,将这一液态空气蒸发的气体收集起来,再除去氧气和氮气。

通过光谱分析,拉姆塞满以为可以找到氦,但是没有氦的特有光谱线,这一次拉姆塞估计错了。

实际上,氦比氧和氮蒸发得快,它早就逃走了。

但是拉姆塞还是有收获的,他意外地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氪”。

吸取失败的教训,拉姆塞改变了实验的方法。

这一次他证明了空气中确实有氦存在,此时他又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氖”。

此后,拉姆塞又发现了氙和氡两种新气体。

这样一来,惰性气体家庭氦、氖、氩、氙、氡、氪,除了氦是詹森和罗克耶尔通过分光镜从太阳上首先发现之外,其余的都是拉姆塞发现的。

不过氡是1910年发现的。

那是拉姆塞获得诺贝尔化学奖8年以后的事情了。

1912年年60岁的拉姆塞退休了,但他仍然在自建的小型化学实验室内工作,直到1916年去世为止。

化学是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终生伴侣。

他曾讲过“多看、多学、多试。

如果有成果绝不炫耀。

一个人如果怕费时、费事,则将一事无成。

”这就是他做学问的基本原则。

1905年诺贝尔获奖者威廉·拉姆赛
时间:1905年
发现: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
人名:阿尔道夫·拜耳
简介:
阿尔道夫·拜耳,德国人,1835年生于柏林。

他在合成靛蓝以及氢化芳烃等方面有杰出贡献。

他于1917年逝世,享年82岁。

故事:
拜耳的父亲曾是普鲁士的军队的将军,退役后人普鲁士大地测量学院的院长,母亲是著名法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女儿。

拜耳少年时期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如他再讲演合成靛蓝时所说:“我从幼儿时期就注意到那些来自东印度的、神奇且具有特殊气味的染料”。

拜耳所以能长期系统地坚持着靛蓝结构与合成方法的研究,应当归功于他偶然发现了重要的锌粉还原法,从而得到靛蓝的母体。

当拜耳把实验时遇到的困难情况说给正在讲授化学工艺课程的同事时,却从他那里得到一个重要信息,这就是过去一直用做油漆填料的锌粉,已经有人把它作为工业上的还原剂。

于是拜耳立即把它用在吲哚酚的还原上,尽管又多次反复摸索,但仍得不到结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试着把二者一起放在燃烧管中加热,意想不到的是再燃烧管被加热到赤热时,真的获得了吲哚。

1907年12月10日第7届诺贝尔奖颁发
1907年化学奖:
爱德华·布赫纳(Edward Buchner,1860--1917) 德国人,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布赫纳是德国著名生物化学家,酵素化学的开拓者,无细胞发酵的发现者。

他1860年5月20日生于慕尼黑,父亲是法医学教授。

因父亲早逝,辍学去糖果厂工作,直到24岁时在兄长的资助下才进入慕尼黑大学学化学。

先在贝耶尔实验室学有机,后去植物生理学院学植学。

由于对发酵化学的研究,1888年获博士学位。

19世纪中期学术界对发酵本质争论激烈。

布赫纳用实验说明了发酵主要是酵素而不是酵母细胞起作用,从而发现了酒化酶。

他的主要著作有"无细胞发酵。

"(1897年)"酒化酶发酵"(1903年)等。

他推动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生理学和酶化学的发展,于190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中断研究去服役,1917年8月24日,中弹受伤后死亡,终年57岁。

1907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未被遗忘的拾荒者——查尔斯·路易斯·拉韦朗(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1845-1922) 法国人,发现疟原虫在致病中的作用
法国病理学家、医生、寄生虫学家,1845年6月18日生于巴黎;1922年5月18日卒于巴黎。

他是一位外科军医之子,1867年于施特拉斯堡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后,他自己也终于从事了外科军医的事业。

1878至1883年间他驻在阿尔及利亚,而在那里他有足够的机会研究疟疾。

1880年他发现了引起疟疾的病因,肯定不是细菌而是原虫。

这是由原虫--一种单细胞动物--致病的,而非由细菌致病的第一个病例。

在法国国内服役又经十年后,莱佛兰自军队中退役。

1896年进入了巴斯德研究所,而把他的晚年奉献于热带病的研究。

1907年由于他发现原生动物及其所致疾病而获得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在锥虫病、利什曼病及其他原虫病的研究方面,拉韦朗也取得了成果。

著有《锥虫与锥虫病》、《沼泽热及其致病微生物》、《军队的疾病与流行病》等。

1908年诺贝尔在生化医学方面的奖项
1908年12月10日第8届诺贝尔奖颁发
获奖概况
埃利希是德国免疫学家,早期从事生物染料的研究,成果显著。

他发明了多种染色方法,并通过对不同组织的染色,鉴定并新发现了多种细胞,并将生物染料用于疾病的治疗。

从1890年起,埃利希的研究重点转向免疫学,他对日后免疫学的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有两个: 一是提出了体液免疫的“侧链学说”,认为一个产生抗体的细胞表面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侧链(抗体分子),如果抗原与其中某种侧链特异性结合,将诱导细胞合成更多的该种侧链,侧链从细胞表面脱落即成为血清中的抗体; 二是合成了化学药物砷凡纳(商品名也称“606”),先后治愈了昏睡病和梅毒。

他也因此被誉为化学疗法的先驱。

埃利希由于在免疫学方面的广泛贡献而获得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俄国科学家梅契尼科夫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吞噬细胞,建立了细胞免疫的"吞噬学说",认为机体中吞噬细胞吞噬异物和抗原是免疫的主要途径,他因此与埃利希共同获得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但是埃利希的体液免疫理论和梅契尼科夫的细胞免疫理论都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而这两大学派之争也曾一度阻碍了免疫学的发展。

保罗·埃尔利希
保罗·埃尔利希是一位德国科学1854年3月14日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的斯特雷伦(今波兰斯切林),1915年8月20日卒于巴特洪堡。

1878年毕业于莱比锡大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后。

1890年在R.科赫领导的传染病研究所任职。

首次提出白细胞按所
含颗粒染色特性的分类法;发明结核菌的抗酸染色。

1890年后研究免疫问题,帮助E.贝林生产
白喉抗血清,设计单位测定抗毒素量的方法。

创侧链学说,研究动物血清的溶血反应,提出“补体”一词。

晚年时专攻化学药物治疗传染病的研究,发明治疗梅毒的有效药606(砷凡纳明),与I.I.梅契尼科夫共获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先后获得世界各学术团体授予的81个荣誉称号。

代表作为《细胞生命的免疫力》。

梅契尼科夫
俄国动物学家、免疫学家、病理学家。

发现吞噬细胞,建立细胞免疫学说,因此与P.埃尔利希共获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45年5月16日生于俄国哈尔科夫省伊凡诺夫卡。

1916年病逝于巴黎。

1864年毕业于哈尔科夫大学。

他是比较病理学、进化胚胎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奠基人之一。

梅契尼科夫确定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的一般特征,同时和另一个俄罗斯科学
家O.科瓦列夫斯基一道建立了实验形态学。

他的几本阐明哲学问题的书:“论人性短文集”,“合理世界观探求四十年”和“乐观主义短文集”是世界闻名的。

诺贝尔奖中的故事
还记得第一届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贝林吗?是的,我们今天还要再次提起他。

毫无疑问,1901年的那次获奖给贝林带来了崇高的名誉和丰厚的收入,不过在后人看来,贝林人格上不大不小的污点也因那次获奖而挥之不去——整个事情都与另一位天才科学家有关,他就是德国人保罗•埃尔利希。

埃尔利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犹太人,生于1854年3月14日,187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此后,埃尔利希作为弗雷里希教授的助手从事染料和组织染色的研究。

在研究中,埃尔利希将染料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相对应地,血液细胞的颗粒也被分为同样的三类,今天临床上仍在沿用的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名称就来源于此。

1882年,埃尔利希发明了著名的“抗酸”染色法,这一方法使得科赫发现的结核杆菌观察起来更为清晰,改进后的抗酸染色法今天仍在使用。

1890年,新成立的科赫研究所向埃尔利希发出邀请,埃尔利希正式成为科赫的助手并开始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贝林此时与北里柴三郎发现了白喉抗毒素血清的治疗效果。

埃尔利希从化学角度阐述了毒素-抗毒素反应的机理,设计出测量血清中抗毒素含量的方法,使得抗毒素血清的质量标准化成为可能。

此时已经有厂家联系贝林,希望尽早将抗毒素血清的生产规模化,这将意味着极其丰厚的利润回报。

贝林自然也希望如此,只是此时的抗毒素血清效力太低,无法用于临床。

此时埃尔利希帮了贝林一个大忙:他成功地纯化了贝林的血清,使得抗毒素血清的治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贝林也因此名利双收。

此后,埃尔利希与血清生产厂家签订了一份长达12年的合同,这本来将给埃尔利希带来不菲的收入。

但是,2年之后,这份合同却被埃尔利希自己终止了。

相反的,贝林却获得了改进的白喉抗毒血清的独家专利。

1901年,贝林与埃尔利希同时成为首届诺贝尔医学奖的候选人,但最终这一奖项却只授予了贝林一人。

在整个事件中,可以说埃尔利希都被贝林欺骗了:一种说法是,贝林许诺给埃尔利希一个更好的实验场所,以换取埃尔利希放弃自己在白喉抗毒血清方面的专利;另一种说法则是贝林掩盖了抗毒血清是应用了埃尔利希成果的事实,侵吞了本该属于埃尔利希的荣誉。

不管怎样,埃尔利希与诺贝尔奖就这样失之交臂了。

然而这个犹太人的才华还远远没到枯竭的时候。

对于失去的诺贝尔奖,埃尔利希似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风度:他与贝林维持了多年友好的通信,并从不掩饰自己对贝林发现抗毒素的赞赏。

基于不同的毒素-抗毒素效应,埃尔利希发展了著名的免疫学“侧链”学说。

他认为,抗毒素是有机体自身产生的。

毒素含有特殊的“毒性簇”,而细胞上则有相应的“受体”,类似苯环上的侧链。

血液中的受体能够特
异性中和毒素,保护细胞不受伤害。

这一理论在免疫学影响深远。

我们耳熟能详的“主动免疫”“被动免疫”“受体”“类毒素”等名词都是出自埃尔利希的创造。

1908年,携自己关于体液免疫的“侧链”学说,埃尔利希与俄罗斯人梅契尼科夫(Ilya Ilyich Mechnikov)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在错过一个诺贝尔奖和又获得一个诺贝尔奖后,埃尔利希又在1912和1913年取得了两次诺贝尔奖的提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早在1890年,埃尔利希就发现某些染料具有消灭病原生物的作用。

由此他设想,如果某种化合物对病原生物有着良好亲和力又对人体无害,那么该化合物将成为在体内消除病原体的良好药物,就像抗毒素能够特异地中和毒素那样。

埃尔利希形象地称这种药物为“魔弹”(magic bullets)。

1906年,埃尔利希发现了atoxyl (氨基苯胂酸钠)的结构,这个化合物被认为对治疗锥虫病有着良好效果。

埃尔利希和他的助手对atoxyl的衍生物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以寻求理想的“魔弹”。

当时,梅毒螺旋体已经被发现,但是梅毒的治疗仍然毫无进展。

埃尔利希决定在现有的含砷化合物中寻找对抗梅毒螺旋体的药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埃尔利希的助手、北里柴三郎的学生秦佐八郎终于发现代号为606的化合物对梅毒感染的兔子非常有效。

在对606进行了数百次实验并证实了疗效之后,埃尔利希将其命名为洒尔弗散(Salvarsan)。

后来又发现914号化合物更易溶于水,埃尔利希称其为“新洒尔弗散”(Neosalvarsan)。

606和914的成功,使得埃尔利希成为使用化学疗法治疗疾病的第一人,是公认的化学疗法之父。

凭借化学疗法埃尔利希又获得了1912和1913年诺贝尔奖的提名。

由于当时化学疗法刚刚开展,诺奖评委会并未贸然颁奖给他。

但埃尔利希的声誉却毫无疑问地达到了顶峰。

在法兰克福,埃尔利希研究所所在的街道被命名为保罗•埃尔利希大街;埃尔利希一生共获得了10个荣誉博士的学位,被科学界评价为是一名少见的组织学、有机化学、血液学、免疫学和药物学的跨领域奇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埃尔利希心情陷入抑郁,并于当年圣诞节前后发作了中风;1915年8月20日,埃尔利希在巴特洪堡度假中发作第二次中风,不幸逝世,享年61岁。

虽然后来人们发现了更好的青霉素来对抗梅毒,但是埃尔利希的卓越才华、谦虚气度以及他首创的化学疗法,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1909年诺贝尔奖
时间:1909
发现:建立了细胞免疫的"吞噬学说
人名:梅切尼科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