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预防保健知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预防保健知识讲座
概述
一、中医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预防方
法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或复发的 一门学科。 二、中医预防医学的任务 防病:预防疾病的发生
避免和减轻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保健:保持人们的身体健康。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健康与寿命
※ 生命与寿限
※WHO对健康的新概念 :
《庄子·盗趾》:“人上
寿百岁,中寿八十,下
寿六十。”
※ 影响寿夭的原因: 先天禀赋
够“尽享天年”。 3、根本目的在于人们能够享有既健康又长寿的
高质量生命过程。
五、中医预防的有效措施
• 通过“内养外防”养生保健等有效措施 的综合运用以推迟衰老的到来,延长人 体的寿命。
1. 温疫预防:传染病的预防 2. 人痘接种:人工免疫法 3. 劳动保护:避免职业病 4. 自我保健:养生健身防病
生命的先天与后天
• 太极
• 阴阳
• 五行 (水火)
• 命门(元神)
• 元阴(元精) 元阳(元气、相火)
• 五脏 ( 肾水、心火)
界定年龄的三大因素
※ 生理年龄 ※心理年龄 ※社会年龄
初老期:45-59岁 老年期:60-79岁 长寿期:80岁以上
成熟期: 20-59岁 60岁以上为 衰老期
取决于个人的社会地 位,对社会的贡献
• “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 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 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 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故 《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 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
• 无代化,无违时: 王冰注
“…夫生长收藏,各应四时之化,虽巧智者,亦无能 先时而致之,明非人力所能及。由是观之,则物之 生长收藏化,必待其时也。物之成败理乱,亦待其 时也。物既有之,人亦宜然。”
• “未病先防”是最主动积极的预防措施。 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观念,是
中医预防医学中最宝贵、最值得重视的思想。
治未病的渊源及内涵
• “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 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 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经文注解
现代对健康状态进行测量和评估
•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 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 慕,其民故曰朴。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 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 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 其德全不危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
“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 疾病和虚弱现象,而 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
后天摄养
ຫໍສະໝຸດ Baidu
状态和社会适应能 力。”
生存环境
长寿的标志
•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 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 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 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 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灵枢·天年篇》
• 《灵枢·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必先舍于 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 于络脉,留而不去,内连脏腑,散于肠胃,阴阳 俱盛,五脏乃伤。此邪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 次也。”
• 《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 病,则知肝当传于脾,故先实脾土,无令受肝之 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 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2、先秦奠基期 — 周易、道家、 儒家、《黄帝内经》 3、秦汉魏晋丰富期 —董仲舒、 《神农本草经》
王充、 张仲景、 华佗 葛洪、 陶弘景 4、隋唐充实期 — 巢元方、孙思邈、 佛家思想
老年医学得到不断发展、医 5、宋金元发展期 — 药养生保健方法日臻完善、
饮食养生丰富多彩、“金元 四大家”的贡献
六、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手段
• 精神养生 • 环境与养生 • 起居作息与养生 • 睡眠养生 • 饮食养生 • 房事与养生
• 运动养生 • 浴身保健 • 娱乐养生 • 保健针灸按摩 • 药物养生等
第一节 中医预防学历史和特色
一、中医预防学的历史
1、远古起源期 — 膳食养生、环境养生、 针灸按摩、导引吐纳术
三、防病和保健的关系
• 防病能够保健,保健可以防病,两者既互为 目的又互为手段,在具体操作时互相促进, 互相为用,互相配合,共同构成以“内养外 防”为特色的中医预防医学的主要内容。
• 未病先防 • 既病防变 • 病后防复
四、 中医预防医学的根本目的
1、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2、防止衰老的提早到来,延长寿命,使人们能
第二节 未病先防
• “未病先防”是“治未病”的一方面重要内容, 是中医学一贯强调的预防思想。
中医学主要是从人体的信息规律 入手开展研究,在健康保障方面 是用整体调节的方法来调整人体 状态的,使其保持在一种平衡的
稳态
一、 未病先防(预防为主)
• “未病先防”的要旨在于通过各种“内养外 防”的综合调摄措施,慎避外来虚邪贼风的 侵害,调摄补养体内的精气神,从而保持正 气的旺盛充沛。
“盖凡物之生化,各有其自然之道。人之所为,只 能察而知之、顺而用之,不可违逆。”
二 、已病防变(早治)
• “已病防变”是“治未病”的另一方面重要内 容,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后,采取各种措施, 预防病情的蔓延和恶化,促进疾病的痊愈和 机体的康复。
• “已病防变”的措施有针灸、药物等治疗手 段,是将息调养和护理法则及临床防治疾病 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6、明清推广期
—
养生重“命门”和“宝 精”说、 动静结合养生、
导引武术健身、 重视老
年颐养
7、近现代弘扬期 — 预防保健取得显著成就、 开展养生保健理论研究和 学术交流、 重视养生保健 教育
二、中医预防学的特色
• 天人相应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灵枢.岁露》
• 形神合一
• 动态平衡预防观
概述
一、中医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预防方
法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或复发的 一门学科。 二、中医预防医学的任务 防病:预防疾病的发生
避免和减轻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保健:保持人们的身体健康。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健康与寿命
※ 生命与寿限
※WHO对健康的新概念 :
《庄子·盗趾》:“人上
寿百岁,中寿八十,下
寿六十。”
※ 影响寿夭的原因: 先天禀赋
够“尽享天年”。 3、根本目的在于人们能够享有既健康又长寿的
高质量生命过程。
五、中医预防的有效措施
• 通过“内养外防”养生保健等有效措施 的综合运用以推迟衰老的到来,延长人 体的寿命。
1. 温疫预防:传染病的预防 2. 人痘接种:人工免疫法 3. 劳动保护:避免职业病 4. 自我保健:养生健身防病
生命的先天与后天
• 太极
• 阴阳
• 五行 (水火)
• 命门(元神)
• 元阴(元精) 元阳(元气、相火)
• 五脏 ( 肾水、心火)
界定年龄的三大因素
※ 生理年龄 ※心理年龄 ※社会年龄
初老期:45-59岁 老年期:60-79岁 长寿期:80岁以上
成熟期: 20-59岁 60岁以上为 衰老期
取决于个人的社会地 位,对社会的贡献
• “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 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 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 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故 《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 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
• 无代化,无违时: 王冰注
“…夫生长收藏,各应四时之化,虽巧智者,亦无能 先时而致之,明非人力所能及。由是观之,则物之 生长收藏化,必待其时也。物之成败理乱,亦待其 时也。物既有之,人亦宜然。”
• “未病先防”是最主动积极的预防措施。 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观念,是
中医预防医学中最宝贵、最值得重视的思想。
治未病的渊源及内涵
• “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 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 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经文注解
现代对健康状态进行测量和评估
•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 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 慕,其民故曰朴。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 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 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 其德全不危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
“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 疾病和虚弱现象,而 且还要有良好的精神
后天摄养
ຫໍສະໝຸດ Baidu
状态和社会适应能 力。”
生存环境
长寿的标志
•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 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 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 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 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灵枢·天年篇》
• 《灵枢·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必先舍于 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 于络脉,留而不去,内连脏腑,散于肠胃,阴阳 俱盛,五脏乃伤。此邪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 次也。”
• 《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 病,则知肝当传于脾,故先实脾土,无令受肝之 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 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2、先秦奠基期 — 周易、道家、 儒家、《黄帝内经》 3、秦汉魏晋丰富期 —董仲舒、 《神农本草经》
王充、 张仲景、 华佗 葛洪、 陶弘景 4、隋唐充实期 — 巢元方、孙思邈、 佛家思想
老年医学得到不断发展、医 5、宋金元发展期 — 药养生保健方法日臻完善、
饮食养生丰富多彩、“金元 四大家”的贡献
六、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手段
• 精神养生 • 环境与养生 • 起居作息与养生 • 睡眠养生 • 饮食养生 • 房事与养生
• 运动养生 • 浴身保健 • 娱乐养生 • 保健针灸按摩 • 药物养生等
第一节 中医预防学历史和特色
一、中医预防学的历史
1、远古起源期 — 膳食养生、环境养生、 针灸按摩、导引吐纳术
三、防病和保健的关系
• 防病能够保健,保健可以防病,两者既互为 目的又互为手段,在具体操作时互相促进, 互相为用,互相配合,共同构成以“内养外 防”为特色的中医预防医学的主要内容。
• 未病先防 • 既病防变 • 病后防复
四、 中医预防医学的根本目的
1、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 2、防止衰老的提早到来,延长寿命,使人们能
第二节 未病先防
• “未病先防”是“治未病”的一方面重要内容, 是中医学一贯强调的预防思想。
中医学主要是从人体的信息规律 入手开展研究,在健康保障方面 是用整体调节的方法来调整人体 状态的,使其保持在一种平衡的
稳态
一、 未病先防(预防为主)
• “未病先防”的要旨在于通过各种“内养外 防”的综合调摄措施,慎避外来虚邪贼风的 侵害,调摄补养体内的精气神,从而保持正 气的旺盛充沛。
“盖凡物之生化,各有其自然之道。人之所为,只 能察而知之、顺而用之,不可违逆。”
二 、已病防变(早治)
• “已病防变”是“治未病”的另一方面重要内 容,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后,采取各种措施, 预防病情的蔓延和恶化,促进疾病的痊愈和 机体的康复。
• “已病防变”的措施有针灸、药物等治疗手 段,是将息调养和护理法则及临床防治疾病 时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6、明清推广期
—
养生重“命门”和“宝 精”说、 动静结合养生、
导引武术健身、 重视老
年颐养
7、近现代弘扬期 — 预防保健取得显著成就、 开展养生保健理论研究和 学术交流、 重视养生保健 教育
二、中医预防学的特色
• 天人相应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灵枢.岁露》
• 形神合一
• 动态平衡预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