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特征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葫芦特征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要阐述了西葫芦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西葫芦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培育壮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西葫芦;特征特性;无公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2.6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097-01
1 特征特性
1.1 特征
西葫芦又称玉瓜、角瓜,属于葫芦科草本植物。其根系发达,主根长,侧根多,吸水吸肥力强。茎蔓生、半蔓生和茎蔓从生。主蔓易生分枝。叶片大、绿色、互生;叶柄和叶面有刺,叶片中空易折。花为黄色单性花。果为扁圆形或筒状、皮色绿,有的有黄条,成熟果实皮厚,呈乳黄色。种子呈披针形、乳黄色,千粒重150~200 g。
1.2 特性
西葫芦为较耐低温、耐旱作物。适应温度为15~38 ℃,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25 ℃,适应土温为12~35 ℃,适宜土温为15~25 ℃。西葫芦较耐旱,生长前期以土壤不干燥为度,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多,要求保持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45%~55%。西葫芦为短日照作物,在日照7~8 h条件下雌花多,开花结果早。西葫芦吸肥力强,需钾肥较多,施肥时宜将氮、磷、钾、钙、镁肥配合施用。一般每产1 000 kg西葫芦,需氮肥3.92 kg、磷肥
2.08 kg、钾肥8.08 kg。西葫芦既喜水肥,同时又耐瘠薄,适宜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微酸性土壤上种植。土壤酸碱度以氢离子浓度158.3~316.3 nmol/l(ph值5.5~6.8)为宜。
2 无公害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西葫芦的早熟品种有早春一代、一窝猴、阿太一代、特早一号、小白皮和花叶葫芦等,中熟品种有长蔓西葫芦等。一般于早春季节在大棚(室)里进行栽培,效益较高。播种量在4.5~7.5 kg/hm2。播种前选择无杂质、籽粒饱满的种子放在50~55 ℃的温水中,搅拌15 min,然后放在室温水中浸泡6~8 h,接着再搓洗干净,并再用清水洗净,放到25~30 ℃条件下保温保湿催芽,并每6 h用清水淘洗1次,经2~3 d即可发芽。
2.2 培育壮苗
西葫芦多采用育苗方式栽培。在露地生产,一般在3—4月育苗,苗期25~30 d,在塑料大棚内生产,一般在2—3月育苗,苗期30~40 d。定植时土温必须在12 ℃以上。床土配制:用园田土6份和腐熟圈肥4份,过筛后均匀混合,再加上按1 m3床土加过筛的鸡粪15 kg和复合肥5 kg,均匀混合后备用。将床土装入营养钵内或纸袋里,也可在苗床内将床土平铺10 cm厚,再用温水浇透,划好10 cm×10 cm的营养土方,然后即可播种[1]。每个营养钵或土方内平放1粒发芽的种子,种芽朝下,然后再盖上2 cm厚细土,随即覆盖塑料膜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前,保持苗床土温在15~18 ℃,
保持气温在28 ℃,一般经3~5 d即可出苗。出苗后,揭掉塑料膜,降温降湿防徒长,控制气温在20~25 ℃。如发现戴帽苗,再覆1次细土,或用人工摘帽。为防止徒长,夜温可控制在15 ℃左右。为促雌花,在三叶期可喷40%乙烯利2 500倍液。在定植前,必须达到壮苗标准。在定植前7 d应锻炼秧苗,即采用逐步降温降湿措施,一般不浇水,降温至7~8 ℃,这样锻炼的秧苗抗逆性强,定植后缓苗快。
2.3 整地定植
西葫芦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如覆地膜,可提前1周左右定植;如扣小拱棚,可提前10 d左右定植,地温应稳定在12 ℃以上。定植前,要先施肥整地。施腐熟优质粗肥90~105 t/hm2,还需施尿素450 kg/hm2,普撒肥料后,耕翻30 cm,然后做成1.6 m 宽的高畦,畦中间开1条水沟,再覆膜烤地。当地温升至12 ℃以上时,即可定植[2]。采用水苗定植,壮苗标准:苗龄在30 d左右,株高15~20 cm,茎粗色绿,节间短。叶片大而绿,定植前达4叶1心,根系发达,吸收根多,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3]。定植方法:采用大畦双片,小行距60 cm、株距60 cm或打80 cm小垄,每垄栽1行,株距不变。定植后覆土稍加镇压,然后按畦浇水。也可进行膜下暗灌。对于不覆地膜的幼苗,也可在定植行两侧开沟浇水,或者栽苗后先按畦浇足坐苗水,待水渗下后再封埯。早春定植,应选无风晴天的中午进行。
2.4 田间管理
定植后,应支小拱棚,以保温保湿,促进缓苗。在白天控温25~28 ℃,夜间控温在18 ℃左右,保持土壤潮湿,经4~6 d即可缓苗。缓苗后,应降温降湿,开放小风,调控气温白天在20~25 ℃,夜间在15 ℃左右。如果不覆地膜,还应中耕松土,促进生长。为促进茎叶生长,缓苗后应穴施追肥,距根部15 cm处开沟施尿素225 kg/hm2,随后覆土浇水。西葫芦一般在主蔓7~8节开1朵雌花,以后隔2~3节开1朵雌花。可在早晨6:00—7:00进行人工授粉,而且在露水未干时授粉坐果率高。另外,为了保花保果,在花期可用20~40 mg/kg 2,4-d蘸花。为预防灰霉病,可在2,4-d内加0.2%速克灵或用0.1%甲霉灵,用药液15 kg/hm2。对蔓生或半蔓生品种,在甩蔓时应进行吊蔓,露地栽培可以用土压蔓,每隔3~4
节用土块压1道蔓。同时,摘掉老叶、卷须,对侧枝进行打尖。当主蔓老化时,要留2个粗壮侧枝,待侧枝出现雌花后,再剪掉主蔓。在水肥管理方面:一般在根瓜长到5~6 cm时,开始浇水追肥。随水施尿素225 kg/hm2,此后应一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次采收以后,都应进行追肥浇水[4]。
2.5 病虫害防治
西葫芦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菌核病、白粉病、绵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在灰霉病防治上,应加强田间管理,预防低温高湿;保护地可用10%速克灵烟剂3.75 kg/hm2或45%百菌清烟剂3.75
kg/hm2熏治;或喷施10%杀霉灵粉尘15 kg/hm2或5%百菌清粉尘15 kg/hm2;或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