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知识整理

淮阴侯列传知识整理
淮阴侯列传知识整理

《〈史记〉选读》文言知识整理

淮阴侯列传

一、实词积累

1、常用通假字

(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常”通“尝”

(2)不能死,出我袴.下“袴”通“胯”

(3)於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孰”通“熟”“蒲伏”通“匍匐”

(4)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戏”通“麾”

(5)必为二子所禽.矣“禽”通“擒”

(6)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罢”通“疲”

(7)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陈”通“阵”

(8)於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详”通“佯”

(9)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倍”通“背”

(10) 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乡”通“向”

(11)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鞅”通“怏”

(12)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畔”通“叛”

(13)恐其党.不就“党”通“倘”

(14)上怒曰:“亨.之”“亨”通“烹”

2、古今异义词

(1)其实不过

....数千

其实:句中古义“他的实际情况”今为副词,表所说的实际情况

不过:句中古义“不超过”今为转折连词

(2)愿君留意

..臣之计

留意:句中古义“仔细考虑”今义为“留心注意”

(3)辟左右

..与之步于庭

左右:句中古义“侍从”今义为“左和右”

(4) 山东

..大扰

山东:句中古义“崤山东面的六国诸侯”今义为“山东省”

3、一词多义

(1)余视其母冢,良.然。(的确)

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甚,很)

(2)於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捆绑)

信乃解其缚.,(绳索)

(3)高帝曰:“置.之。”(释放,赦免)

置.之亡地而后存(放在)

(4)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副词,终于)

竟.漂数十日(动词,直到……终了)

(5)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对某人说)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议论、评论)

二、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必空.壁逐我(使……空)

水上军开入.之(使……进入,放进)

辟.左右与之步於庭(使……离去,回避)

2、意动用法

亭长妻患.之(以……为患,此处意为嫌恶)

羞.与绛、灌等列(以……为羞耻)

3、名词活用为动词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拿饭给某人吃)

足下深沟高垒

..勿与战(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营垒)....,坚营

信病.不从(托病)

且天下锐精

..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磨快兵器)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上山)

鼓.行出井陉口(敲着鼓)

4、名词作状语

晨.炊蓐.食(在早上,在床上)

众.辱之(当众)

欲东.下井陉击赵(向东)

师.事之(像对待老师那样)

英俊乌.集(像乌鸦一样)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恐吾至阻险

..而还(险要的地方)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

2、被动句

必为二子所禽矣

陈豨拜为巨鹿守

3、状语后置句

信钓于城下

4、省略句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斩之(于)长乐锺室

5、固定格式

吾必有以

..重报母

此乃信之所以

..为陛下禽也

贫无以

..葬

四、虚词积累

1、则

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表承接,就)

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前后对举,表假设)

2、之

人多厌之者(代词,他)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结构助词,的)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以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率领)

何以加之(用)

然竟以胜(凭借)

欲发以袭吕后、太子。(来)

4、于

信钓於城下(在)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到)

于君何如(对于)

辞于淮阴侯(向)

5、乃

乃晨炊蓐食(于是,就)

乃敢引兵遂下(才)

大王乃肯临臣(表事出意外,竟然)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表肯定,是,就是)

6、唯

唯将军令之(句首语气词,表希望)

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只)

五、其他重点词语

(1)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将要)

(2)韩信使人间.视(暗中)

(3)诸将效.首虏,毕贺(献)

(4)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只是)

(5)信尝过.樊将军哙(拜访)

(6)弟.举兵,吾从此助公(只管)

(7)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遗憾)

(8)然,臣固.教之(本来)

(9)吾如.淮阴(到)

(10)吾哀.王孙而进食(怜悯)

(11)臣闻千里馈.粮(运送)

六、《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成语

漂母之恩胯下之辱背水一战妇人之仁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多多益善逐鹿中原披肝沥胆肝脑涂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点 教师版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常”通“尝”,曾经) 2、晨炊蓐食(“蓐”通“褥”,在床上) 3、不能死,出我袴下(“袴”通“胯”,两腿间) 4、于是信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5、俯出袴下,蒲伏。(“蒲伏”通“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6、禽夏说(“禽”通“擒”,拿下) 7、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戏”通“麾”,军队) 8、能千里而袭我(“能”通“乃”) 9、亦已罢极(“罢”“疲”,疲倦) 10、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萆”通“蔽”,隐蔽) 11、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详”通“佯”,假装) 12、东乡坐,西乡对(“乡”通“向”,朝着) 13、兵法又倍山陵(“倍”通“背”,背靠) 14、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陈”通“阵”,列队) 15、居常鞅鞅(“鞅鞅”通“怏怏”,不满意,郁闷失意的样子) 16、人言公之畔(“畔”通“叛”,背叛) 17、弟举杯(“弟”通“第”,但,只管) 18、亨之(“亨”同“烹”,煮) 19、而天下已集(“集”通“辑”,安定,和睦) 20、秦失其鹿(“鹿”通“禄”)比喻皇帝之位。引申为政权。 21、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常”通“尝”“不”通“否”) 22、辟左右与之步于庭:(“辟”同“避”,使动,使…回避)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始为布衣时(古义:百姓;今义:粗布衣服) 2、贫无行(古义:品行;今义:可以) 3、愿君留意臣之计(古义:考虑;今义:注意,小心) 4、我哀王孙而进食(古义:年轻人;今义: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 5、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古义:闲暇无事的样子;今义:镇定,不慌张) 6、若虽长大,好带刀剑(古义:长得高大;今义:体貌高大壮伟) 7、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古义:随从;今义:左面和右面) 8、山东大乱,异姓并起(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9、英俊乌集(古义:英雄豪杰;今义:俊美并有英气) 10、未肯击前行古义:先头部队今义:向前行走 11、有能生得者购三千古义:悬赏今义:购买 12、信由此日夜怨望古义:恨今义:埋怨 13、如我能将几何古义:多少士兵今义:几何学 三、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说明其用法,并解释 1、又不能治生商贾(以…为生)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点-教师版

导学单配套整理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整理 一、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常”通“尝”,曾经) 2、晨炊蓐食(“蓐”通“褥”,在床上) 3、不能死,出我袴下(“袴”通“胯”,两腿间) 4、于是信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5、俯出袴下,蒲伏。(“蒲伏”通“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6、禽夏说(“禽”通“擒”,拿下) 7、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戏”通“麾”,军队) 8、能千里而袭我(“能”通“乃”) 9、亦已罢极(“罢”“疲”,疲倦) 10、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萆”通“蔽”,隐蔽) 11、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详”通“佯”,假装) 12、东乡坐,西乡对(“乡”通“向”,朝着) 13、兵法又倍山陵(“倍”通“背”,背靠) 14、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陈”通“阵”,列队) 15、居常鞅鞅(“鞅鞅”通“怏怏”,不满意,郁闷失意的样子) 16、人言公之畔(“畔”通“叛”,背叛) 17、弟举杯(“弟”通“第”,但,只管) 18、亨之(“亨”同“烹”,煮) 19、而天下已集(“集”通“辑”,安定,和睦) 20、秦失其鹿(“鹿”通“禄”)比喻皇帝之位。引申为政权。 21、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常”通“尝”“不”通“否”) 22、辟左右与之步于庭:(“辟”同“避”,使动,使…回避)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始为布衣时(古义:百姓;今义:粗布衣服) 2、贫无行(古义:品行;今义:可以) 3、愿君留意臣之计(古义:考虑;今义:注意,小心) 4、我哀王孙而进食(古义:年轻人;今义: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 5、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古义:闲暇无事的样子;今义:镇定,不慌张) 6、若虽长大,好带刀剑(古义:长得高大;今义:体貌高大壮伟) 7、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古义:随从;今义:左面和右面) 8、山东大乱,异姓并起(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9、英俊乌集(古义:英雄豪杰;今义:俊美并有英气) 10、未肯击前行古义:先头部队今义:向前行走 11、有能生得者购三千古义:悬赏今义:购买 12、信由此日夜怨望古义:恨今义:埋怨 13、如我能将几何古义:多少士兵今义:几何学 三、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说明其用法,并解释

课外文言文淮阴侯列传习题及答案

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贡。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倪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节选自《史记》) 2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①于是信孰视之,倪出袴下()②又不能治生商贾() 2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始为布衣时,贫,无行()②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③常从人寄食饮()④数月,亭长妻患之() 23.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①又不能治生商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韩信是真的胆怯吗?请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25.阅读本文,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2分) (三)21.①kù②gǔ22.①善行②准备③跟随、寄从④讨厌23.①又不能够以经商为生计。②我是可怜你而给你饭吃,难道是想你回报(我)吗?24.不是真的胆怯,而是不愿意与“淮阴屠中少年”计较,这里体现了韩信心胸开阔,宽容别人。25.略

淮阴侯列传知识点整理(学生版)

淮阴侯列传知识点整理 一、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 1、乃晨炊蓐食 2、于是信孰视之 3、俯出袴下,蒲伏 4、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 5、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6、能千里而袭我 7、亦已罢极 8、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9、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10、信、张耳详弃鼓旗 11、兵法右倍山陵 12、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13、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14、人言公之畔 15、上怒曰:“亨之。” 16、信乃解其缚,东乡坐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亭长妻患之 2、乃晨炊蓐食 3、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4、众辱之曰 5、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 6、足下深沟高垒 7、坚营勿与战 8、彼前不得斗 9、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10、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11、出,背水陈 12、鼓行出井陉口 13、水上军开入之 14、西乡对,师事之 15、兵法右倍山陵 16、羞与绛、灌等列 17、辟左右与之步於庭 18、如我能将几何

19、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 20、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21、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 22、恐吾至阻险而还 23、欲东下井陉击赵 三、指出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2、愿君留意臣之计 3、未肯击前行 4、山东大扰,英俊乌集 5、然乃行营高敞地 四、指出下列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翻译: 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2、不得推择为吏 3、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4、信钓于城下 5、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6、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7、今如此避而不击,後有大者,何以加之! 8、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9、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10、上曰:“于君何如?” 11、陈豨拜为钜鹿守,辞於淮阴侯。 12、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13、问:“信死亦何言?” 14、乃为儿女子所诈 15、信方斩 16、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 五、一词多义: 1、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韩信使人间视 乃用陈平计间项王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绝怒,竟绝去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①,贫无行②,不得推择为吏③,又不能治生商贾④,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⑤。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①布衣:平民百姓。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②无行:品行不好。 ③推择:推举选用。④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⑤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蓐:草席。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③,岂望报乎!” 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②竟:到底、完毕。③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众辱之曰③:“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⑤。”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②中情:内心。 ③众辱:当众污辱。④能死:不怕死。⑤袴:通“胯”,两腿间。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①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②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戏,一作‘麾’。” 注②集解徐广曰:“典客也。”索隐李奇云:“楚官名。”张晏云:“司马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

淮阴侯列传知识点(学生用)

淮阴侯列传 P702-705第1-3段 1实词意义 贫,无行。亭长妻患之。信仗剑从之。数以策干项羽 坐法当斩上不欲就天下乎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何来谒上 2联绵词 蒲伏 3古书用字 通假字: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居戏下 异体字:出我袴下俛出袴下 古今字:于是信孰视之 4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乃晨炊蓐食。众辱之曰次至信诸将行道亡者自追之 名词作动词:饭信吾亦欲东耳。 使动: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不及以闻 意动: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5虚词用法 若虽长大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6固定格式 人多厌之者。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吾必有以重报母。 岂望报乎? 无所知名。无所事信。

7句式 判断句: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此乃信所以去也。 宾语前置句:何为斩壮士? 上未之奇也。上不我用。 P726-728 1实词意义 韩信至国,···为德不卒汉王怨眜天子巡狩会诸侯 信由此日怨望信尝过樊将军哙大王乃肯临臣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陈豨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 再至,陛下乃疑矣。相国绐信曰 2古书用字 通假字: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人言公之畔,···。 弟举兵。恐其党不就. 异体字:至雒阳居常鞅鞅 古今字:我宁不能杀之邪?恐见禽良狗亨 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 3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信由此日怨望 名词作动词:遂械系信。 使动: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 4虚词用法

乃:钟离眜乃骂信曰:“···” 大王乃肯临臣 生乃与樊哙等为伍 5固定格式 我宁不能杀之邪? 6句式 判断句:此壮士也。公非长者。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 禽也。 宾语前置句:何为为我禽? 被动句:恐见禽何为为我禽?陈豨拜为巨鹿守。 乃为儿女子所诈。

淮阴侯列传 原文

淮阴侯列传原文 淮阴侯列传原文+翻译+文言知识 史记》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51]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52] ,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53] ,南昌亭长[54] 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55] 。食 信钓於城下[56] ,诸母漂[57]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58] ,吾哀王孙而进食[59] ,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510] 下。”於是信孰视之,俛[511] 出袴下,蒲伏[512]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513] 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514]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 “韩信也。”上复骂曰: “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

(完整版)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整理(全)

淮阴侯列传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乃晨炊蓐食(同“褥”,床)2.不能死,出我袴下(同“胯”,两腿间) 3.于是信孰视之(同“熟”,仔细)4.俯出袴下,蒲伏(同“胯”,“匍匐”) 5.虏魏王,禽夏说(同“擒”)6.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同“麾下”) 7.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同“疲”,疲惫)8.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同“蔽”,隐蔽)9.背水陈(同“阵”,摆好阵形)10.诸将莫信,详应曰(同“佯”,假装)11.信乃解其缚,东乡坐(同“向”)12.右倍山陵(同“背”背后)13.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则鞅鞅(同“怏怏”,不满意)1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同“否”)15.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同“叛”,背叛)16.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同“倘”,倘若)17.上怒曰:“亨之”(同“烹”)18.秦失其鹿(同“禄”,政权)19.而天下已集(同“辑”,安定) 二、词类活用 1.名词用为动词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给……吃议欲下赵攻下 如我能将几何率领未至三十里,止舍宿营 2.名词作状语 欲东下井陉击赵向东师事之像对待老师一样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在夜里 英俊乌集像乌鸦一样众辱之曰当众 3.使动用法 水上军开入之使进入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使退避 4.名词用作动词深沟高垒挖沟,筑垒 5.意动用法 羞与绛、灌等列以……为羞,认为……是羞耻的 亭长妻患之以……为患,把……当作祸患 吾哀王孙而进食认为……可怜 6.形容词用作名词 恐吾至阻险而还险阻之地 三、古今异义词 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古义:百姓;今义:粗布衣服。古义:品行;今义:可以) 2.愿君留意臣之计(古义:考虑;今义:注意,小心。) 3.我哀王孙而进食(古义:年轻人;今义: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 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古义:举止行动自然;今义:镇定,不慌张。) 5.若虽长大,好带刀剑(古义:长得高大;今义:体貌高大壮伟。。) 6.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古义:随从;今义:左面和右面。) 7.又不能治生商贾(古义:做生意,做买卖;今义:商人)

淮阴侯列传 全文

原文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

淮阴侯列传全文翻译与古今字整理

淮阴侯列传全文翻译与古今字整理

一、一词多义(实词) 1. 常 (1)常从人寄食饮常:经常 (2)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常:同“尝”,曾经 2. 方 (1)车不得方轨方:并列 (2)信方斩,曰方:将 (3)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魏公子列传》方:方圆 3. 间 (1)从间道绝其辎重间:小路 (2)韩信使人间视间:暗暗地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间:间杂 (4)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间:从小路 4. 望 (1)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望:希望 (2)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望:抱怨 (3)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望:观察 (4)赵军望见而大笑望:看见 (5)信由此日夜怨望望:恨 5. 竟 (1)然竟以胜,何术也竟:竟然 (2)竟漂数十日竟:从头到尾 (3)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竟:终于 6. 绝 (1)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绝:穿过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绝:隔绝 (3)吾奇兵绝其后绝:断绝 (4)从间道绝其辎重绝:拦截 (5)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绝:绝交 (6)秦之纲绝而维弛绝:断绝,引申为败坏 (7)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绝:横渡 (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绝:停止,消失 (9)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绝:断绝,杜绝7. 过 (1)信尝过樊将军哙/今将军故过之/信尝过樊将军《淮阴侯列传》过:拜访 (2)其实不过数千/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项羽本纪》过:超过 (3)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项羽本纪》过:责备 (4)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过:过失 (5)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项脊轩志》过:走过 8. 置 (1)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项羽本纪》置:放弃 (2)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置:赦免、释放 (3)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置:购置、买

淮阴侯列传 知识点整理检测默写

淮阴侯列传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不得推择为吏/没有好的品行 ·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同“褥”,床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居然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给……吃/一直,从头到尾 ·大丈夫不能自食 ..,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自己养活自己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同“熟”,仔细/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运送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并列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 ..绝其辎重/借/隐蔽的小道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同“乃”,竟然/同“疲”,疲惫 ·韩信使人间视 ..,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暗中探听,窥伺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营垒 ·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 ..而还/阻险的地方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排开阵势 ·平旦 ..,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天刚亮/树起/击鼓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悬赏征求 ·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送达 ·信乃解其缚,东乡 .../.向东/像对待老师那样事奉他 ..坐,西乡对,师事之 ·诸将效.首虏,毕贺/献上 ·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只是 ·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如果/怎么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 ../.怨恨/同“怏怏”,不满意,不服气 ·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退避,使周围的人离去 ·(韩信)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暗中;又作“第”,只管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情况 ·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英雄豪杰像乌云一样聚集 ·秦失其鹿.,天下共遂之/比喻皇帝之位,引申为政权 ·余视其母冢,良.然/确实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长得高大 贫无行品行 又不能治生商贾做生意,做买卖 我哀王孙而进食年轻人 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去:离开;远斗:远征。 愿陛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假:借间道:隐蔽的小路辎重:军用物资深,高:名作动,深挖,加高坚营:坚守军营

淮阴侯列传文言字词知识

淮阴侯列传文言字词知识

淮阴侯列传文言字词整理 一词多义(实词) 1. 常 (1)常从人寄食饮常: (2)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常: 2. 方 (1)车不得方轨方: (2)信方斩,曰方: (3)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魏公子列传》方: 3. 间 (1)从间道绝其辎重间: (2)韩信使人间视间: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间: (4)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间: 4. 望

(1)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望: (2)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望: (3)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望: (4)赵军望见而大笑望: (5)信由此日夜怨望望: 5. 竟 (1)然竟以胜,何术也竟: (2)竟漂数十日竟: (3)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竟: 6. 绝 (1)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绝: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绝: (3)吾奇兵绝其后绝: (4)从间道绝其辎重

绝: (5)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绝: (6)秦之纲绝而维弛绝: (7)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绝:横渡 (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绝: (9)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绝: 7. 过 (1)信尝过樊将军哙/今将军故过之/信尝过樊将军《淮阴侯列传》过: (2)其实不过数千/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项羽本纪》过: (3)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项羽本纪》过: (4)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过: (5)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项脊轩志》过:

8. 置 (1)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项羽本纪》置: (2)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置: (3)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置: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高祖本纪》置: (5)令其旁可置万家置: 9. 数 (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 (2)饭信,竟漂数日数: (3)以为李广老,数奇数: 10.伐 (1)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伐: (2)不伐已功,不矜其能伐: (3)自矜功伐《项羽本纪》伐:11.众 (1)众辱之曰众: (2)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众:

淮阴侯列传原文及详细注释

《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及详细注释 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①,贫无行②,不得推择为吏③,又不能治生商贾④,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⑤。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①布衣:平民百姓。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②无行:品行不好。③推择:推举选用。④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⑤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蓐:草席。 2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③,岂望报乎!” 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②竟:到底、完毕。③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 3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众辱之曰③:“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⑤。”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②中情:内心。③众辱:当众污辱。④能死:不怕死。 ⑤袴:通“胯”,两腿间。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4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①,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②,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③,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④,从间道绝其辎重⑤;足下深沟高垒⑥,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西将之头可致于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⑦。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⑧。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①涉:渡。②喋血:形容激战而流血很多。③樵苏后爨(cuàn,窜):师不宿饱。意思是谈临时打柴割草,烧火做饭,士兵们很难安饱。樵:砍柴。苏:割草。爨:烧火做饭。④假:借。⑤间道:隐蔽小道。辎重:军需物资,此指粮草。⑥深沟高垒:深挖战壕,加高营垒。⑦十则围之,倍则战:语出《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倍则分之”。意思是说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一倍于敌人,就可以和他对阵。⑧罢:通“疲”。 5韩信使人间视①,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②,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③,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飱④,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⑤:“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⑥,

淮阴侯列传文言字词知识

淮阴侯列传文言字词整理 一词多义(实词) 1. 常 (1)常从人寄食饮常: (2)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常: 2. 方 (1)车不得方轨方: (2)信方斩,曰方: (3)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魏公子列传》方: 3. 间 (1)从间道绝其辎重间: (2)韩信使人间视间: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间: (4)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间: 4. 望 (1)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望: (2)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望: (3)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望: (4)赵军望见而大笑望: (5)信由此日夜怨望望: 5. 竟 (1)然竟以胜,何术也竟: (2)竟漂数十日竟: (3)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竟: 6. 绝 (1)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绝: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绝: (3)吾奇兵绝其后绝: (4)从间道绝其辎重绝: (5)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绝: (6)秦之纲绝而维弛绝: (7)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绝:横渡 (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绝: (9)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绝: 7. 过 (1)信尝过樊将军哙/今将军故过之/信尝过樊将军《淮阴侯列传》过: (2)其实不过数千/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项羽本纪》过: (3)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项羽本纪》过: (4)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过: (5)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项脊轩志》过: 8. 置 (1)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项羽本纪》置: (2)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置: (3)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置: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练习

《淮阴侯列传》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治生商贾.( ) 2、诸母漂.() 3、樵苏后爨.() 4、千里馈.粮() 5、绝其辎.重() 6、使人间.视() 7、令其裨.将传飧.()() 8、裨.益()9、拊.循士大夫()10、淮阴侯挈.其手() 11、跖.之狗吠.尧()()12、遁.走()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2、竟.漂数十日 3、陈余闻汉且.袭之 4、千里馈.粮 5、车不得方.轨 6、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7、韩信使人间.视8、一.市人皆笑信 9、诸将皆莫.信10、平旦 ..,信建.大将之旗鼓 11、兵遂乱,遁.走12、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13、信乃解其缚.14、师事.之 15、诸将效.首虏16、顾.诸君不察耳 17、汉王畏恶.其能18、信由此日夜怨望. 19、信尝过.樊将军哙20、陛下不能将.兵 21、淮阴侯挈.其手22、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23、相国绐.信曰24、赦诸官徒.奴

25、虽.疾,强.入贺26、遂夷.信三族 27、然.,臣固.教之28、乃释.通之罪 29、余视其母冢,良然 ..30、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31、则庶几 ..哉 32、不务.出此 33、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34、高帝曰:“置.之。” 三、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2、乃晨炊蓐食 3、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4、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5、必为二子所禽矣 6、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7、从间道萆山8、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 9、背水陈10、东乡坐,西乡对 11、兵法右倍山陵12、居常鞅鞅 13、上常从容及信言诸将能不14、辟左右及之步于庭 15、人言公之畔 16、弟举兵 17、亨之18、秦失其鹿 19、高材疾足者先得焉20、天下已集 四、古今异义 1、始为布衣 .. 2、如我能将几何 .. 3、山东 ..乌集 ..大扰,异姓并起,英俊 4、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 ...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列传全文及翻译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①,贫无行②,不得推择为吏③,又不能治生商贾④,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⑤。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①布衣:平民百姓。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②无行:品行不好。③推择:推举选用。④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⑤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蓐:草席。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 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③,岂望报乎!” 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②竟:到底、完毕。③王孙:公子, 少年。对年轻人敬称。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众辱之曰③:“信能 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⑤。”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②中情:内心。③众辱:当众污辱。④能死:不怕死。⑤ 袴:通“胯”,两腿间。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①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②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注①集解徐广曰:戏,一作麾'” 注②集解徐广曰:典客也。”索隐李奇云:楚官名。”张晏云:司马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H。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 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 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①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 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 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注①集解文颖曰:事犹业也。”张晏曰:无事用信。”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 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 人也。项王喑恶①叱箢,②千人皆废,③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④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⑤ 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⑥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⑦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觽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⑧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⑨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注①索隐上于金反,下乌路反。喑哑,怀怒气。 注②索隐“箢”字或作“咤”。上昌栗反,下卓嫁反。叱箢,发怒声。 注③集解晋灼曰:“废,不收也。”索隐孟康曰:“废,伏也。”张晏曰“废,偃也。”

淮阴侯列传文言知识

《淮阴侯列传》语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乃晨炊蓐食(同“褥”,床) 2.不能死,出我袴下(同“胯”,两腿间) 3.于是信孰视之(同“熟”,仔细) 4.俯出袴下,蒲伏(同“胯”,“匍匐”) 5.虏魏王,禽夏说(同“擒”) 6.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同“麾下”) 7.能千里袭我,亦已罢极(同“疲”,疲惫) 8.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同“蔽”,隐蔽) 9.背水陈(同“阵”,摆好阵形) 10.诸将莫信,详应曰(同“佯”,假装) 11.信乃解其缚,东乡坐(同“向”) 12.右倍山陵(同“背”背后) 13.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则鞅鞅(同“怏怏”,不满意) 1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同“否”) 15.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同“叛”,背叛) 16.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同“倘”,倘若) 17.上怒曰:“亨之”(同“烹”) 18.秦失其鹿(同“禄”,政权) 19.而天下已集(同“辑”,安定) 二、词类活用 1.名词用为动词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给……吃 议欲下赵攻下 如我能将几何率领 未至三十里,止舍宿营 2.名词作状语 欲东下井陉击赵向东 师事之像对待老师一样 信乃谋与家臣, 夜诈诏赦诸官徒奴在夜里 英俊乌集像乌鸦一样 众辱之曰当众 3.使动用法 水上军开入之使进入 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使退避 4.名词用作动词 深沟高垒挖沟,筑垒 5.意动用法 羞与绛、灌等列以……为羞,认为……是羞耻的 亭长妻患之以……为患,把……当作祸患 吾哀王孙而进食认为……可怜 6.形容词用作名词 恐吾至阻险而还险阻之地 三、古今异义词 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古义:百姓;今义:粗布衣服。古义:品行;今义:可以)2.愿君留意臣之计(古义:考虑;今义:注意,小心。) 3.我哀王孙而进食(古义:年轻人;今义: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 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古义:举止行动自然;今义:镇定,不慌张。)

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列传》教案 高中语文2009-11-19 14:51 阅读75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 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3、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4、让学生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点:1、复习巩固并积累文言常识 2、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教学难点:1、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2、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由旧知往新知的延伸 2、设计相关的问题切入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整体了解,疏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淮阴侯列传》,本文是其中的节选,这个节选的部分不太好,节选的文字影响对人物的理解,学习中,我们将给大家补充出删去的部分。下面我们来读这篇作品, 二、简介人物和相关背景 韩信出身于平民百姓,开始投靠项羽,后逃跑投奔刘邦,由于不受重用,又逃跑,后被刘邦的谋臣萧何追到并力荐给刘邦,封为大将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可克,建功赫赫。可以说,

没有韩信,就没有刘邦的天下。在楚汉战争胶着状态下,有一个士人蒯通建议他不必再帮刘邦,与楚汉鼎立三足,可他没有听,胜利后,刘邦突然袭击,解除他的兵权,后来又以谋反罪将他逮捕,几乎杀头,最后与一桩反案牵连,而被吕后诱杀。 三、朗读并翻译 1、第1段 (1)朗读并注意加点词的理解: 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行,品行) 又不能治生商贾——(治生,谋生;商贾,做买卖) 常从人寄食饮——(寄,寄靠) 不为具食——(具,准备) (2)指名翻译 (3)品味、赏析 “怒,竟绝去”表现韩信怎样的个性? 明确:“怒”,自尊受到伤害后怨恨,又没有办法去责问别人;“竟绝去”,自尊而倔强。 2、第2段 (1)朗读并注意加点词的理解: 诸母漂——(漂洗丝绵)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给饭……吃) 竟漂数十日——(一直,最终) 吾哀王孙而进食——(可怜) (2)指名翻译 (3)品味、赏析 韩信对漂母之言“必有以重报”,此语有何潜藏信息?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翻译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欺骗诡计,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不采纳广武君的计谋。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谋,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停下来宿营。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的军队。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又让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说:“今天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假意回答道:“好。”韩信对手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筑造了营垒,他们看不到我们大将旗帜、仪仗,就不肯攻击我军的先头部队,怕我们到了险要的地方退回去。”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天刚蒙蒙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了很长时间。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河边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再和赵军激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韩信、耳新已进入河边阵地。全军殊死奋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这时,赵军已不能取胜,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了赵王的将领,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荒潜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不能禁止。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彻底摧垮了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 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杀害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于是就有人捆着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 众将献上首级和俘虏,向韩信祝贺,趁机向韩信说:“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右边和背后靠山,前边和左边临水’。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列阵,说‘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我等并不信服,然而竟真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啊?”韩信回答说:“这也在兵法上,只是诸位没留心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平素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将领们都佩服地说:“好。将军的谋略不是我们所能赶得上的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