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 文言现象
淮阴侯列传
淮阴侯列传导入:齐背刘邦称帝后总结自己得天下的原因的句子。
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分析:这段话里他感谢了三个人,张良为他出谋划策;萧何为他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草;而为他冲锋陷阵夺取土地的是韩信。
但韩信最终却落得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的结局。
汉朝大将韩信墓前的祠堂有副对联,文仅十个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这副对联高度概括了韩信的一生。
简练、工整,内含典故。
上联的故事是这样: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韩信初在项羽部下从军,但未受到重用,又改投刘邦麾下,仍未得到重用。
韩信一气之下,愤然出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好言抚慰,并向刘邦极力保举,拜为大将,屡建奇功,被封为淮阴侯。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反而猜疑韩信,韩信知道后,便与夏阳侯陈豨交通密谋(韩信谋反之事,疑点很多,很有可能是刘邦与吕后为除韩信故意诬陷),被韩信一个门客的兄弟举报。
吕后知道后便与萧何商量,引诱韩信到长乐宫中,将他斩首。
所以后人说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便是上联“生死一知己”的注脚。
下联指的是:韩信投军之前,家贫食不果腹,差点饿死,幸得一洗衣妇人把他接到家中,食住了十多天,才保住生命。
韩信谋反被捕后,被吕后所杀,存亡都在两个妇人手中,这就是“存亡两妇人”的含义。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淮阴侯列传》,进一步深入了解他的才华以及他不幸的命运。
关于韩信:汉初军事家。
淮阴(今属江苏)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大破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淮阴侯列传文言文翻译
淮阴侯列传⽂⾔⽂翻译淮阴侯列传⽂⾔⽂翻译 《淮阴侯列传》出⾃《史记卷九⼗⼆·淮阴侯列传第三⼗⼆》,作者司马迁。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淮阴侯列传⽂⾔⽂的翻译,欢迎⼤家的阅读。
原⽂ 原⽂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也。
始为布⾐时,贫⽆⾏,不得推择为吏,⼜不能治⽣商贾(经商)。
常从⼈寄⾷饮,⼈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数⽉,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同褥)⾷。
⾷时,信往,不为具⾷。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
信喜,谓漂母⽈:“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丈夫不能⾃⾷,吾哀王孙⽽进⾷,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若虽长⼤,好带⼑剑,中情怯⽿。
”众辱之⽈:“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同匍匐)。
⼀市⼈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
项梁败,⼜属项⽻,⽻以为郎中。
数以策⼲项⽻,⽻不⽤。
汉王之⼊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坐法当斩,其辈⼗三⼈皆已斩,次⾄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滕公奇其⾔,壮其貌,释⽽不斩。
与语,⼤说之。
⾔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南郑,诸将⾏道亡者数⼗⼈,信度何等已数⾔上,上不我⽤,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追之。
⼈有⾔上⽈:“丞相何亡。
”上⼤怒,如失左右⼿。
居⼀⼆⽇,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若亡,何也?”何⽈:“⾂不敢亡也,⾂追亡者。
”上⽈:“若所追者谁?”⽈:“韩信也。
”上复骂⽈:“诸将亡者以⼗数,公⽆所追;追信,诈也。
”何⽈:“诸将易得⽿。
⾄如信者,国⼠⽆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所事信;必欲争天下,⾮信⽆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
”王⽈:“吾亦欲东⽿,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王计必欲东,能⽤信,信即留;不能⽤,信终亡⽿。
”王⽈:“吾为公以为将。
”何⽈:“虽为将,信必不留。
淮阴侯列传原文及详细注释
《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及详细注释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①,贫无行②,不得推择为吏③,又不能治生商贾④,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⑤。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①布衣:平民百姓。
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
②无行:品行不好。
③推择:推举选用。
④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
⑤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
蓐:草席。
2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②。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③,岂望报乎!”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
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②竟:到底、完毕。
③王孙:公子,少年。
对年轻人敬称。
3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
”众辱之曰③:“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⑤。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②中情:内心。
③众辱:当众污辱。
④能死:不怕死。
⑤袴:通“胯”,两腿间。
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4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①,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②,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③,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④,从间道绝其辎重⑤;足下深沟高垒⑥,坚营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西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愿君留意臣之计。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⑦。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⑧。
比喻识人不清的文言文
比喻识人不清的文言文以下是一些关于比喻识人不清的文言文:1.《增广贤文》:“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画龙和画虎时,很难画出它们的骨骼;了解人的表面很容易,但了解人的内心却很难。
2.《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句话意味着狡猾的兔子死了,猎狗就会被烹煮;飞鸟射尽了,好的弓箭就会被收藏起来;敌国被攻破后,谋臣也会被杀掉。
它暗示在某些情况下,当利用价值消失后,曾经被信任的人可能会遭到背弃或伤害。
3.《庄子·列御寇》:“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这句话指出人的心思比山川还要险峻,比了解天意还要困难。
它强调了认识人的内心是非常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
4.《论语·卫灵公》:“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这句话意味着君子可能在小事上不被人了解,但在大事上可以承受重任;而小人可能在小事上显得有能力,但在大事上却无法承受重任。
5.《资治通鉴·唐纪》:“能择人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不仁者远矣。
”这句话强调了选择合适的人来任用,并选择好的行为来效仿,这样不仁德的人就会远离。
6.《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花言巧语、面容和善的人,很少有仁德之心。
7.《小松》:“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句大意为当时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高大。
这些文言文都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形容了识人不清的情况,或者强调了认识人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它们反映了古人对于人际关系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
这些句子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中经常被引用,以提醒人们要谨慎地判断和选择身边的人,并警惕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当然,这些文言文的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境来理解。
文言文《淮阴侯列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淮阴侯列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文言文《淮阴侯列传》阅读: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坐法当斩。
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淮阴侯列传》阅读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亭长妻患之患:讨厌B、食时信往,不为具食具:准备、备办C、若虽长大,好带刀剑长大:长大成人D、于是信孰视之孰:仔细地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淮阴侯列传》[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3、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学习过程]一、介绍韩信汉初军事家。
淮阴(今属江苏)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
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
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
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二、文言现象梳理(一)词类活用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2、亭长妻患之3、晨炊蓐食4、辟左右与之步于庭5、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二)通假字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2、于是信孰视之3、俯出袴下,蒲伏4、虏魏王,禽夏说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7、出,背水陈8、东乡坐,西乡对9、兵法右倍山陵1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11、人言公之畔12、上怒曰:“亨之。
”13、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三)重点文言词语又不能治生商贾信与张耳以兵数万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三、研读文本1----3节:早年屈辱1、难句疏解。
(1)始为(还是)布衣时,贫(很穷。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 》教师用书:06 淮阴侯列传 Word版含解析
淮阴侯列传题韩信庙[宋]钱若水筑坛拜处恩虽厚,蹑足封时虑已深。
隆准若知同鸟喙,将军应有五湖心。
【内容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
诗歌的容量很大,区区二十八个字,简直涵盖了一部《淮阴侯列传》。
开头两句说,汉王刘邦虽然筑拜将坛,拜韩信为大将,对他极度重用,但是,韩信已经遭到深深的疑忌。
三、四两句说:若知道刘邦和勾践一样,可以共患难,不行共安乐,狠心屠戮功臣,韩信(将军)应当像范蠡那样早早地离开。
隆准,高鼻子,指刘邦;鸟喙,指勾践(越王长颈鸟喙);五湖心,指急流勇退之心。
诗中通过用典、述史、刻画、谈论等多种手段,把一个颇为简单的问题讲得条理分明,有理有据。
我们可以从中悟解咏史诗的作法。
[学问·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爨.(cuàn)喋.血(dié)馈.粮(kuì) 辎.重(zī) 裨.将(pí) 晨炊蓐.食(rù) 拊.循(fǔ) 绐.(dài)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晨炊蓐食(“蓐”同“褥”)(2)出我袴下(“袴”同“胯”,两腿间)(3)蒲伏(“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4)亦已罢极(“罢”同“疲”)(5)人言公之畔(“畔”同“叛”)(6)上怒曰:“亨之。
”(“亨”同“烹”)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食⎩⎪⎪⎨⎪⎪⎧常从人寄食.饮(名词,读shí,可吃之物)大丈夫不能自食.(动词,读sì,自食,指自己养活自己)今日破赵会食.(动词,读shí,会食,集合用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动词,吃)平生衣取蔽寒,食.取裹腹(名词,食物)月盈则食.(动词,同“蚀”,亏缺)(2)厌⎩⎨⎧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动词,厌烦)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动词,吃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形容词,满足)(3)差⎩⎨⎧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名词,参差)终如其言,一无差.错(名词,差错,错误)何必更以多寡为差.(名词,差别)差.强人意(副词,略微)(4)置⎩⎪⎨⎪⎧置.之亡地而后存(动词,放,安放)高帝曰:“置.之。
淮阴侯列传
《史记》淮阴侯列传预习案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3月1日编号:1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一、【课前检测】C级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陈豨.蒯.通商贾.漂.母盗跖.阏.与井陉.樵.苏裨.将拊.循辎.重畏恶.二、【课堂导学】C级(一)实词积累第一、二、三段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为吏..,不得推择2.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3.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4.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5.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6.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7.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8.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9.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10.於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第四段1.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2.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3.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4.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5.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6.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後。
7.原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8.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9.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
10.今韓信兵号数万,其实..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不过数千。
能11.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第五段1.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
2.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
3.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4.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5.令其裨将..传飧6.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7.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8.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及注释
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及注释《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原文、注释及解释:1.原文及注释: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1.注释:1.淮阴:秦时县名。
2.布衣:平民百姓。
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 指代平民。
3.无行: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才行。
4.推择为吏:战国以来,乡官有向国家推举本乡人才使之为吏的制度。
5.治生:谋生。
6.商贾:行商坐贾;行卖曰商,坐贩为贾。
7.寄:依附别人。
8.常(常数从):通“尝”,曾经。
9.数:屡次。
10.下乡:乡名,属淮阴县。
11.患:忧虑,心烦。
12.蓐:通“褥”,褥子。
13.具:准备。
14.竟:竟然。
2.“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1.注释:1.诸母:大娘们。
2.漂:在水中拍棉絮。
3.食:供养,喂养(做“吃” 讲时读作shí)。
4.王孙:当时对年轻人的通称,相当于公子;另韩信可能是韩国君王的后代。
3.“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1.注释:1.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2.中情:心中,骨子里。
3.众辱:当众污辱。
4.能死:果真不怕死。
5.孰:通“熟”,仔细。
6.俛:通“俯”。
7.蒲伏:通“匍匐”,伏在地上爬行。
2.解释:1.第一段:介绍了韩信是淮阴人,在还是平民的时候,贫困且品行不被人认可,无法被推举为官,也不会做生意维持生计,经常到别人家蹭饭吃,大家都很讨厌他。
他曾多次到南昌亭长家蹭饭,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嫌弃他,于是提前做好饭在床上吃,韩信去的时候就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明白她的意思,愤怒地离开了。
《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注释】①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上”指刘邦,“信”指韩信。
②各有差:“差”读“cī”,等级,此处指高低。
小题1:下面各组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多多而益善耳自以为大有所益B 于公何如皆以美于徐公C 何为我禽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D 何为我禽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小题3:这个故事隐含着的一句歇后语是:(1分)韩信在这个故事中表现出的性格特点是:(1分)参考答案:小题1:C小题2: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
(重点词语准确,句子通顺即可,2分)小题3: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分)答案示例:过分自信、自傲、自负。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
C项中的“为”都是“被”的意思。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3:本题是一道综合题。
先根据文章的内容说出本文隐含的歇后语。
然后再根据文章对“韩信”的描写来分析性格特点即可。
文言文《淮阴侯列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淮阴侯列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文言文《淮阴侯列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淮阴侯列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言文《淮阴侯列传》阅读: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坐法当斩。
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淮阴侯列传》阅读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亭长妻患之;患:讨厌B、食时信往,不为具食;具:准备、备办C、若虽长大,好带刀剑;长大:长大成人D、于是信孰视之;孰:仔细地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
淮阴侯列传教学设计
一、文言现象梳理(一)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注明用法并解释。
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2.众辱之曰3.樵苏后爨,师不宿饱4.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5.辟左右与之步于庭6.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二)通假字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2.于是信孰视之3.俯出袴下,蒲伏4.虏魏王,禽夏说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7.出、背水陈8.东乡坐,西乡对9.兵法右倍山陵1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11.人言公之畔12.上怒曰:“亨之。
”13.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三)重点文言词语又不能治生商贾信与张耳以兵数万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有能生得者购千金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信由此日夜怨望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不伐已功,不矜其能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四)重点文言句式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2.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3.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4.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五)找出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词并说明。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贫无行又不能治生商贾我哀王孙而进食二、难句翻译1.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2.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4.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三、能力自测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
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及译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及译文《史记·淮阴侯列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及译文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熟视之,俯出胯下,匍匐。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
未得知名,为连敖①,坐法当斩。
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悦之。
言于上,上拜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
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②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淮阴侯列传》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淮阴侯列传》[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3、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学习过程]一、介绍韩信汉初军事家。
淮阴(今属江苏)人。
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
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
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
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
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
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
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
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
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
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二、文言现象梳理(一)词类活用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2、亭长妻患之3、晨炊蓐食4、辟左右与之步于庭5、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二)通假字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2、于是信孰视之3、俯出袴下,蒲伏4、虏魏王,禽夏说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7、出,背水陈8、东乡坐,西乡对9、兵法右倍山陵1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11、人言公之畔12、上怒曰:“亨之。
”13、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三)重点文言词语又不能治生商贾信与张耳以兵数万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三、研读文本1----3节:早年屈辱1、难句疏解。
(1)始为(还是)布衣时,贫(很穷。
淮阴侯列传文言现象整理
淮阴侯列传定稿一、一词多义(实词)1. 常(1)常从人寄食饮常:经常(2)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常:同“尝”,曾经2. 方(1)车不得方轨方:并列(2)信方斩,曰方:将(3)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魏公子列传》方:方圆3. 间(1)从间道绝其辎重间:小路(2)韩信使人间视间:暗暗地(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间:间杂(4)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间:从小路4. 望(1)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望:希望(2)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望:抱怨(3)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望:观察(4)赵军望见而大笑望:看见(5)信由此日夜怨望望:恨5. 竟(1)然竟以胜,何术也竟:竟然(2)竟漂数十日竟:从头到尾(3)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竟:终于6. 绝(1)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绝:穿过(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绝:隔绝(3)吾奇兵绝其后绝:断绝(4)从间道绝其辎重绝:拦截(5)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绝:绝交(6)秦之纲绝而维弛绝:断绝,引申为败坏(7)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绝:横渡(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绝:停止,消失(9)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绝:断绝,杜绝7. 过(1)信尝过樊将军哙/今将军故过之/信尝过樊将军《淮阴侯列传》过:拜访(2)其实不过数千/力能扛鼎,才气过人《项羽本纪》过:超过(3)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项羽本纪》过:责备(4)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过:过失(5)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项脊轩志》过:走过8. 置(1)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项羽本纪》置:放弃(2)高帝曰:“置之。
”乃释通之罪置:赦免、释放(3)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置:购置、买(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高祖本纪》置:丢弃(5)令其旁可置万家置:安置9. 数(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多次,屡次(2)饭信,竟漂数日数:几(3)以为李广老,数奇数:命运10.伐(1)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伐:讨伐(2)不伐已功,不矜其能伐:夸耀(3)自矜功伐《项羽本纪》伐:功劳11.众(1)众辱之曰众:当众(2)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众:多12.致(1)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致:送达(2)致食客三千人《魏公子列传》致:招致(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致:表明(4)其致一也《兰亭集序》致:情趣13.患(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六国论》患:祸患(3)数月,亭长妻患之患:厌恶14.具(1)食时信往,不为具食具:准备(2)夫人具以语平原君《魏公子列传》具:同“俱”,全15.倍(1)焉用亡邻以倍郑。
淮阴侯列传 原文及详细注释之欧阳学文创作
《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及详细注释欧阳学文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①,贫无行②,不得推择为吏③,又不能治生商贾④,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⑤。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①布衣:平民百姓。
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
②无行:品行不好。
③推择:推举选用。
④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
⑤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
蓐:草席。
2信钓于城下,诸母漂①,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②。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③,岂望报乎!”①母:对老年妇女尊称。
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
②竟:到底、完毕。
③王孙:公子,少年。
对年轻人敬称。
3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①,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②。
”众辱之曰③:“信能死④,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⑤。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⑥。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②中情:内心。
③众辱:当众污辱。
④能死:不怕死。
⑤袴:通“胯”,两腿间。
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4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①,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②,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③,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④,从间道绝其辎重⑤;足下深沟高垒⑥,坚营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西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愿君留意臣之计。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⑦。
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⑧。
淮阴侯列传(赏析)
关于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 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 (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 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 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 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 背水为阵,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 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 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 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刘邦虽用韩 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 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 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 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 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 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 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 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 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 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韩信点将台
明确: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 言之成理。一般多赞成“陷害说”。主要依据 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 (“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 蒯通的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 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 不可能谋反。另外,与陈豨密谋叛逆,以及和 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一代大英雄 竟如此小儿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说这是吕 后等人的诬告。密谋造反与事实不合。参照 《陈豨传》中记载,陈豨并没有谋反,而是被 逼迫造反,还有其他种种理由。
剑来看,他是个贵族。他交往的这个亭长很可能 也是个贵族。韩信在他家寄食,实际上是做他的 门客。所以一到饭点,韩信就坦然吃饭,这是先 秦养士之风的残存。 亭长其实对韩信是有义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阴侯列传一、一词多义(实词)1. 常(1)常从人寄食饮常:经常(2)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常:同“尝”,曾经2.方(1)车不得方轨方:并列(2)信方斩方:将(3)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魏公子列传》方:方圆3. 间(1)从间道绝其辎重间:小路(2)韩信使人间视间:暗暗地(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间杂(4)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4. 望(1)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望:希望(2)若望仆不相师望:抱怨(3)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望:观察(4)赵军望见而大笑望:看见(5)信由此日夜怨望望:恨5. 竟(1)然竟以胜,何术也竟:竟然(2)竟漂数十日竟:从头到尾(3)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竟:终于6. 绝(1)绝云气,负青天绝:穿过(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隔绝(3)吾奇兵绝其后绝:断绝(4)从间道绝其辎重绝:拦截(5)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绝:绝交(6)秦之纲绝而维弛绝:断绝,引申为败坏(7)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绝:横渡(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停止,消失(9)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绝:断绝,杜绝7. 过(1)信尝过樊将军哙/今将军故过之/信尝过樊将军过:拜访(2)其实不过数千/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过:超过(3)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过:责备(4)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过:过失(5)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过:走过8. 置(1)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置:放弃(2)高帝曰:“置之。
”乃释通之罪置:赦免、释放(3)郑人有且置履者置:购置、买(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置:丢弃(5)令其旁可置万家置:安置9. 数(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多次,屡次(2)饭信,竟漂数日数:几(3)以为李广老,数奇数:命运10.伐(1)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伐:讨伐(2)不伐已功,不矜其能伐:夸耀(3)自矜功伐伐:功劳11.众(1)众辱之曰众:当众(2)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众:多12.致(1)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致:送达(2)致食客三千人致:招致(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致:表明(4)其致一也致:情趣13.患(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患:祸患(2)数月,亭长妻患之患:厌恶14.具(1)食时信往,不为具食具:准备(2)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具:同“俱”,全15.倍(1)焉用亡邻以倍郑。
倍:增加(2)右倍山陵。
倍:通"背",背向(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背叛(4)每逢佳节倍思亲。
倍:副词,越发,更加,倍加。
16.假(1)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假:借(2)假令韩信学道谦让假:如果二、一词多义(虚词)为:1、做:始为布衣时,贫不行不得推择为吏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2、介词,替,给:不为(wèi)具食3、介词,被:否,必为二子所禽矣多多益善,何为为(wéi)我禽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4、介词,对,向:淮阴人为(wèi)余言乃:1、副词,却、竟然:大王乃肯临臣然乃行营高敞地生乃与哙等为伍乃为儿女子所诈2、于是:乃诏齐捕蒯通3、反而: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且:1、将要: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2、况且: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且陛下所谓天授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三、通假字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常”通“尝”,曾经)2、晨炊蓐食(“蓐”通“褥”,在床上)3、不能死,出我袴下(“袴”通“胯”,两腿间)4、于是信孰视之(“孰”通“熟”,仔细)5、俯出袴下,蒲伏。
(“蒲伏”通“匍匐”,跪在地上爬行)6、禽夏说(“禽”通“擒”,拿下)7、而两将之头可致戏下(“戏”通“麾”,军队)8、能千里而袭我(“能”通“乃”)9、亦已罢极(“罢”通“疲”,疲倦)10、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萆”通“蔽”,隐蔽)11、于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详”通“佯”,假装)12、东乡坐,西乡对(“乡”通“向”,朝着)13、兵法又倍山陵(“倍”通“背”,背靠)14、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陈”通“阵”,列队)15、居常鞅鞅(“鞅鞅”通“怏怏”,不满意,郁闷失意的样子)16、人言公之畔(“畔”通“叛”,背叛)17、弟举杯(“弟”通“第”,但,只管)18、亨之(“亨”同“烹”,煮)19、而天下已集(“集”通“辑”,安定,和睦)20、秦失其鹿(“鹿”通“禄”比喻皇帝之位。
引申为政权。
)21、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常”通“尝”“不”通“否”)22、辟左右与之步于庭:(“辟”同“避”,使动,使……回避)四、古今异义1.始为布衣时(古义:百姓;今义:粗布衣服)2.贫无行(古义:品行;今义:可以)3.愿君留意臣之计(古义:考虑;今义:注意、小心)4.我哀王孙而进食(古义:年轻人;今义: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5.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古义:闲暇无事的样子;今义:镇定,不慌张)6.若虽长大,好带刀剑(古义:长得高大;今义:体貌高大壮伟)7.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古义:随从;今义:左面和右面)8. 山东大乱,异姓并起(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9.英俊乌集(古义:英雄豪杰;今义:俊美并有英气)10.未肯击前行(古义:先头部队;今义:向前行走)11.有能生得者购三千(古义:悬赏;今义:购买)12.信由此日夜怨望(古义:恨;今义:埋怨)13.如我能将几何(古义:多少士兵;今义:几何学)五、词类活用1.意动又不能治生商贾(以……为生)羞与降灌等列(以……为羞)吾哀王孙而进食(认为……可怜)2.使动足下深沟高垒(使沟深,使垒高)水上军开入之(使……进入)不可败(使……失败)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使……退避)3.名作状乃晨炊蓐食(在草席上)众辱之(当众)师事之(像对待老师一样)信乃谋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在夜里)欲东下井陉击赵(向东)英俊乌集(像乌鸦一样)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大吹大擂地)4.名作动饭信(给饭吃)议欲下赵(攻下)未至三十里,止舍(宿营)背水陈(列队)5.形作使动必空壁逐我(使营垒空)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淮阴侯者,淮阴人也成安君者,儒者也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擒也非人力也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是齐辩士也2.被动句不得推择为吏广武君策不用,否,必为二子所禽矣知其不用何为为我禽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信方斩乃为儿女子所诈3.状语后置句信钓于城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信乃谋与家臣告信欲反状于吕后今乃辅以张耳4.宾语前置句何以加之(以何)何为为我禽(为何)信死亦何言(言何)大丈夫不能自食(食自)与君何如(如何)5.定语后置句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信与张耳以兵数万6.主谓倒装句冤哉亨也七、难句翻译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
(被动)(韩信)当初是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2.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
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
3.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状语后置)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
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
4.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定语后置)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
”5.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下。
”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6.一市人皆笑信,以(之)为怯。
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是胆小的。
7.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
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
8.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
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
9.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
10.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被动)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
11.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提宾句)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
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12.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被动)不采纳广武君的计谋,广武君的策略没有被采用。
13.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
”14.出,背水陈。
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
15.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
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
韩信、耳新已进入河边阵地。
全军殊死奋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
16.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于是就有人捆着广武君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
17.“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兵法上说:‘行军布阵应该右边和背后靠山,前边和左边临水’。
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列阵,说‘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我等并不信服,然而竟真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18.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况且我平素没有得到机会训练诸位将士,这就是所说的“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这种形势下不把将士们置之死地,使人人为保全自己而战不可;如果给他们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还能用他们取胜呢?19.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
20.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21.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