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排水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城市下水道排水系统随着汛期的到来,最近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暴雨的袭击,雨后到处“水漫金山”。一时间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句话成为成了时下人们的流行用语。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可若来场不懂时节的“豪雨”,又有多少城市被内涝弄得焦头烂额?

6月20日,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消息报道,南方第四轮强降雨过后,武汉、南京、杭州多地再现城市内涝,排水防汛能力再受考验。武汉24小时降雨量达到193.4毫米,相当于15个东湖的水,是武汉98年以来出现的最大一次降水过程。长达20多小时的大暴雨,让武汉中心城区多出变成了一片汪洋,82处路段出现渍水,解放大道等主干道几乎瘫痪。19日上午,降雨停止后,武汉仍有多出低洼地带和涵洞积水没有退去。在刚刚建成的水果湖隧道旁,因为渍水,居民出行十分不便。本来认为修整个工程隧道以后能解决头疼的事,结果隧道是修好了,但根本没有解决这个积水的问题。在两天内,防汛部门接到几十条积淹水信息,两次启动防汛紧急预案。

几场暴雨,让城市建设规划“重地表,轻地下”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城市地上建设,“繁荣”和“政绩”一览无余,能引起更多关注。而排水管网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隐蔽工程,却很难让有关部门用心。雨水本是正常天象,可怕的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阻挡了雨水的去路。在暴雨来临时,才会让城市窘态百出,狼狈不堪。如果城市建设管理者不能从教训中获得认识,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和应急机制,就很难真正实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传统观念上的排水系统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水质为目的,认为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到城市下游。21世纪排水系统的定位则应从以前的防涝减灾、排污减害逐步转向污水的资源化,起到回收城市污水和再生回用畅通城市水循环的作用,从而恢复健康的水循环和良好的水环境,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国外,为防范城市内涝,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高,纽约是“十至十五年一遇”(注:一年一遇是每小时可排36毫米雨量)的标准,东京是“五至十年一遇”,巴黎是“五年一遇”标准。

法国巴黎的下水道是近代下水道的雏形。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00多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下水道,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参观的地下排水系统。从1867年世博会开始,陆续有外国元首前来参观,现在每年有十多万人来参观学习。巴黎的下水道处于地面以下50米,水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地上没有一点脏物,干净程度可与巴黎街

道相媲美,不会闻到一丁点儿腥臭味。而且,下水道宽敞得出人意料: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虽然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却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排涝功能。

2006年建成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更堪称牢固、先进,护卫着东京免遭内涝灾害。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达60米。

城市排水作为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也是整个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的城市排水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但目前在工程实践中仍然暴露出许多难以得到科学解答和技术支持的矛盾和问题, 如我国城市雨水径流的严重污染、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环境和生态问题等。

我国城市污水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在同一个管渠内排除。最早出现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排出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由于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就排放,使受纳水体遭受严重污染。现在常采用的是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较前一种方式有所改进,但仍有部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水体遭受污染。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放的系统。在一个城市中, 有时采用的是混合制排水系统——既有分流制也有合流制。混合制排水系统一般是在有合流制的城市需要扩建排水系统时出现的。在大城市中,各区域的自然条件以及修建情况可能相差较大, 所以要因地制宜地在各区域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

过去旧城区用户大都采用雨、污合流,全部的污水、废水、雨水合用一条管道接入市政管道。这部分管道长度比较长,地形、走向复杂,无严格的规划和设计,竣工资料也无从考究,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产权也不清晰,合流管道改造困难。如果将这部分管道改造为雨、污分流管道无疑难度及投资将相当大,甚至是不可能的。旧城区市政管道几乎全部为合流制管道。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在市政道路上已经建设了电信、联通、网通、长途传输、电力、煤气、热力、给水及路灯等多种管道多条管线。这些管道是由各个专业单位分期建设的,无统一的规划和综合设计,管道埋设深度变化很大且占据绝大部分路由。如果改造排水管道,再建设一条污水管道,路由就很难确定,并且建设中势必影响其它管道的正常运行。排水管道是重力流管道,在建设中难免会与现有的管道发生冲突,并且各种管道产权不统一,协调起来很复杂,投资会增加,部分用户甚至不可能利用新建管道,只能维持原来的合流现状,致使分流不彻底,达不到分流的目的。这

种现象在我国旧城改造中就时常遇到。

我国许多新建城区虽然设计分流制排水系统,但是大多数已经演变为雨污混流,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小区的扩建、改建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排水系统已不能满足收集和输送污水的需要, 当时没有进行扩建、改建排水系统,而是采取以下权宜做法: ( 1)新建污水管接不进原有污水系统,只得就近接入市政雨水系统;( 2)有的地区为了解决污水的输送, 将雨水系统局部连通;( 3)有的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已经超负荷运行, 没有相应扩建污水厂,为了减轻污水厂的水量水质负荷, 规定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市政雨水系统,粪便污水则经过化粪池局部处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厂。以上种种有意识混接的现象只顾解决眼前局部问题,而牺牲了长远的环境利益,是造成分流制排水系统失败的根本原因。

从当前城市排水系统的棘手现状表明我国排水系统的设计规划还停留在如何尽快地将城市雨水直接排放和简单地依赖“雨污分流”等传统观念上, 已明显地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1)污水收集、输送系统管网过大, 过长, 使管网建设成本巨大, 管网密闭难度大, 污水渗漏引起地下水污染, 同时给人为偷排和雨污混合留有极大的空间。而且污水到达污水处理厂的时间过长, 使其在管网内腐化, 错过了生活污水处理的最佳时间, 加重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 2)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占地规模大, 投资大, 运行成本高, 对周围环境存在巨大的污染风险。

( 3)雨水资源大量流失, 地面和地下水位下沉,水涝增加, 城市生态环境恶化。

( 4)合流制溢流和分流制的雨水污染并存, 将合流改为分流虽减少溢流的污染, 但不能控制甚至会相应增加分流雨水的污染, 同时合流制都改建为分流制耗资巨大, 耗时长, 还有污染隐患。

( 5)严重的雨污水管混接抵消了分流的作用, 使得污染依旧, 效益降低。

( 6)不利于中水回用。大型污水处理厂远离中水用户, 要实现大规模中水回用, 必须再另设回用管网。这使得中水回用几乎不可能, 也使污水处理变得没有经济性。

(7)城市排水建设项目的投资来源和筹措问题十分突出。我国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资总量和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建国至今对城市排水系统投资总量和比例过低,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资严重不足,全面的排水管道改造中收效不大,而且工程建设造价越来越高资金筹措困难。

有人曾说,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要判断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