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某松花江特大桥(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某松花江特大(桥投标)施工组
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哈尔滨市松花江特大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补遗书及其它相关资料。
二、交通部颁布的现行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黑龙江省市政及园林绿化工程消耗定额》。
三、我单位在松花江流域上修建的七座特大桥的施工经验,特别是哈尔滨段的松花江大桥以及2004 年竣工通车的哈尔滨市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四方台大桥的施工经验,四方台大桥为钢—砼叠合梁斜拉桥与本桥主跨结构相同。我单位施工的松花江大桥、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四方台大桥均获得“鲁班奖”。
四、施工现场调查资料;我单位掌握的松花江水文、水力、地质、汛情等大量资料。
五、我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力量、设备能力、财务状况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范围
哈尔滨市某松花江特大桥工程位于哈尔滨市XX区XX街至XX区XX
路轴线上。路线起点为XX街与XX街交叉口,路线终点为XX镇XX路,
路线全长约为3.5KM。
桥位处有江心岛(狗岛)将河道分为南北两汊,南汊为主航道,北汊为主要泄洪江道。
本项目由主通航孔独塔斜拉桥一座,辅通航孔连续梁桥一座以及江心岛上桥梁,岸上引桥、匝道、接线道路等组成。
本合同段为该项目H标,由南岸跨越大堤引桥( 2X 56m不含30#
墩支座以下部分)、主通航孔独塔斜拉桥(476m)、江心岛连续梁引桥(30 X
40m、北岸辅通航孔引桥(344m不含70#墩支座以下部分)共四个部分组成,每部分结构形成见表2-1。
表2-1
二、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城市快速路标准
2、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
3、荷载等级
(1)桥梁结构荷载标准:采用城-A级
(2)道路设计荷载标准:BZZ-100型标准车
4、桥梁宽度:大桥宽:34.5米(含布索区2米),双向八车道。南岸引桥宽:19米,接线路基红线宽:60米。
5、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19.53米(黄海高程)
6、设计洪水频率:主桥:1/300 ;引桥及路基:1/100。
7、地震烈度:W度,按地震基本烈度%度设防。
8通航标准:通航净空满足三级航道通航要求,净宽70米,净高
10米,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19.53米(黄海高程)
9、船舶撞击力:纵桥向:5695kN,横桥向:11385k2
10、设计冰压力:100年一遇40650kN 20年一遇:23500 kN。
11、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三、主要工程量
本标段混凝土总工程量140983.2m?,各个单位工程主要工程量详见
表1-2所示。
3、江心岛引桥
4、北汊辅通航桥
四、主桥的结构简介
主桥为独塔双索面漂浮+ 纵向约束体系叠合梁斜拉桥,桥跨布置:268 m (主跨)+144.7m (主跨)+63.3 (边跨),主塔型式为独塔钻石形,桥面以上塔柱高度138.45m,索塔有效高度与主跨跨径之比为0.49,其中上塔柱高65.8米,中塔柱高76.5米,倾斜度为4.64:1,下塔柱高16.72 米,倾斜度为2.64:1,上塔柱截面为空心双室箱行截面,中塔柱为双肢空心单室截面,塔柱总高为
159.021m。
第三章施工布署及施工顺序
本合同段全长2.132km,全部为桥梁工程,工程量大,由于哈尔滨
市季节、气候特点,有效施工期较短。因此施工布署、施工顺序的合理性是确保本项目高质量、安全、按期竣工的关键。
本合同段南汊主桥、江心岛引桥是工期主要控制点,根据项目工程特点,以南汊主桥、江心岛引桥施工为两条平行主线,其他项目为辅,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抢前抓早。
本合同段设一个项目经理部,下设三个施工队,分别负责主桥施工、
江心岛引桥施工、北汊连续梁引桥以及南岸引桥(2X56m)施工。
我单位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刻组织人力,物力,机械设备进场,抢先进行主桥主塔的施工平台搭设,北汊栈桥,南、北岸码头搭设,为江心岛引桥尽早开工做好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南岸引桥31#墩以及主桥
32#墩可先行进行钻孔施工,采用商品砼,使项目得以尽早开工。
主桥主塔各分项工程采用流水作业,桥面吊机拼装、加载试验利用冬闲时间,可缩短工期。
江心岛引桥施工从南向北进行,加大设备投入,加快钻孔桩施工进度,为后续移动模架施工连续梁尽早提供工作面。
第四章测量控制方案
哈尔滨市某跨松花江特大桥工程施工控制网由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
两大部分组成
一、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中标后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点位进行复测,
本桥全长3.45km, 按三等三角网控制。本桥平面控制网按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布设,假定本桥提供点位为G1 G2 G3 G4 G5基线起始边相对中误差应小于
1/150000,以跨江南、江北的三个测量控制点G2 G3 G4建立双大地四边形控制网为主网。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地形和主桥、滩桥、北汊桥的施工放样,在主网内布设附网(红线),通过边角联合交会的方法内插构成,和主网组成三角点。
1 、测量仪器的确定
施工测量主桥选用TCA1800智能全站仪进行控制。该仪器测角精度
为T,测距精度为1mm+1ppm最大测程为2.8km。
2 、埋石造标根据地质勘探的结果,桥址处地表覆盖层为深厚的砂土层。水文、地质条件对控制点稳定不利。因此必须加强点位的埋石造标工作,以保证控制网的整体质量。
对主、附网导线控制点,均采用深挖基础,埋入钢管桩并浇筑砼,北方冬季寒冷,最大冻深达2.5 米,故钢管桩均埋入地下3 米以上。为能更好的保证控制网的精度,避免出现人为的仪器对中误差,在控制点上做强制对中的观测平台,该装置能保证每一次仪器的架设都在同一位置及高程上,从而能保证测量的精度。
3、观测及内业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