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康复现状分析

1,中国的老龄化比例,目前在10%左右,到2020年,就会达到15%。中国有13亿人口。目前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残疾人,有8300万。

2,中国的慢性病患者人口总数在2.7亿。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

3,中国的现有的康复治疗师是1.1万,按照2012年出版的基本要求是11.4万,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是至少30万。

4,全国现有3288家综合医院设置有康复科,占全国综合性医院总数的24.6%,但是只有一半的康复科有病床。

5,全国各类康复医院338家,编制床位为52047张,仅占全国卫生机构床位数的1.18%。

6,全国看顾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39833人,仅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0.72%,7,服务对象的总数以及专业人员的配置和美国的比较。

8,中国康复医疗的费用投入和美国的比较,同样最上方的是服务对象总数。9,中国百姓的就医习惯和价值观,喜欢到大医院,找大专家,重视找朋友托人介绍,愿意花费4个小时的等待以获得4分钟的和医生的见面,看医生以后就把一切交付到医生手里,自己把自己忘了,把一切责任和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常说的一句话是:医生,救救我/他吧。对医生寄予太高的要求,认为治病,完全是医生的事,医生应该为治疗负所有责任。

10,中国的医患关系演变,从白衣天使到白衣杀手,医护人员的公众形象遭到毁灭性打击。病人一方面完全依赖医生,一方面极其不相信医生,医患关系变得复杂。各种医闹的出现给患者贺家属以及媒介,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国人对于医疗的对医学的期望值过高,远远超过了医学科学所力所能及的范畴。医学是不断发展中的实践科学、经验科学,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疾病,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疾病在同一人身上也可能又相同的表现。相同的疾病,相同的治疗,对于不同的病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是医学最美好的愿望,也是医生最努力追求的目标。可一旦生病,就要求医生百分之百的诊断和快速治病,这是有违医学科学规律的。11,医护人员的价值观:国家财政拨款少,医院要靠医院的业务收入来获得生存的利润,医生要靠各类其他收入才能获得生活的质量,医生在很多时候,面对的不是病人,而是一种业务,一种收入,一种营销指标。

12,国家体制:医疗改革,在治疗医学方面,基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始终存在。在康复医学,国家领导层面已经认识到康复医学的作用和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财政支持上,没有特殊的政策,导致康复医学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在最直接的效益面前,无能为力。

13,康复医学的效益:一个综合性医院的康复病床,一天的收费大致在300-500元,如果这张病床给其他科室,比如外科或者骨科,这个床位可以给医院带来3000-5000元的收入。从经济学角度,一家医院是靠每张床位的业务量来获得效益的,院长为了能获得更多的钱,当然不希望康复科有更多的床位。而对于一个康复从人员来说,他只能在每天每床300-500元的收费中获得效益,是绝对比不上3000-5000元的每天每床的收费的效益的,这就会严重打击康复从业人员的信

心,因为,他们也得在这些收费中获得生活的资本。

14,康复医学的管理: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历史从上至下的管理模式历史的国家,中国的医疗模式虽然引入了西方医学,但是在管本质上说,依旧是官本位的命令式的管理。在康复医学的发展的开始,管理模式是沿用传统的医学管理模式的,这体现在政府对医院的考评审查上,无论是人事制度还是职业评估,都是由政府来起到决定作用,传统的模式,对于康复医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没有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行为模式,是康复医学发展的掣肘。

15,展望:新一届的国家领导人,决心以亲民的政治来管理国家,中国康复医学借领导人对CARF的认可和引入的决心,可以让康复医学率先在人文关怀上起到改革的先锋作用,康复医学在健康领域起到医疗改革的模范作用。

功能的器械,帮助恢复言语功能的各种工具,检测心脑功能状态的各种机器等等。大量的康复医疗器械的使用,不但有助于有功能障碍的病人最大程度地恢复到正常状态,也大大降低了康复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减轻他们的负担。

为了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接轨,我国政府多次邀请国外著名康复医学专家前来讲学,并派出康复学着出国考察、留学和出席各类康复医学会议,带动了我国康复医学学术水平的提高的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传统中医康复医学在康复治疗上的优势。

中国康复医学会与国际康复医学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一些医学院校的康复医学部门也和国际康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例如,中山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与1987年确立为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也被WHO亚太地区确定为康复资源中心。

二十多年来,我国康复领域的许多专家不断学习、努力研究、深入探讨,发行了一系列的杂志,如《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康复》、《康复以理论与实践》、《现代康复》、《中国民政医学杂志》、《中华理疗医学杂志》等等。还编译了众多的专著,如《康复医学》(1984年,陈过等译)、《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康复医学》(1988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编)、《中国康复医学》(2003年,卓大宏)等。并且,像《中医康复学》(1984年,郭子光)、《中医传统康复医学》(1988年,陈可冀)等有关中医康复医学的专著也相继出版。这些书籍、刊物丰富了我国康复医学的学术性思想的同时,也为学习康复医学这一学科奠定了基础。

然而,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有待改善和提高的方面。

一方面,目前国内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

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例如,部分医院对神经科的患者不能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导致不可逆的损伤,致使后期康复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而目前我国的康复医疗人才却很匮乏,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