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楼梯建模

PKPM楼梯建模
PKPM楼梯建模

PKPM楼梯建模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08局部修订版)第3.6.6.1条规定“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条文说明中指出“考虑到楼梯的梯板等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有较明显的影响。建议在结构计算中予以适当考虑。”

为了适应新的抗震规范要求,PKPM08版给出了计算中考虑楼梯影响的解决方案:在PMCAD的模型输入中输入楼梯,可在四边形房间输入二跑或对折的三跑、四跑楼梯。程序可自动将楼梯转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等的结构计算即包含了楼梯构件的影响。

模型输入退出时可由用户选择是否将楼梯转化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户选择此项,则程序将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录下的lt子目录,并自动将每一跑楼梯板和其上、下相连的平台板转化成一段折梁,在中间休息平台处增设250 ×500mm层间梁。二跑楼梯的第一跑下接于下层的框架梁,上接中间平台梁,第二跑下接中间平台梁,上接于本层的框架梁。原有工作子目录中的模型将不考虑模型中的楼梯布置的作用,其计算与往常相同。而在lt子目录下的模型中,楼梯已转化为折梁杆件,该模型可由用户进一步修改。

在lt子目录下做SATWE等的结构计算,此时的计算可以考虑楼梯的作用。

1 楼梯输入

在PMCAD主菜单一的结构建模中输入楼梯,楼梯建模应在楼层组装后完成,因为此时各楼层的层高已经确定,只有层高确定之后,各楼梯跑才能正确布置。在【楼层定义】菜单下增设【楼梯布置】子菜单,在【楼梯布置】菜单下有三个子菜单,分别为【楼梯布置】、【楼梯删除】、【层间复制】。楼梯建模步骤如下:

1)点击【楼梯布置】菜单,选择需布置楼梯的四边形房间(目前程序只能选择四边形房间);

2)点击鼠标右键,程序弹出图1所示对话框,对话框右上角显示楼梯的预览图,程序根据房间宽度自动计算梯板宽度初值,

用户可修改楼梯定义参数。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楼梯定义与布置,如图2所示。目前程序可布置两跑和对折的三跑、四跑板式楼梯。修改楼梯时,要先用【楼梯删除】菜单将该房间的楼梯删除再重新布置。

可用【层间复制】菜单将本层楼梯复制到其它层,要求复制楼梯的各层层高相同,且必须布置了和上跑梯板相接的杆件。

图1楼梯定义对话框

图2已将楼梯转化成宽扁梁且自动增加层间梁的模型

2 生成楼梯模型数据

在退出PMCAD程序时,程序将弹出图3所示对话框,最上面有一个“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选项。勾选该项,则程序在当前工程目录下生成以lt命名的文件夹,该文件夹中保存着将楼梯转换为宽扁折梁后的模型。

1

pkpm板式楼梯计算书

板式楼梯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示意图: 二、基本资料: 1.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2.几何参数: 楼梯净跨: L1 = 2860 mm 楼梯高度: H = 2000 mm 梯板厚: t = 110 mm 踏步数: n = 12(阶) 上平台楼梯梁宽度: b1 = 200 mm 下平台楼梯梁宽度: b2 = 200 mm 2.荷载标准值: 可变荷载:q = 2.50kN/m2面层荷载:q m = 1.70kN/m2 栏杆荷载:q f = 0.20kN/m 3.材料信息: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f c = 11.90 N/mm2 f t = 1.27 N/mm2R c=25.0 kN/m3 钢筋强度等级: HPB235 f y = 210.00 N/mm2 抹灰厚度:c = 20.0 mm R s=20 kN/m3 梯段板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 s = 20 mm 支座负筋系数:α= 0.25 三、计算过程:

1.楼梯几何参数: 踏步高度:h = 0.1667 m 踏步宽度:b = 0.2600 m 计算跨度:L0 = L1+(b1+b2)/2 = 2.86+(0.20+0.20)/2 = 3.06 m 梯段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余弦值:cosα= 0.842 2.荷载计算( 取B = 1m 宽板带): (1) 梯段板: 面层:g km = (B+B·h/b)q m = (1+1×0.17/0.26)×1.70 = 2.79 kN/m 自重:g kt = R c·B·(t/cosα+h/2) = 25×1×(0.11/0.84+0.17/2) = 5.35 kN/m 抹灰:g ks = R S·B·c/cosα = 20×1×0.02/0.84 = 0.48 kN/m 恒荷标准值:P k = g km+g kt+g ks+q f = 2.79+5.35+0.48+0.20 = 8.81 kN/m 恒荷控制: P n(G) = 1.35g k+1.4·0.7·B·q = 1.35×8.81+1.4×0.7×1×2.50 = 14.35 kN/m 活荷控制:P n(L) = 1.2g k+1.4·B·q = 1.2×8.81+1.4×1×2.50 = 14.08 kN/m 荷载设计值:P n = max{ P n(G) , P n(L) } = 14.35 kN/m 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左端支座反力: R l = 21.96 kN 右端支座反力: R r = 21.96 kN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支座的距离: L max = 1.53 m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边弯折处的距离: x = 1.53 m M max = R l·L max-P n·x2/2 = 21.96×1.53-14.35×1.532/2 = 16.80 kN·m 相对受压区高度:ζ= 0.192842 配筋率:ρ= 0.010928 纵筋(1号)计算面积:A s = 983.50 mm2 支座负筋(2、3号)计算面积:A s'=αA s = 0.25×983.50 = 245.87 mm2 四、计算结果:(为每米宽板带的配筋) 1.1号钢筋计算结果(跨中) 计算面积A s: 983.50 mm2 采用方案:d12@100 实配面积:1130.97 mm2 2.2/3号钢筋计算结果(支座) 计算面积A s': 245.87 mm2 采用方案:d6@100 实配面积:282.74 mm2 3.4号钢筋计算结果 采用方案:d6@200 实配面积:141.37 mm2

《PKPM建模过程练习资料》

目录 一:轴线输入 (1) 二:网格生成 (2) 三:楼层定义 (5) 四:荷载输入 (28) 五:楼层组装 (35) 一:轴线输入 下开间1-6轴线:3800,4100,2800 上开间1-6轴线:800,3000,2700,2700 左进深A-E轴线:4200,1800,1300,400,1550,2250 操作 开间方向用平行直线输入,复制间距分别为800,3000,2700,1400,1300 进深方向也用平行直线输入,复制间距分别为4200,1800,1300,400,1550,2250(1/D轴线为厨房的隔墙轴线) 然后按鼠标右键停止输入,形成的轴网如下图示: 初步形成的轴网

二:网格生成 用【形成网点】形成节点和网格线 【网点编辑】→【删除节点】把无用的节点删除 然后再把不需要的节点删掉,形成最终的轴网如下图所示 最终的轴网 在卫生间旁边有一道次梁,用【平行直线】往左复制1200(左为负),形成新的网格节点,然后用【网格生成】的形成网点的功能,形成如下图示

然后用【删除网格】功能以光标方式把不需要的网格删除,形成的图如下所示 注:由于建筑平面规则,也可采用【正交轴网】方式建立轴网。(此时比如下开间指下部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操作过程截图见下 此处“轴缩进”指上下开间轴线与下上部轴网的距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节点的生成。“输轴号”指在每条轴线

上进行轴号的输入 对于阳台梁轴线,用【平行直线】往下复制1500(往下为负),对两端封口的阳台悬挑梁轴线,用“延伸”按钮。完成的图如下 【轴线命名】主要为方便后期施工图设计,在第一个标准层建立完成之后进行轴号输入,避免后面标准层轴线命名的重复使用。

PKPM建模顺序

利用PKPM 进行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步骤 一、执行PMCAD 主菜单1,输入结构的整体模型 (一)根据建筑平、立、剖面图输入轴线 1、结构标准层“轴线输入” 1)结构图中尺寸是指中心线尺寸,而非建筑平面图中的外轮廓尺寸 2)根据上一层建筑平面的布置,在本层结构平面图中适当增设次梁 3)只有楼层板、梁、柱等构件布置完全一样(位置、截面、材料),并且层高相同时,才能归并为一个结构标准层 2、“网格生成”——轴线命名 (二)估算(主、次)梁、板、柱等构件截面尺寸,并进行“构件定义” 1、梁 1)抗震规范第6.3.6条规定:b ≥200 2)主梁:h = (1/8~1/12) l ,b =(1/3~1/2)h 3)次梁:h = (1/12~1/16) l ,b =(1/3~1/2)h 2、框架柱: 1)抗震规范第6.3.1条规定:矩形柱b c 、h c ≥300,圆形柱d ≥350 2)控制柱的轴压比 c c c c f wnS f N A λγλ== λ——柱的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为一到四级时,分别为0.7~1.0 γ——柱轴力放大系数,考虑柱受弯曲影响,γ=1.2~1.4 w ——楼面竖向荷载单位面积的折算值,w =13~15kN/m 2 n ——柱计算截面以上的楼层数 S ——柱的负荷面积 3、板 楼板厚:h = l /40 ~ l /45 (单向板) 且h ≥60mm h = l /50 ~ l /45 (双向板) 且h ≥80mm (三)选择各标准层进行梁、柱构件布置,“楼层定义” 1、 构件布置,柱只能布置在节点上,主梁只能布置在轴线上。 2、 偏心,主要考虑外轮廓平齐。 3、 本层修改,删除不需要的梁、柱等。 4、 本层信息,给出本标准层板厚、材料等级、层高。 5、 截面显示,查看本标准层梁、柱构件的布置及截面尺寸、偏心是否正确。 6、 换标准层,进行下一标准层的构件布置,尽量用复制网格,以保证上下层节点对齐。 (四)定义各层楼、屋面恒、活荷载,“荷载定义”

PKPM建模中手算楼梯方法

第8章楼梯结构设计计算 楼梯的平面布置,踏步尺寸、栏杆形式等由建筑设计确定。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是最常见的现浇楼梯,宾馆和公共建筑有时也采用一些特种楼梯,如螺旋板式楼梯和剪刀式楼梯(图8-1)。此外也有采用装配式楼梯的。这里主要介绍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的计算机构造特点。 (a)剪刀式楼梯(b)螺旋板式楼梯 图8-1 特种楼梯 楼梯的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 根据建筑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楼梯的结构型式和结构布置; 2) 根据建筑类别,按《荷载规范》确定楼梯的活荷载标准值。需要注意的是楼梯的活荷载往往比所在楼面的活荷载大。生产车间楼梯的活荷载可按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小于3.5kN /m(按水平投影面计算)。除以上竖向荷载外,设计楼梯栏杆时尚应按规定考虑栏杆顶部水平荷载0.5kN/m(对于住宅、医院、幼儿园等)或1.0kN/m(对于学校、车站、展览馆等); 3).进行楼梯各部件的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 4) 绘制施工图,特别应注意处理好连接部位的配筋构造。 1.板式楼梯 板式楼梯由梯段板、休息平台和平台梁组成(图8-2)。梯段是斜放的齿形板,支承在平台梁上和楼层梁上,底层下端一般支承在地垄墙上。板式楼梯的优点是下表面平整,施工支模较方便,外观比较轻巧。缺点是斜板较厚,约为梯段板斜长的1/25—1/30,其混凝土

图8-2 板式楼梯的组成 图8-3 梯段板的内力 用量和钢材用量都较多,一般适用于梯段板的水平跨长不超过3m 时。 板式楼梯的计算特点:梯段斜板按斜放的简支梁计算(图8-3),斜板的计算跨度取平台梁间的斜长净距' n l 。 设楼梯单位水平长度上的竖向均布荷载q g p +=(与水平面垂直),则沿斜板单位斜长 上的竖向均布荷载αcos 'p p =(与斜面垂直)(三角形斜边了),此处α为梯段板与水平线 间的夹角(图8-4),将' p 分解为: αααcos cos cos ''?==p p p x

PKPM建模步骤

PKPM建模步骤 常识:1KN相当于100KG物体的重量,10KPa约等于1t/m2(即1m2上1t重的物体产生的压强) 第一步:看建筑图 主要看轴线尺寸,柱位,墙的位置,楼梯的位置,建筑标高,室内外高差,层高,檐口的高度,看立面图确定层高,根据建筑平面图及使用功能确定荷载,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确定抗震等级。 初步从建筑图中获取信息,估算外圈梁高,柱截面尺寸,板厚,以及确定要建模型的标准层数。一般情况下边柱和中柱尺寸做成一样。结构高度是建筑标高减去面层的高度。 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抗规6.3.1 第60页)。框架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6到8米。框架结构主梁截面高度可按主梁计算跨度的十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确定,主梁截面的宽度可取主梁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主梁比次梁至少高50mm。 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小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 尽量避免长高比小于4的短梁,采用时箍筋应全梁加密,梁上筋通长,梁纵筋不宜过大。 梁宽大于350时,应采用四肢箍。 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2.剪跨比宜大于2(简支梁上集中荷载作用点到支座边缘的最小距离a与截面有效高度h之比)。3.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抗规6.3.5 第61页)。 所有框架柱的配筋要进行优化归并,减少柱的种类和钢筋的种类,并且柱配筋每一侧至少要有1.2的放大系数,不能采用pkpm自动生成的结果。 板厚取值:取板跨短边1/35——1/40,一般现浇板厚取100mm,屋面板厚取120mm。异型板厚取110——150mm,一般取120mm。 开洞和板厚为零的区别:全房间开洞则板上无荷载;板厚为零则荷载仍然可以传递。 第二步:建立模型 建立工作目录,进入PKPM软件中的PMCAD,定轴网,布置梁柱。 第三步:荷载输入 楼梯间一般定义板厚为零 若勾选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则只需输入附加恒载即可,附加恒载,住宅取1.5KN/m2,商铺取2.5 KN/m2,楼梯取7 KN/m2。活载查荷载规范,一般民用住宅,宿舍,办公楼2KN/m2,食堂餐厅2.5KN/m2,非上人屋面0.5KN/m2,上人屋面2.5KN/m2,消防楼梯3.5KN/m2。 屋面恒载可取4KN/m2 楼梯间的导荷方式为对边导荷 梁上荷载主要是墙重及其他作用与梁上的荷载,自定义荷载数值,然后布置到梁上,梁上无活荷载 SATWE参数设置 混凝土容重考虑抹灰等,一般框架结构取26KN/m2,框剪结构取27KN/m2,纯剪力墙结构取28KN/m2 梁柱板保护层厚度:梁一般为25mm;柱一般为30mm;板一般为15mm。 一般认为计算振型个数应该大于9,多塔结构振型应该更多些,但应该注意一点,此处指定的

PKPM楼梯计算

PKPM08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官方方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局部修订版)第3.6.6.1条规定“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条文说明中指出“考虑到楼梯的梯板等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有较明显的影响。建议在结构计算中予以适当考虑。”为了适应新的抗震规范要求,PKPM08版给出了计算中考虑楼梯影响的解决方案:在PMCAD的模型输入中输入楼梯,可在四边形房间输入二跑或对折的三跑、四跑楼梯。程序可自动将楼梯转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等的结构计算即包含了楼 梯构件的影响。 模型输入退出时可由用户选择是否将楼梯转化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户选择此项,则程序将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录下的lt子目录,并自动将每一跑楼梯板和其上、下相连的平台板转化成一段折梁,在中间休息平台处增设 250×500mm层间梁。二跑楼梯的第一跑下接于下层的框架梁,上接中间平台梁,第二跑下接中间平台梁,上接于本层的框架梁。 原有工作子目录中的模型将不考虑模型中的楼梯布置的作用,其计算与往常相同。而在lt子目录下的模型中,楼梯已转化为折梁杆件,该模型可由用户进一 步修改。 在lt子目录下做SATWE等的结构计算,此时的计算可以考虑楼梯的作用。1 楼 梯输入 在PMCAD主菜单一的结构建模中输入楼梯,楼梯建模应在楼层组装后完成,因为此时各楼层的层高已经确定,只有层高确定之后,各楼梯跑才能正确布置。 在【楼层定义】菜单下增设【楼梯布置】子菜单,在【楼梯布置】菜单下有三个子菜单,分别为【楼梯布置】、【楼梯删除】、【层间复制】。楼梯建模步骤如 下: 1)点击【楼梯布置】菜单,选择需布置楼梯的四边形房间(目前程序只能选择 四边形房间); 2)点击鼠标右键,程序弹出图1所示对话框,对话框右上角显示楼梯的预览图,程序根据房间宽度自动计算梯板宽度初值,用户可修改楼梯定义参数。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楼梯定义与布置,如图2所示。 目前程序可布置两跑和对折的三跑、四跑板式楼梯。修改楼梯时,要先用【楼梯删除】菜单将该房间的楼梯删除再重新布置。可用【层间复制】菜单将本层楼梯复制到其它层,要求复制楼梯的各层层高相同,且必须布置了和上跑梯板相接的 杆件。 图1 楼梯定义对话框 图2 已将楼梯转化成宽扁梁且自动增加层间梁的模型 2 生成楼梯模型数据 在退出PMCAD程序时,程序将弹出图3所示对话框,最上面有一个“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选项。勾选该项,则程序在当前工程目录下生成以lt命名的文件夹,该文件夹中保存着将楼梯转换为宽扁折梁后的模型。如果

砌体pkpm建模步骤

砌体pkpm建模步骤 具体步骤正如进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 一: 第1步:“轴线输入” 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改。 第2步:“网点生成” 是程序自动将绘制的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和节点。凡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的起止点也做为节点。这里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的网格和节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审核和测试。网格确定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删除不无用的节点。 第3步:“构件定义” 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的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及斜杆支撑的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 第4步:“楼层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进行各个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凡是结构布置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由于定位轴线和网点业已形成,布置构件时只需简单地指出哪些节点放置哪些柱;哪条网格上放置哪个墙、梁或洞口。 注意:1构造柱布置,构造柱的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应抗震规范;

2、墙体布置,墙体布置完毕后,荷载不必再输入,系统自动计算墙体荷载; 3、门窗洞口布置,注意洞口大小尺寸(厨卫门宽800mm、卧室900、大门1000,门高2.1米;窗户一般高1.8、1.6米,宽1.5米,满足窗地比即可。洞口设置时至左右节点距离应加以设置。避免洞口超过墙) 4、阳台或者要布置预制板但又不是规则闭合矩形的位置加设梁,此梁按主梁布置,相应的荷载设置也应布置。 第5步:“荷载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定义荷载标准层。凡是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都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 荷载输入-恒活设置时,选择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 注意:1、楼面恒载,根据楼面做法,经计算一般取1.0到1.2,卫生间加做防水后取1.6左右。楼梯处取梯段板及踏步换算厚度后,乘以相应容重加上粉刷层容重,为4.5左右。预制板恒载为3或2.96(自重2+粉刷0.4+做法0.6) 顶层楼面恒载加大,2.2考虑保温隔热。 2、楼面活荷载查荷载规范。 3、梁间恒载,阳台挑梁3.5(阳台高1.05到1.1米不等,乘以容重,加上做法,窗户玻璃重),边梁高度与挑梁一致,但宽度减小。若跳梁宽度240,边梁150即可。 第6步:“信息输入” 是进行结构竖向布置。每一个实际楼层都要确定其属于哪一个结构标准

pkpm恒活荷载某住宅小区设计荷载取用

pkpm恒活荷载某住宅小区――设计荷载取用 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万科住宅统一设计要求小高层住宅小区――设计荷载取用 1, 楼板厚度: 1.1 最小楼板厚度: (1)梁板式阳台板(外挑式):h=90mm, (2)挑板式阳台板:h=100mm, (3)楼梯梯段及中间平台:h=90mm, (4)楼梯间楼层平台:h=120mm (5)户内楼板:h=100mm, (6)大屋面板(平):h=120mm (7)坡屋面板:h=100mm (8)凸窗挑板及空调板:h=80mm, (9)阳台栏板及上人屋面女儿墙:h=100mm。 1.2 楼板厚度取值: (1)悬挑板h≥L/12; (2)a/b>2时,h≥b/30; (3)1<a/b≤2时,h≥b/38, 2, 楼板荷载标准值: 2.1 面层恒载取值: (1)楼层面层荷载: 1.2 KN/M2。 板底抹灰或吊顶:0.4 KN/M2。 (2)上人屋面及露台(板顶+板底):3.5 KN/M2。 (3)坡屋面恒载(板顶+板底、斜向)2.5 KN/M2。 坡屋面恒载换算成水平投影面时,应按坡度计算,如: 屋面起坡30°时, q恒=2.5/cos30°=2.9 KN/M2 屋面起坡45°时, q恒=2.5/cos45°=3.5 KN/M2 (4)楼梯面层荷载:0.6 KN/M2 楼梯板底抹灰:0.4 KN/M2 2.2活荷载取值: (1)厅、卧室、户内走廊2.0 KN/M2, (2)厨房、卫生间:2.0 KN/M2, (3)阳台:2.5 KN/M2。 (4)公共楼梯(含平台)3.5 KN/M2。 (5)户内楼梯(含平台)2.0 KN/M2。

(6)上人屋面及露台:2.0 KN/M2。 (7)不上人屋面:0.5KN/M2。 3,隔墙面荷载标准值: 3.1外墙面荷载: 墙厚190,空心率:35%(KM1型非承重空心砖) 0.19×65%×19×1.1=2.60 KN/M2 内侧粉刷:0.4 KN/M2 外墙瓷砖+保温:1.1 KN/M2 q恒=2.60+0.40 +1.1=4.1 KN/M2 3.2楼梯间隔墙及分户墙(含阁楼分户墙)面荷载: 墙厚190,空心率:35%(KM1型非承重空心砖) 0.19×65%×19×1.1=2.60 KN/M2 双面粉刷:2×0.4 KN/M2 q恒=2.6+0.40 +0.4=3.4 KN/M2 3.3120厚厨房、卫生间墙面荷载: 墙厚115,空心率:15%(KP1型承重多孔砖) 0.115×85%×19=1.90 KN/M2 单面粉刷:0.4 KN/M2 单面瓷砖:0.5 KN/M q恒=1.90+0.40 +0.5=2.8 KN/M2 3.4100厚内墙面荷载: 墙厚90,空心率:35%(KM1型非承重空心砖) 0.09×65%×19×1.1=1.20 KN/M2 双面粉刷:2×0.4 KN/M2 q恒=1.2+0.40 +0.4=2.0 KN/M2 4,按跨度确定板厚及面荷载标准值选用表:(kN/M2) 双向板短向跨度板厚楼层上人屋面及露台≤3300 h=90 q恒=3.9 不用3300<L≤3800 h=100 q恒=4.1 6.0 3800<L≤4200 h=110 q恒=4.4 6.3 4200<L≤4500 h=120 q恒=4.6 6.5 4500<L≤4900 h=130 q恒=4.9 6.8 4900<L≤5300 h=140 q恒=5.1 7.0 5300<L≤5700 h=150 q恒=5.4 7.3

pkpm建立筏板基础模型的步骤

p k p m建立筏板基础模 型的步骤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1.打开PKPK—JCCAD—基础人机交互输入进入,选择重新输入基础数据点 击确定 2.点击参数输入—基本参数----参照规范把各个参数填好—确定 3.网格节点—网格延伸—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筏板外挑多少确定轴线延伸 距离 4.网格延伸后—荷载输入—读取荷载—左边框中选择荷载来源—SATwe荷 载 5.进入筏板—单击围区生成—新建—输入筏板厚度和板底标高(标高要根 据±0按实际填写这样筏板上的覆土重量才能计算准确—单击确定—选择你所新建的筏板—单击布置—挑出宽度暂且不变(200)以后看地基反力,如果反力比地基承载力大的话,把挑出宽度改大,反之改小—把下面的布置子筏板勾掉,这个子筏板只有在有筏板面标高不一致的情况下才能用到,比如讲电梯基坑—然后把筏板布置好 6.筏板—筏板荷载—单击你所布置的筏板,把单位面积覆土中,筏板以上荷 载写上(单位面积覆土中就是土的厚度X20(土的容重),土的厚度要计算好,是室内地面到筏板顶得距离,不是筏板的底标高(差个筏板厚度),荷载恒载标准值就是室内地面的建筑做法你填写足够了,活载按照室内的功能按荷载规范取值,住宅取,商铺取以此内推。 7.如果是柱下筏板的话就要用柱下筏板来验算筏板厚度能不能满足冲切要 求,如果是剪力墙的话就要用内筒冲切来验算了,冲切不满足的话要加大筏板厚度,或者是柱的话就做上柱墩或板下柱墩都可以。一般加大筏板厚度。

8.主菜单—重心校核—选荷载组—这里要选择两次—一次选择标准组合查 看荷载的反力和地基承载力那个大,反力比地基承载力小就满足要求了。在一次就是用荷载的永久组合—这次看荷载重心和筏板的形心是否偏小距离不大于,小于就满足要求,大于就要调整,直到满足为止。图形上有二者的偏心图形,你看看就明白了,还有偏心的确定坐标,就是重心坐标和筏板的形心都有坐标,你一减就知道了他们之间确切偏心距离了。 9.点击退出—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单击进入—第一次网格划分—模型 参数—把筏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筏板主筋和箍筋级别填对,别的把地基承载力确认一下,这里如果不要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话就不用修改别的参数了。—单击确定 10.单元形成 11.荷载选择—Satwe荷载 12.沉降试算—土反力基床反力系数可以填写20000,如果你查PKpm说 明书中根据土质来查反力的话就更好了—在把基床反力是否赋值给板前面的钩勾上。 13.计算—节点优化排序 14.结果显示

PKPM荷载计算步骤详细讲解

一、PM参数输入 1、在计算底板时,注意梁、板保护层厚度取50mm;与土直接接触的梁板保护层厚度取50mm; 关于保护层厚度取值问题,可参见二类a环境下,结构构件保护层厚度和裂缝控制的感想 2、在计算底板抗浮,按倒楼盖配筋时,注意混凝土容重取0KN/M3;3、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4、上部楼层梁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统一取30mm,不再区分25mm和30mm; 5、楼面恒活荷载输入时,按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且普通住宅装修层荷载按1.6KN/M2考虑,其它按实际情况取; 6、梁间墙体线荷载,240墙体统一按4.2KN/M2,120墙体统一按3.0KN/M2,注意考虑门窗洞口折减和挑板自重; 7、地下室外墙按混凝土墙建模,如遇到剪力墙和混凝土墙相临情况,可局部用深梁替代,这样便于JCCAD导荷布桩. 二、结构楼面布置信息: 1、板厚一般按板短跨1/35取值;普通楼层板厚不小于100mm,屋面板厚不小于120mm,对局部露台,当板跨较小时,板厚也可以取100mm;

2、楼梯间板厚取0,电梯间全房间开洞,且注意楼板错层; 三、楼面荷载传导计算: 1、一般楼面和屋面活荷载按荷载规范取,楼梯间恒载取8.0KN/M2,活载对普通多层住宅楼梯取2.5KN/M2,对高层住宅或者消防楼梯取3.5KN/M2,当梯板为较大跨度或者较厚板厚时,按实际情况取恒载; 2、应注意楼梯间实际的导荷方式,如板式楼梯,为两边楼梯梁受力,应选择单向导荷方式; 四、画结构平面图: 1、一般情况下,普通楼层考虑0.3mm裂缝控制,底板考虑0.2mm裂缝控制,地下车库顶板可根据覆土厚度,先按0.3mm控制,可做一定放大,如按0.25mm裂缝控制,这个具体工程自己把握,对车库顶板上有消防车情况,可按0.3mm进行裂缝控制; 2、对与剪力墙相连的板边界,按固端考虑,对与较大边梁相连的板边界,可考虑边梁的约束作用,适当放大板支座配筋,其余板边界边支座按简支考虑;五、平面荷载校核: 1、在布桩时,该项导荷作为参考条件,以JCCAD为主,如框架剪力墙结构,JCCAD里面墙体分担的荷载较多,柱分担的荷载较少;反之,PM导核里面,墙体分担的荷载较少,柱分担的荷载较多;

PKPM建模教程(砌体部分)

PKPM(2010版)学习交流 (砌体结构部分) 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 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砌体结构的有点是取材方便,有较好的稳定性及保温隔热性能,节约水泥和钢材。 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原材料占用良田。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 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对于我们检测单位,常见的砌体结构分为两种,纯砌体结构、底框形式砌体结构。计算砌体结构的承载力验算,我们一般采用PKPM来进行计算。

第1步:“轴线输入” 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 改。

第2步:“网点生成” 是程序自动将绘制的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和节点。凡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的起止点也做为节点。这里

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的网格和节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审核和测试。网格确定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删除不无用的节点。 第3步:“构件定义” 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的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及斜杆支撑的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

pkpm结构设计中的楼梯计算

板式楼梯

1板式楼梯: TB-1 1.1基本资料 1.1.1工程名称:工程一 1.1.2楼梯类型:板式 A 型(╱),支座条件:两端弹性;支座弯矩 取 -1/20·q·l 02,跨中弯矩取 1/10·q·l 2,跨中调整系数γm= 1.2 ?? 1.1.3踏步段水平净长 L sn = 3520mm【Lsn=踏步宽*(踏步数-1)=320*(12-1)=3520】; 梯板净跨度 L n = L sn = 3520mm,梯板净宽度 B = 1475mm 1.1.4低端支座宽度 d l = 200mm,高端支座宽度 d h = 200mm 计算跨度 L 0=Min{L n + (d l + d h ) / 2, 1.05L n } = Min{3720, 3696} = 3696mm 1.1.5梯板厚度 h 1= L / 27= 137mm,取 h 1 = 130mm 1.1.6踏步段总高度 H s = 1500mm【Hs=踏步高*踏步数=125*12】,楼梯踏步级数 n = 12 1.1.7线性恒荷标准值 P k = 1kN/m;均布活荷标准值 q k = 3.5kN/m2,ψc = 0.7 【活载组合系数】 1.1.8面层厚度 c 1 = 25mm,面层容重γc2= 20kN/m3;顶棚厚度 c2=20mm, 顶棚容重γc2= 18kN/m3;楼梯自重容重γb= 25kN/m3 1.1.9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f c = 14.331N/mm2, f t = 1.433N/mm2, f tk = 2.006N/mm2, E c = 29791N/mm2 1.1.1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 y = 360N/mm2, E s = 200000N/mm2; 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 = 15mm 1.2楼梯几何参数 1.2.1踏步高度 h s = H s / n = 1500/12 = 125mm 踏步宽度 b s = L sn / (n - 1) = 3520/(12-1) = 320mm 踏步段斜板的倾角α = ArcTan(h s / b s ) = ArcTan(125/320) = 21.3° 踏步段斜板的长度 L x = L sn / Cosα = 3520/Cos21.3°= 3779mm 1.2.2踏步段梯板厚的垂直高度 h 1' = h 1 / Cosα = 130/Cos21.3°=

PKPM初学者建模详细过程

PKPM初学者建模详细过程 轴线输入――网格生成――构件定义――楼层定义――荷载定义――楼层组装――保存文件 注意柱、梁、楼板截面的选取,在PMCAD中柱、梁、楼板截面定义用的着: [1]框架柱截面估算: 高与宽一般可取(1/10~1/15)层高。并可按下列方法初步确定。 1。按轴压比要求 又轴压比初步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可按下式计算: [$micro]N = N/Acfc 式中 [$micro]N ----- 框架柱的轴压比 Ac -------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初步按下式估算: N = γgQSNα1α2β 式中: γg -----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 q=12~14KN/m[$sup2] S--------柱一层的荷载面积

N---------柱荷载楼层数 α1------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风荷载或四级抗震时α 1=1.05,三~一级抗震时α1=1.05~1.15 α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α2 =1.1,角柱α2 =1.2 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0.7~0.8 框架柱轴压比 [$micro]N 的限值宜满足下列规定: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 轴压比限值 0.7 抗震等级为二级时, 轴压比限值 0.8 抗震等级为三级时, 轴压比限值 0.9 抗震等级为四级及非抗震时, 轴压比限值 1.0 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框架柱,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加严,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时,其轴压比限值按上述相应数值减小0.05。 此外,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最小尺寸hc不宜小于400mm,柱截面宽度bc不宜小于350mm,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 [2]梁截面估算: 梁高与跨度的关系 主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8~1/12 次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12~1/15 悬挑梁一般取为悬臂长的1/6 梁宽

砌体结构pkpm设计步骤

砌体结构的pkpm设计步骤 具体步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 一: 第1步:“轴线输入” 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改。 第2步:“网点生成” 是程序自动将绘制的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和节点。凡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的起止点也做为节点。这里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的网格和节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审核和测试。网格确定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删除不无用的节点。 第3步:“构件定义” 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的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及斜杆支撑的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 第4步:“楼层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进行各个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凡是结构布置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由于定位轴线和网点业已形成,布置构件时只需简单地指出哪些节点放置哪些柱;哪条网格上放置哪个墙、梁或洞口。 注意:1构造柱布置,构造柱的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应抗震规范; 2、墙体布置,墙体布置完毕后,荷载不必再输入,系统自动计算墙体荷载; 3、门窗洞口布置,注意洞口大小尺寸(厨卫门宽800mm、卧室900、大门1000,门高2.1米;窗户一般高1.8、1.6米,宽1.5米,满足窗地比即可。洞口设置时至左右节点距离应加以设置。避免洞口超过墙) 4、阳台或者要布置预制板但又不是规则闭合矩形的位置加设梁,此梁按主梁布置,相应的荷载设置也应布置。 第5步:“荷载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定义荷载标准层。凡是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都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 荷载输入-恒活设置时,选择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 注意:1、楼面恒载,根据楼面做法,经计算一般取1.0到1.2,卫生间加做防水后取1.6左右。楼梯处取梯段板及踏步换算厚度后,乘以相应容重加上粉刷层容重,为4.5左右。预制板恒载为3或2.96(自重2+粉刷0.4+做法0.6) 顶层楼面恒载加大,2.2考虑保温隔热。 2、楼面活荷载查荷载规范。

PKPM初学者建模步骤

pkpm 初学者建模一般过程 pkpm 初学者建模一般过程 轴线输入――网格生成――构件定义――楼层定义――荷载定义――楼层组装――保存文件 注意柱、梁、楼板截面的选取,在PMCAD中柱、梁、楼板截面定义用的着: [1]框架柱截面估算: 高与宽一般可取(1/10~1/15)层高。并可按下列方法初步确定。 1。按轴压比要求 又轴压比初步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时,可按下式计算: [$micro]N = N/Acfc 式中 [$micro]N ----- 框架柱的轴压比 Ac -------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可初步按下式估算: N = γgQSNα1α2β 式中: γg -----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q=12~14KN/m[$sup2] S--------柱一层的荷载面积 N---------柱荷载楼层数 α1------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风荷载或四级抗震时α1=1.05,三~一级抗震时α1=1.05~1.15 α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α2 =1.1,角柱α2 =1.2 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0.7~0.8 框架柱轴压比 [$micro]N 的限值宜满足下列规定: 抗震等级为一级时, 轴压比限值 0.7 抗震等级为二级时, 轴压比限值 0.8 抗震等级为三级时, 轴压比限值 0.9 抗震等级为四级及非抗震时, 轴压比限值 1.0 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框架柱,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加严,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小于4时,其轴压比限值按上述相应数值减小0.05。 此外,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最小尺寸hc不宜小于400mm,柱截面宽度bc不宜小于350mm,柱净高与截面长边尺寸之比宜大于4 [2]梁截面估算: 梁高与跨度的关系 主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8~1/12 次梁一般取为跨度的1/12~1/15 悬挑梁一般取为悬臂长的1/6 梁宽 主梁 200,250,300…… 次梁 200…… 跨度较小的厨房和厕所可以取到120,150…… [3]楼板厚度估算:

PKPM08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

PKPM08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 GB50011-2001(2008局部修订版)第3.6.6.1条规定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 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条文说明中指出考虑到楼梯的梯板等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 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有较明显的影响。建议在结构计算中予以适当考虑。为了适应新的抗震规范要求,PKPM08版给出了计算中考虑楼梯影响的解决方案:在PMCAD的模型输入中输入楼梯,可在四边形房间 输入二跑或对折的三跑、四跑楼梯。程序可自动将楼梯转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等的结构计算即包含了楼梯构件的影响。 模型输入退出时可由用户选择是否将楼梯转化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户选择此项,则程序将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录下的lt子目录, 并自动将每一跑楼梯板和其上、下相连的平台板转化成一段折梁,在中间休息平台处增设250500mm层间梁。二跑楼梯的第一跑 下接于下层的框架梁,上接中间平台梁,第二跑下接中间平台梁,上接于本层的框架梁。 原有工作子目录中的模型将不考虑模型中的楼梯布置的作用,其计算与往常相同。而在lt子目录下的模型中,楼梯已转化为折梁杆件, 该模型可由用户进一步修改。 在lt子目录下做SATWE等的结构计算,此时的计算可以考虑楼梯的作用。 1 楼梯输入

在PMCAD主菜单一的结构建模中输入楼梯,楼梯建模应在楼层组装后完成,因为此时各楼层的层高已经确定,只有层高确定之后, 各楼梯跑才能正确布置。 在楼层定义】菜单下增设楼梯布置】子菜单,在楼梯布置】菜单下有三个子菜单,分别为楼梯布置】、楼梯删除】、 层间复制】。楼梯建模步骤如下: 1)点击楼梯布置】菜单,选择需布置楼梯的四边形房间(目前程序只能选择四边形房间); 2)点击鼠标右键,程序弹出图1所示对话框,对话框右上角显示楼梯的预览图,程序根据房间宽度自动计算梯板宽度初值, 用户可修改楼梯定义参数。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楼梯定义与布置,如图2所示。 目前程序可布置两跑和对折的三跑、四跑板式楼梯。修改楼梯时,要先用楼梯删除】菜单将该房间的楼梯删除再重新布置。 可用层间复制】菜单将本层楼梯复制到其它层,要求复制楼梯的各层层高相同,且必须布置了和上跑梯板相接的杆件。 图1 楼梯定义对话框 图2 已将楼梯转化成宽扁梁且自动增加层间梁的模型 2 生成楼梯模型数据 在退出PMCAD程序时,程序将弹出图3所示对话框,最上面有一个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选项。勾选该项,

pkpm砌体结构设计步骤

砌体结构的pkpm 设计步骤 具体步入程序时所出现的菜单次序一样:一: 第1 步:“轴线输入” 是利用作图工具绘制建筑物整体的平面定位轴线。这些轴线可以是与墙、梁等长的线段也可以是一整条建筑轴线。可为各标准层定义不同的轴线,即各层可有不同的轴线网格,拷贝某一标准层后,其轴线和构件布置同时被拷贝,用户可对某层轴线单独修改。第2 步:“网点生成” 是程序自动将绘制的定位轴线分割为网格和节点。凡是轴线相交处都会产生一个节点,轴线线段的起止点也做为节点。这里用户可对程序自动分割所产生的网格和节点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审核和测试。网格确定后即可以给轴线命名。删除不无用的节点。第3 步:“构件定义” 是用于定义全楼所用到的全部柱、梁、墙、墙上洞口及斜杆支撑的截面尺寸,以备下一步骤使用。第4 步:“楼层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进行各个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凡是结构布置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由于定位轴线和网点业已形成,布置构件时只需简单地指出哪些节点放置哪些柱;哪条网格上放置哪个墙、梁或洞口。注意:1 构造柱布置,构造柱的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应抗震规范;2、墙体布置,墙体布置完毕后,荷载不必再输入,系统自动计算墙体荷载;3、门窗洞口布置,注意洞口大小尺寸(厨卫门宽800mm、卧室900、大门1000,门高2.1 米;窗户一般高1.8、1.6 米,宽1.5 米,满足窗地比即可。洞口设置时至左右节点距离应加以设置。避免洞口超过墙)4、阳台或者要布置预制板但又不是规则闭合矩形的位置加设梁,此梁按主

梁布置,相应的荷载设置也应布置。第5 步:“荷载定义” 是依照从下至上的次序定义荷载标准层。凡是楼面均布恒载和活载都相同的相邻楼层都应视为同一荷载标准层,只需输入一次。荷载输入-恒活设置时,选择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注意:1、楼面恒载,根据楼面做法,经计算一般取1.0 到1.2,卫生间加做防水后取 1.6 左右。楼梯处取梯段板及踏步换算厚度后,乘以相应容重加上粉刷层容重,为4.5 左右。预制板恒载为3 或2.96(自重2+粉刷0.4+做法0.6)顶层楼面恒载加大,2.2 考虑保温隔热。2、楼面活荷载查荷载规范。 3、梁间恒载,阳台挑梁3.5(阳台高1.05 到1.1 米不等,乘以容重,加上做法,窗户玻璃重),边梁高度与挑梁一致,但宽度减小。若跳梁宽度240,边梁150 即可。第6 步:“信息输入” 是进行结构竖向布置。每一个实际楼层都要确定其属于哪一个结构标准层、属于哪一个荷载标准层,其层高为多少。从而完成楼层的竖向布置。在输入一些必要的绘图和抗震计算信息后便完成了一个结构物的整体描述。修改相应本层信息及参数两保护层厚度25 即可。第7 步:“保存文件”是确保上述各项工作不被丢弃的必须的步骤。执行计算后,抗震及抗压计算不满的地方,加大砂浆砌体编号或修改没窗洞口尺寸。边梁,挑梁自行配筋。预制板摆放,跨度不大于 4.2 米。沿长向布置。顶层楼板为满足防水要求一律现浇。二.主菜单项目2 运行完后,产生的文件是TATDA1.PM,LAYDATN.PM。这两文件是描述各层布置并与本CAD 系统其它功能模块接口的重要数据文件。屏幕上出现四个选择菜单:0. 本菜单不是第一次执行当本项

PKPM荷载计算步骤详解

、PM参数输入 1、在计算底板时,注意梁、板保护层厚度取5 0 mm与土直接接触的梁板保护层厚度取5 0 mm 关于保护层厚度取值问题,可参见二类 a 环境下, 结构构件保护层厚度和裂缝控制的感想 2、在计算底板抗浮,按倒楼盖配筋时,注意混凝土容重取0KN/M3; 3、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容重取2 6KN/M3; 4、上部楼层梁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统一取3 0 mm不再区分2 5 mm和3 0 mm 5、楼面恒活荷载输入时,按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且普通住宅装修层荷载按 1 . 6KN/M2考虑,其它按实际情况取; 6、梁间墙体线荷载,240墙体统一按4 . 2KN/M2,120墙体统一按 3 . 0KN/M2,注意考虑门窗洞口折减和挑板自重; 7、地下室外墙按混凝土墙建模,如遇到剪力墙和混凝土墙相临情况,可局部用深梁替代,这样便于JCCAD导荷布桩. 二、结构楼面布置信息: 1、板厚一般按板短跨1/35取值;普通楼层板厚不小于100 mm屋面板厚不小于12 0 mm对局部露台,当板跨较小时,板厚也可以取10 0 mm 2、楼梯间板厚取0,电梯间全房间开洞,且注意楼板错层; 三、楼面荷载传导计算: 1、一般楼面和屋面活荷载按荷载规范取,楼梯间恒载取8 . 0KN/M2,活 载对普通多层住宅楼梯取2 . 5KN/M2,对高层住宅或者消防楼梯取3 . 5K N/M2,当梯板为较大跨度或者较厚板厚时,按实际情况取恒载; 2、应注意楼梯间实际的导荷方式,如板式楼梯,为两边楼梯梁受力,应选择单向导荷方式; 四、画结构平面图: 1、一般情况下,普通楼层考虑0 . 3 mn裂缝控制,底板考虑0 . 2 mm S缝控制,地下车库顶板可根据覆土厚度,先按0 . 3 mn控制,可做一定放大,如按0 . 2 5 mnS缝控制,这个具体工程自己把握,对车库顶板上有消防车情况,可按0 . 3 mm进行裂缝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