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轲与荀况的教育思想的比较
荀子和孟子二人,荀子主张性恶,孟子主张性善,二人的不同不在于儒家“仁” 的思想差异,也不在于儒家逻辑论证方法的差异。

孟荀二人之所以能成为早期的儒家大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孟荀二人在思想方法论上的一致。

荀子和孟子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

表面上看性善和性恶正好相反,实际上却更加反映了荀子和孟子二人极为一致的儒家本色。

那么这两大理论的共通与相异之处究竟表现在哪里?故此,特将此二人的人性论做一简单比较。

1.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相同点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一切的,所以所谓性善性恶,先天后天,也就无所谓善恶,性善性恶只是二人逻辑论证的不同前提而已。

孟子的“善”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苟得其。

养,无物不长;苟得其养,无物不消” 。

仁义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先天虽有的,后天也有可能会失去。

荀子的君子“化性起伪”“强学而求有之” ,。

先天没有的,后天也可以具备。

所以先天有没有并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看后天能不能拥有。

所以说,性善论和性恶论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关于“仁”的主张,二人观点一致,强调后天实践一致,并且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独断的逻辑论证方法也是一致的。

从儒家的性质上看,儒家的发展,有一个由“仁”向“义”“礼” 、,直至向法家的“法”过度的流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性善论与“义”相联系,性恶论与“礼”相联系,核心是“仁”“义”与“礼”仍然是仁,之所以有性善。

论与性恶论的不同,则是由于历史环境的变化。

“义”与“礼”变了,性善论与性恶论变了,但是“仁”并没有变。

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大师,其政治论点之归宿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

孟子信性善,因此注重精神上的扩充,荀子信性恶,因此注重物质上的调剂。

孟子说“辞让之心人皆有之” ,荀子正好相反,说争夺之心人皆有之。

所说出发点的小异指孟子和荀子二人的论证手法不同,归宿点的全同是指其儒家的本质的一致。

另一方面,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的观点虽然截然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荀子也承认:“涂之人可以为禹。

”这种一致,使得有些人认为两位儒家并无不同。

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与可以为禹的一致,当指儒家的人文精神和躬行实践的原则。

2.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不同点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 ,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
” 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一切有理性的人都有效。

四端之中,以恻隐之心最为突出,最易为人所体会,孟子常以次概括其他三端,又撑称此为“不忍人之心” 。

这四心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没有这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孟子甚至认为人的这种善心是人同兽类不同的唯一根据。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说的意思是任何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的天性具有仁义而已。

众人不知仁义,往往把他抛弃了,君子是随时知道仁义的可贵而保存它。

舜是个圣人,他明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又详细考察做人的大道;完全顺着
天性的仁义去做,并不是勉强假借仁义的虚名而是去施行的。

人性本善,君子全顺自然的本性去做,并非认为仁义有利于己,而假借仁义之名而去施行。

孟子说人的天性生来就是善的,但是在现实中人却有罪恶的产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呢?他的解释是: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告子上)是说恶的出现并非因为有人没有善性而作恶,而是其自甘堕落,屏弃善性而不用,也就是说没有将善心实现出来。

也就是说恶是丢掉了本性。

那么要想保持住这份善心,找回本性,就要发现和扩充自己的本心。

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上)” 这是论述了为什么要扩充自己的本心,本心也就是这里的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如果能够扩充这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如果不去扩充自己的本心,那么就连服事父母也做不到。

那么应该怎么发现和扩充自己的本心呢?孟子认为应该养心寡欲。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为者,寡矣。

“ 是说养心没有比减少寡欲更好的了,如果能减少嗜欲,即使失去本心时,那也是很少的;如果欲念太多,及时保有本心,那也是很少的。

养心的要诀在寡欲,良知常受嗜欲的蒙蔽,所以使人智慧得到迷惑。

因此人不可以作嗜欲的奴隶。

这样最终能够“样吾浩然之气” ,从而发现和扩充自己的本心,保全善性而控制了罪恶的产生。

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是第一个系统的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讲的性善,表面上是说人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共同的人性,其实他所讲的人性只不过是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把封建地主阶级的阶级性,加以抽象化,硬说成是全人类的人性而已。

所以猛子虽然在口头上说性善是人人一样,“人皆可以为尧舜” 。

但在实践中,他严格区分君子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 这些善性,只有君子才能保存、能恢复,而小人是不会保存,也不可能恢复的。

因此,孟子的性善论仍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十分重视和强调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作用。

他认为“礼义” “法度” 等政治制度、道德规范,都是由圣人、君主制定出来,教育、约束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它是人为的东西。

所以他反对孟子宣言的天赋道德观念的“性善” 论,并且提出了与孟子根本对立的“性恶”论。

荀子认为,一般所谓“善” ,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义制度;因此,他认为,就这种“善”的含义来讲,在人的本性中是没有的。

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自然的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

相反,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如果不加克制,发展下去就会产生争夺、犯上、淫乱,而辞让、忠信、礼义等这些道德也就没有了。

所以,事实上人生来的本性是“恶”的。

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圣人、君主对臣民的教化,需要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

荀子说,这就像弯曲的木头必须经过修整才能直,钝刀必须经过磨才能锋利一样。

如果像孟子讲的人性本善,那么还要君主、圣人和礼仪等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什么用呢?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有“善” ,那是人为的结果。

他批判孟子没有把本性与人为两者区别开来,因此就不能正确了解两者的关系,不能了解圣人、君子的重要作用。

他在《礼论》中详细的论述了本性和人为两者的关系。

他说:“性者,本始材朴也。

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

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这是说,人的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而人为则是用礼义道德加工后的成品。

没有原始的材料,礼义道德也就没有加工的对象;没有礼义道德的加工,人的本性也不能自己变的完满美好。

“圣人”的重要作用就再于把“性”和“伪”很好地结合起来。

这样封建统治就可以成功的建立起来了。

荀子明确表示,礼义与法制等制度和道德规范是与人的本性对立的,是由圣人、君子为了巩固社会统治秩序加给人的。

他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荀子· ” (性恶)》又说“故古者圣人以
人之性恶,…… 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圣人通过对自然本性的教化,而制定出人为的道德和法律制度,有了这些道德和制度,随之也就可以制定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以此来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

所以,荀子反对孟子把学习说成是为了恢复人的良知、良能,保持善性的天赋道德论。

荀子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息者,将有所代也。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

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

(”《性恶》)按照人生来的本性,饿了就想吃饱,冷了就想穿暖,累了就想休息,这是人的本性的真实表露。

现在人们饿了看见长辈就不敢先吃,要有所谦让;累了不敢要求休息,将要为长辈代劳。

这种子让父,弟让兄,子代父。

弟代兄的行为都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所以所谓孝子之道,实际上是一种外加的礼义制度、道德规范的表现。

荀子的性恶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义制度等是后天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但是荀子的性恶论,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由于历史条件和地主阶级立场的局限,他同样不可能认识到人性的社会阶级本质。

他把人的好恶欲望归结为的生理,感官的自然本能,这是错误的。

他所要论证的,是封建登记制度、道德规范的必要性和通过什么途径来建立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他和孟子一样,也不可能认识人的好恶欲望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不同阶级的体好恶欲望是根本不同的。

性恶论在名声上自然没有性善论那么如耳。

其实,就如同性善论并不能使人自动行善一样,性恶之恶就其本义而言,是指人类所本来具有的智能,即“人本至智” 。

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也就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

荀子的做法只是没有回避它而已。

从这疑点来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较之孟子的多方论辩更有“因人情”的一面。

孟子的学说是以性善论作为开端的,但是却以诋距杨墨作为结束。

荀子背负性恶的恶名,但却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孟子与荀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家的两位大师级学者,他们都是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教育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世之人,应根据自身的需要,广泛汲取他们对于教育理论的阐述经验,得到充分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