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中应加强语感能力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中应加强语感能力训练
腰站子学校杨俊萍
新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
‛这就要求在语文课中特别重视语言教学,加强语言感悟能力的训练。
所谓语言教学,是指在感受课文语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揣摩、领悟课文语言所蕴涵的内在涵义的教学活动。
但从目前所上的公开课和示范课来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主要时间多用在分析结构,主题,归纳写作特点上。
教师分析多,学术品位少,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体验以及欣赏水平均处于贫乏状态,致使学生独自面对一篇新的文章,无从下手。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应放在首位,而语言教学的关键应放在以思维为核心的语感能力训练上。
那么,在教学中又怎样进行语感的培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通过朗读体味进行语感能力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那么理解语言,增强语感的方法就是通过朗读体味进行训练。
上中学时,教我们语文的老师喜欢吟咏,有时为我们吟咏他的诗作,有时吟咏唐诗宋词的佳作,吟到得意处,声音铿锵,如雷贯耳,
学生们受到他的感染,也是常跟着吟诵,自我陶醉,虽然当时对语文兴趣不是太浓,但在跟着吟诵中体会到了许多诗篇的妙处。
可见,只要反复朗读,就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从中体会到语言的韵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也正是此意,在教学《荔枝蜜》一文时,讲到段尾处‚多可爱的小精灵‛一句时让学生变换语调各自去读,读后问学生读出了什么味道,有几个学生立刻说,从‚精灵‛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由讨厌变为喜爱。
再如教学郑振铎的《猫》一文时,在芙蓉鸟死了的那段中‚我‛听到鸟死了,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们分析道:‚‘我’一连声的指责猫,说明了‘我’的愤怒和对猫的憎恨,为后文中猫遭到打却认为罪有应得做铺垫。
‛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文章的‚味道‛。
二、通过语言比较进行语感能力训练
课文《愚公移山》中有两段讲愚公妻和智叟都不同意愚公移山,但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愚公妻的态度是‚献疑‛,表现出对愚公担心和关心,而智叟的态度却是讥笑和讽刺。
在进行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这些段落、语句,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来感受。
小说《范进中举》中对胡屠户骂人的四次描写各显其本色。
第一、二处在小说开端部分的后半部分,胡屠户对中举前范进(其女婿)的辱骂,既逞己余威、辱他人人格,又说明他骂人是家常便饭,同时也活画了胡屠户嫌贫爱富的市侩嘴脸。
第三处骂人描写在小说的高潮部分,为救中举后极喜而疯的范进,在众人的撺掇下,胡屠户‚凶神似的‛大骂范进,尽显
窘态,极富讽刺意味。
第四处骂人描写在结尾,胡屠户用极恶毒的言语咒骂自己的儿子,此骂露媚骨。
在比较其极富个性化骂人的语言中,加深了学生对胡屠户形象和讽刺意味的感悟。
通过语言比较,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思维感悟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通过想象力的培养进行语感能力训练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了一幅自由、美好的天上街市图。
结合这一写作特点,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王母不加干涉,由诗人笔下描绘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思索后,纷纷说出自己的想象。
学生们的想象丰富多彩,合情合理。
尤其是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文佳作,其用词准确、生动,语言凝练、含蓄,只有仔细品味那些经过作家精心锤炼的语言,依据相关的景物,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来补充或描绘画面的内容或色彩,才能体会到诗的意蕴。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写的是塞外边关的景色,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真实生动的奇伟壮丽的塞外景:荒漠无风,孤烟直上,夕阳西下,大河横卧。
如果在教学中不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力来体会,学生就不能很好的领会到其壮美的意境。
因此想象力的培养,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四、通过关键词语的蕴涵进行语感能力训练
《荔枝蜜》一文最后一段,作者在用运‚酿造‛一词上真可谓匠心独运,意蕴深邃。
‚酿造‛在文中反映了一个艰辛的劳动过程,这个
过程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集体进行的;不是间断的,而是持之以恒的;不是惊天动地的,而是不声不响的,是创造性的劳动。
这样学生对‚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的含义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总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要重视语文课中语感的培养,使语文课在培养语感的教学中动起来、活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