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革命(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革命说课稿
17世纪40年代,欧洲和亚洲的两端各有一位君主走向悲惨的结局:1644年,在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军攻破都城之际,中国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尽。

1649年,在内战尘埃落定后,经过英国国会指定的特别法庭审判,战败的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不过,这两个事件在历史上的意义大相径庭。

明朝的覆灭并没有结束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轮回,继之而来的清王朝延续和发展了君主专制制度,并达到顶峰。

英国则经历了一次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

在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搏斗之后,英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最终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英国社会开始走上了长期稳定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拉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中西差距逐渐拉开。

A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第二单元第1课的内容,上承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下启工业社会的来临。

马克思说过,英国革命不仅反映了英国本身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英国革命经过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同时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正确分析、评价英国革命,对于把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把握本章的总体阶段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观点解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材的结构
本课教材分为三个子目:国王与议会的斗争、两次内战、君主立宪制。

在处理教材时我有两种解读方式:1、国王与议会的斗争,结合小字部分我理解为议会以法律为武器与国王进行斗争,当两者间的矛盾法律无法解决时,则以战争的形式解决,最后的结果是议会胜利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并确立了议会之上的原则。

这种解读方式是以国王与议会的斗争为线索,围绕民主与专制展开。

2、英国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

这是很顺畅的方式,简洁明了。

我试图以第一种为主线索,在最后的课堂小结时将这两种方式结合。

(我个人认为“国王与议会的斗争”仅从教材的文字表述看改为“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更为贴切。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
1、知识与技能
知道:(1)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

(2)英国革命的进程:开始的标志: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首次大捷:马斯顿草原战役;决定性战役:纳西比战役;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和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

理解:(1)议会与国王斗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先进的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意义: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政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过程方法
(1)利用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典型材料分析革命爆发的原因。

(2)通过分析《大宪章》、《大抗议书》、《权利法案》,体会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是英国历史发展与社会传统双重作用的结果,最终也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政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英国议会与王权的政治斗争是英国历史发展与社会传统双重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其依据
教学重点:英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教学内容本身很重要,在学生理解该教材的过程中举足轻重;这一部分在培养学生能力与目标的达成上意义重要。


要求学生从经济、政治、宗教信仰、思想文化等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和概括,从而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教师可引导分析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一般条件和基本规律。

在这一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合力的结果,进而理解其复杂性。

和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

教学难点:议会与国王斗争的实质
从现代化的角度看,是民主与专制的较量;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则是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先进的生产力。

这对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故作为难点。

B、(结合学生特点来说)
1、说教学方法
(1)讲述教学法:
讲述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表述,向学生生动地展现历史,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述能力,以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2)史料教学法
2、说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他们知识不如让他们学会学习。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主要采用引导学生阅读、讨论、比较归纳、概括分析等学法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C、说教学程序
(导入)讲述詹姆斯一世赴伦敦登基途中的小意外。

结合材料一思考:为什么詹姆士一世处死小偷这件事让议会代表们不愉快?
过渡进入新课:从材料中的第二点内容得知:按照英国的传统,民事纠纷自由法院按照法规审理,其他人哪怕是贵为君主也不宜直接处置,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对以后的国王都有一定的约束力,直到都铎王朝都没有任何国王敢凌驾于法律才之上。

而现在詹姆士一世的做法恰恰违反了传统,自然让议会代表们不得不忧虑:这位新国王还会做出什么不合传统的事?代表们的忧虑成为了现实,自从詹姆士入主英国后王权与议会的矛盾就尖锐起来,并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那么,王权与议会尖锐矛盾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提示:可从政治、经济、宗教信仰上归纳教材第一目内容。


一、矛盾的凸现:
1、表现:a、经济: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征税、产品专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分析英国的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出现了新贵族(对这一名词应加以解释,使学生能理解旧贵族、新贵族、资产阶级的区别。

),他们与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趋同,并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动挑战。

(在讲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时,可结合君主专制形成的原因来分析。

聂幼犁:从已知的知识中得出新结论。


b、政治:限制王权——君权神授
c、宗教信仰:信仰自由——宗教迫害
2、原因:结合上述内容,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

a、民主传统:《大宪章》对王权的制约
b、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矛盾的激化:
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1639年(教师讲述,简介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决意镇压起义,因缺乏金钱只得召开已停开10余年的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议案征税。

当时,议会中国王反对派不但拒绝他的要求,反而提出国会的权力和限制王权的问题。

查理一世恼羞成怒,再次解散议会。

此后,苏格兰起义者攻入英国境内,国内形势紧急,查理一世被迫再次召开议会。

2、表现:1640年“长期议会”的召开。

——英国革命开始的标志
革命开始后,议会起草通过了纲领性文件《大抗议书》
3、阅读材料二,思考:a、《大抗议书》的内容和目的;b、结合《大抗议书》分析国王与议会的斗争的特点。

过渡:《大抗议书》的提出是王权与议会之间再也无法维持原来的依存关系,接受它就意味着国王逐步丧失统治权。

为此,查理一世打破了不得以武力侵犯议会的传统,居然率领士兵到下院逮捕反对派领袖,矛盾不可调和,使得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武装冲突一触即发。

三、矛盾的爆发:两次内战
1、根据教材,结合练习与测评1和教材地图列出有关英国革命的大事年表。

(1)1640年议会要求限制王权—开始标志
(2)两次内战:
第一次:1642—1646年
a.1644年,马斯顿草原战役,首次大捷。

b.1645年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战胜王军。

第二次:1648年
(3)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为共和国
(4)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

(5)1668年“光荣革命”
2、教师讲述查理一世和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中的命运,了解历史细节。

四、矛盾的结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结合《权利法案》的相关条文,知道其主要内容,体会其影响。

(练习与测评2)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大胜利。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小结:(1)结合议会与国王斗争的过程回顾英国革命的线索,思考国王与议会斗争的实质。

(2)将英国革命放入整个英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世界历史中加以考察,突出其特殊地位。

马克思说过,英国革命不仅反映了英国本身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 17、18世纪的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也是欧洲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准备时期。

这一时期的欧洲大陆虽然呻吟在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下,但手工工场在各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17世纪40年代开始的英国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与此相反,这一时期的东方各国陷入了停滞状态。

东方落后、西方先进的格局在这一时期开始确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