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性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氣門
經穴性質,氣分為先。
少商宣泄肺氣,膽俞降泄肝膽。
公孫降脾胃氣逆而止嘔,豐隆降肺氣定喘而化痰。
經渠能降肺氣而治氣逆,天突降逆氣而定哮喘。
巨闕治逆道而開胸滿,隱白治咳逆而升陷陽。
大腸俞疏通腸胃之氣化兮而潤便燥,膀胱俞疏通膀胱之氣化兮而利小便。
曲池行氣,雲門開胸。
陽陵泉有行氣導泄之效,厥陰俞有治胸滿嘔吐之功。
肝俞治肝,肺俞理肺。
欲調腸胃之氣求內庭,理肺氣以中府。
氣海膻中專治一切氣病,上中下脘乃脾胃之氣疾。
足臨泣泄肝降逆以定喘,足三里升氣降逆而調中。
調和衛氣有大椎,行氣下氣尋照海。
商陽泄腸,內關調胃。
合谷泄肺氣之郁結,肺俞降肺氣之上逆。
血門
穴有血門,亦當牢記。
一切血病膈俞饒,大便膿血腹哀治。
委中清血中之毒,行間行瘀可破血結之証。
天樞足三里破瘀理血,有治吐血咳血行血之效;太沖三陰交通經行瘀,尤有清血涼血固血之功。
咳血咯血肺俞太淵宜審,嘔血咳血心俞肝俞同攻。
月經不調自有地機血海,漏血不止無不交信合陽。
鼻衄二間極效,牙衄合谷最良。
月事不行照海灸,吐血不止尺澤攻。
迎香氣戶能治鼻衄不止,十二井十宣能使氣血通流。
血崩漏血求大敦,調經行瘀曲池針。
吐血咳血有魚際,齒衄鼻衄求內庭。
中極關元婦人血症為主,氣海陰交施功效亦同。
若能因症配合而施治,針到病除顯奇功。
虚門
虚者補之,穴要審真。
隱白補脾益腎,地機補脾益精。
益精氣之不固漏谷去取。
補氣血之不足心俞下針。
脾胃虚弱補使上中下脘,飲食不化脾俞胃前同功。
陽氣欲脫神闕灸,虚損勞弱天樞攻。
治虚勞肺痿魄戶好,止陰虚盜汗間使高(佐太溪、陰郄)。
膏肓俞益精氣而補虚損,中膂俞止消渴而益腎陰。
補腎益精命門腎俞宜審,養津益液太淵少沖同針。
大便閉結支溝取,虚熱煩渴湧泉清。
關元固下元益精氣而補虚損,氣海固下元助陽氣且滋腎陰。
補肺治虚勞以肺俞,補中益脾陽以公孫。
太沖曲泉與行間補血而養肝,太溪復溜連交信滋陰而補腎。
中極固下元虚冷,曲骨補真氣而益精。
肝俞補肝血,上廉溫胃津。
足三里益氣而補脾胃,三陰交生氣血而補三陰。
此是實踐特效穴,必須師傳始得真。
實門
實則泄之,症要辨清。
湧泉然谷太溪俱泄腎,神門少府通里俱泄心。
脾胃之實何穴泄,陰陵商丘同公孫,心包有熱中沖泄,曲澤內關大勞針。
泄肝期門曲泉行間太沖好,大腹商陽二間合谷曲池清。
小腸少澤同少海,泄膽陽陵臨竅陰。
膀胱委中中極泄,三焦關沖外溝清。
若還痰多豐隆泄,胸膈痞滿上脘針。
井少商滎魚際絡列缺合尺澤,連募中府穴泄肺從肺經。
胃實內庭足三里泄,血結膈俞血海攻。
泄胃逐穢通腸天樞妙,泄腑導泄消滯中脘針。
辨証虚實當分清,施治補泄明於心。
寒門
寒則溫之,須了於心。
中脘神闕氣海足三里,中焦寒冷灸即溫。
心俞溫而振陽氣,溫肝之寒灸大敦。
然谷溫下助腎火,命門腎俞再同針。
章門溫臟寒積聚,理心腹寒以公孫。
溫中理脾陰陵灸,一切血寒三陰交。
中下焦寒隱白理,灸後壯陽脾亦溫。
一切表寒大椎除,後溪陶道裡可清。
關元暖宮陽氣振,腹寒血冷曲泉溫。
治寒以溫,施灸或針。
熱門
熱則清之,陰陽有別,肺俞魚際俱泄肺,少商尺澤刺出血。
陽明經熱商陽二間連,解表經渠與列缺。
合谷不但清氣分,且清頭面諸竅熱。
解溪厲兌足三里,中脘內庭清胃熱。
肝俞脾俞同胃俞,泄肝又泄五臟熱。
清心神通(即神門與通里)心少府,行間則清肝腎熱。
大椎陶道退熱兼解表,三陰交平肝而清血。
間使內關清心包,又能解散胸中熱。
清血少沖小澤連血海,太溪養陰而清熱。
三焦有熱上脘澆。
身熱曲池有特效,其功則在清氣分。
清腸熱有小腸俞,絲竹空清頭目熱。
熱大都陰陵泉,陰陵還能清胸熱。
湧泉治余熱不解,尤能清腎治熱毒,還能清泄四肢熱。
身熱煩渴心包熱,勞宮尺澤刺出血。
頭腦有熱求百會,後溪大杼清表熱。
胸背煩熱內關大陵心俞膈俞可針,肚腹悶熱三里內庭天樞大腸可清。
惡心嘔吐中暑熱金津玉液刺出血,若泄五臟六腑熱,則救臟腑諸腧穴。
臟熱當清,腑熱當泄,審証清楚,隨經挑穴
風門
原夫百病,首中於風。
合谷解表祛風寒,大杼解表而祛風。
魚際解外感風寒之邪,
肩髃周身四肢之風。
頭風外感風池妙,頭痛驅風頭維攻。
搜周身風邪有曲池三里,治腰腿諸風必風市委中。
冷風濕痺針環跳,頭風外感列缺攻。
陽陵泉搜四之風且舒經絡,足三里搜四肢之風又治腹痛。
肺前驅風治風寒咳嗽,通天泄表可以鼻塞不通。
風府風門專理一切中風病,百會水溝治一切暴中風。
風性善行數變,治療切莫死板。
濕門
大凡濕証,艾灸最良。
利濕委中太溪好,行濕昆崙陰陵泉。
承筋天樞化脾胃之濕而助消化,脾俞胃俞化脾胃之寒以快飲食。
燥濕行濕足三里,化濕行濕三陰交。
內關利濕有開胃祛痰之功,水分滲泄為利小便治水腫之穴。
治濕大要,肺脾腎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