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及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及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49dfac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9.png)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及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周乐萍决摘要j在全球经济疲软乏力的情况下,海洋经济整体增速大I于全球经济增速,从而成为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的新的I增长点。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新的海洋发展策I略,对海洋经济发展进行新的布局。
本文选择了美国、I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具有不同特征的传统海洋强丨国,分析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海洋发展战略动态等,I了解全球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世界海洋经济发展I趋势。
基于此,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海洋经济规划、I海洋科技发展、海洋绿色发展、海洋经济环境、海洋I民众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希望为中国海洋经I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I海洋经济海洋产业世界海洋经济船舶制造业I传统海洋国家*本文为山东省软科学“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动态对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启示”(项目编号:2019RKC23008)中间成果。
**周乐萍(1985~),博士,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经济。
128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及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乙海洋蕴藏的丰富资源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未来福祉和经济繁荣的依托所在。
近年来,海洋经济的价值和战略意义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2018年,全球海洋经济总产值已超过2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还将增加2倍,年均增速将达到3.45%,就业拉动水平也将高于世界经济整体水平。
①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制定相应措施来应对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一)美国1-美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对于美国来说,海洋经济是美国经济重要且具有弹性的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依赖海洋和五大湖的六大海洋产业。
美国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利用开发海洋资源最早、开发程度最高的国家。
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海洋经济发展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国民经济贡献和就业贡献突出。
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
![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e06a40c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0.png)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21世纪初中国政府制定的关于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方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坚持科学用海、持续发展的方针,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全面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实现海洋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促进沿海经济圈、世界经济发展。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实施海洋开发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实施海洋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海洋资源永续利用;实施海洋人才战略,促进海洋人力资源开发;实施海洋区域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协调发展;实施海洋对外开放战略,促进海洋经贸合作;实施海洋生态安全战略,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实施海洋权益维护战略,促进海洋和平与发展。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问题及未来规划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问题及未来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26195f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3.png)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问题及未来规划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截至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总产值已经超过了9万亿元,海洋产业占GDP比重在不断扩大,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海洋资源日益枯竭、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中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一、中国海洋经济面临的问题1、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渔业资源枯竭、海洋生态系统颠覆等问题日益严重,一些海域已经出现过度开发的现象,环保问题也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2、海洋运输物流问题国内海洋运输与其他国家比较存在着鲜明的差距,不同水平的港口建设、大型化船舶建造难度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无法解决海上货物供应链物流高效运营的问题,让海洋运输成为了一个长期的痛点。
3、海洋科技创新问题与西方等国家相比,中国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科技手段难以满足未来海洋经济发展需求。
因此,在海洋领域的技术创新,尤其是深海科技与高新舰艇技术方面仍需要加大投入。
4、海洋产业协同问题由于海洋业态复杂,国家战略与省级规划难以有效衔接,海洋产业链上下游关系错综复杂。
加强海洋产业协同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海洋经济未来规划1、推进海洋环境治理与保护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和治理,并鼓励支持海洋科技和生态保护技术等创新发展。
2、加强海洋产业链建设加强海洋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建立完整的海洋产业生态系统,促进海洋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例如,加强港口建设、提高船舶建造能力等。
3、深化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推广人才交流、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与产业竞争力激发,以助推我国海洋科技与高端产业向世界前列。
4、推进“可持续海洋经济”布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绿色海洋经济发展。
例如在海洋风能、深海矿产资源等领域,加大绿色产业投入,降低海洋污染压力。
三、结语总而言之,中国海洋经济正在高速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在海洋经济中,中国和某个国家的差异是什么?
![在海洋经济中,中国和某个国家的差异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eb9d3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a.png)
在海洋经济中,中国和某个国家的差异是什么?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扩张,海洋经济成为了各大经济体竞争和合作的新领域。
作为世界最大海洋国家之一,中国在这一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中国和某个国家在海洋经济中的差异,以期全面解析两国之间的竞争优劣与合作前景。
一、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中国是一个拥有广大海域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油气、渔业、矿产等。
而另一个国家则拥有独特的海洋资源,如珊瑚礁、海龟、海藻等。
两国之间虽然有一定的交集,但仍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相对成熟,但也存在挑战,如环保问题、资源枯竭等;而另一个国家则面临着资源开发不足、技术落后等瓶颈,但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中国海洋资源分布特点中国拥有辽阔的海域,总面积约为320万平方千米,是全球第二大海洋国家。
其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如渔业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海底地形及地球物理数据等。
其中,渔业资源是中国最具规模、最重要的海洋资源之一。
根据2018年发布的《水产资源调查》中,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为5534万吨,其中逐渐回复增加个体鱼类占比90%以上。
2.另一个国家海洋资源分布特点另一个国家拥有独特的海洋资源,如多种珊瑚礁、海藻、海龟等。
其中,珊瑚礁是当地海洋环境中的独特资源,但在过度捕捞、过度开发等因素影响下,其数量已经大幅下降。
二、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态势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是两国之间的重要差异。
中国作为全球海洋经济大国之一,其海洋产业结构较为完备,但也同时存在着经济模式单一、产业结构落后等问题;而另一个国家则需要广泛的转型和升级,以追赶全球海洋经济的发展潮流。
1.中国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态势中国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较为完整,主要包括渔业、造船、海洋工程、海洋旅游等众多领域。
截至2019年,我国海洋经济总规模已经达到了7.8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9.6%。
然而,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增长模式单一,亟需转型升级,推进高端化、绿色化等发展模式,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海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
![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4b794e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d.png)
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作为中国周边最广袤、综合资源最丰富、底财产最珍贵的领域之一,海洋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如何制定科学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从海洋经济的概念入手,深入探讨海洋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海洋经济的概念海洋经济是一种立足海洋、利用海洋、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方式。
它包括海洋动力、海洋旅游、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
海洋经济是一种跨界经济,不仅仅是经济,更是涉及科技、环境、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领域。
二、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日益迅猛。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海洋经济规模达到8.4万亿元,占GDP的9.0%以上,同比增长近7.5%。
其中,海洋旅游、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水养殖等产业迅速崛起。
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开发利用粗放、海洋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三、海洋经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海洋经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
随着精细化管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等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洋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如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深海勘探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但同时,各类环境问题也在不断浮现,如海洋垃圾、海洋生物等。
因此,探索可持续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是至关重要的。
四、1、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建立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在全面了解海洋资源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2、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攻关。
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大海洋科研领域的投入,开展创新型项目和技术集成应用研究,推动实现“从海洋走向科技”升级转型。
3、推进海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重点发展海洋旅游、海洋生态农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水养殖等新兴产业,建设海洋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培育一批优势海洋产业集群。
海洋强国战略与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海洋强国战略与海洋经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619e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f.png)
海洋强国战略与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和资源的日益枯竭,国家对海洋的重视度逐渐提升。
作为拥有广阔海域的国家,中国积极推动海洋强国战略,致力于发展海洋经济。
本文将围绕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对中国的影响和未来发展的路径。
一、海洋强国战略的定义与背景海洋强国战略是指国家在利用、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以及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
海洋强国战略的意义在于,通过加强海洋产业发展和维护海洋安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提出海洋强国战略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此外,海洋经济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也需要中国在海洋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影响力的增强。
二、海洋强国战略对中国的重要性1. 提升经济发展海洋经济被视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渔业资源和潜在的油气矿产资源,海洋旅游、海洋能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海洋经济不仅可以提升国内就业率和人民生活水平,还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
2. 加强国家安全海洋强国战略意味着加强对海洋领土的掌控和保护海洋权益的能力。
中国拥有许多有争议的海域,如南海、东海等,通过加强军事力量和海上执法能力的建设,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确保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3. 推动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是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
中国已经在深海探测、海洋资源勘探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海洋强国战略要求加快推动海洋科技创新,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升我国在海洋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挑战1. 加强法治建设海洋经济发展需要明确的法律法规保障。
加强海洋法治建设,建立健全的海洋管理体系和制度,能够有效规范海洋经济活动,推动海洋产业健康发展。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思路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91976d7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4.png)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思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岛国家,中国有着广阔的海洋领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前景不可估量。
但是,海洋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生态系统破坏等等。
为了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的战略和思路,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海洋环境是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海洋环境整治,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落实,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同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减少生态系统的恶化和退化。
二、推进海洋产业协同发展海洋经济发展需要依托于各种产业的发展,包括海洋能源、海洋港口、船舶造船、海洋科研等五大领域。
针对这些领域的发展,我们应该推进海洋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的衔接和资源的共享,推动各个产业间的互动和协同。
同时,也应该加快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新能源等前沿领域,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是全球性的经济活动,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都是全球资源和环境。
因此,加强国际合作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对国际海域的开发和利用,推进国际海洋法的制定和执行,增强国际合作的互惠互利性和共同发展性。
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弥补自身的短板和不足,推进海洋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四、促进海洋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需要这些人才能够驱动和推进海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海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对海洋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加强海洋科研和产学研用的联合。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06b33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c.png)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海洋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国家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的海洋生产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发展战略、政策体系和创新驱动三个方面,对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进行全面探讨。
一、发展战略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国家层面制定的对海洋经济发展进行指导的长期规划。
我国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海洋强国建设,即通过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提高国家综合海洋实力。
在制定战略时,需考虑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根据我国海洋资源的特点,优先发展海洋产业。
我国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应以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能源等产业为重点,发挥我国在海洋领域的优势。
其次,要通过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的跨越发展。
这需要加强与各地区、各行业的合作,促进海洋经济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集海洋资源利用、海洋技术服务、海洋生态保护等为一体的产业链。
最后,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应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确保海洋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二、政策体系海洋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是指在制定战略指导下,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总和。
政策体系的构建是保障海洋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建立健全的海洋经济发展政策体系,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宏观管理,制定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政策。
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确保各个领域的政策衔接性和协同性。
其次,要加强产业引导和支持政策。
国家应制定优惠政策来鼓励海洋产业的发展,包括财税、金融、土地等多方面的支持措施,促进海洋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再次,要加强监管政策,强化海洋经济的合规性。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新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新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d0bed2a910ef12d2bf9e75b.png)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新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随着世界范围内陆地资源受制约现象愈演愈烈,海洋开发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也成为世界多数沿海国家争先发展经济的先动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是我国今后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方向。
目前我国开展海洋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借鉴与学习国外发展海洋经济的先进经验,不仅可以有效加快我国海洋经济建设进程,而且对我国推动蓝色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标签:海洋经济;新战略;启示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陆地资源受到制约的现象愈演愈烈。
海洋在全球化的今天扮演着各国经济联系纽带和运输大动脉的角色,对现代国际社会和各国的政治、经济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和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行为,是中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海洋开发战略已经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学习国外海洋发展的先进经验已成为今后时期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借鉴外国海洋经济发展新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国外主要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沿海国家制定并实施了海洋综合管理计划,这些计划在加快海洋综合开发进程的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一轮海洋竞争也将势在必行。
在诸多管理计划中,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尤为重要,纵览世界范围内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澳大利亚、美国、英国、韩国、加拿大等国无疑走在了世界前列。
学习这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
1.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海岸线漫长,海洋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良好,是世界上率先采用海洋经济政策引导海洋发展的国家。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分管体系制定管理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注重利益分配,有效兼顾海洋各个产业协调发展,从而更大程度上保持了生物多样性和利益分配,对海洋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e4fde2f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6.png)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危 及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
公平性
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模式特点
共同性
和谐性
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和谐性
即机会选择的公平,包括同代人之间的 公平及代际的公平。
即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 生产率的能力,其核心是要求人类经济 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 受能力。
(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
1.海洋经济发展的协同性—是指自然社 会系统内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 的相互支持。
2.海洋经济发展的高效性—是指海洋经 济发展具有高的效率和高的效用。包括:
高的生产活动效率 高的资源利用率
(三)社会的可持续性
1.社会是由个体人组成的,可持续发展是 以当代人的需要和后代人的需要来定义的, 所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人的问 题。 2.关于人的问题:人口数量、人口质量、 公平性。
三、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关因素分析
政府
1.区域海洋经济活动 行为的主体
涉海商人 社会团体
个人
2.下面仅对海洋经济发展有主要关系的因 素进行宏观层次的分析。
(一)海洋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1.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存在着密切的产业 关联,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海洋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整体国民经 济的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和 水平。
(二)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的关系
海洋资源利用的状况和配置效率: 1.海洋资源的产权界定 2.海洋资源的价值——价格确定 3.海洋资源的代际配置均衡
(三)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的关系
海洋可持续利用能力的高低,具体表现在:
海洋经济 海洋资源 海洋环境
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我国陆海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陆海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4000c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b.png)
我国陆海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殷克东;金雪【摘要】文章通过数据调查与分析对我国陆海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详细阐述。
从我国整体与沿海11省市两个角度分析宏观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三个角度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展开叙述,幵做出2001-2013年各产业产值变化图;从制度、科技、不平衡性等多个角度提出我国陆海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最后就我国陆海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This paper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between the landarea economy and marine economy in Chinathrough the dat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From two aspects,overalland11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to analyze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ts economy and economic structure;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marine economy in China fromaspects ofeconomic output, economic structureanddevelopmentof themain marine industry,moreover,made achange chartof the industrial output valuefrom the year2001to 2013;Describetheproblemsbetween the landarea economy and marine econom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etc..Finally,this articlepresent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suggestionsto solvethe problem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betweenthe land area economy and marine economy.【期刊名称】《中国渔业经济》【年(卷),期】2016(034)006【总页数】9页(P13-21)【关键词】宏观经济;海洋经济;协同发展【作者】殷克东;金雪【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海下大气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403海洋蕴含大量人类发展所必需能源、矿物质、水资源和稀有金属等重要战略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海洋已成为解决全球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趋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趋](https://img.taocdn.com/s3/m/a51d33d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4.png)
2023年 第1期海洋开发与管理83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基于三大海洋经济圈的实证分析营计德(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青岛 266100)收稿日期:2022-04-12;修订日期:2022-12-22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基于微观大样本数据的涉海企业生产率测度与分析 (17C Z K J 25).作者简介:营计德,硕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经济摘要:海洋强国战略和 十四五 规划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要求㊂文章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概况出发,使用环渤海地区㊁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集成数据,运用C i t eS p a c e 进行可视化结果分析,厘清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影响因素并构建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㊂基于此,文章通过进一步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此类影响因素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㊂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㊁产业发展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协同促进作用,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城市化水平差异则对海洋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㊂文章也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不足和前景进行了剖析,以期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㊂关键词:海洋经济;影响因素分析;知识图谱;发展取值;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P 74;F 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3)01-0083-11R e s e a r c ho n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a n dD e v e l o pm e n t T r e n d s o fC h i n a 'sM a r i n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m e n t :E m p i r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t h r e em a jo r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c i r c l e s Y I N GJ i d e(S c h o o l o fE c o n o m i c s ,O c e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C h i n a ,Q i n gd a o 2661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m a r i ne p o w e r s t r a t e g y a n d t h e 14t hF i v e -Y e a r P l a n h a v e p u tf o r w a r d h igh -q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a 's m a r i n ee c o n o m y .S t a r t i n g fr o m t h e g e n e r a l s i t u a t i o no fC h i n a 'sm a r i n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 p a p e ru s e d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d a t a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t h eB o h a iR i mr e g i o n ,t h eY a n g t z eR i v e rD e l t a r e gi o n a n d t h e P e a r l R i v e rD e l t a ,a n d u s e dC i t e S p a c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v i s u a l i z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t h e r e b y c l a r i -f y i n g s e v e r a l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o fC h i n a 's m a r i n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n g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f o r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l e v e l o fC h i n a 'sm a r i n ee c o n o m y.B a s e d o n t h i s ,t h i s p a p e r e m p i r i c a l l y t e s t e d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s u c h f a c t o r s o n t h e d e v e l o pm e n t o f C h i n a 's 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 b y f u r t h e r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a f i x e d e f f e c tm o d e l .T h e e m pi r i c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r ew a s a s y n e r g i s t i c e f f e c t b e t w e e n t h e r e g i o n a l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m e n t l e v e l 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 d e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84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v e l o p m e n t 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C h i n a's m a r i n ee c o n o m y,w h i l et h e l a c ko f i n f r a s t r u c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i nt h e l e v e l o fu r b a n i z a t i o nh a d p r o d u c e dc e r t a i nc o n s t r a i n t so n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y.T h e p a p e r a l s o a n a l y z e d t h e s h o r t c o m i n g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s o f C h i n a's m a r i n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t o p r o v i d et a r g e t e d p o l i c y 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 C h i n a's 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K e y w o r d s:M a r i n ee c o n o m y,A n a l y s i so f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K n o w l e d g e m a p,D e v e l o p m e n t v a l u e,P o l i c y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0引言当期,逆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剧,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更是使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逐渐严峻㊂ 双循环 的发展要求也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㊂从 双循环 的 逐步形成 到 加快形成 这一表述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目前在面临复杂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同时,也背负着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紧迫性压力㊂这意味着,在疫情冲击下的外循环发展存在暂时性受阻时,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内循环更需要被高度重视㊂现如今,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㊂深入探讨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因素对于有效落实海洋强国战略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十分关键㊂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中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㊁直辖市)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来剖析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并分析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关键因素㊂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选取的11个省(自治区㊁直辖市)的实际地理位置将其划分为3个代表性地区,即环渤海地区㊁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㊂此外,本研究还对现阶段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发展不足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针对性地阐述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在趋势㊂这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㊂1文献综述与本研究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㊂第一类是与我国海洋经济影响因素相关的文献和研究㊂诸多学者对可能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多样化的分类,并对其实际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现有研究的主要结论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㊂(1)海洋经济发展规模㊁产业结构㊁发展潜力㊁科技水平以及地域因素是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几类主要因素㊂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层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潜力对其海洋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1]㊂地域因素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在拥有优良海洋资源的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助力引擎作用突出[2]㊂此外,科技水平的进步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近年来尤为显著,并逐渐成为影响海洋经济长足发展的关键性因素[3]㊂(2)在主要研究方法层面,空间面板模型㊁主成分分析法以及R E S S I C框架法被诸多研究所青睐[4-7]㊂洪绵绵[5]在运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海洋经济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时发现自然禀赋和劳动力水平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增长具有极大的正向推动作用㊂(3)也有研究在海洋经济效率以及生态环境层面对可能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和研究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确实存在空间异质性,因地理距离的存在显示出空间溢出效应[8]㊂注重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力度的提升对于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9]㊂第二类是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路径和前景的文献和研究㊂新时代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前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营计德: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85景得到了广泛关注,海洋经济的发展动力机制以及协调动态模式探讨是实现我国海洋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一环[10-11]㊂在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路径环节,有关其动力机制维度的课题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影响㊁金融手段支撑以及科技水平进步等方面㊂(1)在生态文明建设层面,生态环境恶化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已经逐渐减弱,这得益于我国对环境保护措施的严格执行[12]㊂(2)在金融手段支撑层面,若干研究证明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且我国海洋产业的金融支持效率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13-14]㊂(3)在科技水平层面,研究表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型因素[15-16]㊂与此同时,在海洋经济发展动态层面的研究显示,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和海洋文化产业均与海洋产业结构的进化之间产生了和谐的互动[17-18]㊂有关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前景的研究大多将视线聚焦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愈发关注海洋经济的质量效益发展[19]㊂此外,也有部分研究将目光转向国际视野,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会随着 一带一路 等新的发展契机而不断实现新的突破[20-21]㊂2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概况及影响因素分析2.1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概况2.1.1海洋生产总值层面图1反映了2006 2021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情况㊂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㊂2006 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由20985亿元逐步攀升至89415亿元,增长十分迅速㊂图1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出现突发性的跌落,这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所致㊂不仅是在海洋经济层面,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我国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均造成了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㊂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但我国海洋经济仍然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㊂仅仅一年的时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便恢复至疫情前的发展水平并呈现赶超趋势㊂图12006 2021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F i g.1 C h i n a's g r o s sm a r i n e p r o d u c t f r o m2006t o2021数据来源:2006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2.1.2主要海洋产业层面图2反映了2008 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增量变化㊂可以发现,与图1所示的结果类似,除2020年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而出现短暂性的增量值跌落以外,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态势也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第二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就彰显出强劲的恢复能力㊂尤其是滨海旅游业㊁海洋交通运输业以及海洋渔业等关键性海洋产业,充分展示了其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发展潜力㊂图22008 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增量变化F i g.2 O u t p u t i n c r e m e n t o fm a j o rm a r i n e i n d u s t r i e si nC h i n a f r o m2008t o2021数据来源:2008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2.1.3分产业海洋产值层面图3反映了2006 2021年我国分产业海洋经济增值情况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与国内经济大环境一致,现阶段海洋经济的发展主力也已经逐渐转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86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移到海洋第三产业㊂海洋第三产业的发展已经遥遥领先,发展势头猛烈,发展潜力不容小觑,这集中体现了海洋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㊂如果能够保持海洋第三产业的现有发展态势,在抓住海洋产业分布转移的发展机遇的同时,着力实现对海洋第三产业质量结构的优化,就能够持续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赋能㊂当然,对于海洋第一产业以及海洋第二产业来说,其依然是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㊂依然要持续重视海洋第一产业和海洋第二产业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原有加成作用,才能最大化地提升海洋经济发展质量水平㊂图3 2006 2021年我国分产业海洋经济增值F i g.3 C h i n a 's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v a l u e a d d e d b yi n d u s t r i e s f r o m2006t o 2021数据来源:2006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2.1.4 分区域海洋生产总值层面图4反映了2006 2021年我国分区域海洋生产总值情况㊂从总体发展势头来分析,三大经济圈的海洋经济发展特征类似,均呈现海洋生产总值持续上升的发展状态㊂但是近3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增速要远远超过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与各级地方政府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密切相关㊂2.2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 i t e S pa c e 的可视化结果本部分希望获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主要发展特征㊂因此,本研究选择以基于C i t eS p a c e 计量分析的知识图谱为切入点,初步厘清并提炼现有的有关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研究的集中关注点㊂从各学者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倾向出发,有利于更加完整地归纳总结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特征㊂图4 2006 2021年我国分区域海洋生产总值F i g .4 C h i n a 's s u b r e g i o n a l gr o s sm a r i n e p r o d u c t f r o m2006t o 2021数据来源:2006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2.2.1 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在与本研究相关一组文献中,通过统计其关键词两两之间在同组的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频率,便可形成一个由所列文献关键词对所组成的集合,从而有效地确定该文献组所代表学科中各个研究主题之间的关联[22-23]㊂这是关键词共现图谱的计算和运行原理㊂本研究以海洋经济发展为文献收集的落脚点,运用C i t e S p a c e 软件对所获文献组的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得到如图5所示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㊂其中,节点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的频次㊂不难发现,图中连接节点大多围绕 影响因素 沿海区域 海洋产业 权重矩阵 时空差异 以及 海洋发展 等主要关键词展开,说明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这些关键词联系比较紧密,这也是本研究论证的关键内容㊂此外,在发散的其他节点中,还存在 时空演进 路径选择 金融支持 等关键词,说明在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中,也需要地理以及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辅助,才能使研究成果更具有说服力㊂2.2.2 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聚类基于以上对所选文献组的关键词分析,本研究继续根据C i t eS p a c e 算法要求将关系紧密的关键词进行聚类㊂得到如图6所示的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㊂在图6中,一共出现了3类关键词聚类,主要包括 影响因素 路径选择 和 海洋产业 等㊂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的计算结果与图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营计德: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87图5 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F i g .5 K e y w o r d c o -o c c u r r e n c e a n a l y s i s a t l a s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e e v e l o pm e n t 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计算结果在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也体现了部分新的关键词特征,充分证明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㊂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作为本研究高度关注的重点,在所列研究中出现的频次较高㊂图6 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F i g .6 K e y w o r d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a t l a s o 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m e n t 2.2.3 海洋经济发展的时间线图谱最后,本研究希望获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侧重点是否会随时间变化而出现差异㊂故在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的基础上,继续将其按照时间线划分,绘制并得到图7所示的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时间线图谱㊂从图7中可以发现,2016年是海洋经济研究发文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有关海洋经济的研究热点范围也呈现异常集聚的状态,这表示着学术界对海洋经济课题的关注度随着海洋经济的实际发展同步上升,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国海洋经济的良好发展前景和巨大潜力㊂图7 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时间线图谱F i g .7 K e y w o r d s t i m e l i n em a p of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m e n t 2.2.4 我国休闲海洋经济发展特征2.2.4.1 地域差异明显地域差异性和区域不平衡性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长期存在,分布在多个不同产业和领域,海洋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这是由我国所拥有的地形地貌特征所决定的㊂作为沿海地区主要经济带,环渤海地区㊁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这也是本研究选择这3个主要经济圈作为研究对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㊂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层面进行分析,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呈现 东部沿海地区最发达,中部发展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最弱 的差异化层级特点,发展水平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逐级递减㊂除此之外,各省域的发展水平也不平均且整体发展水平不高㊂这一特征也可从知识图谱的 时空差异 等关键词中得到体现㊂在其他内陆城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更是受到地理条件的长期制约㊂2.2.4.2 表现形式多样海洋产业 这一关键词在知识图谱中出现多次,从侧面证明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特征㊂结合图2所示的2008 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产值增量数据可以得出,我国海洋经济的实际表现形式十分丰富㊂举例来说,尤其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休闲渔业,作为传统渔业与现代旅游业多维度结合的产物,已经逐渐被消费者广泛接受㊂其在不同市场背景下可能还包括餐饮业㊁服务业等,自然而然具备多重产业聚集的特征,因此休闲渔业本身也可演化出更多样的表现形式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变化不断更新,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必然会演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88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化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型模式㊂3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3.1模型、变量与数据3.1.1模型设定为检验各类影响因素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直接效应,建立如下所示的固定效应模型㊂Q u a i t=β+X'iγ+D t+u i+εi t式中:Q u a i t为模型1的被解释变量,反映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㊂参数γ为本研究关注的研究重点,即文章所涉各类影响因素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所产生影响的真实反映㊂X'i t包含文章所选的一组与本研究高度相关的控制变量㊂为了进一步识别部分可能因国际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周期而存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加入一系列年度虚拟变量D t㊂同时,考虑到中国各地区间仍存在诸多异质性因素可能会对海洋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故在公式中进一步加入反映非时变异质性特征的效应项u i㊂最后,εi t为模型的随机误差项㊂3.1.2变量构建与数据处理3.1.2.1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体系构建在模型设定时,Q u a i t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具体代表我国海洋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㊂本研究选择使用加权法构建相关评价体系的方式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量化,测算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㊂变量构建方式如下:Q i j=ðn i=1w j x i j式中:Q i j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数;w j为设定条件下的指标权重;x i j为设顶指标的标准值;n 为模型设定下各个层级的实际指标数㊂该公式所包含的各个变量的具体设定如表1所示㊂表1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T a b l e1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i n d i c a t o r s y s t e mf o r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l e v e l层级指标名称指标含义指标代理指标属性经济水平人均海洋生产总值海洋生产总值/地区总人口o p g d p(+)海洋第一产业比重海洋第一产业产值/地区G D P o i n d1(+)海洋第二产业比重海洋第二产业产值/地区G D P o i n d2(+)海洋第三产业比重海洋第三产业产值/地区G D P o i n d3(+)海洋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o l a b o r(+)科技发展海洋科研人员素质海洋科研机构研究生学历人员/机构总人数o e d u(+)海洋科技课题数量海洋科研机构承担课题数o i t e m(+)涉海就业人员素质海洋科研人员/涉海就业人员o p e o(+)基础设施海洋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基础设施量/地区总人口o i n f r a(+)人均海域面积海域面积/地区总人口o s q u(+)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量/地区总人口o q u a n(+)生态环境工业废水排放单位土地面积排放工业废水量o e m i(-)环保投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地区G D P o i n v e(+)污染海域面积比重中度污染以上海域面积/污染海域总面积o p o l l u(-)数据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该评价指标体系中所使用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06 2021‘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年鉴“㊂控制变量主要来源于国泰安区域经济数据库㊂结合研究内容所需变量涉及的所有数据库信息,为保证完整数据集的齐整性,最终选取2006 2017年这一区间内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㊂经过加权测算,得出2006 2017年环渤海地区㊁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如下㊂在后续的实证检验环节,该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将作为模型1的被解释变量参与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1期营计德: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89测算㊂为了更加直观地表示三大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将表2的测度数据转化为图8所示的折线图㊂可以发现,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圈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走势较为一致,均呈现增长的发展状态,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三者之首,这与苏浙沪地区长久以来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其他二者而言相对落后㊂表2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指数T a b l e 2 C h i n a 's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m e n t l e v e l i n d e x 年份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20060.3490.4280.31820070.3660.4510.32320080.3900.4800.34020090.4150.5060.38020100.4360.5210.39320110.4660.5640.40720120.4900.5740.42620130.5370.6260.48720140.5380.6180.49420150.5730.6420.52320160.6200.6860.53720170.6330.7100.572图8 2006 2017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F i g.8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C h i n a 'sm a r i n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m e n t l e v e l f r o m2006t o 20173.1.2.2 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关键因素,通过数据收集和梳理现有研究,筛选并设定出如表3所示的诸多潜在影响因素,变量设定方法变量含义见表3㊂表3 控制变量指标与含义T a b l e 3 I n d i c a t o r s a n dm e a n i n gs o f c o n t r o l v a r i a b l e s 变量名称指标变量含义经济规模s i z eG D P (取对数)经济发展水平d e v e l o p 人均G D P (1取数)经济发展潜力g r o w t h G D P 增长率人口密集度d e n s i t y 区域人口数与区域面积的比值(取对数)城市化水平u r b a n 区域城镇人口与区域总人口的比值基础设施i n f r a公路货运量(取对数)劳动力成本l a b o r 职工平均工资(取对数)第二产业比重i n d 2第二产业G D P 与G D P 的比值第三产业比重i n d 3第三产业G D P 与G D P 的比值数据来源:国泰安(C S MA R )区域经济数据库㊂3.2 基准模型实证分析表4展现了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实证结果㊂其中模型1代表着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模型2与模型3分别代表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㊂首先,通过横向分析三大经济圈的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可以看出,经济规模㊁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潜力的系数均为正值且统计显著㊂因此,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向的协同作用,这充分证明海洋经济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海洋经济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㊂人口密集度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系数均为正且显著,说明高质量从业人员的培养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从侧面证明了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助力作用明显㊂城市化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的系数为负,表明其对海洋经济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制约,在海洋经济的后续发展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充分规避城市化水平不足和劳动力成本较高对海洋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也需要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上日程㊂最后,国民经济第二㊁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也需要被不断深化,才能有效实现其与海洋第二㊁第三产业的协同配合作用,最终实现海洋经济的长足发展㊂其次,通过纵向分析三大经济圈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可以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90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年得出以下几点推论㊂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近3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势头迅猛,其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出现赶超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趋势㊂表4的实证结果再次证明这一结论㊂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对海洋经济的刺激作用明显,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海洋第三产业的快速提升,这得益于政府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㊂表4基准模型检验结果T a b l e4B e n c h m a r km o d e l i n s p e c t i o n r e s u l t s变量模型1模型2模型3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s i z e0.313***(0.011)0.314***(0.014)0.194***(0.038)d e v e l o p0.031***(0.008)0.033***(0.008)0.444***(0.068)g r o w t h0.041***(0.009)0.048***(0.01)0.159***(0.009)d e n s i t y1.037*(0.02)1.036*(0.019)1.132***(0.018)u r b a n-0.394***(0.067)-0.404***(0.073)-0.439***(0.086)i n f r a-0.104(0.07)-0.132(0.073)-0.444(0.051)l a b o r-2.058(0.039)-2.057(0.039)-2.006(0.028)i n d20.139***(0.019)0.134***(0.08)0.008(0.018)i n d3-0.023(0.038)-0.008(0.042)0.218***(0.04)c o n s0.290**(0.122)0.219*(0.124)0.054(0.106)N1536390R20.37340.37670.4023注:***㊁**㊁*分别表示1%㊁5%和10%的统计显著水平;括号内为稳健性标准误㊂4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不足和发展前景4.1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不足4.1.1主要海洋产业发展不均衡结合图2的数据和表4的实证结果可以发现,我国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存在并不均衡的差异化特点㊂以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以海洋工程建筑业以及海洋矿业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相关海洋产业发展十分平缓㊂究其原因,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及其相关产业大多集中在海洋第三产业范围,已经充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海洋工程建筑业以和海洋矿业极其相关产业因受到资源禀赋和自然环境的限制则出现发展迟缓的情况㊂能否解决这一发展不均衡问题对于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和海洋科研高质量从业人员的培养也与之息息相关㊂与此同时,部分海洋产业还存在经营规模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的问题,亟须解决㊂4.1.2产业关联度亟待提升通常情况下,上游供应链决定着产业发展的前置推进动力,下游产业链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后续跟进动力,故供应链和产业链对产业的任一发展阶段都尤为重要,对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任一产业而言均是如此㊂必须加快实现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复合化脚步,才能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持续赋能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融合的案例不再鲜见㊂产业关联度的提升也不再局限于相邻产业之间,产业关联的跨度不断增大㊂以海洋渔业的新兴下属产业休闲渔业举例而言,休闲渔业现已和餐饮业㊁服务业㊁旅游业等多个产业形成联合发展的态势,实现了不同维度上的纵向产业链延伸,并取得良好成效㊂这对我国其他主要海洋产业的启示作用极大,如果各个海洋产业能够保持横向维度上的原有优势,并抓住纵向产业链延伸的发展机遇,就最大化地实现产业优化升级㊂并不断扩大内需,进而实现与多个不同海洋产业之间形成良性关联循环的发展目标㊂4.2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前景4.2.1绿色低碳不仅仅是在海洋经济领域,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㊂对于以我国海域为载体的海洋经济而言,绿色低碳发展对其发展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㊂海洋经济下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57795d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2.png)
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1.引言1.1 概述中国海洋产业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和开发海洋经济的产业,包括海洋能源、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科技等多个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资源的需求增加,海洋产业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海域资源的国家,海洋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本文将对中国海洋产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本部分将对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进行简要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并总结文章的重点内容。
2. 正文:本部分将包括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中国海洋产业面临的挑战。
3. 结论:本部分将总结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对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建议,并展望未来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中国海洋产业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海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展望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
同时,通过本文的撰写,也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增进对海洋资源利用的认识,以及对海洋生态保护的关注。
1.4 总结通过对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海洋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海洋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海洋产业将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然而,中国海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创新不足、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环境保护压力增加等。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综合而言,中国海洋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同时也需要面对各种挑战。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新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新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15f2788ec3a87c24028c465.png)
来 的 弊端 。 利 用 接 近 渔 业 实 践 机 会 对 渔 业 资 源 开 发 者 积 极 宣 传 政 府 环 保 政 策 .通 过 媒 体 及 相 关 社 会 环 保 组 织 充 分 宣 扬 环 保 理 念 和 海 洋 环 境 保 护 的重 要 意 义 及 紧 迫 性 ,从 而 提
升整 个 社 会 环 保 意 识 和 水 平 。
指 引作 用 。
[ 关键词] 海洋经济 ; 新战略 ; 启示
[ 中 图分 类 号 ] P 7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2 2 3 4 ( 2 0 1 3 ) 0 4— 0 0 4 5— 0 2
一
、
引 言
随着 我 国经 济 高 速 发 展 ,陆 地 资 源 受 到 制 约 的 现 象 愈 演 愈 烈 。海 洋 在 全 球化 的今 天 扮 演 着 各 国 经 济 联 系 纽 带 和 运输大动脉的角色 . 对 现 代 国际 社 会 和 各 国 的政 治 、 经 济 都 具 有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构建 和 实 施 国 家 海 洋 发 展 战 略 是 顺 应 时 代 潮 流 的 必 然 行 为 ,是 中 国 实 现 海 洋 强 国 战 略 目 标 的 基 础 和 保 障 。 海 洋 开 发 战 略 已 经 成 为 十 二 五 规 划 的 重 要 组 成部分 . 开发海洋 资源 . 维 护海洋权益 。 学 习 国 外 海 洋 发 展 的 先 进 经 验 已 成 为今 后 时 期 我 国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的 当务 之 急 . 借 鉴 外 国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新 战 略 已 经 成 为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的新动力。 二、 国外 主 要 国 家 海 洋 经济 发 展 战 略 目前 .全 球 约 有 1 0 0多 个 沿 海 国 家 制 定 并 实 施 了 海 洋 综 合 管理 计 划 , 这 些 计划 在 加 快 海 洋 综 合 开 发 进 程 的 同 时 , 在全 世界 范 围 内掀 起 新 一 轮 海 洋 竞 争 也 将 势 在 必 行 。在 诸 多管 理 计 划 中 . 海 洋经 济 发 展 的 战 略选 择 尤 为 重要 , 纵 览 世 界 范围内海洋经济发展 状况 。 澳大利亚 、 美 国、 英 国、 韩 国 、 加 拿 大等 国无 疑 走 在 了 世 界 前 列 。学 习这 些 国家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的先 进 经 验 ,对 我 国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起 到 了引 导 和 促 进 作用 。
2023年海洋经济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海洋经济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89fbd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8.png)
2023年海洋经济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海洋经济行业分析报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重点向海洋经济的转移,中国海洋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
本篇报告将对2023年中国海洋经济行业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一、行业总体发展状况中国的海洋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蓝色经济区域”,涵盖了深海矿产、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海洋能源、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领域。
目前,中国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具规模和潜力的海洋经济之一,其综合规模和发展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
根据海洋与渔业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一个产值超过五万亿元的朝阳产业,年均增速也在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
其中,港口物流和海洋旅游成为了海洋经济的两大支柱产业,在过去的五年中,其年均增长率均达到了20%以上。
此外,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深海矿产等新兴产业也在快速崛起,预计将会成为未来海洋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二、产业内部结构1.港口物流由于中国拥有着世界规模最大的货物出口和进口贸易,港口物流行业在国内的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了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之一。
根据行业人士的统计,目前我国的港口已经超过了200个,并且正在建设中的港口也不在少数。
随着长江经济带、粤东经济带以及北部湾经济带等国家重点经济区域的构建,预计未来该行业依然将维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2.海洋旅游伴随着我国国民旅游消费水平的逐年提高,海洋旅游也成为了独具特色和潜力巨大的产业。
基于海洋经济的蕴含特色,海洋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
目前,在沿海省份和岛屿游览方面,我国的海洋旅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未来,国家将推进海岛旅游经济发展规划,这将大大促进海洋旅游行业的发展。
3.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领域是一个非常具有活力和前景的领域,它不仅可以用来探索更多未知领域,还可以用来开发各种各样的高端产品,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799307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1.png)
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一、前言海洋经济是指一切以海洋资源为基础,依靠海洋科技为支撑,利用海洋空间为活动载体的生产与经济活动。
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也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是一个日益受到重视的研究领域。
本文旨在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我国海洋经济的绿色发展。
二、五个标题1. 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2. 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3. 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4. 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5. 海洋绿色技术发展的研究与应用三、正文1. 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念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是指在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中,以可持续发展、生态协调、环保节能等理念为导向,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消减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可持续的海洋资源开发、智慧型海洋渔业、清洁的海洋环境等多个方面来支撑。
2. 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一方面,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我国还存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以及执法难度大等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由于海洋石油开发、海洋废弃物排放等问题,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此外,还需要重视海洋环保、节能降耗、可持续开发等方面的探索。
3. 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了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步伐,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具体来说,应制定风险评估和环保规划,加强海洋环境监管,全面推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智慧型海洋渔业的建设。
此外,可以探索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产业转移、海洋旅游、海洋科技等。
4. 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启示中国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启示。
例如,要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和管理体系,加强海洋环境调查和评估,确保海洋环境质量的安全性。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历程和展望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历程和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6bdf394433d4b14e852468eb.png)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历程和展望刘亭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要转入国内,第三讲是讲《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历程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在这一部分当中,我们分五个层次做一些介绍。
首先是近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的简述。
第二个是对我们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做一些分析。
第三个就是对我们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是哪些做个说明。
第四个是特别强调一下海洋新兴产业是我们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个战略重点。
最后为了能够有利地保证海洋经济的成熟发展需要完善一系列的保障体系。
对这个保障体系的组成做一个介绍。
一、近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简述(一)近代我国海洋渔业和运输业发展较快首先,我们对近代以来我们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做个简要的回顾。
19世纪80年代,清庭的重臣左宗棠就开始多次上书朝廷、奏请在各省筹办渔业,这就是我们中国近代渔业的发端,这样获得清政府同意以后就开始发展渔业。
04年南通的一个实验家张謇又奏请清政府设立渔业公司。
就是现在意义上的发展渔业的经济组织,市场主题也开始萌生了。
我们国家近代的几轮渔业的发展就是始于南通的实验家。
辛亥革命以后,国民政府对于发展海洋渔业还是很重视的,专门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公布了一些政府的法规。
好比对于渔轮护航和缉盗,就是追拿偷盗这方面有奖励的条例,到公海上去捕鱼也有相应的奖励条例等等。
1927年,国民政府专门制定了发展海洋水产的规划,这些规划比如说建立中央的示范渔场、水产试验场、设置渔业保护局、开办渔业技术传习所、渔业养殖的鱼种厂等等。
到了1936年的时候全国的水产品的产量已经达到了150万吨,其中海产品的产量大概是100万吨,其他的50万吨就是淡水的渔业了。
同时,近代海洋的运输业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比较有名的是洋务大臣,就是我们中国近代洋务运动主要领衔人物李鸿章,他在1865年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局,也是我们上海以前的江南造船厂的前身,具体来营造轮船和机器。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1064f4a33687e21af45a952.png)
期。在能源. 原材料的供 给约束下 , 传统高增长产业增速
放慢 , 以地产汽车等消费升级带动的增长模式开始调整。 但与此鲜明对 比的是, 海洋经济呈现 出快速增长态势, 正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根据( ( 2 0 1 1 年 中国海洋经济统计
公报》 , 2 0 1 1 年我 国海洋生产总值为 4 5 5 7 0亿元 , 较2 0 1 0 年 增长 1 0 . 4 %, 占G D P的9 , 7 %, 海洋经济对 国民经济的贡献 ( 二) 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广泛的产业带动效应 海洋产业关联性较大, 如海洋石油工业 的兴起会影响 和推动钢铁 、 冶金、 造船 、 运输、 化工、 机械等一 系列工程技
我 国在周边及世界重要海峡 的通航利益、 促进我 国国际贸
易的发展至关重要 。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首要问题。
( 三) 海洋将成为我国突破资源瓶颈的关键领域 未来 2 0年是 中国工业化、 城镇化快速发 展的关键 时
撑和人才培养仍存在较大 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 : 涉海企业 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 产 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 海洋科技创新 体系形成缓慢 ; 主要海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 型为主; 海洋产业的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数量有限。整体 来看 , 我国海洋科技领域还处在第 二方 队, 落后 发达 国家 2 0 —3 0 年 。这主要是 由于海洋科技投资渠道单一 , 资金投 入不足 , 使得海洋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以及海洋科技成果 转化相对滞后 。同时, 海洋科研资源较为分散, 难 以形成 合力。我国现有海洋科研机构分 布在沿海 1 1 个省( 自治 区、 直辖市) , 归属于不 同机构与部门( 海洋局、 农业部、 中 科院、 教育系统等) , 整合度较低。人才培养主要基于海洋 教育力量。我国海洋产业属于 国家战略性 的新兴产业 , 但 却缺少高素质的海洋人才与之配套 , 海洋高新技术研发和 产业化的人才、 海洋基础学科的领军人才 以及海洋环境保 障人才等都不能满足海洋经济发展 的需求。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2篇)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47586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1.png)
第1篇一、引言海洋是地球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蓝色家园。
随着全球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已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战略资源。
我国作为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海洋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为充分发挥我国海洋资源的优势,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海洋发展战略》。
二、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背景与意义1. 背景(1)全球海洋经济发展迅速。
近年来,全球海洋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各国纷纷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投入,争夺海洋资源。
(2)我国海洋资源丰富。
我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管辖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3)我国海洋权益面临挑战。
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我国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的竞争和挑战。
2. 意义(1)保障国家海洋安全。
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保障国家海洋安全。
(2)推动经济发展。
海洋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促进社会和谐。
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
三、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目标与原则1. 目标(1)建设海洋强国。
通过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使我国成为世界海洋强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2)保障海洋权益。
维护我国在海洋领域的合法权益,确保我国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3)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 原则(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将海洋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统筹考虑海洋安全与陆地安全。
(2)坚持绿色发展。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3)坚持合作共赢。
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坚持创新驱动。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海洋科技发展,提升我国海洋产业竞争力。
四、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1. 加强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1)开展全国海洋资源调查,掌握海洋资源家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导读: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早在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提出“向海洋进军”。
1967年法国政府成立海洋部,统管全国的海洋事务。
1980年代美国就预言:“ 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世纪”。
这个预言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
尤其在人类社会面临地球表面“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口不断增加”三大威胁的今天,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物、化学、能源等各种自然资源,堪称是地球上一座巨大的“蓝色资源宝库”。
据科学家估算,全球海洋中约拥有50万种动物,其中仅鱼类就有2万余种,生物资源总量达26万亿吨,海洋储存着相当陆地上全部农产品1000倍的食物。
目前世界近海陆架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5%;天然气地质储量4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3。
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海洋油气勘探向深水(>300米)陆坡区推进,不断有新的大油气田发现。
新旧世纪之交,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已从1998年的1万亿美元快速增加至2002年的1.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4%。
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
随着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的发展,沿海各国开发利用海洋的规模日益扩大。
美国海洋经济产值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仅约300亿美元,80年代投资了1000亿美元开发海洋经济,到90年代初海洋经济产值已达3500亿美元,占世界海洋经济产值近三分之一;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
海洋经济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并成为沿海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
这片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海岸带、滩涂面积两亿余亩,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13%,目前已开发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浅海养殖潜力巨大。
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许多天然良港,宜于建设中等以上的泊位和港址有160多处。
生物种类多,已记录的物种数达2万种,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公里。
油气、矿床、再生能源、海上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1、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发展水平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资源包括“航行、捕鱼、制盐”,现在一般认为的海洋资源则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
按照普遍的划分方式,海洋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工业、海盐业、滨海砂矿业;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娱乐业。
从整个国际发展态势看,海洋经济在从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体向二、三产业为主体转化,产业结构内部也在不断的提升。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不同时期的各种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形成各种海洋产业,有传统的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盐业;近20年来形成的新兴海洋产业,包括海水增养殖业、海洋油气工业、滨海旅游娱乐业、海水直接利用业、海洋医药和食品工业等;另外还有一些正处于技术储备阶段的未来海洋产业,如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矿业、海洋信息产业、海水综合利用等。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已经形成七大类型:航运和通讯的海洋空间利用、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和能源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旅游和娱乐、海上废物处理、海洋军事利用、海洋调查研究等。
统计显示,上世纪60年代末,世界海洋产业的产值为130亿美元。
到了70年代,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每十年就翻一番:70年代初,为1100亿美元,1980年为3400亿美元,1992年达到6700亿美元。
2002年,世界海洋经济产值约1.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
中国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1964亿元,比2004年的12841亿元大幅增长约1.5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比2004年的3.9%大幅提高5.63个百分点。
我国海洋渔业和盐业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水产品总产量1990年跃居世界首位,目前约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1/3。
水产品人均占有量1997年29公斤,开始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造船业产值世界第二,商船拥有量世界第三,海洋经济发展自本世纪初开始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已位居世界沿海国家中等偏上水平。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海洋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海洋生物体系和工程原理,提供商品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它的重点集中在海水养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和环境与资源保护三个方面。
21世纪,海洋生物技术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目标,世界各国纷纷制订“海洋生物技术计划”,海水养殖、海洋药物、功能新基因、环境保护等成为国际竞争的热点。
尽管中国海洋生物技术起步较晚,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但海水繁殖与养殖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了许多居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1997年正式启动了海洋863计划,我国海洋生物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海水繁殖和养殖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在海水养殖物种优良种苗的培育和保存上,中国进行了包括组织培育及细胞工程育苗研究,虾、贝类三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海洋生物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海水养殖动物雌核发育和性别控制研究等,掌握了大型海藻良种克隆纯培养及保存技术、海藻生物反应器育苗技术、对虾、牡蛎、扇贝、珠母贝等的多倍体诱导培育技术等。
另外,在对虾性控技术、全雌牙鲆种苗培育、名贵的石斑鱼性控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
在海洋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开发上,我国主要进行了海洋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芋螺毒素的基因工程和药物研究、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其中,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严重危害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目前已分别构建了正常和病变的对虾组织CDNA文库,测定了近百个病毒表达序列标记(EST)及近千个对虾表达序列标记,开发了实用的对虾白斑杆状病毒快速检测的PCR试剂盒,使我国对虾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海洋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高,尤其在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方面。
海洋产值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明显低于发达国家10%-20%的平均水平。
从统计数据看,我国海洋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由“七五”初期的51∶16∶33,优化升级到2004年的30∶24∶46,2009年显著提高至5.9∶47.1∶47.0。
海洋产业结构逐步实现高级化。
但与一些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占比的平均水平超过60%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全球海洋捕捞业产量近十几年来一直保持在约8500万吨。
自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捕捞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船上安全加强。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及地区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改造渔具以及作业方式,实现了生态系统目标的成功进展以及有选择的捕鱼技术的成功应用,以便更有效地专捕特别体积的鱼和鱼的物种以及其它海洋生物,并力求减少对海底栖息地的影响。
用于改进海底栖息地分级的航海设备和工具最近的发展使得捕捞行业能更有效地捕捞特定资源并减少对深海栖息地和群落的影响。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人类开发海洋渔业资源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只有3%的海洋渔业储量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21%的渔业储量正被适度开发,即还能够提升开发量的渔业储量只占24%;而52%的渔业储量已被完全开发,不能再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更为严重的是,24%的渔业储量已被过度开发,其中7%的渔业储量已枯竭。
粮农组织的统计结果还显示,占开发总量30%的10种最大的渔业物种中,有7种处于完全被开发或枯竭状态。
中国目前也面临严峻的渔业资源污染、过度捕捞等生态环境问题。
如:局部渔业水域受到污染,天然渔场形不成鱼汛,海洋珍稀物种减少,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
2000年,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4571万吨、产值564.7亿美元;养殖产品上市率从1970年的5.3%增加到2000年的32.2%。
目前,世界水产养殖和贸易仍保持快速增长,养殖水产品的增加稳定了水产品国际贸易,减轻捕捞对资源的压力。
如欧盟渔业产品中有17%来自于鱼类养殖。
中国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70%,但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仍很低,处于低附加值、低效益、高成本发展阶段,并以透支未来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取得的。
主要问题有:(1)传统的综合养鱼方式仍作为主体,而国际上则普遍关注水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崇尚绿色水产品。
(2)养殖品种仍以四大家鱼为主,无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
(3)养殖饲料营养不高,水产养殖饲料的革命仍遥遥无期。
中国水产养殖饲料的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且随着新一轮养殖热潮的到来,饲料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我国网箱养殖一直沿用鲜活饵料,甚至连新兴起的深水抗风浪大网箱养殖也使用小杂鱼作为饵料,这些饵料除极少部分被利用外,大量的成为残饵,流失到自然海域;加之养殖鱼类排放的大量有机物,不但污染周围的水域环境,而且由于对海中幼鱼资源的大量捕捞,造成自然资源饵料基础的大幅度下降,直接影响了国家禁渔效果。
(4)经营形式仍属于小而全、高成本、低效率的小农经济,水产养殖发展始终未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而是逐步走向低品质、低价格的产品充斥市场,产业整体素质不高。
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组织化水平较低,并成为制约养殖产品竞争力提高的瓶颈。
与传统海洋经济不同,现代海洋经济的的一大特点,就是对高新技术的高度依赖。
例如,海上油田开发从勘察、钻探、开采和油气集输到提炼的全过程,几乎都离不开高技术的支持。
海洋开发所需要的几乎所有技术都是资金密集、知识密集的高新技术。
正由于世界海洋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引发全球性的海洋开发热潮,推动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及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海洋产业是海洋捕捞、海水制盐和海洋航运业;70年代以来,海洋油气开发、海水增养殖(海洋农牧化)、海洋旅游和娱乐逐步成为规模越来越大的新兴产业。
国际海洋三大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发展态势相仿,产业结构之间第三产业的比重日益增大,同时,产业内部结构看,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2、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综述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便把目光投向海洋,海洋开发战略的重要性逐步被沿海国家提上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