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埃及法老统治时期 古埃及在设法老统治时期有监督官负责对全国各级机
构和官吏是否忠实地履行受托事项,财政收支记录是否准确 无误加以间接管理和监督。
在公元600年左右,古埃及在记录官、出纳官和监督官之 间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牵制制度。
这些做法蕴涵着内部牵制的最初形式。
2.1 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萌芽期
早见于《周礼》一书,考虑到掌握和使用财务的官吏可能 进行贪污盗窃,弄虚作假,因而规定每笔财赋的出入,要经几 个人的耳目,达到互相牵制的目的。
西汉的上计制度,宋太祖时期的“职差分离”、“主库吏 三年一易”制度,都是内部牵制的表现。
2.1 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萌芽期
意大利 15世纪末,借贷复式记账法在意大利出现。自此,对管
2.2.3内部控制制度特征 • 这一时期推动内部控制发展的主要是审计职业界,因此就不可避免的
带上了审计的烙印。所谓的两分法也成为出于审计便利的需要之产物 ——注意力仅集中于会计控制的测试,对管理控制鲜有涉及。 • 缺陷: 两分法未能完整地反映内部控制所涵盖的内容,也没有考虑控 制环境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其实施效果的影响。 • 意义:这些概念的界定和分类为内部控制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 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组员:罗姣、周澎、肖湘雨、丁义、谢璐明、刘 洁、彭慧卿、孟彬婵、彭楠雅、石梦婷、李牧远、
李欢婷、苏芳艳、谈雅萍、唐迪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 1 内部控制的内涵 • 2 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 • 3 内部控制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 4 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5 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 6 总结
的个人和部门发生同样的错误的概论很小,并且串通舞弊 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 该时期内部牵制的特征 这一时期内部牵制主要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内部控
制在内部牵制阶段完成了实践塑造的过程。
2.2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奠基时期
2.2.1 发展背景 进入20世纪以后,内部控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期间
2.1 萌芽期——内部牵制 2.2 奠基时期——内部控制制度 2.3 发展期——内部控制结构 2.4 成熟时期——整体框架
2.1 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萌芽期
2.1.1 产生时间 约 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
2.1.2 各国表现: 公元前36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代
古埃及法老统治时期
2.2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奠基时期
2.2.2内部控制制度概念的提出 20 世纪 4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这一术
语,并把内部控制划分成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这是内部控 制发展的第二阶段,奠定了内部控制发展的基础。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 方法和措施,旨在保护企业资产,审核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内部牵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 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 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 织上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人或部门的功能
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2.1.3 萌芽期——内部牵制
• 内部牵制的概念解释 该定义隐含着内部牵制是一种制衡,两个和两个以上
2.3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发展时期
2.3.1内部控制结构概念 • 20 世纪 70 年代至 90 年代初,内部控制概念演变为“内部
控制结构”,是内部控制概念的第三阶段,即内部控制的 发展时期。 • 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 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环境、 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
定义强调,内部控制不只限于与会计和财务部门直接有关的控 制,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经营情况、统计分析及其 报告送交有关部门、制定培训计划,以及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保证管 理部门准确制定和落实各种程序,并保证其得到贯彻执行等内容。
该定义首次将触角伸入管理领域,有了管理控制的雏形。
2.2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奠基时期
理钱、财、物的不同岗位进行分离,并利用其勾稽关系进行 交互核对。
直到19世纪末期,一直被认为是保证所有钱物和账目 正确无误的理想牵制方法。

2.1.3内部控制牵制
2.1.3 萌芽期——内部牵制
• 内部牵制的概念
美国著名审计学家蒙哥马利在 1912年的著作《审计——理 论与实践》一书中已明确的表述过内部牵制的思想。根据《柯 氏会计辞典》的解释。
古罗马帝国 古罗马帝国宫廷库房采取“双人记账制”,即每一笔财产
收付要有两个记账员同时记载,然后定期或不定期地将两本 账册进行核对,它还规定,有权使用钱财的人必须与实际收 支钱财的人反复查对账实是否相符。
2.1 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萌芽期
中国 在我国,内部牵制制度到西周时期已基本形成,其思想最
1 内部控制的内涵
•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实施 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 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财务 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 包括五个要素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2 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
古罗马帝国
中国西周
15世展——萌芽期
公元前36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代
存在着极简单的内部牵制的实践。
钱财经手人
付款清单 记录员记录并汇总
汇总时用核对符号核对付款清单
这表明简单的内部牵制措施已经出现在原始的会计实践
中。
2.1 内部控制理论在国际上的发展——萌芽期
又以40年代为分水岭,经历了实践塑造和理论完善两大历程 。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公司等经济组织步入经济舞 台,尤其是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产业革命相继在英 美等国家完成,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了重大变化,促 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发展,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导致 企业内部加强管理的呼声更加强烈。同时,为了保护投资者 和债权人的利益,各级管理人员也不得不开始进行全面企业 管理的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