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我们以为存在于历史中的人物,其实全是虚构的

这些我们以为存在于历史中的人物,其实全是虚构的
这些我们以为存在于历史中的人物,其实全是虚构的

这些我们以为存在于历史中的人物,其实全是虚构的

本文导读:貂蝉: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也是唯一一位无史料记载仅存在于小说戏剧中的的美女,曾登场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貂蝉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女性形象,其善歌舞,色伎俱佳,凭借自己的美貌智慧在诸侯争霸的战乱年代,辗转于各诸侯之间。

02

周仓:周仓,字元福,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真实历史上不存在。

其形象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本是黄巾军出身。

关羽千里寻兄之时请求跟随,自此对关羽忠心不二;

在听说关羽兵败被杀后,周仓也自刎而死。

在《演义》及此后的各种民间传说中,周仓均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在各地的关帝庙中。

关羽神像的两侧也经常供奉周仓、关平(关羽之子)的神像。

03

罗成:罗成是隋唐故事中的人物。

在清初褚人获的讲史小说《隋唐演义》中,虚构了罗成罗公子。

他是燕山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

在《兴唐全传》胯下闪电白龙驹、手中五钩神飞枪。

隋唐十八杰中列第七,十六杰列第七,在《说唐》中是第七条好汉。

04

八贤王:有关杨家将的故事或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

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似乎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然而“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

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

05

李岩:传闻中李自成的谋士,可能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从大顺军的参与者郑廉在《豫变纪略》中到康熙年间《杞

县志》中的一篇《李公子辨》,都否认了此人的存在。

近年来明末清初方面的大师级人物顾诚先生的成名作正是一篇剖之甚严的《李岩质疑》,在这篇文章中彻底否定了李岩的存在。

06

陈真:霍元甲大师的得意弟子,在恩师被害后他顶起了精武门的一片天,并把恩师的精神发扬光大。

拳打日本人脚踢大汉奸,在日本人的虹口道场单挑无数日本武士无人可挡如春哥附体。

他为恩师复仇并踢碎了东亚病夫的牌子看得无数中国人像吃了催情药一样热血沸腾。

后来死于日本人的枪下,巴嘎!!

陈真在名气上不输于老师霍元甲,而现实里霍的大弟子刘振声反而却路人起来。

《精武门》剧本出自倪匡之手,真是这位小说家编造的这一切。

07

王二小:抗日英雄王二小。

13岁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将敌人引入八路军伏击圈,而自己却英勇牺牲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有资料认为这个事件最早刊登于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然很多人都试图查找原报道,结果均无果而终。

于是追寻王二小的资料最早便到了《《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歌词作者方冰曾不止一次地说他

“是个复合人物,是综合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创作出来的。”

曲作者李劫夫的女儿也介绍过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

她说:“这是个虚构的故事……

反扫荡之后,爸爸和战友方冰叔叔商量:

我们经历了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我们写点故事歌不好吗?

歌颂那些在敌人面前不屈的英雄们,使他们的事迹得以流传,教育后来的人。

于是方冰叔叔很快就写出了《歌唱二小放牛郎》和《王禾小唱》两首词来。”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三国)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三国) 三国: 鞠躬尽瘁(诸葛亮):【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 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 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顾茅庐(刘备):【成语故事】官渡大战后,刘备败投刘表。徐庶被骗去许都。走时推荐诸葛亮刘、关、张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历经三次才得见。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北曹操占天时,南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 煮豆燃萁(曹植):【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兄弟曹植的才华,想找一个借口把他杀死,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处死。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只好贬他去镇守边疆。 刮目相看(吕蒙):【成语故事】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吕蒙说道:“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 初出茅庐(诸葛亮):【成语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张不以为然。不久,曹派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打新野,诸葛亮借刘备印剑点将。埋伏在豫山博望坡,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大获全胜。使关羽、张飞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乐不思蜀(刘禅):【成语故事】三国时,蜀国刘备驾崩后,刘禅继位,请诸葛亮辅佐。阿斗 每天吃喝玩乐,诸葛亮去世后,魏国攻打蜀国,蜀国阿斗自愿投降,带旧大臣到魏国去当“安乐公”,继续吃喝玩乐的日子,并说“此间乐,不思蜀。” 七步成诗(曹植):【成语故事】三国时,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欢。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言过其实(马谡):【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国大将马谡喜欢谈论军事理论,诸葛亮比较欣赏他。刘备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魏国司马懿亲自带兵与张郃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 派马谡带兵防守,可是马谡骄傲轻敌,死搬兵书,结果被打败。诸葛亮只好挥泪斩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为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 正当大功告成撤军时,南方彝族首领孟获纠集残兵余勇来袭击蜀军。双方一交锋就活捉孟获。 诸葛亮从大局出发放他回家。孟获先后七次被捉住,最终真心归顺蜀国。 宝刀不老(黄忠):【成语故事】当年魏将张郃攻打蜀国的汉中地区,守将告急。老将黄忠请缨出战,并且让同是老将的严颜当副将。到了关上,两军对峙,张郃便笑黄忠这么老了还出 来打。黄忠怒道:“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不老。” 才高八斗(曹植):【成语故事】“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 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可叹》诗中写道:“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即曹植)八斗才。”诗中就借用了“才高八斗”这个典故。 一身是胆(赵云):【成语故事】三国时,蜀将赵云带几十名骑兵去救援被曹军围攻的黄忠。 他们在杀死了很多敌人后冲出了曹营,曹军紧迫不舍。赵云命令大开营门,自己骑马横枪站 在门口。曹军以为营里有伏兵,只好退去。刘备知道这件事后,称赞说:赵云一身是胆。 封金挂印(关羽):【成语故事】刘备势单,曹攻陷徐州,又攻下邳,小沛。土山一战,关与 刘张失联,欲捐躯赴义。曹麾下张辽劝降关羽。曹公待关羽甚厚,定做衣袍,赤兔宝马相赠。关羽斩袁绍之颜良、文丑首级报此恩。后得知备于袁绍军中,弃财帛爵位驰赤兔绝尘而去。 单刀赴会(关羽):【成语故事】周瑜死,刘为和吴联合,答应孙权交还吴国。刘备强大在西川建立蜀国,关羽和关平驻守荆州。孙权要荆州。诸葛亮使计让吴使找关羽。吴使被关羽拒

50个历史名人,50个成语故事

50个历史名人,50个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11、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2、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3、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一、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 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二、寓言故事成语: 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 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 关于常见的成语练习 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成语就是这精神里璀璨夺目的明珠, 一、关于成语的来源(小学生应该了解的)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 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 3、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这类成语要注意这个成语的主人公,考试会考到,(后面有专门练习) 4、名言警句成语(可做了解)如,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一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磋琢磨, 5、来源于宗教的成语:(佛)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道)鸡犬升天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历史人物与成语有哪些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 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 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8、负荆请罪(廉颇)9、卧薪尝胆(勾践) 10、接竿而起(陈胜、吴广)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 13、四面楚歌(项羽)14、老当益壮(马援)15、投笔从戎(班超) 16、暴殄天物(商纣王)17、暗渡陈仓(刘邦)18、嗟来之食(黔敖) 19、怒发冲冠(蔺相如)20、手不释卷(刘秀、吕蒙)21、韦编三绝(孔子) 22、墨守成规(墨子)23、病入膏肓(蔡桓公)24、鸡犬升天(刘安) 25、高山流水(俞伯牙)26、口蜜腹剑(李林甫)27、风声鹤唳(苻坚) 28、泰山北斗(韩愈)29、破釜沉舟(项羽)30、东窗事发(秦桧) 31、程门立雪(杨时)32、司空见惯(刘禹锡)33、梦笔生花(李白) 34、力透纸背(颜真卿)35、成竹在胸(文与可,即文同)36、赤膊上阵(许褚) 37、马革裹尸(马援)38、黄袍加身(赵匡胤)39、洛阳纸贵(左思) 40、背水一战(韩信 )41、闻鸡起舞(祖逖)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蔺相如)44、退避三舍(重耳)45、乐不思蜀(刘禅) 46、指鹿为马(赵高)47、画龙点睛(张僧繇)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讳疾忌医(蔡桓公)50、多多益善(韩信)51、秋毫无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尽瘁(诸葛亮)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周兴)56、举一反三(孔子)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58、八斗之才(曹植)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 :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 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 :一饭千金(韩信) 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 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 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 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 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 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 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瞧(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 七步成诗(曹植) 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

关于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

关于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 “小说感兴社会之效,殆莫过于《三国演义》一书。”语出清末民初黄人所撰小说小话》,说的是罗贯中小影响之大。且不赘述它对明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和清君臣的影响;只看清末“西人之我国者,稍解中文即争《三国演义》;偶与论及中国英传记则津津乐道者,必此书也。或看今人由此阐发出领导艺术人才学、谋略学等范畴及在国内上八十四集《三国演义》电连续剧而引起的讨论热,见它的魅力方兴未艾。但是历史义小说毕竟不是历史本身,们必须把握历史与文学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因为它是一部历演义小说,它是以西晋史学家陈寿著的《三国志》作底本写成的通俗艺读物。本文分析明代文论家对三国演义》的评价中所体现关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看法。 一般而言,探《三国演义》的真实与虚构问题首先得弄清小说采用的材即历史资料,是否信;小说作者对他所描写历史人物是否做到了“不虚美、不恶”,不含有较大的偏见。显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较为客观地评论小说家发历史材料、探索历史背景、描写历事件和艺术地再现历史人形象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又有哪些不足,甚至重大的失误。而历来研者往往更多的是拘泥于细枝节,单从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从而作出简单判断,研究小说术再现历史人物及历史发真实风貌的功能方面则稍欠缺。当然还是有些文论家卓见识,能够理解作者罗中是如何运用辩证方法,适当地采用些虚构的情节来强作品的艺术性,而又能使这虚构的情节与历史的真人真事不出现太大的矛盾

突。从而使读者能够从思想上进特定的三国时代氛围,并尚友古人”,和小说中自己爱的人物产生共鸣。这才是备洞见识力的文论家超越世俗浅之处。 罗贯《三国志通俗演义》参陈寿的《三国志》及裴之的注文,也借鉴《后汉书》《晋书》中若干纪传并旁采《世说新语》《搜神记《三国志平话》等古籍。时也取材于《资治通鉴,而胡三省的注解更有助于者理解三国人物与历史事的前因后果。这就小说作者按时问顺序编三国的历史小说提供了鉴。民间传说、历史文、三国故事剧本、正统修史书的因素夹杂一起。可见《三国志通演义》历史与虚构相伴而生,可见时人在历史观题上的混乱之因缘。 明代蒋大器作序的《三国志通演义》,是小说成熟的标。蒋大器在序里第一论述了历史小说的基本特,肯定了他的社会作用。他明确出《三国演义》忠实于基本史事实,做到了“夫史非独纪代之事”,因而“亦庶几史”;另一方面,它又历史材料“留心损益,对某些人物、情节所取舍和虚构,表现出与历史作不同的特点。他说:历代之事,久愈失其传。前代尝以野史为评话,令瞽者演说,其间言辞谬,又失之于野,士君多厌之。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史,自汉灵帝中平元,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心损益,目之曰:《国志通俗演义》。文不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乎史。盖欲读诵者,人得而知之,若诗所里巷歌谣之义也。……则国之盛衰治乱,人物之出臧否,一开卷,千载之事,豁然于心胸矣。其问未免一二过与不及,俯而就之,观者有所进益焉。予谓其诗,读其书,不识其,可乎?读书例曰:若只读到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100个成语及答案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100个成语答案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 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 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 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10、揭竿而起(陈胜、吴广)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13、四面楚歌(项羽)14、老当益壮(马援)15、投笔从戎(班超)16、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商纣王)17、暗渡陈仓(刘邦)18、嗟来之食(黔敖)19、怒发冲冠(蔺相如)20、手不释卷(刘秀、吕蒙)21、韦编三绝(孔子)22、墨守成规(墨子)23、病入膏肓(晋景公)24、鸡犬升天(刘安)25、高山流水(俞伯牙)26、口蜜腹剑(李林甫)27、风声鹤唳(苻坚)28、泰山北斗(韩愈)29、破釜沉舟(项羽)30、东窗事发(秦桧)31、程门立雪(杨时)32、司空见惯(刘禹锡)33、梦笔生花(李白)34、力透纸背(颜真卿)35、胸有成竹(文同)36、赤膊上阵(许褚)37、马革裹尸(马援)38、黄袍加身(赵匡胤)39、洛阳纸贵(左思)40、背水一战(韩信)41、闻鸡起舞(祖逖)42、初出茅庐(诸葛亮)43、完璧归赵(蔺相如)44、退避三舍(重耳)45、乐不思蜀(刘禅)46、指鹿为马(赵高)47、画龙点睛(张僧繇)48、入木三分(王羲之)49、讳疾忌医(蔡桓公)50、多多益善(韩信)51、秋毫无犯(岑彭)52、望梅止渴(曹操)53、鞠躬尽瘁(诸葛亮)54、约法三章(刘邦)55、请君入瓮(周兴)56、举一反三(孔子)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58、八斗之才(曹植)59、陆海潘江(陆机、潘岳)60、举案齐眉(孟光、梁鸿)61、悬梁刺股(孙敬、苏秦)62、沆瀣一气(崔沆、崔瀣)63、江郎才尽(江淹)64、七擒七纵(诸葛亮)65、毛遂自荐(毛遂)66、铁杵成针(李白)67、莫须有(秦桧)68、桃李满天下(狄仁杰)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以来,以某种名义组织系列丛书,即时推出作家作品,一直是一个有效的出版策略。而在众多散文系列丛书中,由河南文艺出版社策划、编辑、出版、发行的“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丛书别具一格,尤其引人注目。收入这套丛书的作家已有铁凝、何士光、阎连科、周大新等,几乎囊括了新时期以来各个阶段颇有影响的小说家,集中展示了他们的心灵境况,展示了他们的妙手与文心。 关键词:小说家的散文铁凝梁晓声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以来,以某种名义组织系列丛书,即时推出作家作品,一直是一个有效的出版策略。这种做法一举多得,既可以突出某种创作上的共同性,又能够以量的优势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是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典型如赵家璧主编、良友图书公司出版发行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其在文学组织、出版和传播等方面的示范效应延续至今,是为佳话。 当下,各大出版社依旧采用这一惯例,陆陆续续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丛书,名目繁多,满足了不同阅读群体的文化需求。从文类角度来看,这些丛书尤以散文为盛。之所以如此,想来应该与散文所具有的轻便、灵活、亲切等特质有着密切

关系。而在众多散文系列丛书中,由河南文艺出版社策划、编辑、出版、发行的“小说家的散文”系列丛书别具一格,尤其引人注目。 迄今为止,收入这套丛书的作家已有铁凝、何士光、阎连科、周大新、刘庆邦、鲁敏、史铁生、林白、乔叶、徐则臣、韩少功、梁晓声、残雪、刘醒龙、邱华栋、张炜、张宇、二月河、刘心武、叶兆言、墨白、南丁、陈希我、王祥夫等,几乎囊括了新时期以来各个阶段颇有影响的小说家。据编辑所言,这个名单还将继续得到拓展,港台小说家的散文也将收入其中。可以说,这套丛书以“散文”之名,集结了众多当代小说家,集中展示了他们的心灵境况,展示了他们的妙手与文心。对于小说家而言,写散文并不是难事;对于读者而言,读小说家的散文却有别样的收获。 收入这套丛书的小说家创造了繁复多彩的小说世界,满足了不同读者对生活的想象,在虚构的天空中得到情感的宣泄,获得心灵的升华。但“成也虚构,败也虚构”,读者正是在无数个被编织而成的故事中萌发了对真实客观的渴求。同时,中国自古便有“知人论世”的文学解读传统,读者对作者抱有异乎寻常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既表现为对作者何以成为小说家(出身、知识构成、经历、个人趣味等方面),又表现为作者如何进行创作(灵感来源、创作过程、艺术技巧等方面)。

10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10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1.一鼓作气(曹刿) [释义]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正音] “一”不能读作“yī”。 [辨形] “作”不能写作“做”。 [近义] 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 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紧缩式。 [成语故事] 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窜。) 补充说明:“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出处即《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做任何事情,趁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以赴,这叫“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目标攻下,叫做

成语中的历史名人

1、鞠躬尽瘁(诸葛亮)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释义: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1.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释义】萧何定下的政策规章制度,曹参全盘继承。借指后人沿袭前人遗制。萧:萧何,西汉初年丞相;规:规矩、规章;曹:曹参,萧何死后,继任丞相;随:跟随,沿袭。 【语出】汉?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 2.陆海潘江--陆机、潘岳 【释义】比喻文才很大。 【语出】南朝?梁?钟嵘《诗品》上卷:“余常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3.举案齐眉--孟光、梁鸿 【释义】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语出】《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4.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5.沆瀣一气--崔沆、崔瀣 【释义】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语出】宋?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6.江郎才尽--江淹 【释义】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岁文思衰;才:才华;尽:完。江淹的文思已经衰竭。后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气用完了。【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郎才尽’。” 7.七擒七纵--诸葛亮 【释义】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语出】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_桃花扇_中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九年第二卷第六期︵总第八期 ︶ 《桃花扇》中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 岳利梅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048026) 《桃花扇》是继《鸣凤记》和《清忠谱》之后又一 部演绎明代历史的历史剧。有人甚至说它“记录” 了南明弘光朝一代覆亡的悲剧历史,写的是有根 有据的历史。应该说,整个剧中所展现的人与事, 基本上是“实人实事,有根有据”。但是作为一部成 功的剧作,仅有对历史的真实再现是不足以让它 流传千古的,更重要的是剧作的艺术性以及它的 思想高度。那么孔尚任是如何在以历史为基础的 情况下又具备了那样高的艺术成就呢?我想这和 他能成功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是分不 开的。 一、当年真如戏 孔尚任之所以选择了南明弘光王朝灭亡的这 一段历史为题材,与这段历史的戏剧性、传奇性有 很大的关系,也与作者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是历史背景的复杂性。公元1644年,在 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一年的历史上充满 了风云突变、波涛叠起的重大事件,阶级搏斗和民 族征战都达到高潮,又搅合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 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活剧。拿纪年 来说,在明朝是崇祯十七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 顺政权是永昌元年。三种纪年代表着三个互相敌 对的政权,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斗争。 甲申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克北京,明朝崇祯 皇帝朱由检自缢身死,当天大顺皇帝李自成进入 北京,标志着明朝的覆亡。以崇祯帝为首的明中央 朝廷葬身于农民起义的烈火中,并不意味着明朝 统治的全面结束。当时,明朝残余势力盘据的地方 还很大。除了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军正处于进军四川 途中以外,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仍然在明朝委任的 各级官员统治之下,他们自居正统,继续奉行崇祯 年号,南明的历史也从北廷的覆灭开始了。《桃花 扇》的故事就是在这样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其次是男女主人公的传奇性。李香君,又名李 香,为秣陵教坊名妓。侯方域,复社领袖,在南京期 间与复社同仁评议朝政,参与攻击阮大铖的活动。 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合称明复社四公子,又与 魏禧、汪琬合称清初文章三大家,才华横溢。一个是 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蕙质兰心 的青楼玉女。由于侯方域的身份,使二人的感情与 政治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是孔尚任个人的经历。孔尚任在淮扬的三 年中,广泛结交当地名士,其中不少是前朝遗老,如 黄云、许承钦、邓汉仪、冒襄等。身在这些知情人身 边,听他们有声有色的讲述,触动了他创作的欲望。 最引他注意的是冒襄,他是明末南京四公子之一, 揭发阮大铖的《留都防乱揭帖》的署名人,对侯方 域、李香君非常熟悉。一次冒襄不顾80高龄、百里 路途,从如皋到孔尚任的住所兴化,“同住三十日”, 应当是非常详细地讲述了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兴亡 之事。下河衙门解散后,孔尚任待命扬州,乘机去南 京游览,在秦淮河船上听人讲明末旧事,看了已经 残破的明故宫,到栖霞山访问了隐居的身历北京甲 申之变和南京弘光败局的张怡,也就是写进了《桃 花扇》中的历史见证人张瑶星道士。这无疑是一次 有意识的创作访问。孔尚任到淮扬治河,没有做出 收稿日期:2009-07-23 作者简介:岳利梅(1980-),女,山西泽州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摘要:《桃花扇》的故事情节以史为据,但作者孔尚任并不是单纯记录历史,而是把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完美结合:当年真如戏,今日戏如真,以史鉴今,使这部剧作成为历史剧的典范,明清传奇的杰作。 关键词:历史剧;真实;虚构 中图分类号:I20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78(2009) 06-0082-03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集锦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集锦 1.前倨后恭 【释义】先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语出】吴承恩《西游记》:“行者道:‘不敢!不敢!不是甚前倨后恭;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 【人物】苏秦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无一个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垂头丧气,穿着旧衣破鞋回到家乡洛阳。家人见他如此落魄,都不给他好脸色,苏秦的嫂子不给做饭,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 这件事大大刺激了苏秦,经过一年的苦心揣摩,苏秦掌握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在周游列国时说服了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合纵抗秦,并被封为“纵约长”,做了六国的丞相。苏秦衣锦还乡后,他的亲人一改往日的态度,都“四拜自跪而谢”,其嫂更是“蛇行匍匐”。面对此景,苏秦对嫂子说了这句话“嫂子为什么之前那么傲慢,而现在又那么恭敬呢?” 2.曲高和寡 【释义】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人物】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 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听我讲个: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 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3.刮目相看 【释义】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 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 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 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 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 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 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 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 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 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 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 胸有成竹(文与可)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 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 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 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

中国历史人物的汇总大全

中国历史人物的汇总大全 1、中国多个第一 (1)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 (2)第一位女飞行员:武秀梅 (3)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 (4)第一位女将军:李贞 (5)第一位女留学生:金雅妹 (6)第一位女外交家:冯燎 (7)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向警予 (8)第一位女诗人:蔡琰 (9)第一位女博士:韦钰 (10)第一位女国际象棋大师:刘适兰 2、中国皇帝十最 (1)最长寿的皇帝:清代乾隆,享年88岁 (2)最短命的皇帝:东汉殇帝,不到一岁就夭折(3)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东汉殇帝,刚过100天(4)即位时年龄的皇帝:武则天,67岁 (5)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代康熙,在位62年

(6)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金末完颜承麟,仅仅一天就战死 (7)嫔妃最多的皇帝:晋武帝,后宫佳丽10000人 (8)子女最多的皇帝:清代康熙,男孩36人,女孩20人 (9)最荒淫的皇帝:隋炀帝,有粉黛3000人 (10)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皇帝 3、中国历的“十圣” (1)文圣:孔子,尊称“圣人” (2)史圣:司马迁,《史记》作者 (3)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论》《金匮要略》 (4)武圣:关羽,尊称“关圣”、“关帝” (5)草圣:张芝,汉朝书法家,擅长草书 (6)书圣: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作品《兰亭序》 (7)画圣:吴道子,唐朝画家,有“吴带当风”的美誉 (8)酒圣:杜康,古代传说酿酒的发明者 (9)茶圣:陆羽,唐朝人,嗜茶,著有《茶经》 (10)诗圣:杜甫唐朝诗人,著有《杜工部集》 4、中国历十大奸臣 (1)庆父:春秋时期鲁国贵族,鲁庄公的弟弟。他惯于挑拨离间,先后杀了两个国君,后来自缢身亡。成语“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源于此。

历史人物成语(word 打印版)

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 姓名:学号:家长签字: 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6、破釜沉舟:(项羽)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 (赵括)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指鹿为马:(赵高)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0、三顾茅庐:(刘备)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1、东窗事发:(秦桧)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12、如鱼得水:(刘备)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13、退避三舍 (重耳)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7、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8、毛遂自荐:(毛遂)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9、一鼓作气:(曹刿)意思是曹刿作战的道理。 20、千金买骨:(郭隗)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求贤若渴。 21、讳疾忌医:(蔡桓公)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22、杀妻求将:(吴起)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23、惊弓之鸟:(更羸)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历史与虚构的共同世界

历史与虚构的共同世界 ——解读德里罗小说《天秤星座》的后现代 主义叙事技巧 杨芳芳 (2011级英语语言文学班学号:201105011076) 摘要:作为美国文坛的重量级作家德里罗的代表作之一,《天秤星座》一经发表就被誉为后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以肯尼迪遇刺为题材,书写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无归属感和异化感。作为一部典型的后现代小说,其文体风格和叙述策略都具有典型的后现代特征。本文分析了德里罗在小说《天秤星座》中运用的时空移动,视角移动、重复、元小说等后现代主义技巧,并指出了这些技巧对深化小说的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唐·德里罗;天秤座;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 唐·德里罗(Don Delillo, 1936-)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后现代派小说家之一,他先后出版了《美国形象》、《球门区》、《大琼斯街》、《拉特纳之星》、《球员们》、《走狗》和《白色噪音》。1979年和1984年,他先后获得“哥根哈姆奖”和“美国艺术和文学院文学奖”。1988年,德里罗发表了小说《天秤星座》(Libra),此书一出版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获得了爱尔兰时代———艾尔·格林斯国际小说奖。此外,它在评论界中也获得了高度赞誉,被认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今日美国》曾这样评价:“《天秤星座》以其充溢全书的巨大张力令人目不暇接;它不愧为小说中的奇葩,其开掘之深与表意之切令人叹为观止,其惊心动魄同样令人难以释。”该小说以肯尼迪遇刺身亡为题材,但它无意为总统谋杀案这一历史之谜提供答案。尽管如此,小说却为总统谋杀案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式”。他在《天秤星座》中的符号游戏中所进行的艺术创新主要表现在时空移动,视角移动、重复、元小说等后现代主义技巧方面。 一、时空不断移动 文学作为一个世界,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文学的时空是借用物理世界及其时空为比喻,表达文学语言所描绘的符号意义世界。文学符号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或结构,文学世界及其时空显然是这个结构的产物并受其制约。认识文学的世界,自然也就是认识符号所形

中国历史人物列表

中国历史人物列表 十大明君 千古一帝---秦始皇 布衣皇上---刘邦 盛世明君---李世民 风流女皇---武则天 士兵皇帝---赵匡胤 大明太祖---朱元璋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开创盛世---康熙 一代明君---雍正 风流倜傥---乾隆 十大后妃 野鸟皇后---吕雉 挽歌圣手---王政君 魂断金城---贾南风 太和改制---冯氏 独孤奇妒---伽罗

乱世惊鸿---张氏 铁马红颜---萧燕燕垂帘风流---刘娥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铁血太后---慈禧 十大奸臣 谮忠祸吴---伯喜 朝廷叛逆---刘濞 弑君跋扈---尔朱荣盛唐大奸---杨国忠三起三落---蔡京 一代国贼---张邦昌生财有道---阿合马马屁天王---严嵩 跋扈第一---鳌拜 第一贪官---和绅 十大阴谋家 伪忠伪孝---王莽 豪强独夫---董卓 虚伪狡诈---司马昭口蜜腹剑---李林甫

外憨内奸---安禄山反复无常---朱温 汉奸鼻祖---秦桧 湖上平章---贾似道红颜一怒---吴三桂窃国大盗---袁世凯 十大才女 史笔千秋---班昭 名垂千古---蔡文姬凤仪高迈---谢道韫雁过留声---薛涛 道观哀艳---鱼玄机出水芙蓉---花蕊夫人词国俊杰---李清照断肠英女---朱淑真纺织大师---黄道婆巾帼英雄---秋瑾 十大宰相 成就霸业---管仲 芝过昭著---李斯 开国丞相---萧何 权术之王---曹操

千古名相---诸葛亮知人善任---狄仁杰佐定天下---赵普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独裁良相---张居正 十大商人 富甲陶朱---范蠡 营国巨商---吕不韦官商大鳄---桑弘羊实业巨子---张骞 商界巨擘---盛宣怀第一商人---胡雪岩火柴大王---刘鸿生家族首富---孔祥熙地产大王---徐润 双栖勇士---章乃器 十大名臣 天下归心---周公 改革斗士---商鞅 流芳千古---房玄龄千秋镜鉴---魏征 改革大师---王安石

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

50个成语,50个历史名人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 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 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 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 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 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 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 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 卧薪尝胆(勾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