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个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

合集下载

历史人物四字词语

历史人物四字词语

历史人物四字词语以下是一些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四字词语:1. 相煎何急:源自曹丕和曹植,形容关系紧张,互相迫害。

2. 神机妙算:形容善于谋划和决策,能够预见未来。

3. 笔下生花:源自李白,形容文笔优美,创作力强。

4. 胯下之辱:源自韩信,形容曾经遭受屈辱,后成功逆袭。

5. 家徒四壁:源自司马相如,形容家庭贫困,一无所有。

6. 焚书坑儒:源自秦始皇,形容摧残文化,钳制思想。

7. 囊萤映雪:源自车胤和孙康,形容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8. 赔了夫人又折兵:源自周瑜,形容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遭受了重大损失。

9. 路人皆知:源自司马昭,形容事情的真相已经显而易见。

10.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源自项庄和刘邦,形容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别有用心。

11. 东施效颦:源自东施,形容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

12. 老骥伏枥:源自曹操,形容有雄心壮志的人,到了晚年仍然心怀壮志。

13. 有勇无谋:源自吕布,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谋略。

14. 阮囊羞涩:源自阮孚,形容经济拮据,手头拮据。

15. 枕戈待旦:源自刘琨,形容随时准备战斗,毫不松懈。

16. 奇货可居:源自吕不韦,形容囤积珍贵物品或人才,等待时机出售或使用。

17. 拔山盖世:源自项羽,形容力大无比,气势磅礴。

18. 侧目而视:源自苏秦,形容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轻蔑或不屑。

19. 庖丁解牛:源自庖丁,形容对事物了解透彻,处理问题得心应手。

20. 近水楼台先得月:源自苏麟,形容占据有利位置或条件的人更容易获得机会或好处。

21. 凿壁偷光:源自匡衡,形容勤奋好学,不畏困难。

22. 刮目相看:源自吕蒙,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有了新的认识或评价。

23. 围魏救赵:源自孙膑,形容采取间接方法解决直接问题。

24. 一诺千金:源自季布,形容言出必行,守信用。

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这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120个成语对应人物

120个成语对应人物

120个成语对应人物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成语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瑰宝,它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生活态度和处世哲理。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中,也有很多以成语命名的人物,这些人物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些与成语对应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中。

1. 三顾茅庐:此成语出自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三次登门求见刘备的故事。

诸葛亮为了劝说刘备投奔蜀汉,不辞辛劳,终于得到刘备的重视。

诸葛亮是一个顾全大局、忠诚于国家的政治家。

2. 杀鸡焉用牛刀:这个成语源自唐代李元吉的故事。

李元吉是唐玄宗时期的一名官员,他因为小事,动用了大刀杀害一只鸡,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个成语形容大材小用,杞人忧天。

3. 狗急跳墙: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人物小故事,相传一个农夫养狗,有一天狗急了跳过墙逃跑了。

这个成语比喻人在绝望或危急的时候,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4. 风度翩翩:这个成语描绘了一个风度翩翩、潇洒自如的人物形象。

在古代,风度翩翩的人通常被认为是有风度、有素质、有品位的人。

5. 一本正经: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面无表情、态度严肃认真的样子。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那些虚伪正经的人。

6. 口若悬河: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能够说服听众,征服人心。

这种人通常被认为是有言传身教能力的。

7. 三令五申: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人物故事,相传汉高祖三令五申地命令官员们要严格执行法律,不得违背。

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再三再四地叮嘱对方要做某事,以表达自己的严肃态度。

8. 深藏不露:这个成语描绘了一个人内心深处藏有不为人知的秘密,表面上看起来平凡无奇。

这种人通常是一个擅长隐瞒内心真实情感的人。

9. 恩重如山: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人物传说,相传一个人感恩图报难忘,将恩德视为重如山岳。

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知恩图报、心存感激。

10. 得意洋洋: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心满意足、得意忘形的样子。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典故大全(精心整理建议收藏)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典故大全(精心整理建议收藏)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典故大全(精心整理建议收藏)按照历史朝代顺序,演绎历史人物与成语典故。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物造人,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煫人钴木取火,有巢构木为巢。

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嫘祖养蚕,仓颉造字。

夏启化国为家,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夏桀桀骜不训。

成汤网开一面,太甲桐宫悔过,伊尹摄政,盘庚迁殷,武丁中兴。

纣王酒池肉林,暴殄天物,飞康、恶来助纣为桀。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伯夷、叔齐耻食周栗,武王伐纣,爱屋及乌。

三监之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成康之治,周成王桐叶封弟,周報王债台高筑,卫巫监谤、道路以目,国人暴动,周召共和。

宣王中兴,周幽王千金买一笑,蜂火戏诸候。

平王东迁,东周列国,郑桓公掘地见母,蔡桓公讳疾忌医,卫武公投桃报李。

晋武公曲沃代翼。

卫懿公好鹤亡国,蔡哀候谗言灭息。

石碏大义灭亲,荀息假途灭虢,里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宫之奇唇亡齿寒,柳下惠坐怀不乱。

养由基百步穿杨,管鲍之交,管仲老马识途,鲍叔牙毋忘在莒,俞伯牙高山流水,曹刿一鼓作气、再衰三竭。

栾书从善如流。

春秋五霸,尊王攘夷。

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

宋襄公好名无实,秦穆公羊皮换贤。

晋文公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轻重。

百里奚饲牛拜相。

介子推割股君。

赵衰冬日之日,先殄兵行诡道,庆父不死,鲁难未己,韩厥绍绝立废,夏姬灭国破陈。

晏婴一桃杀三士,田穰苴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子产兴郑,田完奔齐。

孙武三令五申,伍子胥掘墓鞭尸,申包胥秦庭乞师,夫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勾践卧薪尝胆,文种兔死狗烹,毕万昌大,魏绛和戎,赵鞅铁铸刑鼎,智瑶贪得无厌。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战国七雄,朝秦暮楚。

邹忌鼓琴求相,吴起杀妻求将。

秦孝公发愤图强,商鞅作法自毙,齐威王一鸣惊人,孙膑围魏救赵。

苏秦悬梁刺股。

灵武王胡服骑射,燕昭王卑身厚币,宋康王射天笞地,申不害变法强韩,蘭相如完璧归赵。

郭隗千金买骨,范睢长袖善舞,远交近攻,廉颇负荆请罪。

宋玉曲高和寡。

乐毅灭齐,功败垂成,田单复国,出奇制胜。

3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典故

3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典故

3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典故1、入木三分(王羲之)出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诗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释义: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2、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3、墨守成规(墨子)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释义: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4、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之师。

5、口蜜腹剑(李林甫)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

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释义: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6、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7、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8、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9、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这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1、一鼓作气(曹刿)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山东省境)。

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

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

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意思是一个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见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

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金,秦时指的是黄铜。

3、一字之师(郑谷)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4、一饭千金(韩信)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

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

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

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

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

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

5、东山再起(谢安)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轻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

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

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

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

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

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故事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故事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八十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八十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八十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与古代人物相关的成语

与古代人物相关的成语

与古代人物相关的成语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

很多成语往往来源于历史事件。

那么下面这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饭千金——韩信典故: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困苦。

他常常回去钓鱼,运气不好的时候能够靠着皮切成的鱼果腹,运气高时就就可以饿着肚子。

在韩信钓鱼的地方有位洗衣服的老婆婆,她经常拎些饭菜给韩信,韩信非常感激她。

在韩信功成名就之后,想到了曾给与他救济的老婆婆,便掏出一千两黄金去投资回报她。

释义: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2、东山再起——谢安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

但他宁可隐居于东山,也不愿意做官。

有人曾举荐谢安做官,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不想干了。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又出来做官,出任要职。

释义:指隐退后再次担任公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再次失势。

3、纸上谈兵——赵括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到兵事去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任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可以按照兵书上的理论制订登陆作战计划,不懂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四面楚歌——项羽典故:汉高祖刘邦在攻打西楚霸王项羽时,将项羽的军队围困于垓下。

此时项羽的士兵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没有了。

夜里四周围住项羽军队的汉兵唱起了楚国的民歌。

项羽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到楚地了么?为何他军队中的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羽打算突围逃走,最终在乌江畔自刎。

释义:比喻陷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5、投笔从戎——班超典故:东汉时期军事家、史学家班超年少时常常替官府抄书,以此去养家。

班超直面这样的生活曾丢下笔感慨:“我若没更好的志向,也必须像是傅介子、张骞立功封侯,怎能长期在笔砚间忙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

班超就对他们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封了侯。

释义:拿走笔回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6、暗渡陈仓——韩信典故:汉高祖刘邦从汉中发兵必须攻取项羽的时候,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蒙蔽对方,暗中取道截击陈仓,取得胜利。

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对照大全

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对照大全

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对照大全1、背水一战(韩信)2、千金买骨(郭隗)3、完璧归赵(蔺相如)4、讳疾忌医(蔡桓公)5、负荆请罪(廉颇)6、杀妻求将(吴起)7、望梅止渴(曹操)8、惊弓之鸟(更赢)9、初出茅庐(诸葛亮)10、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11、破釜沉舟(项羽)12、一字千金(吕不韦)13、卧薪尝胆(勾践)14、田忌赛马(田忌孙膑齐威王)15、纸上谈兵(赵括)16、焚书坑儒(秦始皇)17、指鹿为马(赵高)18、悬梁刺股(孙敬、苏秦)19、三顾茅庐(刘备)20、一饭千金(韩信)21、东窗事发(秦桧)22、约法三章(刘邦)23、如鱼得水(刘备)24、南柯一梦(淳于梦)25、退避三舍(重耳)26、四面楚歌(项羽)27、手不释卷(吕蒙)28、穷图匕现(荆轲)29、金屋藏娇(刘彻)30、草木皆兵(苻坚)31、暗度陈仓(韩信)32、围魏救赵(孙膑)34、毛遂自荐(毛遂)35、投笔从戎(班超)36、一鼓作气(曹刿)37、马革裹尸(马援)38、孺子可教(张良)39、多多益善(韩信)40、洛阳纸贵(左思)41、老当益壮(马援)42、凿壁偷光(匡衡)43、萧规曹随(萧何、曹参)44、狗尾续貂(司马伦)45、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46、画龙点睛(张僧繇)47、鞠躬尽瘁(诸葛亮)48、江郎才尽(江淹)49、煮豆燃萁(曹植)50、精忠报国(岳飞)51、刮目相看(吕蒙)52、胸有成竹(文与可)53、乐不思蜀(刘禅)54、牛角挂书(李密)55、七步成诗(曹植)56、韦编三绝(孔子)57、言过其实(马谡)58、囊萤映雪(车胤)59、七擒七纵(诸葛亮)60、程门立雪(杨时)61、宝刀不老(黄忠)62、凿壁偷光(匡衡)63、才高八斗(曹植)64、请君入瓮(周兴、来俊臣)65、一身是胆(赵云)66、口蜜腹剑(李林甫)68、赴汤蹈火(嵇康)69、单刀赴会(关羽)70、鹤立鸡群(嵇绍)7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72、割发代首(曹操)73、坦腹东床(王羲之)74、入木三分(王羲之)75、嗟来之食(黔敖)76、闻鸡起舞(祖逖)7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78、东山再起(谢安)79、草菅人命(贾谊)80、锦囊妙计(诸葛亮)81、出言不逊(张邰)82、不知所云(诸葛亮)83、大器晚成(崔琰)84、得陇望蜀(岑彭)85、负重致远(庞统)86、兔死狗烹(勾践)87、一字之师(郑谷)88、不学无术(霍光)89、吴下阿蒙(吕蒙)90、髀肉复生(刘备)91、讳疾忌医(蔡桓公)92、后患无穷(刘备)93、文思泉涌(曹植)94、虎踞龙盘(诸葛亮)9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96、集思广益(诸葛亮)97、超群绝伦(关羽)98、孺子可教(留侯-张良)99、屈指可数(张邰)100、周郎顾曲(周瑜)101、坚壁清野(荀彧)102、横行无忌(郭圯)103、如嚼鸡肋(杨修)104、一挥而就(苏轼)105、老牛舐犊(杨修父亲杨彪)106、偃旗息鼓(赵云)107、势如破竹(杜预)108、养虎为患(项羽)109、车载斗量(赵咨)110、养精蓄锐(孙权)111、断头将军(严颜)112、暴殄天物(商王)113、兵贵神速(郭嘉)114、病入膏肓(蔡桓公)。

与古人有关的成语

与古人有关的成语

与古人有关的成语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

很多成语往往来源于历史事件。

那么下面这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饭千金——韩信典故: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困苦。

他常常回去钓鱼,运气不好的时候能够靠着皮切成的鱼果腹,运气高时就就可以饿着肚子。

在韩信钓鱼的地方有位洗衣服的老婆婆,她经常拎些饭菜给韩信,韩信非常感激她。

在韩信功成名就之后,想到了曾给与他救济的老婆婆,便掏出一千两黄金去投资回报她。

释义: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2、东山再起——谢安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

但他宁可隐居于东山,也不愿意做官。

有人曾举荐谢安做官,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不想干了。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又出来做官,出任要职。

释义:指隐退后再次担任公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再次失势。

3、纸上谈兵——赵括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到兵事去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任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可以按照兵书上的理论制订登陆作战计划,不懂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四面楚歌——项羽典故:汉高祖刘邦在攻打西楚霸王项羽时,将项羽的军队围困于垓下。

此时项羽的士兵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没有了。

夜里四周围住项羽军队的汉兵唱起了楚国的民歌。

项羽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到楚地了么?为何他军队中的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羽打算突围逃走,最终在乌江畔自刎。

释义:比喻陷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5、投笔从戎——班超典故:东汉时期军事家、史学家班超年少时常常替官府抄书,以此去养家。

班超直面这样的生活曾丢下笔感慨:“我若没更好的志向,也必须像是傅介子、张骞立功封侯,怎能长期在笔砚间忙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

班超就对他们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封了侯。

释义:拿走笔回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6、暗渡陈仓——韩信典故:汉高祖刘邦从汉中发兵必须攻取项羽的时候,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蒙蔽对方,暗中取道截击陈仓,取得胜利。

讲历史人物故事的四字成语

讲历史人物故事的四字成语

讲历史人物故事的四字成语鞠躬尽瘁诸葛亮锦囊妙计诸葛亮不知所云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得陇望蜀岑彭卧薪尝胆勾践兔死狗烹勾践不学无术霍光髀肉复生刘备后患无穷刘备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虎踞龙盘诸葛亮集思广益诸葛亮望梅止渴曹操才占八斗曹植七步之才曹植超群绝伦关羽一身是胆赵云坚壁清野荀彧如嚼鸡肋杨修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势如破竹杜预车载斗量赵咨断头将军严颜兵贵神速郭嘉出言不逊张合大器晚成崔琰负重致远庞统刮目相看吕蒙吴下阿蒙吕蒙毛遂自荐毛遂三顾茅庐刘备庸人自扰陆象先负荆请罪廉颇讳疾忌医蔡桓公七步成诗曹植煮豆燃萁曹植文思泉涌曹植手不释卷曹丕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司马昭入木三分王羲之口蜜剑腹李林甫马革裹尸马援四面楚歌项羽闻鸡起舞祖逖乐不思蜀刘禅孺子可教留侯周郎顾曲周渝图穷匕现荆轲横行无忌郭圯一挥而就苏轼一鼓作气曹刿偃旗息鼓赵云养虎为患项羽养精蓄锐孙权暗渡陈仓-刘邦孺子可教-张良与黄石公嗟来之食-黔敖怒发冲冠-蔺相如一饭千金-韩信赤膊上阵-许褚韦编三绝-孔子宝刀未老-黄忠墨守成规-墨子病入膏肓-扁鹊与蔡桓公鸡犬升天-刘安投笔从戎-班超高山流水-俞伯牙风声鹤唳-苻坚口蜜腹剑-李林甫泰山北斗-韩愈黄袍加身-赵匡胤成竹在胸-文与可破釜沉舟-项羽洛阳纸贵-左思梦笔生花-李白力透纸背-颜真卿司空见惯-刘禹锡。

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70个和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70个和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70个和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1.养虎为患(项羽)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

2.狗尾续貂(司马伦)续:连接。

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

指封官太滥。

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3.画龙点睛(张僧繇)原形容南朝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4.江郎才尽(江淹)江郎:指南朝江淹。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

比喻才情减退。

5.精忠报国(岳飞)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图片6.胸有成竹(文与可)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7.牛角挂书(李密)比喻读书勤奋。

8.韦编三绝(孔子)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

比喻读书勤奋。

9.囊萤映雪(车胤)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读。

10.程门立雪(杨时)旧指学生恭敬受教。

比喻尊师。

11.凿壁偷光(匡衡)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2.请君入瓮(周兴、来俊臣)瓮:一种陶制的盛器。

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13.口蜜腹剑(李林甫)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14.鹤立鸡群(嵇绍)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15.割发代首(曹操)割掉头发代替头颅。

比喻以身作则,讲诚信。

16.坦腹东床(王羲之)旧作女婿的美称。

17.嗟来之食(黔敖)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19.草菅人命(贾谊)草菅:野草。

把人命看作野草。

指任意残害人命。

20.锦囊妙计(诸葛亮)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

小学语文常考有关历史人物成语

小学语文常考有关历史人物成语

小学常考描写历史人物的成语1、背水一战:(韩信)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负荆请罪:(廉颇)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6、破釜沉舟:( 项羽)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赵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指鹿为马:(赵高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0、三顾茅庐:(刘备)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1、东窗事发:(秦桧)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12、如鱼得水:(刘备)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13、退避三舍(重耳)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7、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8、毛遂自荐:(毛遂)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9、一鼓作气:(曹刿)意思是曹刿作战的道理。

20、千金买骨:(郭隗)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

比喻求贤若渴。

21、讳疾忌医:(蔡桓公):讳:避忌;忌:怕,畏惧。

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22、杀妻求将:(吴起)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

关于历史人物四字成语故事

关于历史人物四字成语故事

关于历史人物四字成语故事背水一战(韩信)完壁归赵(蔺相如)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见(荆柯)草木皆兵(苻坚)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胸有成竹(文与可)。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描写人物动作: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描写人间情谊: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说明知事晓理方面: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无懈可击锐不可当雷厉风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铺天盖地势如破竹气贯长虹万马奔腾如履平地形容四季特点:春寒料峭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满园春色春华秋实春风化雨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烈日炎炎秋风送爽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形容繁荣兴盛景象:济济一堂热火朝天门庭若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高朋满座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川流不息描写美的景和物:美不胜收蔚为壮观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玉宇琼楼美妙绝伦巧夺天工锦上添花粉妆玉砌别有洞天描写山水美景:锦绣河山高耸入云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重峦叠嶂山明水秀高山流水白练腾空。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113个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为孩子们收藏!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6、破釜沉舟:(项羽)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赵括) 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指鹿为马:(赵高)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0、三顾茅庐:(刘备)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1、东窗事发:(秦桧)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12、如鱼得水:(刘备)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13、退避三舍(重耳)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7、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8、毛遂自荐:(毛遂)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9、一鼓作气:(曹刿)意思是曹刿作战的道理。

20、千金买骨:(郭隗)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

比喻求贤若渴。

5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5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50个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1.一鼓作气(曹刿)释义:指鼓足勇气或趁着勇气十足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典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一字千金(吕不韦)释义:形容诗文或书法作品极为精妙,价值很高。

典出:《史记·吕不韦列传》载:秦国商人吕不韦在咸阳悬赏,说如果有人能在《吕氏春秋》中增加一字或减少一字,就赏赐千金。

3.一饭千金(韩信)释义:形容受人点滴之恩,给以丰厚的报答。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后来韩信做了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4.东山再起(谢安)释义:指隐退后复出任职或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典出:《晋书·谢安传》载:谢安辞官隐居会稽东山(今浙江上虞),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官至中书令、司徒。

5.卧薪尝胆(勾践)释义: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典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

他把苦胆悬挂在坐处,“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

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吴国。

6.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释义:指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典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7.孺子可教(张良)释义: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成才。

典出:《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

良殊大惊,随目之。

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8.老当益壮(马援)释义:年纪虽老,志向更为豪壮,干劲更足。

典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9.投笔从戎(班超)释义:指文人从军。

典出:《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10.揭竿而起(陈胜)释义:指武装起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个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1、背水一战:(韩信)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2、完璧归赵:(蔺相如)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负荆请罪:(廉颇)负:背着;荆:荆条。

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4、望梅止渴:(曹操)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项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6、破釜沉舟:(项羽)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7、卧薪尝胆:(勾践)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纸上谈兵:(赵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指鹿为马:(赵高)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0、三顾茅庐:(刘备)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11、东窗事发:(秦桧)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12、如鱼得水:(刘备)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

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13、退避三舍(重耳)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

主动退让九十里。

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14、初出茅庐:(诸葛亮)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15、图穷匕见:(荆轲)图:地图;穷:尽;见:现。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6、草木皆兵:(苻坚)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7、围魏救赵:(孙膑)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18、毛遂自荐:(毛遂)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9、一鼓作气:(曹刿)意思是曹刿作战的道理。

20、千金买骨:(郭隗)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

比喻求贤若渴。

21、讳疾忌医:(蔡桓公):讳:避忌;忌:怕,畏惧。

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22、杀妻求将:(吴起)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

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23、惊弓之鸟:(更羸)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

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24、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乐曲高妙。

25、一字千金:(吕不韦)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26、指鹿为马:(赵高)指着鹿,说是马。

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7、焚书坑儒:(秦始皇)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28、悬梁刺股:(孙敬、孙秦):形容刻苦学习。

29、一饭千金:(韩信)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30、约法三章:(刘邦) 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

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

31、南柯一梦:(淳于棼)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32、孺子可教:(张良)指年轻人可培养。

33、手不释卷:(吕蒙)释:放下;卷:指书籍。

书本不离手。

形容勤奋好学。

34、金屋藏娇:(刘彻)娇:原指汉武帝刘彻的表妹陈阿娇。

汉武帝幼小时喜爱阿娇,并说要让她住在金屋里。

指以华丽的房屋让所爱的妻妾居住。

也指取妾。

35、暗度陈仓:(韩信)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36、十面埋伏:(项羽)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37、投笔从戎:(班超)从戎:从军,参军。

扔掉笔去参军。

指文人从军。

38、马革裹尸:(马援) 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39、多多益善:(韩信)益:更加。

越多越好。

40、老当益壮:(马援)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

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41、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42、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江东:借指家乡。

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

43、鞠躬尽瘁:(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生。

44、煮豆燃萁:(曹植)燃:烧;萁:豆茎。

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

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45、刮目相看:(吕蒙)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46、乐不思蜀:(刘禅)很快乐,不思念蜀国。

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47、七步成诗:(曹植)称人才思敏捷。

48、言过其实:(马谡) 实:实际。

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

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49、七擒七纵:(诸葛亮)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50、宝刀不老:(黄忠)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51、才高八斗:(曹植)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52、一身是胆:(赵云)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53、封金挂印:(关羽)指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54、单刀赴会:(关羽) 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

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5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

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56、入木三分:(王羲之)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57、闻鸡起舞:(祖逖)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58、东山再起:(谢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9、洛阳纸贵:(左思)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60、凿壁偷光:(匡衡)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61、狗尾续貂:(司马伦)续:连接。

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

指封官太滥。

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62、画龙点睛:(张僧繇)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

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63、江郎才尽:(江淹) 江郎:指南朝江淹。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

比喻才情减退。

64、精忠报国:(岳飞)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65、胸有成竹:(文与可)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66、牛角挂书:(李密)比喻读书勤奋。

67、韦编三绝:(孔子)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68、囊萤映雪:(车胤)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读。

69、程门立雪:(杨时)旧指学生恭敬受教。

比喻尊师。

70、凿壁偷光:(匡衡)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71、请君入瓮:(周兴、来俊臣)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72、口蜜腹剑:(李林甫)嘴上甜,心里狠。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73、赴汤蹈火:(嵇康)赴:走往;汤:热水;蹈:踩。

沸水敢蹚,烈火敢踏。

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74、鹤立鸡群:(嵇绍)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75、割发代首:(曹操)字面意思:把头发割了代替砍头,现在已经演变为对中国贪官污吏的处罚捉小放大的调侃76、坦腹东床:(王羲之)旧作女婿的美称。

77、嗟来之食:(黔敖)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7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79、草菅人命:(贾谊)草菅:野草。

把人命看作野草。

指任意残害人命。

80、锦囊妙计:(诸葛亮)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

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81、不知所云:(诸葛亮)云:说。

不知道说得是些么。

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82、得陇望蜀:(岑彭)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83、兔死狗烹(勾践)烹:烧煮。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84、不学无术:(霍光)学:学问;术:技能。

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

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85、髀肉复生:(刘备)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86、后患无穷:(刘备)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

8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88、集思广益:(诸葛亮)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

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89、超群绝伦:(关羽)伦:同辈。

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90、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91、坚壁清野:(荀彧)坚壁:坚固壁垒;清野:清除郊野。

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

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92、如嚼鸡肋:(杨修)鸡的肋骨。

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93、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舐:舔;犊:小牛。

老牛舔小牛。

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94、势如破竹:(杜预)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95、车载斗量:(赵咨)载:装载。

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96断头将军:(严颜)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97、兵贵神速:(郭嘉)神速:特别迅速。

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98、出言不逊:(张郃)逊:谦让,有礼貌。

说话粗暴无礼。

99、大器晚成:(崔琰)大器:比喻大才。

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

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100、负重致远:(庞统)负:背着;致:送到。

背着重东西走远路。

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101、刮目相看:(吕蒙)负:背着;致:送到。

背着重东西走远路。

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102、吴下阿蒙:(吕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103、讳疾忌医:(蔡桓公)讳:避忌;忌:怕,畏惧。

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104、文思泉涌:(曹植)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样迅速、丰富。

10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106 、孺子可教:(留侯-张良):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诲。

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107、周郎顾曲:(周瑜)原指周瑜精于音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