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磁性材料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磁性材料及应用

摘要

纳米磁性材料的特性不同于常规的磁性材料,其原因在于与磁性相关联的特征物理长度恰好处于纳米量级关键词。利用这些特性,涌现出一些列新材料与众多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微晶材料及其应用以及磁纳米颗粒在磁记录材料、磁性液体以及磁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纳米磁性材料;纳米技术;磁性材料

1.引言

1.1物质的磁性

磁性现象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从微观粒子到宏观物体,以至宇宙天体,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磁性。按照现代原子物理学的观念,物质内部的元磁性体有以下两种[1]:

(1)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等)都具有本征磁矩(自旋磁矩)

(2)由于电子在原子内运动而产生的微观电流的磁矩(轨道磁矩),以及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内的运动所产生的磁矩

当大量原子和分子集团组成物质时,原子内的这些元磁性体之间有各种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就是物质的磁性起源。

1.2纳米磁性材料的分类

磁性材料一直是国民经济、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柱与基础,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信息存储、处理与传输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泛地应用于电信、自动控制、通讯、家用电器等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磁性材料进入纳米阶段。纳米磁性材料及其应用主要分为四个方面[2]:

(1)磁性纳米微晶材料及其应用;(2)磁性纳米微粒材料;(3)磁性纳米有序阵列及其应用;(4)磁性纳米结构材料及其应用。

1.3纳米磁性材料的特性

纳米磁性材料的特性不同于常规的磁性材料,其原因在于与磁性相关联的特征物理长度恰好处于纳米量级,例如:磁单畴尺寸、超顺磁性临界尺寸等大致处

于1-100nm量级,当磁性体的尺寸与这些特征物理长度相等时,就会呈现反常的磁学与电学性质[3]。表1所示为Fe、Ni的磁单畴临界半径和超顺磁性临界尺寸[2]。

表1 Fe、Ni的磁单畴临界半径和超顺磁性临界尺寸

M Fe Ni

磁单畴临界半径(nm)8.0 21.2

超顺磁性临界尺寸(nm) 6.3 25

2.磁性纳米微晶材料及其应用

磁性纳米微晶材料大致上可分为纳米微晶软磁材料与纳米微晶永磁材料二大类。

2.1纳米微晶软磁材料

纳米晶软磁材料一般是指材料中晶粒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一般≤50nm)而获得高起始磁导率(μi~105)和低矫顽力(Hc~0.5A/m)的材料。一般是在Fe-B-Si基合金中加少量Cu和Nb,在制成非晶材料后,再进行适当的热处理,Cu和Nb的作用分别是增加晶核数量和抑制晶粒长大以获得超细(纳米级)晶粒结构。纳米晶软磁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其磁各向异性很小,磁致伸缩趋于零,且电阻率比晶态软磁合金高,而略低于非晶态合金,具有高磁通密度、高磁导率和低铁损的综合优异性能。

纳米晶软磁材料是1988年由日本日立公司的吉泽克仁及同事发现的[4],他们将含有Cu、Nb的Fe-Si-B非晶合金条带退火后,发现基体上均匀分布着许多无规取向的粒径为10~15nm的α-Fe(Si)晶粒。这种退火后形成的纳米合金,其起始磁导率相对于非晶合金不是下降而是大幅提高,同时又具有相当高的饱和磁

感应强度,其组成为Fe

73.5Cu

1

NbSi

13.5

B

9

。他们命名这种合金为Finenet,Finenet

的磁导率高达105,饱和磁感应强度为 1.30T,表2所示为Finenet材料与铁氧体、非晶材料的特性对比。用于工作频率为30kHz的2kW开关电源变压器,重量仅为300g,体积仅为铁氧体的1/5,效率高达96%。Fe-Cu-Nb-Si-B系纳米材料能够获得软磁性的重点原因[2]是:在Fe-Cu-Nb-Si-B纳米材料中,α-Fe(Si)固溶体晶粒极为细小,每个晶粒的晶体学方向取决于随机无规则分布晶粒间的交换耦合作用,这种交换耦合作用的结果使得局域各向异性被有效地平均掉,致使材料的有

效磁各向异性极低。

表2 Finenet材料与铁氧体、非晶材料的特性对比

吉泽克仁的发现掀起了世界范围纳米晶软磁材料的研究热潮。继Fe-Si-B纳米微晶软磁材料后,90年代,Fe-M-B,Fe-M-C,Fe-M-N,Fe-M-O等系列纳米微晶软磁材料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最近又有人研究了在Fe- Si-B-Cu-Nb纳米晶材料中加Al对磁性的影响。随着Al含量的增加,Hc先显著降低,然后无大的变化;Ms则线性减小;晶粒大小在最佳热处理情况下无明显的变化。我国学者张延中等人以V、Mo取代Fe-Cu-Nb-Si-B合金中的Nb,制备出的纳米晶合金薄带其软磁性能亦十分优异,成本亦相应降低。新近科学界又发现纳米微晶软磁材料在高频场中具有巨磁阻抗效应,又为它作为磁敏感元件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目前,纳米微晶软磁材料正沿着高频、多功能方向发展,其应用领域将遍及软磁材料应用的各方面,如功率变压器、脉冲变压器、高频变压器、扼流圈、可饱和电抗器、互感器、磁屏蔽、磁头、磁开关和传感器等,它将成为铁氧体的有力竞争者。

2.2纳米微晶永磁材料

由于稀土永磁材料的问世,使永磁材料的性能突飞猛进。稀土永磁材料已经历了SmCo5、Sm2Co17以及Nd-Fe-B三个发展阶段。自1983年第三代稀土材料Nd-Fe-B问世以来,以其优异的性能和资源丰富的原材料而成为各国研究者所关注的对象,目前烧结Nd-Fe-B稀土永磁的磁能积已高达432kJ/m3(54MGOe),已接近理论值512kJ /m3(64MGOe),并迅速走出实验室,进入规模化生产。Nd-Fe-B 产值年增长率约为18%~20%,已占永磁材料总产值的40%。但Nd-Fe-B永磁体

的主要缺点是居里温度偏低(T C≈593K),最高工作温度约为450K,此外化学稳定性较差,易被腐蚀和氧化,价格也比铁氧体高,这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目前研究方向是一方面探索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如ThMn12型化合物,

Sm2Fe17Nx、Sm2Fe17C化合物等,另一方面便是研制纳米复合稀土永磁材料。最早研制的纳米晶稀土永磁合金是在快淬Nd-Fe-B合金中添加某些微量元素如V、

Si、Ga、Nb、Co等有利于晶粒细化并形成纳米晶,从而获得较高的Br,达到提高(BH)max的目的。最近Coehoorn[6]和Ding[7]等人提出了“双相纳米晶耦合永磁

合金”的新概念。这种合金中至少含有两个主要磁性相:软磁相和硬磁相,并且

具有纳米尺度的显微结构。通常软磁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高于永磁材料,而永磁

材料的磁晶各向异性又远高于软磁材料,如将软磁相与永磁相在纳米尺度范围内

进行复合,就有可能获得具有两者优点的高饱和磁化强度、高矫顽力的新型永磁

材料。目前,纳米稀土永磁合金已进入实用化阶段,最常用的是Nd2Fe14B+α−Fe 或Nd2Fe14B+Fe3B合金。同其他永磁材料相比,由于纳米晶稀土永磁合金含较少的稀土金属,故具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并且抗氧化,耐腐蚀,成本相对减少。

同时合金中含较多的铁,可望改善合金的脆性和加工性。并且,纳米晶稀土永磁

合金具有极高的潜在(BH)max值,因此,纳米永磁材料有望成为新一代永磁材料,

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3.磁性纳米微粒材料及其应用

磁性纳米微粒材料是最早进入应用的纳米磁性材料,从应用的角度大体可分

为:(1)磁记录材料;(2)磁性液体;(3)磁性药物;(4)吸波材料四类。

3.1磁记录材料

实验表明,当材料的晶粒进入纳米尺寸时,具有比通常结构下的同成分的材

料特殊得多的磁学性能,其磁结构从多畴区变为单畴区,其矫顽力达到最高值,

用它制作磁记录材料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改善图象质量,而且可以达到信息记

录高密度化[5]。

纳米磁记录材料的研究现已有很大的进展。纳米磁性多层薄膜是一种有巨大潜力

的信息存储介质,迄今为止,纳米磁性多层膜已有350多个研究系列,实验存储⁄。纳米巨磁电阻(GMR)材料可使计算机磁盘存储能力提高密度已达65Gb in2

30倍左右,使每平方英寸的存储能力增加到100亿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