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朗读教学情感融合策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朗读教学情感融合策略

概要:我们在语文朗读教学中,需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情景导入来奠定情感基调;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声情并茂地范读,给学生传递更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角色代入文本,触摸作者的心灵;多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语感,丰富情感。这样学生们就可在朗读中让心灵与语言相拥,更直接地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但若只是一种机械化、单调、毫无情感地读,并不能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想让你的语文课堂充满灵魂,那就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碰撞,激起情感的共鸣。

一、引人入胜的情景导入,奠定情感基调

在课堂教学讲授新课时,教师都会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导入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这导入虽占短短的几分钟,却有着极大的作用。它就像戏曲中的“引子”,电影中的“序幕”一般,有着提示内容,引起学生兴趣,酝酿情绪的作用。好的导入设计,可以更好地营造一种与教学作品相符的情景气氛,让学生与作者的思想融合在一起,产生共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散文《安塞腰鼓》,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陕北人民在黄土高原上表演安塞腰鼓的视频,感受这震撼的场面。接着,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茂腾腾的后生站在黄土高原上,那桌面就是呆呆的腰鼓。根据老师的手势,和着节拍,喊着“嘿嘿,嘿嘿嘿”的口号,连续拍打5遍后戛然而止。通过这一导入,学生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引起学生对安塞腰鼓的兴趣,引发情感共鸣,为接下来的朗读奠定情感基调。

二、声情并茂的范读,传递更深的情感

一直以来,范读是课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朗读指导方法。但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普遍性,很多教师认为自己范读不如录音朗读得好,于是就渐渐让范读退出自己的讲台。其实,听录音这机械化的朗读,只起到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并不能传递更多的信息给学生。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是教师对该作品的再创造。学生听到的,不止是文字,而包含了教师对该作品的理解、情感、态度,而且在教师范读时可利用多媒体配乐来增强感染力。也可根据作品朗读的需要辅以个性化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来渗透更多对作品的理解,传递更深的情感。这

样一来,教师在学生面前就把枯燥的作品演绎得有声有色,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便会跟随教师一起融入作品中去。如此一来,学生在听范读时,多种感官一起协调工作,激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想象,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在范读过程中,教师集抑扬顿挫的音调、个性化的肢体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于一体,牵动学生的情感变化。如笔者在执教朱自清的《春》时,脸上是带着微笑与学生互动的,好让学生感受这轻松愉悦的气氛。此时,多媒体播放轻快的音乐,展示色彩斑斓的春景图,教师告诉学生该篇作品的朗读技巧并提出听范读的要求:“《春》是一篇抒情性散文,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要轻柔,多扬少抑,多轻少重,要用明朗的声音去读,语速可以稍快。接下来,请同学闭眼去听老师范读,边听边感受,耳朵听到哪些景物,脑海就浮现出那画面,并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来感受这春的气息。”学生凝神时,老师开始配乐范读。老师用轻柔的语气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在自己的世界里感受春的气息。在整个过程中,透过学生听范读时的面部表情,笔者感觉到他们已经开始融入作品当中了。他们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已经随着我的声音在那软绵绵的青草地上打滚、赛跑呢。他们深深地吸气,似乎已经随着笔者的声音闻到了甜甜的花香了呢。原来,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真的能把学生完全带到作品中去,如身临其境,轻而易取地拨动学生的心弦,传递很深的情感。

三、角色代入的想象,触摸作者的心灵

作用想象,再现作品情景,把自己套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中,使自己的灵犀与作者的情感在神游中相交,体验作者的情感。在朗读时,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就如演戏那般,把作品人物的喜、怒、哀、乐,尽情地演绎出来。说白了,就是和作品人物同乐同悲,产生情感共鸣。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情感,更深一层地体会人物的思想,读出其作品该有的灵魂。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闻一多作为革命家一部分的朗读教学中,笔者先向学生讲述闻一多先生在国民党反动派面前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愿屈服的事迹。通过这导入高度赞扬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让学生感知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精神。接着,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是闻一多先生来演读,特别是读到大骂特务“你们站起来,你们站起来!”一句时,更要让学生拍案而起,横眉怒指前方,满腔愤怒地喊出来,把自己心中的怒火都发泄出来,方能把闻一多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痛快淋漓地表现出来,方能把闻一多先生献身革命的万丈豪情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心灵深处对闻一多先生的朦胧感悟逐渐清晰起来。

角色代入的想象还可以应用在更多的作品教学里面去,如李白的《将进酒》,让学生进入角色,把自己当成是左手提壶,右手执笔的李白在挥洒成章,把《将进酒》中那磅礴遒劲的气势,炽烈昂扬的激情表现出来;在《金色花》朗读教学中,请同学们先分享自己和妈妈的故事,唤起学生小时候对妈妈的回忆。接着,让学生代入角色,闭眼想象画面:“小时候的你是那么娇气顽皮,这时的你在阳光下与妈妈追逐玩耍,可高兴啦!玩着玩着,你突然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然后让学生面带微笑,用轻快的语调来朗读作品。学生通过角色代入,真正体会到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了情感共鸣。

四、反复朗读,培养语感,丰富情感

在阅读文章时,怎样能够更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呢?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感。而语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后天不断地练习培养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多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可见,反复朗读就是培养学生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倘若养成了语感,往后对文章的理解、中心思想的把握,就迎刃而解了。通过反复朗读培养的语感有助于学生对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情感更深入地去体会,对作者在文章中营造的情景领略得更透彻,从而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秋天的怀念》一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凭着自己的语感先感知作者的情感,再把这情感融入到朗读中去,辅以优美的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读,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容主旨,引起学生与作者心灵的碰撞。在反复的朗读中,语感逐步加强,学生便可以更为深刻地感受到母亲对儿子伟大无私的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之情。

总而言之,语文朗读教学,如果一味追求琅琅书声,只给学生灌输生硬的朗读技巧,没有注重情感的培养,这样的朗读是没有灵魂的。我们应教会学生把朗读与情感融合,让学生用心去读,用情来悟。因此,我们在语文朗读教学中,需要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情景导入来奠定情感基调;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声情并茂地范读,给学生传递更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角色代入文本,触摸作者的心灵;多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语感,丰富情感。这样学生们就可在朗读中让心灵与语言相拥,更直接地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