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沈从文小说的女性意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沈从文小说的女性意识

发表时间:2012-06-18T09:17:09.857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6月总第87期供稿作者:于韶霞[导读] “情”与女性息息相关,也成为许多文学家美学家思想的核心范畴。

于韶霞山东省威海工业技术学校264200

摘要: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审美倾向,传达给我们的既不是一切向男性看齐的“准男性”的女性,也不是与男性对立的“女权主义”,而是男女之间的和谐与互补。

关键词:小说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在中国可以追朔得更加遥远。“在以女性参与占主体的采集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出最发达、最完备的母系意识和女性智慧。这种长达数万年的母系意识和女性智慧在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中就得以延续并且达到极致,它不仅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也决定着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使之表现出较明显的女性倾向。”(梁一儒《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研究》)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格特点偏重于静与柔:如顺应自然、宁静致远、中正和平、安闲自足、柔弱顺从、刻苦耐劳、谦卑羞怯、求助依赖、安分好静、乐天知命,甚至消极退缩、事故冷漠,以及中国人对大地和生命的感悟,无不从骨子里体现出女性倾向的特点。

《边城》是一部怀旧之作,它所呼唤的正是故乡即将失去的正直淳朴的人性美。这人性美一方面突出地表现在人物的伦理意识和伦理情感上:翠翠、渡船老人、顺顺父子等,都勤劳、善良、本分、正直……。另一方面表现在诗性人格上:这些可爱的人们,都有一个厚道而简单的灵魂,都生息在田野清净的空气中。他们言行一致,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他们与世无争,将心力更多地用在别人身上。这种诗性人格是超功利性的,与世俗、功利、务实相对。

小说中的翠翠天真、单纯。她爱爷爷,尽量为爷爷分担辛苦,爱心总是战胜玩心。她的爱情是纯净的,超越了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爱情需要的,不是门第,不是金钱,而是从心里流出的热情的歌。二老的歌声,使翠翠“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面山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在祖父的身上,同样流淌着对女儿对外孙女炽热的爱。祖父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更是为翠翠而活,他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他的许多活动都是围绕孙女儿能有一个好归宿展开的。面对女儿未婚先孕的事实,老人家却不说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当作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祖父总是“妩媚的微笑”着,他一面为外孙女的幸福奔波着,一面默默地承受着来自包括外孙女在内的各方面的误解。他想用爱来弥补这缺口,但他已无力回天,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伴随白塔的坍塌,老人带着诸多的遗憾,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了他爱着的人。天保傩送兄弟和气可亲,不浮华,不依势凌人。兄弟二人都爱着翠翠,却没有选择茶峒人“来一次流血”的规矩,也没有做出都市人“情人奉让”的可笑行为,他们平和地选择了在月夜里为翠翠唱歌,凭命运来决定自己的幸福。傩送知道哥哥不会唱歌,愿意代替哥哥以达公平。天保不愿弟弟替自己作“竹雀”,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退出了角逐。即使是水码头的管事顺顺,也有着明事明理、正直平和、不爱钱财、助人排忧解难的人性美。读者从“顺顺”这个名字上,就可以感受到人物“不争”的特性。

从这些人物的情感中我们可以看出,沈从文崇尚的人性美,深深地浸着“中和”的审美特征,这是理想的人生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标准。在沈从文的小说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湘西许多少女形象。她们美丽、自然、多情、善良、活泼、顽皮、天真、温柔,她们是自然孕育的完美产儿,她们是作者诗兴与理想的载体。《边城》中的翠翠“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对她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一个透明、清秀、顽皮、娇弱的少女形象,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除翠翠、三三外,还有《长河》的夭夭、《萧萧》的萧萧以及凤凰小城、苗家山寨、沅河流域的少女们。这些窈窕的形象,如清风、如阳光。这美,增加了沈从文小说的魅力。

沈从文的小说往往内潜着强烈的情感激流,然而在叙述上却有着明显的女性意识。小说既不追求扣人心弦的悬念,也不想营造惊心动魄的氛围,更不叙述波澜曲折的情节,沈从文好象是一个旁观者,冷静、轻淡、自然地讲述着别人的故事,将真实环境中的真实的人物,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娓娓道来,读者很难看到作家的激情投入。 “情”与女性息息相关,也成为许多文学家美学家思想的核心范畴。虽然女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乌托邦精神,但它在使女性既成为审美的客体又成为审美的主体的过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审美倾向,传达给我们的既不是一切向男性看齐的“准男性”的女性,也不是与男性对立的“女权主义”,而是男女之间的和谐与互补。参考文献

[1]梁一儒等《中国人审美心里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2]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3]朱存明《情感与启蒙》[M].西苑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4]赵圆《沈从文名作欣赏》[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