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晚唐科举考试中的五科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¹ 此后, 未见一史科登科者。
42
北京联合大学 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年 2月
律令等科, 以是否有出身、职官为依据, 分别属于礼 部科目和吏部科目选。大和四年 ( 830) 又进一步肯 定了此条敕令。大和四年中书门下奏:
开元礼、学究一经、二 ( 三 ) 礼、三史、明习 律令科人等, 准大和元 年十月二十三日敕, 散 试官及白身人并于礼部考试。 ( 从之 ) [ 2] 2107 显然, 大和年间 / 五科 0中诸科考试, 虽然没有冠以 / 五科 0之名, 但其在考试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相 同之处, 因 此很多时 候有关科 举考试的 事宜都将 / 五科 0一并处置。 由于 / 五科 0考试是五个科目考试的简称, 各科 目选习的经书不同, 考试内容也有所不同, 但主要 考试方式和程序方面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中晚唐 五科考试主要考墨义和对策两部分, 以所习经书为 准, 各科在考试数量上存在差距。贞元二年 ( 786) 六月十一日敕: / 自今已后, 其诸色举人中, 有能习 开元礼者, 举人同一经例, 选人不限选数许习, 但问 大义一百条, 试策三道, 全通者超资与官, 义通七十 条, 策通两道已上者, 放及第。0[ 4] 1396说明开元礼省 试考大义一百道, 对策三道。由于史料限制, 其它 诸科的考试内容不甚详细。依据长庆二年殷侑的
[ 收稿日期 ] 2009- 11- 10 [ 作者简介 ] 金滢坤 ( 1972) ), 男, 甘肃白银人,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副教授, 主要从事隋唐史研究。 ¹ 傅璇琮: 5唐代科举与文学 6,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刘海 峰: 5唐代 教育与 选举制 度综论 6, 台北: 文津出 版社 1991年版; 侯力: 5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 6, 长沙: 岳麓书社 出版社 1998年 版; 高 明士: 5隋唐贡 举制度 6, 台 北: 文 津出版 社 1999年版。
略论中晚唐科举考试中的 /五科 0考试
金滢坤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5)
[摘 要 ] / 五科 0考试的记载始见于后唐同光四年, 指三传、三礼、三史、开元礼、学究等五科, 它 是由中晚唐的三传、三礼、三史、开元礼、学究发展而来, 五科举人按有无出身分别到吏部和礼部 参加科目选和常科科目考试。五科考试作为科举考试中的一部分科目, 随着中晚唐五代科举制 度的变革, 从明经科中分离出来, 发展成独立的科目。 [关键词 ] 中晚唐五代; 科举; 五科; 考试 [中图分类号 ] D 69113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4917( 2010) 01-0040-04
乱, 深切认识到 / 而不裁之以礼, 则乱 0, 急切希望鼓 励举子研习以 / 安上理人 0、/ 安居之大猷, 致治之 要道 0之 / 礼 0, 来匡正天下, 以达到削 定天下藩镇 割据的目的。
一史科设置于长庆二年前, 三传、三史设置于 长庆三年 ( 823) [ 4] 。 1398 其 设置的原由与三 礼科的 设置颇为类似。三传的原因有二: 一是 5春秋 6/ 王 道之正, 人伦 之 纪备 0, 设 令 / 历 代立 学, 莫 不 崇 尚 0[ , 2] 2106 是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理论武器; 二 是 5春秋三传 6相对其他经书多出数倍卷轴, 举子多 不愿选习三传, 当政者怕三传所言之奥旨要与 / 仲 尼之新意, 史馆之旧章, 将坠于地 0[ 2 ] 。 2106 因此, 国 家通过设三传科, 给及第者优予处分的方式, 来劝 勉学子研习三传。三史科的设置起因与三传科颇 为相似, 也是统治阶层认为 5史记 6、两 5汉书 6 5三 国志 6皆 / 记当时善恶, 系以褒贬, 垂裕劝戒 0[ 2 ] , 2106 怕习此业人数减少, 影响官僚阶层的治国能力和忠 孝思想, 因此设三史科以劝勉举子。
唐高祖武德四年 ( 621)四月始设明经、秀才、俊 士、进士四科 [ 1] , 唐前期逐步增加了明法、明算、明 书、童子科 等科目, 中晚唐 五代新增 了一些 科目。 关于唐代科举考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进士科、明经 科和制举的研究 ¹ , 对开元礼、三礼、学究、一史、三 史、三传等科的研究甚少, 特别是对 / 五科 0考试学 界几乎无人关注, 更不知其义为何。笔者就 / 五科 0 考试与以上诸科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学究一经科设置的具体时间, 未见 史书记载。 韦见素于中宗景龙中登学究科, 释褐相王府参军, 为所见最早学究科登第者 [ 7] , 3275 但此时的学究科尚 不能确定是否只修一经。中唐以降明一经有了较 大变化。代宗宝应二年 ( 762) 六月, 杨绾建议明一 经取人的具体办法, 选九经, / 任通一经, 务取深义 奥旨, 通 诸家之义 0[ 7] 。 3431 此议后来 得到了实 行, 也意味着以一经取士的方法得以确立。
五代三传、三礼、三史、开元礼、学究等科目之
所以被冠以 / 五科 0名称, 是这五个科名在 考试内 容、形式、设 置的时间 及授官方 面都有 很多共 性。
因此, / 五科 0考试逐渐成为礼部贡院科举考试中的 同一类考试。其实早在中晚唐, / 五科 0考试的科目 都已经出现。关于开元礼、三礼、三史、三 传、学究 等科的设置及时间, 已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 [ 3] , 下 文重点对其设置的目的与政局关系进行简要探讨。
/ 宜令礼部贡院, 就五科举人考试者。0[ 2] 此 2111 条史 料说明 / 五科 0考试, 由礼部贡院主持, 在后唐已经 发展得相当完整, 有专门针对 / 五科 0考试的敕。长 兴元年 ( 930)八月敕: / 其贡院据见应进士、九经、五 经、明经, 并五科、童子名外, 其馀诸色科名亦宜并 停。0[ 2] 2115文中将 / 五科 0与进士、五经、九经、明经、 童子、诸经学等科相提并论, 知 / 五科 0应为专指, 当 不包括以上诸科。
一、/ 五科 0的含义及五科考试科名的设置 / 五科 0考 试包含的科目 出现的时间较 早, 但 / 五科 0考试名称的出现却比较晚, 始见于后唐同光 四年 ( 926) 。据 5册府元龟 6云后唐同光四年, / 五 科举人许维岳等一百人进状, 言伏见新定格文, 三 礼、三 传 每 科 只 放 两 人 , , 三 史、学 究 一 十 人 0[ 2] 2111。显然, 这里的 / 五科举人 0, 包括了三礼、 三传、三史、学究四科举人, 相应的五科考试应当包 含若干考 试科目。稍后 的天成三年 ( 928 ) 七月敕 云: / 应将三传、三礼、三史、开元礼、学究等, 考试本 业毕后, 引试对策时, 宜令主司须于时务中, 採取要 当策题, 精详考校, 不必拘于对属。0[ 2] 此 2122 条敕中 虽未直接出现 / 五科 0的字眼, 但 将开元 礼与 / 五 科 0中的 / 三传、三礼、三史、学究 0四科放在一起处 分, 就说明了其共同性, 显然 / 五科 0就是指这五个 科目。后唐天成二年 ( 927)四月中书门下牒奏, 敕:
奏折, / 五科 0中的一史科考试, / 每史问大义一百 条, 策 三 道, 义 通 七 1十 2, 策 通 二 以 上 为 及 第。0 [ 2] 。 2106
五代后唐 / 五科 0考试基本上采用了大和元年 ( 827)十月二十三日敕中有关开元礼、学究一经、三 礼、三史、三传等科的考试方法。天成二年四月奉
应礼 部诸色 科目选 人等 ,,其 三礼、三 传、一史、三史、明习律令等, 如白身并令国子 监及州府同明经 ( 进士荐送。如考试及第, 明 习律令 同明经 )。 ; [ 12 ] 737-738 , ,一 史、三礼、三 传同进士, 三史当年关送吏部, 便授第二任官。 此奏得到敕准。显然, 三礼、三史、一史¹ 、明经、明
2010年 2月 第 8卷第 1期总 27期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ournal o f Be ijing U n ion U n iversity( H um an ities and Soc ia l Sc iences)
Feb. 2010 V o.l 8 N o. 1 Sum N o. 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开元礼、三礼科的设置与中晚唐加强礼制教育
有着直接关系。 5新唐书 6卷 485百官志三 6太常寺 条云: / 有礼院修撰、检讨官各一人 ,,太常寺、礼 院礼生各三十五人。0[ 8] 1242 5唐大诏令集 6卷 665开 元十三年东封赦书 6中也记载了礼生 [ 9] 371。贞元八 年 ( 792) 四月太常寺奏: / 本置礼生, 是资赞相 ,, 惟礼 生尚 在, 伏请下 吏部, 自 今以 后不 得更 有注 拟。0[ 4] 又 1135 大和八年 ( 843) 正月吏部奏: / 准敕踈 理诸色入仕人等, 今诸司流外令吏、府 史、掌固、礼 生 ,,总一千九百七十二员。0[ 2] 2038以上史料说明 中晚唐太常寺下属礼院、礼生的设置, 亦是朝廷试 图引导士大夫以 / 礼 0教习子弟的表现。
第 8卷第 1期
金滢坤: 略论中晚唐科举考试中的 / 五科 0考试
41
五年 ( 789)始有登开元礼一人 [ 5] , 2209 为现存较早的 登开元礼者。
三礼科设置 于贞元 五年。贞元五 年五 月敕: / 自今以后, 诸色人中有习三礼者, 前资及出身人依 科目选例, 吏部考试; 白身依贡举例, 礼部考试 ,, 依资与官。0[ 6] 358-359敕文中所言 / 三礼科 0, 可分为两 种: 一种是由吏部主持的科目选, 其面向的选人是 前资官、出身人、试官, 即已有做官资格的人, 或已 做正员官和试官的人; 另一种是由礼部主持的由白 身人应考 的三礼科, 属常 科科目。贞元五 年二月 敕: / 特置三礼、开元礼科。0[ 7] 1892
但是, 学究一经科出现在贞元末, 权德舆 5答柳福 州书 6云: /虽今吏部学究一经之科, 每岁一人, 犹虑其 不能至也。0[ 10] 4994此学究一经尚指吏部科目, 学究一经 在中唐礼部科目中也很可能已经确立 [ 11] , 礼部最晚在 大和元年也设立了学究一经科目 [ 2] 。 2107
二、/ 五科 0考试变革 五科考试程序可以溯源于中晚唐诸科考式程 序, 中晚唐 / 五科 0考试归礼部贡院主持。如大和元 年 ( 827)十月中书门下奏请:
开元礼、三礼科产生与中唐政局的关系密不可 分。德宗初立, 全国政局不稳, 建中三年 ( 780) , 朱 滔、田悦、王 武俊、李纳、李希烈 相继 反叛, 谮称王 号, 胶固为逆 [ 7] 335。兴元元年 ( 784) 李怀光、李希烈 先后反叛, 德宗深感社会失序, 慨叹: / 万品失序, 九 庙震惊。0[ 7] 339德宗希望以宣扬君臣、父子, 各守其 位的 / 礼 0, 来匡正天下秩序以巩固其地位。因而在 贞元元年 ( 785) 七月平定李怀光后, 于十一月德宗 亲祀昊天, 贞元二年 ( 786)四月平李希烈, 六月颁布 5开元礼 6设学官; 贞元五年增设 / 三礼科 0, 充分说 明了德宗设三礼科的意图。又如贞元九年 ( 793)五 月诏云:
王者设教, 劝学攸先, 生徒肄业, 执礼为 本。故孔子 曰: / 不学 礼, 无以 立。0又曰: / 安 上理人, 莫善于礼。0然则礼者, 盖务学之本, 立 身之端, 居安之大猷, 致理之要道 ,,习礼经 者独授散官, 敦本劝人, 颇乖指 要, 始务弘奖, 以广儒风。[ 2 ] 2104 此条敕文集中 反映了德 宗深感朝 政不稳, 藩镇作
开元礼始置于德宗贞元二年 ( 786), 其目的是 培养一批通晓国 家盛典及 民间婚丧 礼仪的人 才。
贞元二年六月十一日敕: 5开元礼 6, 国家盛典, 列圣增修, 今则不列
学科, 藏在书府, 使效官者昧于郊庙之仪, 治家 者不达冠婚之义, 移风固本, 合正 其源。自今 已后, 其诸色举人中, 有能习 5开元礼 6者, 举人 同一经列, 选人不限选数许习。[ 4] 1396 据 5玉海 6卷 1155唐开元礼举 6引 5登科记 6云, 贞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