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设计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
概述
为了加速地方公共交通发展步伐,振兴地方经济建设,洪泽县交通运输局决定在2016年对高良涧镇(共、共和镇(共、仁和镇(共、万集镇(共、岔河镇(共、黄集镇(共及老子山镇(共镇村公交道路进行提升改造,主要改造道路20余条,总里程约。
洪泽县2019年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明细表(岔河镇)
任务依据
1、洪泽县交通运输局提供的《2016年度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表(洪泽县)》。
遵循、参照的规范、规定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9、《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0-04-2007)。
10、《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6)。
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13、《道路交通标志标线》(GB5768-2009)。
14、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施工指导手册》。
15、《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苏交公【2013】14号)。
16、《江苏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标准指导意见》(苏交公【2013】15号)。
17、《江苏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2010)。
设计标准
1、设计标准:四级公路,设计速度20km/h;
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3、路基设计宽度:;
4、设计洪水频率1/25。
工程概况及主要改造原则
本次设计为洪泽县仁和镇及共和镇提档升级的农村道路,共计3条,分别为黄仁线()、余刘线()、共新线()。
黄仁线采用双侧拓宽,拓宽后路面为6m宽,路基宽度为7m,道路改造后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余刘线K0+000~ K4+段为挖除新建,K4+~ K6+580段为拓宽改造;共新线K0+000~ K4+213段为挖除新建,K4+213~ K6+580段为拓宽改造,余刘线及共新线改造后路面宽为,路基宽6.5m,路面为水泥混泥土路面。
测设经过
2015年11月上旬,我院进行洪泽县2016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编制工作,接受任务后,我院立即成立了洪泽县2016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设计项目组,并制定详细的工作大纲,组织有关人员展开工作。
项目组在google地图上对所涉及的路线分别进行了布设,并分别对7个镇依次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工作。
项目组收集了洪泽县的镇村公交规划等资料,同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图的编制工作。
2015年12月上旬完成了本项目施工图的编制工作。
项目自然状况
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
2.2.1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洪泽县境内,洪泽县地处江苏省西北部,西依洪泽湖,与泗洪、泗阳隔湖相望,东挽白马湖,与楚州、宝应、金湖水陆相依,南临淮河入江水道,与盱眙毗邻,北濒苏北灌溉总渠,与清浦接壤。
2、地形、地貌
本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貌属黄泛冲积平原。
3、地震
根据《江苏省地震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中规定,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系数为,拟建公路抗震设防烈为6度。
4、地层
路线区位于华南地台扬子准地台苏北坳陷,区域地质资料均为巨厚的第四系所覆盖,基底为下第三系渐新统三垛组泥岩、砂岩。
线路经过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湖积物和上更新统冲湖积物,岩性以灰黄色、褐黄色粘性土为主,局部夹亚砂土。
5、地质构造
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公路区域位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和淮阳山字形东翼反射弧外带相复合的部位。
近场区的构造形态大致以淮阴——响水断裂为界,北西侧为鲁苏隆起带,南东侧为苏北断拗。
苏北断拗在近场区进一步分为涟阜凹陷、洪泽凹陷、建湖隆起等次级构造。
涟阜凹陷内发育一系列北东向断裂,将凹陷切割成几个不对称的次一级宽缓褶皱,
自北向南分别为涟北凹陷、大东镇凸起、涟南凹陷、苏家咀突起、阜宁凹陷。
近场区的断裂构造主要以NE向及NEE向为主,并被较新的NW向平移断层所切割。
断裂主要有:郯庐断裂带、淮阴——响水断裂(F1)和陈集——宝应断裂(F2)等。
6、地质构造
在勘探孔深度范围内,根据揭露土层的岩性、分布埋藏条件,结合力学性质指标可将该拟建道路沿线勘探深度内土层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其中第一工程地质层又可分为2个亚层。
第①层:耕土,灰色,稍湿~湿,稍密~中密,疏松多孔,表层含有植物根系。
分布不稳定,沿线沟塘、道路和民房附近缺失,厚度~1.2米,平均0.7米,层底标高~14.19米。
推荐容许承载力[σ
]=60KPa。
第①-1层: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具腥臭味,具触变性,含大量的腐蚀质成分。
分布于沿线沟塘内,厚度~2.2米,平均1.2米,层底标高~13.0米。
推荐容许
承载力[σ
]=40KPa。
第②层:亚砂土,灰色~灰黄色,稍湿~湿,下部很湿,中密,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中等压缩性,土质不均,夹薄层粉质粘土,层顶标高~
13.3米,埋深~2.7米,平均1.4米。
推荐容许承载力[σ
]=120KPa。
第③层:粘土,灰黄色,可塑,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高,最大
揭露厚度为8.3米。
推荐容许承载力[σ
]=130KPa。
第④层:亚粘土,灰色,可塑~硬塑,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本次堪察未揭穿,
最大揭露厚度为11米。
推荐容许承载力[σ
]=240KPa。
7、气候
淮阴区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属亚热带湿润—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显着。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14.8℃,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6.4℃,年极端最低气温为-8.5℃。
降水:年总降水量为916.3mm
日照:年日照总时数为小时,比历年平均少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6%。
路线设计
主要控制点
本次设计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道路平面线形布设时均应顺应现有道路的线形走向,尽量拟合老路的平面线形。
本项目主要控制点包括:沿线交叉口、桥涵。
平面线形设计
根据不同的改造方案对老路线形进行拟合。
纵断面线形设计
设计高程均按老路面高程进行拟合。
路基设计
路基横断面
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
(1)路基宽,路面宽,横断面组成为:土路肩+行车道+土路肩。
图双侧拓宽道路路基横断面图
(2)路基宽,路面宽,横断面组成为:土路肩+行车道+土路肩。
图双侧拓宽道路路基横断面图
图挖除新建道路路基横断面图
路拱横坡
拓宽道路的横坡度为1%,土路肩为横坡4%;挖除新建段行车道路拱横坡为1%(具体新建路段横坡根据现场老路横坡确定),土路肩横坡均为4%。
路基超高及加宽
道路全线未设超高及加宽。
路基边坡
本项目填方路基边坡坡度为1:,挖方路基边坡坡度为反向1:。
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在填筑前应先清除地表杂土及耕植土,厚度按15cm计列。
(1)拓宽段:将拓宽部分下挖至路面结构底以下30cm,向下翻松20cm掺6%石灰土,压实度≥90%,其上回填两层各15cm掺6%石灰土,压实度分别≥92%、≥94%。
其上铺筑路面结构。
(2)挖除新建段(山岔线西段):将原老路路面向下开挖至路面结构底,新建路面结构底部20cm,其上填筑一层20cm6%石灰土,压实度分别不小于93%。
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临时积水路段,可在路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排除积水,以方便施工。
路基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
(1)原材料试验
①石灰:质量需满足III级以上块灰技术指标,石灰要分批进料,做到既不影响施工进度,又不过多存放;石灰进场后须对石灰进行技术指标检测,符合规范要求方可使用。
②土: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塑性指数5~20较为适宜,土中不得含有树根、杂草等杂物。
③水:采用一般饮用水或不含油质、杂质的干净水均可。
(2)配合比试验
采用检验合格的块灰与素土混合料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按重量比(石灰: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石灰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根据石灰剂量配制灰剂量曲线图,用于指导施工。
(3)机械准备
为保证拓宽路段路基提高压实度满足要求,施工必须配制适合的压实机械。
施工段必须配置:平地机、路拌机、压路机(根据拓宽路段的宽度选择型号)。
碾压机械组合一览表
2
拓宽路段石灰土施工时,建议超宽碾压。
根据拓宽宽度,能使用小型压路机压实的使用小型压路机压实,无小型压实机械操作空间的使用夯实设备夯实,降低分层压
实层厚,多层填筑,层层夯实。
3、石灰土施工注意事项
(1)含水量控制为最佳含水量±1%,压实厚度为20cm;
(2)石灰消解必须按规范实施,消石灰必须过筛,筛孔不大于2cm。
严格控制未消解的颗粒掺入灰土中,以免引起爆裂而影响路基压实度;
(3)灰剂量和相应压实度是影响灰土填筑的关键,需通过多组击实试验确定灰剂量和标准击实关系曲线,控制施工压实度;
(4)石灰土表层长期暴晒后,会开裂松散。
雨后未完全消解的石灰微粒水化后膨胀,易导致灰土表层松散,因此进行下层施工前要求检查表层松散情况,采取洒水复压或雨后复压的措施。
若松散较严重,应铲除表层松散部分,确保灰土无软弱夹层。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路堤基底为耕植土或腐殖质土时,必须清除表土,并做填前压实处理,具体压实度依据路基填筑设计原则中的不同填土高度的要求标准执行。
(2)位于路基范围内的建筑垃圾、树根、芦苇根、杂草等必须挖除。
(3)路基填筑前,应对填料密度、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掺灰剂量进行测定,压实过程中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掺灰剂量及拌和的均匀性,压实前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之内,压实后应检查填料的密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横断面,分层填筑、薄层压实,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 填筑至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5)路基填筑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
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为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
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6)若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
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m。
(7)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应注意压实顺序,并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掺灰剂量和均匀性。
(8)为了减少路堤路段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面不平整,对于大型压实机具压不到的地方,必须配以小型压实机具薄层碾压,以确保压实度。
(9)未尽事宜,详见相关技术规范、规程。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
对拓宽部分占用老路两侧边沟的情况,在拓宽后路基外侧恢复原有排水沟排水。
路面排水
全线路面雨水经路拱横坡漫流至两侧排水沟。
其中山岔线西段,通过路侧“U”型集水槽排水,集水槽采用宽度为10cm,深5cm的弧形边沟,采用5cm厚的水泥砂浆浇筑。
路面设计
设计标准
1、本项目位于II
5
区
2、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3、设计年限:10年。
4、设计弯拉强度为:、。
路面设计
双侧拓宽路段路面结构:18cm水泥砼+16cmC20水泥砼
新建路段(山岔线西段)路面结构:20cm水泥砼+18cm水稳碎石+20cm12%石灰土混凝土路面设计弯拉强度为、,土基回弹模量要求≥30Mpa、40Mpa。
在浇筑拓宽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对老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边缘进行磨平、清理处理,待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养生期结束后,对新老板块搭接处采用沥青灌缝胶进行灌缝处理。
鉴于以上调查分析,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5.3.2条: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路面破损状况等级为中及中以下,或者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路面破损状况等级为次及次以下时,应采取全路段修复或改善措施,包括沥青混合料修补、板块破碎和碾压稳定、铺筑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加铺层以及修建纵向边缘排水设施等。
本项目水泥砼板块病害主要分布构造物附近,其他车道板块病害相对较少,本次设计考虑对黄仁线水泥砼板块以修复方案(即对老路换板处理)为主,对余刘线及共新线南北走向的路段考虑挖除新建。
同时,为了使路面经常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建议在修整后仍要加强路面的养护工作,特别应加强日常的巡视与检查以及日常保养与小修,发现病害及时修补。
路面材料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
1、面层集料
水泥混凝土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碎石)或(卵石),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 m3
2、水泥
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级。
3、水泥砼
水泥砼路面设计弯拉强度为、。
4、对于路面结构内,二灰碎石顶面沥青封层,采用机制石屑,矿料粒径3~5mm,用量宜5~8 m3/1000m2,沥青采用乳化沥青PC-1等,用量在1.0kg/ m2。
水泥混凝土基层
在单侧拓宽、双侧拓宽及挖除新建路段道路基层采用C20砼。
1、集料
水泥混凝土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碎石)或(卵石),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水泥用量不小于300kg/ m3
2、水泥
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级。
3、水泥砼
水泥砼的标号采用C20。
沥青封层
水稳基层养生期结束后进行下封层的施工,封层施工采用优质乳化沥青单层表处形式,封层沥青采用PC-1型乳化沥青,用量在为1.0kg/ m2,其技术指标见表3-2;封层用集料采用机制石屑,矿料粒径3~5mm,用量宜5~8m3/1000m2,集料规格见表3-3。
封层沥青技术要求表3-2
注:⑴粘度可选用恩格拉粘度计或沥青标准粘度计之一测定;
⑵表中的破乳速度、与集料的粘附性、拌和试验的要求与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工程上实际的石料进行试验,仅进行乳化沥青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要求此三项指标;
⑶贮存稳定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试验时间,通常采用5d,乳液生产后能在当天使用时也可用1d的稳定性;
⑷当乳化沥青需要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贮存或使用时,尚需按T 0656进行-5℃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要求没有粗颗粒、不结块;
⑸如果乳化沥青是将高浓度产品运到现场经稀释后使用时,表中的蒸发残留物等各项指标指稀释前乳化沥青的要求。
各项材料要求如下:
1、水泥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应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其初凝时间应不小于4h,终凝时间宜不小于6h,宜采用级及以上缓凝水泥,快硬、早强水泥和受潮变质水泥不得使用。
散装水泥入罐时,安全性合格后方能使用,温度不能高于50℃,温度较高时应采用降温措施。
2、碎石
碎石表面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
碎石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宜将粒径0~4.75mm分为~4.75mm、0~2.36mm两档,应按以下四种或四种以上规格备料:粒径~31.5mm、~9.5mm 、~4.75mm 、0~2.36mm或~31.5mm、~19.0mm 、~4.75mm 、0~2.36mm,条件不具备时也可按~31.5mm、~19.0mm 、~9.5mm 、0~4.75mm四种规格备料。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28%,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18%(宜不大于15%),集料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9。
集料的技术要求拟见表6-5。
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6-5
3、水
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4、混合料配合比
取工地实际使用的碎石,分别进行水洗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碎石的组成比例。
要求组成混合料的级配宜符合规定,关键筛孔的控制范围宜符合表6-6的规定。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表6-6
天劈裂强度应不小于。
为减少基层裂缝,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合成级配满足要求的同时限制细集料、粉料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
设计要求水泥剂量不应大于%,压实度(重型击实法)不小于98%。
集料级配中0.075mm以下颗粒含量宜不大于7%,含水量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2%。
12%石灰土底基层
1、压实度
石灰应符合质量要求,石灰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压实度不小于93%,石灰与土的设计推荐配合比为12:100。
2、石灰
石灰采用III级或III级以上灰,石灰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4.2.2之规定。
石灰要分批进料,做到既不影响施工精度,又不过多存放;应尽量缩短堆放时间,如存放时间稍长应予覆盖,并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
石灰在使用前应测定其钙,镁含量,满足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
3、土
尽量选用塑性指数≥12的粘性土,土中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10%。
4、水
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到可疑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路面施工及质量检查,必须按设计要求,严格执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各条文,质量检查标准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的规定。
基层铺筑前,应对路基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路基表面平整坚实,路拱适合,排水良好,压实度、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
1、施工程序
石灰土采用路拌法施工,其程序如下:
测量放样→布土→检查布土厚度及含水量→布消石灰→路拌机拌和→检查拌和深度、松铺厚度、含水量和石灰剂量→粗平→稳压→精平→碾压成型→质量检查→洒水养生。
2、布料
a、根据用土比例和每车土量将素土或改性土按指定位置堆放,均匀卸在路床顶面,并用推土机和平地机粗平,用轻型压路机稳压一遍,检查布土厚度和含水量。
b、石灰应在使用前一周充分消解,并通过10mm筛孔,用布灰机或打方格人工布灰,均匀摊平。
为确保石灰土抗压强度,布灰量应稍高于设计剂量。
3、拌和
a、采用路拌机反复拌和,拌和过程中应注意混合料的含水量和拌和深度,必须拌至路基表面,宜侵入路基表面5~10mm,不得出现素土夹层;随时检查拌和均匀性,不允许出现花白带;土块应打碎,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
b、检查松铺厚度和混合料含水量、石灰、剂量,并按规定取样制备抗压试件。
根据天气情况,夏天混合料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高出1~2个百分点。
c、拌和好的混合料不得过夜,要尽快碾压成型。
d、底基层表面高出设计部分应予刮除并将刮下的石灰土扫出路外;局部低于标高之处,不能进行贴补,必须将其铲除重铺。
4、碾压
a、用轻型压路机碾压一遍,再用平地机整平、整形,经检查达到规定标高后再进行压实。
b、用12T以上压路机全宽碾压1~2遍,每次重叠1/2碾压宽度;再强振1~2次、弱压1~2次后,用三轮压路机碾压到规定压实度。
一般需要碾压6~8遍。
c、碾压应遵循由路边向路中、先轻后重、先下部密实后上部密实、低速行驶碾压的原则,避免出现推移、起皮和漏压的现象。
碾压程序和碾压遍数并不是唯一的,应通过试铺确定。
5、接缝
底基层的横向施工接缝、应采用与表面垂直的平接缝处理,确保接缝处横向与纵向平整度。
6、养生
碾压完毕即进入养生期,应做好洒水养生、保持底基层湿润,应推行塑料薄膜覆盖养生,防止石灰土表面水分蒸发而开裂。
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养生期为7天。
水泥混凝土面层
水泥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摊铺、碾压、接缝等技术要求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第6、7、9章的规定执行。
1、水泥混凝土
(1)每台水泥混凝土拌和楼在投入生产前,必须进行标定和试拌。
施工中应每15天校验一次搅拌楼计量精确度。
搅拌楼配料计量差不得超过《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6.2.1的规定。
(2)混凝土拌和过程中,不得使用表面沾染尘土和局部曝晒过热的砂石料。
(3)拌和过程中,拌和物质量检验与控制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6.2.7的规定。
低温或高温天气施工时,拌和物出料温度宜控制在10℃~35℃。
并应测定原材料温度,拌和物的温度、塌落度损失率和凝结时间。
(4)拌和物应均匀一致,有干料、生料、离析的非均质拌和物严禁用于路面铺筑。
2、拌和物的运输
(1)混凝土拌和物的运输必须及时,不得超过摊铺工艺所允许的时间。
(2)运输混凝土的车辆装料前,应清洁厢罐,洒水润壁,排干积水。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漏料和污染路面,途中不得随意耽搁。
自卸车运输应减小颠簸,防止拌和物离析。
(3)烈日、大风、雨天和低温天远距离运输时,自卸车应遮盖混凝土,罐车宜加保温隔热套。
3、混凝土面层铺筑
由于本项目为拓宽改造项目,拓宽宽度较窄(1 m),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应采用人工摊铺振捣施工,并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路面摊铺施工时应设置基准线,基准线设置精度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表7.1.2中的规定。
(1)摊铺面板位置应洒水润湿,但不能积水。
(2)横向连接摊铺时,前次摊铺路面纵缝的溜肩胀宽部位应切割顺直。
4、混凝土路面养生
(1)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毕后应立即开始养生。
路面宜采用喷洒养生剂同时保湿覆盖的方式养生。
在雨天或养生用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覆盖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帘等湿养生方式,不宜使用围水养生方式。
(2)养生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的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
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生。
(3)混凝土板养生期间,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的40%后,行人方可通行。
5、表面整修和压纹处理
整修时,每次要与上次抹过的痕迹重叠一半。
在板面低洼处补充混凝土,并用3m 直尺检查平整度。
抹面结束后,用压纹机进行压纹,要求压纹机沿道路宽度方向左右行驶,深度
0.3cm,间距均匀。
6、切缝施工
接缝是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切缝施工质量不高,会引起板的各种损坏,并影响行车的舒适性。
因此,应特别认真地做好切缝施工。
缝宽接近半公分,深度大约为6cm。
其施工工艺为:
(1)切缝前应检查电源、水源及切缝机组试转的情况,切缝机刀片应与机身中心线成90°角,并应与缝线在同一直线上。
(2)开始切缝前,应调试刀片的进深度,切割时应随时调整刀片切割方向。
停止切缝时,应先关闭旋扭开关,将刀片提升到混凝土板面上,停止运转。
(3)切缝时刀片冷却用水的压力不应低于。
同时应防止切缝水渗入基层和土基。
(4)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即可进行切割,当气温突变时,应适当提早切缝时间,或每隔20~40cm先割一条缝,以防止因温度应力产生不规则裂缝。
应严禁一条缝分两次切割的操作方法。
(5)切缝后,应尽快灌注填缝料。
7、接缝填缝
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应及时填封接缝。
填封前必须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掉进封内。
常用的填缝方法有灌入沥青橡胶类混合材料。
(1)新老板块搭接处(纵缝)拉杆形式采用后置膨胀头、膨胀套管及拉杆等组合套件,总长为50cm,其为成套定制品,具体详见路面结构设计图。
(2)横向施工缝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深度为5cm,缝宽5mm,浇灌聚氯乙烯胶泥。
横向施工缝应尽可能设在缩缝或胀缝位置,如需设置在缩缝处时应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如需设置在胀缝处,其构造与胀缝相同。
(3)横缝传力杆设置位置:①横向施工缝;②临近胀缝及自由端的三条缩缝。
除临近胀缝及自由端的三条缩缝外,其他缩缝采用不设传力杆的假缝型式。
(4)胀缝传力杆的活动端与固定端设钢筋支架固定。
嵌缝板应用无节的软木,并经沥青防腐处理同时预留传力杆孔位。
套管顶部留空3cm填以纱头或泡沫屑,套管内侧壁与钢筋间保持间隙1cm。
胀缝上部填缝料:0-3cm用填缝料、3-5cm辅助材料嵌缝板。
传力杆涂沥青一段长度为30cm。
应防止水泥沙浆渗入嵌缝板周围的缝中套管内。
胀缝每500米设置一道。
(5)养护期满后应及时填封接缝。
填封前必须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掉进封内。
常用的填缝方法有灌入沥青橡胶类混合材料。
8、老路病害处理
发现路面有裂缝病害时,要对其进行灌缝处理:
(1)裂缝在5mm以内:
①清除缝中杂志及尘土。
②将稠度较低的灌缝胶灌入缝内,灌缝深度约为缝深的2/3。
③填入干净石屑或粗砂。
④将溢出缝外的沥青及石屑、砂清除。
(2)裂缝在5mm以上:
①除去已松动的裂缝边缘。
②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入缝中,倒实,将灌缝沥青胶灌入缝内。
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等有关规范中所规定的施工工艺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