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长期发展中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发展模式必将进行调整,提高经济
运行质量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 战。
a
6
——全球化背景下,次贷危机引发的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出口导向型经
济发展模式必将进行调整,提高经济
运行质量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 战。
a
7
——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一方面“人口
红利期”的结束,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劳
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教育结构和教育
a
15
国际环境 全球化
知识化
信息化
a
16
“国际变化中的一个新的主要因素是知识创造 和传播的加速。科学知识的进步以及知识 的编码化使得在分子水平上构建新材料和 通过生物技术创造新的生命形式成为可能”
“上个世纪的最后25年中,1兆赫兹运 算能力的成本由7500美元下降到20美分— —发送1万亿比特数据的成本由15万美元下 降到10美分。”
这是为什么?从国内的原因而言,是中 国教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进 入大众化阶段后,教育质量即人才培养质 量成为社会和受教育者关注的突出问题,
a
14
迫切需要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这个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而从国际角度而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要求培养具有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能 力的国际化人才;而在教育的国际交流合 作中,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了各国 教育的国际比较,这种国际教育的参照座 标自然会思考本国教育的优势和弱势,成 为变革教育主要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强大动 力。
教育中长期发展中的 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谈松华
a
1
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 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前20年是中 华民族发展史上必须紧紧抓住、并且 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提 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 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 段性战略目标
a
2
在过去两千年中的很长一段时经是世界上最大 和最先进的国家,直到18世纪末,中国的国内生 产总值约占全球25%,1820年为33%。中国的人 均收入在12世纪前一直领先于西欧,在18世纪前 一直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后来,它错过了工业 革命,经济出现停滞,1949年GDP仅占世界5%。
a
12
从1978—2007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 121。17万人,来华留学人员124万人;已 与18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教 育交流和合作关系,与33个国家和地区签
定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外合作办学机 构和项目达1000多个。
a
13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比较的视角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教育改革越来越聚 焦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从国家领导人 到普通百姓,从专家学者到教师学生,都 从不同角度把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中国 教育的核心问题提到十分紧迫的地位。
80年代: 1983年美国发表《国家处在危险中:教 育改革势在必行》,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 的目标,而主要的措施之一是要增加中小 学生的学习时间; 80 年代中期,中国提出实施“素质教 育”,主要问题是解决由“片面追求升学 率”而产生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a
21
90年代前期: 1991年美国发布《2000年美国教育战 略》,目标之一是要实现美国学生在数学、 科学等学科成绩提前到世界前列,并规定4、 8、12年级实行全国考试; 1993年中国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 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把由 于应付考试而把学生陷于题海”苦海“之 中的困境,作为束缚学生发展的主要弊病 需要加以革除。
a
17
“知识创新速度的一个主要指标是每年的新的 专利数。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每年的 专利数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2倍,由每年8 万件增加到每年18万件。”
a
源自文库
18
国际性人才
综合性人才
创业性人才
创新性人才
a
19
创新性人才:
a
20
这里,我想用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政策演变轨迹的 比较,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国际因素:
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学龄人口 的波动影响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既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生源供给,高等教育将会由”卖 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也会减轻教 育规模扩张的压力,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较 为宽松的环境.
a
8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和建设创新 型国家的目标,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迫切要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4
2、今后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国内 外环境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战略的转变,必 将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的 变动,既对教育结构和质量提出新的更高 的要求,也对传统的教育发展战略和模式 提出了挑战。
a
5
——全球化背景下,次贷危机引发的
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出口导向型经
a
9
3、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历 史性转变
——发展的目标:由”人口大国—(人力 资源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即由“穷 国办大教育”转变为“大国办强教育”; ——发展的方式:由数量扩张为主转变为 质量提升为主;
a
10
——发展的动力:由“供给约束型”转变 为‘需求导向型“。中国社会由生存型阶 段向发展型阶段转变,教育需求转向公平、 质量、多样化 ——发展的政策取向:由”效率优先、兼顾 公平“转变为确立教育公平为教育的基本 政策,兼顾效率; ——发展的体制环境:由新旧体制转轨为 主要内容转变为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
a
11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迅猛发展的潮流。尽管 对它的作用存在种种争议,但它已经影响 到世界各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却是不争的事实。教育在全球化的背景 下,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主要反映在两 个方面:一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速 发展,正推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一是教 育国际化的进程,促进各国人才培养模式 的变革,培养具有开放胸怀和国际竞争力 的国际人才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 目标之一。
——世界银行:《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 2001年

a
3
21世纪初党中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 阶段做出了新的判断:我们正站在一个新 的历史起点上。这个判断同样符合教育改 革和发展的实际:中国教育经过30年的改 革和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面临着新 的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实现战略性的转 变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