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利用和核材料-能源材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R.L.Mossbauer(穆斯 堡尔) , 德国物理学家 (1929-1976)。1961年 因为对γ辐射的共振 吸收的研究和发现的 Mossbauer效应获诺 贝尔物理学奖。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李政道、杨振宁发现了在弱相互作用中 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的实验所证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原子弹
“小玩意儿”钚装药重6.1千克,TNT当量2.2万 吨,试验中产生了上千万度的高温和数百亿个大 气压,致使一座30米高的铁塔被熔化为气体,并 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 在半径为400米的范围内,沙石被熔化成了黄绿 色的玻璃状物质,半径为1600米的范围内,所有 的动物全部死亡。 “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在核爆观测站里感到 十分震惊,他想起了印度一首古诗:“漫天奇光 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 其争辉。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E.Rutherford(卢瑟福 ), 英国物理学家(1871-1937), 新西兰人,1908年获得诺
贝尔奖。证实了a 射线为 He2+, b 射线为电子; 提
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首 次实现人工核反应;培养 了10诺贝尔奖获得者。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核能利用和核材料能源材料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第二 章
核能利用和核材料
— 核化学概论
核化学历史 核能利用历史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H.Becquerel (贝克勒尔), 法国物理学家(18521908),1903年获得诺贝 尔奖。发现了铀(U)放射现 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在实验室里观察到原子 核现象。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1核衰变和放射化学 2.2 核能和核能利用 2.3 核反应堆及相关核材料 2.4 核安全和核废料处理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1.1 放射性衰变和放射系
放射性衰变(radioactive decay)是一种过程, 在这种过程 中, 原来的核素(母体)或者变为另一种核素(子体), 或者进 入另一种能量状态。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辐射造成 的生物 效应
辐射会使细胞的生长-调节机制受到伤害,以白血细胞 过度生长为特征的白血病可能是由辐射造成的。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放射性衰变
α衰变
226 88
Ra
222 86
Rn
+
4 2
α(42
He)
核电荷数减少2意味着子核在元素 周期表中的位置左移2格, 叫作α衰变 的位移定则。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M.Curie,法国物理学家 (1867-1934),波兰人, 1903年获得诺贝尔奖。发现 钋(Po)和镭(Ra); 她的女儿 (I.Joliot-Curie, 1897-1956)和 女婿(F. Joliot-Curie, 19001958)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获 1934年诺贝尔奖。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丁肇中,(1936—)与 B.Richter, (1931—)分 别发现J/ψ粒子,找 到了美夸克存在的证 据,1976年获诺贝尔 奖。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事件
1896:H.Becquerel发现了铀(U)放射现象; 1897:P.&M.Curie发现钋(Po)和镭(Ra);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原子弹
在长崎投掷的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 蘑菇状云团,爆炸产生的气流、烟 尘直冲云天,高达12英里多。 美国原子弹突袭广岛和长崎造成了 巨大的毁伤。广岛市区80%的建筑 化为灰烬,64000人丧生,72000人 受伤,伤亡总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 53%。长崎市60%的建筑物被摧毁, 伤亡860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37%。
β衰变
210 83
Bi
210 84
Po
+
0 -1
e(电子)
β衰变的位移定则是,子核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位置右移1格。
γ衰变
60 27
Co
*
60 27
Co
+
γ
(高能电子波)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在自然界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大多具有多代母子体衰变 关系。母体放射性核素经多代子体放射性核素最后衰变生 成稳定核素。 放射系 (radioactive series)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原子弹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蘑菇云发展图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本国西部 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蘑菇云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教学要求
1.了解核素、放射性衰变等基本概念; 掌握核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2.了解核衰变和核能利用的基本概念; 3.了解核辐照效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掌握核反应堆原理及材料材料的特性; 5.了解核安全和核废料处理
1899:卢瑟福发现a , b 射线; 1900:维拉德发现g 射线; 1903:卢瑟福证实a 射线为He2+, b 射线为电子;
1911: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模型; 1919:卢瑟福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事件
1932:J.Chadwick发现了中子; 1934:F.&I.Joliot-Curie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9:O.Hahn等人发现重核裂变; 1939:N.Bohr等提出液滴模型; 1942:E.Fermi发明热中子链式反应堆; 1945:原子弹试爆成功,并在广岛上空爆炸; 1952:氢弹试爆成功。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我国核化学重要事件
1958:我国建成第一座重水型原子反应堆; 196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9:我国首次成功地下核实验; 1984:我国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顺利启动; 1988: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1991:秦山核电站发电成功;
J.Chadwick(查德威 克 ),英国物理学家 (1891-1974),1935年 因发现了中子获得诺 贝尔奖。中子的发现 被认为是原子核物理 的诞生。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E.Fermi(费米), 意大利物理学家 (1901-1954),1938 年获得诺贝尔奖。 发明了热中子链式 反应堆。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R.L.Mossbauer(穆斯 堡尔) , 德国物理学家 (1929-1976)。1961年 因为对γ辐射的共振 吸收的研究和发现的 Mossbauer效应获诺 贝尔物理学奖。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李政道、杨振宁发现了在弱相互作用中 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的实验所证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原子弹
“小玩意儿”钚装药重6.1千克,TNT当量2.2万 吨,试验中产生了上千万度的高温和数百亿个大 气压,致使一座30米高的铁塔被熔化为气体,并 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 在半径为400米的范围内,沙石被熔化成了黄绿 色的玻璃状物质,半径为1600米的范围内,所有 的动物全部死亡。 “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在核爆观测站里感到 十分震惊,他想起了印度一首古诗:“漫天奇光 异彩,有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 其争辉。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E.Rutherford(卢瑟福 ), 英国物理学家(1871-1937), 新西兰人,1908年获得诺
贝尔奖。证实了a 射线为 He2+, b 射线为电子; 提
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首 次实现人工核反应;培养 了10诺贝尔奖获得者。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核能利用和核材料能源材料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第二 章
核能利用和核材料
— 核化学概论
核化学历史 核能利用历史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H.Becquerel (贝克勒尔), 法国物理学家(18521908),1903年获得诺贝 尔奖。发现了铀(U)放射现 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在实验室里观察到原子 核现象。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1核衰变和放射化学 2.2 核能和核能利用 2.3 核反应堆及相关核材料 2.4 核安全和核废料处理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2.1.1 放射性衰变和放射系
放射性衰变(radioactive decay)是一种过程, 在这种过程 中, 原来的核素(母体)或者变为另一种核素(子体), 或者进 入另一种能量状态。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辐射造成 的生物 效应
辐射会使细胞的生长-调节机制受到伤害,以白血细胞 过度生长为特征的白血病可能是由辐射造成的。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放射性衰变
α衰变
226 88
Ra
222 86
Rn
+
4 2
α(42
He)
核电荷数减少2意味着子核在元素 周期表中的位置左移2格, 叫作α衰变 的位移定则。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M.Curie,法国物理学家 (1867-1934),波兰人, 1903年获得诺贝尔奖。发现 钋(Po)和镭(Ra); 她的女儿 (I.Joliot-Curie, 1897-1956)和 女婿(F. Joliot-Curie, 19001958)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获 1934年诺贝尔奖。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丁肇中,(1936—)与 B.Richter, (1931—)分 别发现J/ψ粒子,找 到了美夸克存在的证 据,1976年获诺贝尔 奖。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事件
1896:H.Becquerel发现了铀(U)放射现象; 1897:P.&M.Curie发现钋(Po)和镭(Ra);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原子弹
在长崎投掷的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 蘑菇状云团,爆炸产生的气流、烟 尘直冲云天,高达12英里多。 美国原子弹突袭广岛和长崎造成了 巨大的毁伤。广岛市区80%的建筑 化为灰烬,64000人丧生,72000人 受伤,伤亡总人数占全市总人口的 53%。长崎市60%的建筑物被摧毁, 伤亡860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37%。
β衰变
210 83
Bi
210 84
Po
+
0 -1
e(电子)
β衰变的位移定则是,子核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位置右移1格。
γ衰变
60 27
Co
*
60 27
Co
+
γ
(高能电子波)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在自然界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大多具有多代母子体衰变 关系。母体放射性核素经多代子体放射性核素最后衰变生 成稳定核素。 放射系 (radioactive series)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原子弹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蘑菇云发展图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本国西部 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
蘑菇云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教学要求
1.了解核素、放射性衰变等基本概念; 掌握核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2.了解核衰变和核能利用的基本概念; 3.了解核辐照效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掌握核反应堆原理及材料材料的特性; 5.了解核安全和核废料处理
1899:卢瑟福发现a , b 射线; 1900:维拉德发现g 射线; 1903:卢瑟福证实a 射线为He2+, b 射线为电子;
1911: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模型; 1919:卢瑟福首次实现人工核反应,发现了质子。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事件
1932:J.Chadwick发现了中子; 1934:F.&I.Joliot-Curie发现人工放射性; 1939:O.Hahn等人发现重核裂变; 1939:N.Bohr等提出液滴模型; 1942:E.Fermi发明热中子链式反应堆; 1945:原子弹试爆成功,并在广岛上空爆炸; 1952:氢弹试爆成功。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我国核化学重要事件
1958:我国建成第一座重水型原子反应堆; 196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9:我国首次成功地下核实验; 1984:我国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顺利启动; 1988: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1991:秦山核电站发电成功;
J.Chadwick(查德威 克 ),英国物理学家 (1891-1974),1935年 因发现了中子获得诺 贝尔奖。中子的发现 被认为是原子核物理 的诞生。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历史回顾重要人物
E.Fermi(费米), 意大利物理学家 (1901-1954),1938 年获得诺贝尔奖。 发明了热中子链式 反应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