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省市间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现象,作为省的北大门,其经济发展水平与珠江三角洲的差距越来越大。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地处粤北山区,有秀丽的风景,绵延的山脉,两条河流贯穿其中,有山有水,还有以“世界地质公园”著称的丹霞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市于2002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一称号也为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市交通便捷,每天接纳的人流量、客流量相当可观。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市的旅游产业,将旅游产业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以此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市总体概况
1、市的地理简介
是粤北区域中心城市,是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东连市,西接市,南邻市、市,西北面、
北面和东北面与市、市交界。同时,也是连接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辖三区五县,代管两个县级市,市领土总面积万平方公里,东起南雄市界址镇界址村,西至乐昌市三溪镇丫告岭村,全境直线距离东西跨长公里,总人口469万,其中市区的面积有2856平方千米,人口已达102万。
2、市的经济概况
市地处粤北山区,是省经济较为落后的一个地区,但这里却是省的重工业城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市GDP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2:。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烟草、制药、玩具等七大支柱工业增加值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可以看出,虽然在着力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但全市的生产总值最高的还是第三产业,这意味着发展服务性产业在具有很大优势。截止到2016年,市接待游客人数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亿元,占第三产业总收入约40%,同时占全市GDP的%。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对市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发展市的旅游经济刻不容缓。
3、市的旅游资源概况
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居之首,同时也是粤北区域的旅游中心。这有赖于独特的地形地貌,为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首先最负盛名的就是具有“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之称的丹霞山,它位于市仁化县,属于国家5A级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其次是坐落在曲江区马坝镇的南华禅寺,该寺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禅宗法”的发祥地,具有“祖庭”之称。此外,还有乳源自治区的云门大觉禅寺,美丽的大峡谷和具有民族风情的必背瑶寨,天然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南雄市的珠玑古巷、梅关古道;始兴县的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曲江区的马坝人遗址、狮子岩;乐昌市的古佛岩、雄伟的金鸡岭、惊险刺激的九泷十八滩;新丰的云髻山自然保护区;市区的标志性建筑风采楼等等。这真可谓是旅游者的天堂,能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需求。
二、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地位有所提高
近几年来,市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积极应对国家政策,把旅游作为全市的经济产业来抓,积极发挥已有的优势,推进“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这四项重点旅游景区的建设。2016年8月,市
发布《关于推动我市旅游业率先跨越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将发展旅游业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政策的出台,给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数万人次,同比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016年,市接待游客人数万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总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20%。2016年国庆旅游黄金周,接待游客万人,同比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过夜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这些数据让市继续发展旅游产业充满信心。
2、旅游交通逐步完善,交通网络日趋健全
是连接、和的交通要道,也是北上和南下必经的交通枢纽,拥有完善的交通设施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市不断加强旅游交通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系统。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贯穿全市。其中武广高速铁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到的距离,形成了“一小时交通圈”,方便了旅客的出行。韶赣高速的通行,也加快了与之间的联系。此外,还有正在建设中的韶赣铁路,这条铁路的建成将大大缩短从市区到南雄的距离,方便游客乘车。正在建设中的“广乐高速”,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乐昌的交通体系,使乐昌的交通网络更为发达。
“大广高速”,即从市到的高速公路,经过市。这些高速公路、铁路的建成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对本市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仅是外来旅游者到市的交通便捷了,市区和其辖区的各个县市也新开了很多城市公交和客运班车,方便市区的市民出行,更有许多的旅游专线也逐渐建立起来,例如丹霞山直达车。方便快捷的交通将大大减少旅游者出行的阻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其他经济行业的发展。3、旅游住宿设施不断完善近几年来,市的旅游住宿条件不断升级,五星级酒店从零到有。截止到2016年,共有酒店705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6家,三星级酒店42家,客房26069间,床位45074,客房出租率为%。在“十一五”期间,市平均每年接待人次增长了%,综合收入平均每年增长38%,排在省第一位。旅游住宿收入的增加,吸引了更多投资者来到建设酒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酒店在拔地而起,如七天连锁酒店、如家便捷酒店、诺庭连锁酒店等。这些酒店的兴起,为来市旅游或办公、探亲的外来者带来更多的便捷,同时也对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业的辐射力度不强,关联产业发展薄弱
辐射是指将具有不同能量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能量传递最终达到一种相互平衡的状态的过程。旅游业是一项综合型的产业,它是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人力、物力、技术等要素的结合体,而景区的辐射作用正好能够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景区周边地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市旅游产业的辐射力度不强。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却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旅游资源来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如游客到丹霞山景区旅游,看到的只是一些民宅和几个零星的小卖部,没有形成游、购、娱一体的商业街。其次各消费层次的酒店不齐全,基本都是五星级酒店,缺乏中低档消费层次的旅馆。如果普通消费者去的话,尤其是青年人,根本无法承担住宿费用,而这部分人也是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再次是交通不够通畅。
2、旅游产业的经济收益不高
旅游业是市的支柱产业,被看成是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市重工业逐渐衰落的情况下,必须依靠新的产业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从近几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在步入正轨,但是作为支柱产业来看,还远远不够。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旅游总收入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对比其他以旅游业为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