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给我们未来生活带来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世博会给我们未来生活带来的变化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精彩的盛会。

去年世博会召开至今已有整整一年了,作为一名有幸参观世博的大学生,回想起来依然激动万分。

近6平方公里的世博园仿佛是一个地球村。

一座座风格迥异、造型别致的建筑物毗邻而居,随风舞动的英国馆、枫叶造型的加拿大馆,型如"丝路宝船"的沙特馆等各具特色,尽情挥洒着人类智慧的奇思妙想。

世界各国的文化瑰宝纷纷闪亮登场,中国的战国铜车马、希腊的雅典娜神像、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传世之作、丹麦的小美人鱼、塞舌尔的亚达伯拉象龟等世界稀世文化珍品,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平均每天100多场,总计2万多场次的文化演艺活动,荟萃了绚丽多姿的各国文化的精髓,给人心旷神怡的精神享受。

申博成功8年来,中国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上海世博会的建设中,高标准、高效率地推进筹办工作。

184天的会期、246个实际参展方,7000万参观人次……既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展示自己的舞台,也为汲取人类最新科技、文化成果,助力自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上海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世博大幕未启,这里的“世博经济”即已先行,世博会带给区域的“经济动能”可谓立竿见影。

用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的话说,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经济拉动系数为1比9。

筹备期间,“世博经济”每年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在举办之年,世博会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

未来生活因上海世博会而改变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未来城市怎么样?低碳生活如何过?人类的未来又在哪里?上海世博会首次以“城市”为主题,反思城市发展的历程,探讨交流城市发展的经验。

中国智慧与全球智慧在同一个主题下,交流融合。

回答这些问题的,有各色器物技术,有各种方案设想;有理念的传播,有实验的呈现。

中国馆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全球的城市发展智慧竞相登台亮相,伦敦零碳馆,藤条材料建成的西班牙馆,大豆纤维制成的红色幕帷的瑞士馆,注入哥本哈根海港碧水的丹麦馆……
如果你能改变城市,你最想改变什么?上海世博园城市地球馆里,来自全球各大城市的孩子们表现出天真而出人意料的想象力。

然而,他们所生活的城市正面临人口剧增、资源耗竭、气候恶化、环境污染等不容乐观的连锁状况,城市的未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城市地球馆里,参观者不仅要直面生态浩劫的真相,更要寻找危机中蕴藏的机遇。

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飞机、城市自行车租赁、有机塑料充电器、刹车节能技术等,这一切都可能改变城市的未来。

城市和地球如何共生共赢?答案不仅在城市地球馆,更在世博园的每个角落,城市的未来在这里被解析为思想、技术和研发,从倡导自行车出行到推广零排放交通工具,对未来的思考正带来当下的行动。

◎食
超级水稻解决粮食问题
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有一个名为“希望大地”的展区,在9平方米的范围内,满载着禾叶青青、穗子初成的活体超级水稻,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或许是未来粮食问题的解决之道。

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无疑最能代表中国农耕水平,把超级水稻搬进中国馆,更符合“天下粮仓”的寓意。

记者在中国馆内看到,一片青青的稻田被安置在密闭的玻璃箱柜里,高及膝盖的水稻种在白色的椭圆形花盆中,全天都有白炽灯光呵护,盆里有人工放置的营养土,从表面来看,其养殖条件与盆栽鲜花似乎没什么两样。

据悉,此次亮相中国馆的超级水稻是袁隆平教授从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到一定时期,直接空运到上海世博会的,亩产将达800公斤左右,而现在通常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不过450公斤。

或许我们可以畅想这样的未来,超级水稻“攻城略地”的脚步将走遍神州大地,让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吃饱;而在中国馆内成功实验的家庭培育超级水稻的新技术,未来也能成功量产,届时农民可以不靠天吃饭,旱涝保收,因为在家就能种植水稻了。

太空种子培育超大果蔬
一米多长的西葫芦、像足球般的茄子、碗口大的番茄……去过太空的种子就好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培育出来的蔬果个头大、外形美、抗病毒,营养成分也要高许多。

在位于浦西园区D片区的太空家园馆里,就有这样一个“太空育种”展区。

“我特别推荐大家来看看太空育种。

”太空家园馆馆长王秋玉说,航天育种技术和人类直接相关,未来太空种子培育出来的太空食品将有望进入寻常百姓家。

记者在球状的“太空育种”展区看到,一束束上海市市花白玉兰正开得灿烂,不过中间的那一束花却明显要更大更美丽。

“在这个展区,我们特别设置了普通白玉兰和太空白玉兰的对比,相比之下,搭载宇宙飞船到过太空的白玉兰种子性征发生变化,开出的花朵要比普通白玉兰大了近一倍。

”解说员向记者介绍。

除了实物展出,展区内还通过视频展示种子来到太空再返回后生长的全过程。

地球上的种子被带到太空后再返回,经历了强辐射、高升空和微重力,会产生变异,再通过几代的培育,其性能会非常优良。

◎衣
特殊面料接触皮肤可降温
天气越热穿得越少?这个观念可要改一改了。

在上海世博会上,纺织科技也使志愿者的服装一展风采。

不仅仅局限于“概念性”的产品,一些蕴含了先进科技和特殊功能的服装面料,已经在世博会志愿者及服务人员的服装上得到应用。

防雨、防风、防污、吸湿、透气、防紫外线、阻燃、快干……本届世博会志愿者身穿的绿色或蓝色服装,就具有以上功能。

其面料还具有瞬时降温的效果,当面料接触皮肤后可以产生降低温度1—2℃的瞬间冰凉感,在长时间的日光照射下,产生的凉感温差可达3—5℃。

此外,这种凉爽纤维的回潮率和纤维热扩散速率均好于普通纤维,并且有多种复合天然矿物、玉石等导入,是一款多功能环保面料。

据悉,这款极具“亲民性”的高科技面料,或将在世博会后得到推广。

旧衣服埋地下能当肥料
试想一下,花园里的绿树红花不再需要辛苦施肥,只要把不要穿的衣服往下一埋就能搞定,可谓一箭双雕。

德国馆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白色T恤衫,在世博会结束后,它们就会被填埋在德国馆地下,留在中国,为世博园的树木提供养料。

因为这些T恤衫由一种特殊材料制成,可以降解。

而在日本产业馆,服务人员所穿的和服均采用可回收的新型面料,这种面料由耐热生物塑料纤维和京都传统真丝织物“丹后绉绸”交织而成。

世博会后,这些制服被运回日本,经循环回收再利用系统进行加工再生产。

旧衣服得到如此环保低碳的“归宿”,新衣服也有自己的高科技体验。

在上汽—通用企业馆一个对未来生活衣食住行畅想的短片中,购物者在数字试衣系统前摁下按钮,就能知道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衣服按自己体型试穿后的效果。

据了解,这个数字试衣系统并非幻境,已有不少企业开始着手研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个爱美女性的家中都能添置上这一款“魔镜”。

◎娱
机器人能奏乐器会说外语
日本馆的机器人会拉小提琴,瑞典馆的机器人组成合唱团,“沪上·生态家”有个机器人“女子乐队”,能为你奏上一曲《花好月圆》,世博园内到处“晃悠”的海宝机器人还会说笑话。

在爱知世博会上展示的日本机器人会吹喇叭,而在上海世博会上日本馆带来更先进的机器人,他的手指十分灵敏,可以做出更为高难度的动作——拉小提琴。

在日本馆内的舞台上,一位能直立行走,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展示着高超的揉弦、拉弓技巧。

另一款则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而诞生的机器人“伙伴”,它不仅能够双腿行走,高度的控制技术让机器人手部以及手腕部分的活动灵活细致,不亚于人类。

这使得它能够帮助行动不便者,并提供看护、医
疗、家政服务。

活跃在世博园区主要出入口,中国馆、主题馆、文化中心、世博中心、世博轴等主要场馆的海宝机器人就更有趣了。

它们不但会用普通话、上海话、英语、日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和观众对话,还会唱歌、跳舞、说笑话,指个路也不在话下。

告别眼镜在家也能看3D
一部《阿凡达》引出全世界看3D电影的热潮。

如果有肉眼可以观看的3D影像,那么在家看3D大片也就轻而易举了。

“我们的3D效果是可肉眼观看的。

”湖南馆技术总负责人周楚天表示,传统的3D电影必须通过特制的偏光眼镜,才能达到左眼只看左像、右眼只看右像,而产生的三维立体效果。

但是湖南馆的成像技术不仅让观众告别偏光镜,新的投影仪对播放屏的限制也大大降低,在白墙上也能播放3D影像。

而在城市未来馆中,一台裸眼就可看到立体影像的电视机正在展示之中。

也许过不了多久,你就能在家电卖场里看到它了。

◎医
“医生”和健康随身携带
在未来的健康生活中,医疗仪器将成为普通“小家电”,人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检测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到预防大于诊治。

位于浦西园区E片区的城市未来馆以梦想引领城市的未来生活,但在“未来正在实现”展区,所有的展项距离百姓生活只有一步之遥。

在这里,健康生活成为最受关注的展项。

家用中医数字化四诊仪集合了老中医的“望、闻、问、切”,只要伸伸手、照个像,就能获得量身定做的养生方案。

“把手放入这个仪器中,它会自动把住你的脉搏,再通过左边的摄像头拍下脸部照片和舌苔照片,最后做一张问卷,就能得到脉象、面相、舌相和问诊的结果,然后电脑会自动给出一份身体检测结果和一份个性化养生方案。

”仪器研发员赵杰表示,该仪器目前已经在上海曙光医院和上海长宁医院投入使用,未来将进一步完善。

智能化生化检测座便器正放置在四诊仪的旁边,可谓是一台家用尿检仪,未来无需前往医院,就能自己在家完成尿检,其数据也能实时传送到社区医院,让专业医生加以分析。

“人体的尿液携带了许多健康信息,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可以获知早期糖尿病、尿毒症等,防患于未然。

”解说员李先生说,“现在我们已经和一个日本公司在谈合作生产,预计最快年底可以推出。


此外,可以随身携带的唾液肿瘤检测芯片也同样是随身的“医生”。

“随时随地把握自
己的健康状态,这就是未来医疗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自觉”配药送药
拖着病体在医院排队等候治疗,几个小时后才能见到医生;病房内外摆满了病床,连走道里也有正在挂水的病人……有了未来的健康社区,如此无奈的景象一定不会出现。

在城市未来馆的健康社区中,数字诊断将成为陪伴居民身边的良医。

借助远程传输和数字诊断设备,很多小毛小病不必跑很远排队去看。

远程医疗技术可以帮助你直接把检测信息传送至医院,医生远程诊断后,系统还会自动完成药物配送。

“这台导航仪可谓三维CT,只要把透视板拉到病症部位,就能得到高精度的三维建模,全面显示身体内部情况。

未来每个社区健康中心都可配上一台,如果居民有所不适,可以在社区进行检查,检测结果通过远程网络传至医院,如果本地医院难以医治,还可传送到外地、甚至于国外的医院,免去病人的奔波之苦。

”解说员说。

此外,物联网还能“自觉”地为居民送药。

在一部未来健康社区的视频中,每位居民的健康信息都存储在社区健康中心的网络资料库中,纸质病历卡将成为历史。

病人的用药情况也能随时跟踪,一旦药品将要吃完,系统将会自动提醒医院,专门的送药员将把药品送到病人的手中,对于老年病人来说,更是免去了医院配药的奔波劳累。

自然,心灵,城市,走进世博会,感受世博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