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摘要:目前,金融危机横扫全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而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作为主要的经济增长体,中国银行业在此次金融风暴中受到何种程度的影响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甚至化危机为机遇,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使我国银行业健康、平稳的
发展。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危机;影响
一、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始于房贷机构发放的次级房产抵押贷款(以下简称“次贷”)的信用危机(俗称“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暴发的诱因在于美国货币政策由松而紧的转变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房地产价格下降使次贷的借款者无力偿还贷款利息,次贷的坏账率急剧上升,最终导致房贷机构陷入财务困境甚至于破产倒闭。

而房贷机构又通过资产证券化途径早已将其拥有的次贷衍变出了百倍于次贷总额的证券资产,这些以次贷为基础的衍生证券通过美国投资银行的包装早已向全世界投资于美国证券的本、外国投资者出售。

于是,次贷的信用危机也就随着次贷的衍生证券扩散到美国房贷机构以外的金融机构以及相关投资者,并最终演化成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与美国证券市场密切相关的国家与地区的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都在这场危机中受到重伤。

在美国本土,一大批“百年老店”式的金融机构申请破产倒闭,或被廉价收购,或面临倒闭而申请政府援助。

欧洲各国的大银行也纷纷限入财务困境,不得不向政府请求援助。

如果不是各国政府纷纷顶力救助,则金融机构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在各国政府的顶力救助下,一些有着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幸免于破产危机,也使金融危机的蔓延得到控制,但2008年以来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美国金融危机的暴发还是影响到了美国及相关国家的实体经济。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源起美国的这场金融风暴,对全球金融银行业是一场恶梦。

由于我国银行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在这场危机中所受到的冲击不大,但也未能幸免,影响着中国金融银行业的秩序。

此前我国经济已备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全球经济放缓,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国际因素和自身经济发展过热等国内因素的双重压力。

客观分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危机,并在危机之中成长是健康发展我国银行业十分必要的。

这场金融风暴不仅给我国带来了危机,也给我国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危机。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国内银行业绩仍然保持了平稳持续增长,总体运行良好的情形下。

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涉及世
界各国,给我国银行业所带来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的问题。

1.直接影响。

由于我国金融机构持有海外次贷资产导致我国资金的直接损失。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对国内部分上市银行影响不容乐观,从美国次贷危机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影响来看,目前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内上市银行主要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

所受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些金融机构持有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债券、Alt-A住房贷款支持债券、结构化投资工具以及雷曼等公司债券及相关贷款上,目前上市银行持有上述次贷危机相关资产约400亿美元左右。

大部分银行虽然持有相关债券或贷款的风险仍处于可控制范围内,这是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较低、监管当局比较谨慎,国内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低。

所以导致国内银行在金融危机中所受的直接损失有限,受损失较大的主要是几家大型国有银行,尤其中国银行,但目前损失也是在可控制范围内的。

2.间接影响。

金融危机除了对国内银行业造成短期的直接影响以外,还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间接影响。

时至今日金融危机还在不断的影响各国的经济,通过进出口贸易和FDI拖累我国经济。

美国金融机构的惨景以及金融股价的下跌心里,造成我们对金融机构的信心缺失,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了无形的冲击,也是一种长期的影响,不是人们一时半刻就可以解决的。

面对金融危机,我国也积极采取措施政策降低和减缓金融危机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不良影响,而国家所颁布的一系列的政策反过来也对银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刺激影响作用。

(二)机遇。

这一金融风暴不仅带来了危机,危机中又蕴含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首先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形势我国不得不重新审视金融业的综合模式经营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的金融结构正尝试向综合经营方向发展,各大金融机构都朝着金融控股公司方向发展。

虽然综合化经营能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有效整合客户资源,促使资金在不同金融市场间的有效流动。

但其系统风险不可忽视,综合化经营会将银行风险扩展到其他领域如证劵,保险等。

同样其他领域的风险也会扩展波及到银行业,从而增加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也更有可能存在过度运用资本杠杆的风险,并产生一定的道德风险。

因此,国内银行业学会在危机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优化贷款和收入结构,银行业对于风险的从新思考,也有可能使其对于综合化经营模式的选择更为慎重。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对策和建议
应对金融危机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

银行业担负着向实体经济输送“新鲜血液”的重任,其经营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经济的运行。

如果金融业出了问题,银行失去了“供血”能力,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将是致命的。

因此,增强银行业盈利能力、化解金融风险,从国家层面上,需要政府创造宽松环境,给予银行业更多的呵护,支持银行业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

比如,在放宽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和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对银行业中小企业贷款给予适度的风险补偿的同时,还可以适当降低税负,减轻银行业的经营负担。

据专家测算,银行营业
税每降低1%,盈利即可提升3%左右。

银行负担减轻了,银行经营就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就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险,为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第一、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体系,确保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

按照国际标准,银行自有资金不应少于8%,而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后,大量银行陷于破产的境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银行的杠杆率过高,造成一旦出现较少的经营损失之后就会陷入技术性破产而难以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挽救。

所以中国银行业必须吸取教训,在任何时候必须坚持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底线,将自身经营的安全建立在牢固的资本实力基
础上。

第二、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银行业提供很好的警示作用。

纵观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根源在于部分银行经营管理背离了审慎原则。

也决不能把市场繁荣作为放松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条件不关心客户信用记录,不注重贷款还款来源,过度看重抵押品市场价格,甚至是现住房贷款“零首付”。

所以要加强信贷业务经营管理上的风险意识,信贷业务管理上要加强市场、业务和区域研究,准确把握客户信息,选择好市场和客户确保偿付能力。

在经济调整期更应严格准入标准,做好贷款担保和抵押动态管理,不断提高风险预警监管能力,保证信贷业务发展。

第三、加强信用风险防范,积极应对市场波动,在银行监管方面,应坚持系统与资本市场的分离,能有效防止风险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蔓延。

从而有效地减少风险系数。

我国应严格信贷提向,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控制还款来源。

将加强风险发布和预警,建立极端经济环境下的信贷监控流程,建立应急方案等。

要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将取决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向内需的转型,银行业对于资金流向的引导将起重要作用,银行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优化贷款和收入结构。

尽管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银行只要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努力塑造特色品牌、持续关注经营风险,一定能够战胜寒冬,迎来下一个发展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