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各景点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岳大庙介绍
南岳大庙由四群院落和九个建筑体组成,保持了唐宋以来的艺术精华。第一进是正门,也叫棂星门,由花岗石砌成,门前有一对石狮子,姿态雄伟,门内翠柏挺立,绿草如茵。
第二进为奎星阁,其上为戏台,阁东有钟亭,阁西有鼓亭。
第三进为正南门。
第四进为城门式的三大洞门,正中叫正川门,门内有玲珑别致的御碑亭,亭内有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1708)为重修南岳庙而立的一个巨大的龟驮石碑,碑文系康熙亲笔。
第五进为嘉应门,现加以改建,内设南岳文物保管所,南岳书画院,大庙招待所等。
第六进为御书楼,保存了宋代和明代的建筑构件。
第七进为正殿,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如唐初封为“司天霍王”,开元间又封为“南岳真君”,宋代加封为“司天昭圣帝”等等。如今的“南岳圣帝”是 1983年复制的。
第八进为寝宫。最后是北门,东为注生宫,西为辖神祠
南岳大庙位于南岳北街尽头,坐北朝南,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后经历了六次大火,经过扩建和修缮,才奠定了现存规模。
大殿是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按照北京故宫的样式重修的,是我国五岳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的庙宇。
上封寺介绍
上封寺右上为观日台,左上为祝融峰,峰上的祝融殿后是不语岩,岩上有巨石翘首,宛如一只巨龟在奋力向上爬行,被称为“金龟朝圣”。岩下不远的绝壁上有两石凌空,与悬岩相接,看上去摇摇欲坠,被称为会仙桥,每当月明之夜,这里隐约可以听到丝竹之音,传说是神仙们在桥上饮酒奏乐。
从上封寺拾级而上有一片古林,树木奇形怪状,由于这里地势高,比较寒冷,从初冬到暮春都积着冰雪,树木的嫩枝多被摧折,为了适应生存,这里的树大都繁枝虬结,看上去卷曲臃肿。树林后有观日台,是元代所建,占地约一亩,站在观日台上可以看到很壮观的日出日落上封寺位于衡山山顶,距南岳庙十公里,是南岳最早的古刹之一,隋朝以前叫“光天观”,被道教尊为第二十二福地
忠烈祠介绍
祠的形制是仿效南京中山陵开阔式建筑群模式,坐南朝北,依山势布局,前低后高,左右对
称,错落有致,排列有序。东西宽60米,南北长240米,数百级花岗岩石蹬,将古色古香的牌坊、上下大殿、炮塔和“七·七”纪念碑连成一体。右上有四柱碑一座,再上是石墙碧瓦的纪念堂。四周围以石栏,宫殿式的中厅,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将殿宇衬托得更加朴素大方、端庄凝重。祠的两厢,有两座万人塔,十三座坟冢,安葬着抗日时期第九战区的阵亡将士,墓地周围玉兰飘香,青松滴翠。
忠烈祠位于延寿亭附近的香炉峰麓罗家湾上。出南岳大庙,过胜利坊,沿登山路盘旋而上,横过玉板桥不远,便是庄严肃穆的忠烈祠。它始建于1939年,1943年竣工,是为了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修建的。1997年12月,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祝融峰介绍
祝融峰的名字与上古的神话有关,相传祝融是黄帝身边的大臣,是火神,他曾以衡山为栖息之所,死后葬在衡山的最高峰,后人便以它的名字命名该峰。
祝融峰上有祝融殿,因山高风大,所以建筑是用坚固的花岗岩砌墙,以铁瓦盖的顶,殿宇凌风傲雪,巍然屹立在绝顶巨石之上。殿后有望月台,是一块高耸的巉岩,上有石刻,字迹清晰可辨。
祝融峰是南岳最高峰,离上封寺不到一里,海拔1290米。
穿岩诗林介绍
穿岩诗林是1988年新辟的景点,位于香炉峰山腰,集石趣、洞趣、诗趣于一体,在南岳风光新四绝中有“穿岩诗林之趣”的雅称。
穿岩诗林主要景点有恋人石、飞来石、人头石、仙人灶、仙人壶、小西天等,在洞外的石壁上,凿刻有当代书法名家书写的40余首古今歌咏南岳的诗词。
福严寺介绍
福严寺立于茂林修竹掩映之中,十分古雅,寺内有岳神殿、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等古香古色的殿堂。寺外的山岩上有三生塔,塔中埋着福严寺开山僧慧思和尚的遗骨。寺东有一口方形的石井,井里有清泉涌出,井壁上有“虎跑泉”石刻,泉旁有镌刻石碑,碑文记述着当年慧思祖师开辟道场的轶事。
福严寺创建于南朝,最初的名字叫般若寺。至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佛教禅宗七祖怀让和尚在此宣讲“顿悟法门”之学说,故此寺又被称为“天下法院”,宋朝改名为福严寺。
磨镜台介绍
磨镜台距南岳镇十四里,和半山亭隔壑相望,在祝融峰南的燕子岩下。磨镜台是佛教禅宗南宗祖源,因唐代名僧怀让和“江西马祖”道一和尚磨镜斗法的故事而闻名
磨镜台上有马祖庵,为道一在南岳创建的草庵。磨镜台后有七祖塔,系怀让墓。塔后为上山老路,路旁碑题“怀让路”,有206级石蹬。附近有龙舒桥、观音桥、麻姑桥、游泳池等遗迹。
登磨镜台远望,南岳镇景色尽收眼底,台旁古松盘桓,台前壑谷幽深,盛夏在此小憩,暑气顿消。
南台寺介绍
南台寺是南朝梁天监年间海印禅师创建,唐天宝年间禅宗七祖弟子希迁和尚将它定名为南台寺。南台寺风景宜人,古寺四周绿树环抱,寺内有虎耳草、七里香等奇特植物,最稀奇的是一种叫雪花的高山植物,它枝干低矮,开着金黄色的花,却不长叶子。
南台寺被日本佛教曹洞宗视为祖庭,曹洞宗和南台寺所属的临济宗同出禅宗南宗创始人慧能一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日本曹洞宗高僧梅晓来南台寺接连宗源,赠了不少藏经给南台寺,留下了“梅晓赠经”的佳话。
半山亭介绍
从南岳大庙后门沿登山公路穿过忠烈祠,便是半山亭,由于它位于南岳区和祝融峰的中间,上下各为十里,故名。
半山亭始建于齐梁年间(480-557年),清代改亭为观,取名玄都观。观内有宋徽宗赵佶题的“天下名山”匾额。半山亭周围的参天古松最具风情,由于长年被北风吹刮,枝干一概朝南,似乎在向游人频频招手,引人入胜。
立在半山亭门庭眺望,号称“南天一柱”的天柱峰直插九霄;向南俯望,便见湘江逶迤,波光如练;向上仰视,隐约可见白云深处的南天门。
方广寺介绍
沿南天门山脊南行,经西岭顺北麓约走5公里,就到了深邃幽雅的方广寺,这里古木森森,银泉淙淙,周围八座山峰如莲花瓣瓣,方广寺就是莲心。该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后屡废屡兴,保存至今外貌完好。
方广寺在莲花峰下,寺上一里为狮子山,稍下有两座青山对峙,形成一个狭口,宽仅三、四丈,多枫树、杉树,十分茂密。每年深秋,枫叶火红,杉枝墨绿,置身密林,分外清爽。林中有溪涧,涧水注入深不见底的潭中,声若洪钟,水从潭口溢出,迂回曲折。
顺溪而下,有许多珍稀树木,如横豆杉、银雀、香果树,其中有一株娑罗树,生长在岩上石缝中,已有数百年树龄。距寺十里有黄沙潭、白沙潭、黑沙潭等诸多潭水。黑沙潭潭深不见底,水呈苍黑色,形成高达二丈、宽一丈余的瀑布,深潭石壁上宋徽宗亲笔题词“海南龙湫”四个大字尚存。
广济寺介绍
广济寺周围的方圆五十里,相传为禹王城,是夏禹治水时停留过的地方,至今还有“禹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