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的病害防治_1

油菜的病害防治_1
油菜的病害防治_1

油菜的病害防治

油菜是我们并不陌生的一种蔬菜,而且油菜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很高,是我国的原产植物。茎的颜色是深绿色,会开出黄色的花朵,特别油菜田到了开花的时候,清新优美,很是壮观,但是种植油菜的朋友们很多都会有油菜得病生虫的烦恼,下面就来给花友说一下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

主要疾病

油菜菌核病,这种病会威胁到叶片和植物的茎和荚果。一开始会有淡褐色的病斑,之后还会成为灰白色,甚至会腐烂,外表出现一层白色的絮状物。

油菜霜霉病

这种病在油菜的生长期间都有可能发生,进而会造成叶片干燥,花序变得不仅奇形怪状而且更加肿大。如果叶片遭遇这种疾病,它的正面就会有一些不太明显的淡色微黄的斑,而在背面会有白色的霜状霉,对结实造成影响,减低菜籽的质量。

油菜花叶病

这种病主要是在感染病害之后,嫩叶的上面会有明脉的症状,有些甚至所有的叶脉都会变成暗黄色,之后会有一些花叶的情况。还有些许叶片形状会变得异常,最严重会整棵植株都萎缩变形,甚至枯死。

防治方法

在种植时可以选择抗病性比较好的品种来种植,进行适当的筛选和溜选。

一定要在油菜的幼苗期就预防蚜虫,勤查虫,一旦发现就要立刻用喷药灭虫。可以使用48%的乐斯本的乳油。

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施肥,特别是底肥要用足,磷钾肥要加强施用。

在刚开始发病的阶段,特别是开花期之前,要有效及时的施用肥料,一次控制治疗病害。

(最新版)种植高产油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种植高产油茶示范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1、项目名称:广西横县种植高产油茶示范基地。 2、实施单位:广西横县文宇发展有限公司。 3、指导单位:广西横县林业局。 4、建设地点:广西横县马山乡。 5、项目性质:公司+基地+农户。 6、建设规模:发展油茶产业1万亩。 7、建设期限:从2010年至2020年10年。 8、建设内容:油茶基地、苗圃、加工企业。 9、投资规模:种植油茶1万亩,投资1500万元,育苗圃200亩(用作苗木培植,实验比较)地租,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加工企业另外立项。 10、资金筹措:国家投资引导,地方配套扶持,银行信贷,建设实体或群众自筹。 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种植规格:项距3米,株距2米,亩植110株,5—6年后,每亩产出油茶40公斤以上。 12、带动能力:以基地建设为载体,示范、辐射、带动做大做强,发展种植高产油茶20万亩。 13、项目效益:实施种植高产油茶示范基地1万亩,每亩产出油茶40公斤,每公斤销售价格50元,种植后5—6年,年产油茶400吨,总收入2000万元。带动全县实现种植油茶20万亩,产出油茶0.8万吨,总收入4亿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发办[2007]59号); 3、《国务院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 4、《全国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 5、《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 6、《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 7、《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油茶种苗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 8、《油茶栽培技术规程》LY/T1323—2006; 9、《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10、《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 11、《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 12、《油茶优良种质资源》; 13、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家规划); 14、根据《国家规划》的要求和部署,2010年自治区林业厅组织编制了《广西油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广西规划》); 15、2009年10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油茶产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直播油菜是指油菜种子直接由人工或机械播种到大田,无育秧过程的栽培技术。直播油菜在国外应用广泛,我国也有部分地区的油菜采用直播栽培。我国冬油菜区直播油菜的前茬以水稻居多,其中又可分稻后直播和稻田套播两种种植方式。我国南方冬油菜区以水田油菜为主,并与稻、麦轮作复种,为适应水稻土的生产特点,克服季节矛盾,历史上大多采用育苗移植的栽培方式,直播油菜仅在少数地区种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二熟制的发展,沿海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种植直接油菜的尝试。到20世纪末,采用直播油菜的种植方式开始增多,长江流域直播油菜面积约占油菜种植面积的10%。 (一)直播油菜的生育特性 1、根性发达 直播油菜未经过移苗这一过程,根系入土深,但侧根生长发育的能力相对较弱。据报道,直播油菜主根入土可达50厘米左右,侧根与细根集中在20厘米左右的耕作层内,水平扩展为40厘米左右。稻田套播的直播油菜主根在越冬前入土深度可达15里面左右,有利于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和养料,其耐旱和抗倒伏能力都较强。但由于其须根数量较少,平均长度仅为3~5厘米,吸收耕作层内土壤营养物质的能力较弱,冬前营养体小,苗期素质较差。因此,直播油菜更应

重视开沟、覆土、降湿等项工作,促进冬前根系的生长。 2、抗逆性强 在干旱、瘦瘠或低温地区,特别是在土壤黏重的田块,直播油菜较移栽油菜更具优越性。它的根系与土壤接触良好,成活率高,可以提早苗期生长发育。此外,直播油菜的播种期较晚,在一定程度上错过了油菜病毒病与菌核病的主要感染期。受病菌侵染的机会降低,能减轻病害,因而直播发病程度一般较移栽油菜为轻。 3、个体发育较差 由于直播油菜受前茬成熟期的影响,播种迟,全生育期短,尤其是冬前生长期短,营养生长期也相对较短,个体发育较差,单株生产力低。对稻田套播的直播油菜调查,冬前营养体小,与9月20日的坂田移植油菜相比,10月20日播种的稻田套播直播油菜苗高降低59.7%,叶龄减少58.3%,单株绿叶数减少50%,单株叶面积减少91.2%,根颈粗减少69.2%,叶面积系数减少59.5%。所以,应合理密植,以群体优势弥补个体生长的不足,才能获取高产。 4、容易发生草害 直播油菜是种子直接播种于大田,油菜种子的出苗和秧苗生长与杂草基本同步,如管理不善,极易发生杂草危害。据观察,直播油菜播种时禾本科杂草即进入发生高峰。因此,在直播油菜播种后,应采取化学防除,消灭草害,这也是直

三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比较

三种除草剂对不同类型油菜的安全性比较 董克园李靖凌泽红孙伟何林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北碚天生路2号,400716 摘要:为探讨防除阔叶杂草的三种除草剂草除灵、胺苯磺隆和乙羧氟草醚对不同类 型油菜的安全性,采用室内盆栽和茎叶喷雾法,分别测定了三种除草剂对三类油菜 的选择性指数。经过测定,三种除草剂中对杂草活性最高的是乙羧氟草醚,其次是 胺苯磺隆和草除灵;对三类油菜较安全的除草剂是草除灵,胺苯磺隆次之,乙羧氟 草醚最不安全。草除灵和胺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选择性指数较高,使用较安全,适 宜在长江流域等甘蓝型油菜种植区使用,但草除灵和胺苯磺隆对白菜型和芥菜型油 菜的选择性指数均较低,尤其对白菜型油菜的选择性指数最低,使用不安全。 关键词:安全性油菜草除灵胺苯磺隆乙羧氟草醚 油菜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在世界范围内普遍种植[1]。我国自1995年以来,常年种植面积在1亿亩,因其赖氨酸、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大豆蛋白质,是我国有待开发利用的最大宗优质饲用蛋白源[2]。根据我国的种植状况,油菜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白菜型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和西北高原各地,芥菜型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地区,而甘蓝型主要集中于黄淮和长江流域各地[3]。 油菜田杂草控制的主要措施为化学除草。目前我国移栽后油菜田除草剂主要有草除灵、胺苯磺隆、二氯吡啶酸、高效氟吡甲禾灵等。草除灵是一种防除油菜田阔叶杂草芽后除草剂,主要防除繁缕、猪殃殃等油菜田常见阔叶杂草。草除灵在耐药作物内部能降解为无活性的物质,对油菜等作物比较安全,但有时有不同程度的药害症状,表现为叶色变深绿,叶形变宽,叶片变厚,心叶皱缩,株形松散,矮化[4]。胺苯磺隆为内吸传导型选择性磺酰脲类除草剂, 作者简介:董克园(1984-),男,硕士研究生,从事农药剂型加工技术研究(E-mail:dongkeyuan@https://www.360docs.net/doc/e017412214.html,)*通讯作者(E-mail:helinok@https://www.360docs.net/doc/e017412214.html,)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直播油菜) 一、目标单产: 平均单产125公斤,高产田块150公斤以上,其产量结构是:每亩密度13000—15000株,单株角果数230—240个,角粒数16.5—17粒,千粒重 2.8— 3.0克。 二、品种选择: 选择“双低”产量潜力大的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三、播期安排: 直播油菜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每亩播量0.25公斤,水田比旱地适当加大播量。 四、平衡施肥: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的要求科学平衡施肥。一般每亩底施30%复合肥50公斤或40%复合肥40公斤加优质硼肥1—2公斤或“油菜伴侣”2包。 五、间苗定苗: 三叶前及时间苗定苗,直播杂交油菜每亩留苗1.3万株左右,间苗时留大苗留壮苗,间小苗间弱苗。 六、化学调控: 为防止冬前旺长、早苔,三叶期对播种较早、长势较旺的田块实施化学调控,每亩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培育矮化壮苗。 七、早施追肥: 定苗后及时追施提苗肥,一类田块亩施尿素7.5—10公斤,二、三类田块适当加大用量,每亩施用尿素10—12.5公斤,促进平衡生长。 八、重施腊肥: 腊肥要早施、重施,在元旦前后每亩施用40%或45%复合肥15—20kg,培育壮苗越冬。越冬壮苗标准是:苗高35cm左右,绿叶数12片以上,根颈粗1.5cm以上,开盘直径40cm以上。

九、加强春管: 开春后雨水较多,应及时清理三沟,减轻渍害和冻害。进入初花期,选用40%菌核净或70%百菌清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2次以上。同时,开展叶面施肥2—3次,每亩每次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优质硼肥100克,防止“花而不实”,促进籽粒饱满。 十、适时收脱: 在油菜达到八.九成熟时适时收割。采取人工收割加机械脱粒的方式,既可提高工效,又可减少损失。 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双低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本规程适合于湖北省郧县二熟制地区育苗移栽油菜。 2、产品目标及品种选择 2.1 产量目标:每667m2(亩)产量125-175kg。 2.2 品质目标:芥酸≤5%,硫苷≤40μmol/g(饼)。 2.3 品种选择优质高产双低油菜中油杂7819、华油杂62、华油杂9号、中双9号、中双12号、圣光77和希望528等油菜品种。 华油杂62 。 3、技术措施 3.1 育苗 3.1.1 苗床条件:土质松软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 3.1.2 苗床面积::按苗床与大田按1:5备足。 3.1.3 苗床耕整与投肥:播种前一周内耕整2-3次。结合耕整每667m2(亩)除施腐熟有机肥100kg外,另施纯氮1.3-2.6kg,五氧化二磷4kg,硼砂0.5kg。 3.1.4 播种期:一般在9月15日左右。 3.1.5 播种量:亩播0.4-0.5kg,均匀撒播,并薄盖一层细土。 3.1.6

优质双低油菜籽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优质双低油菜籽种植示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优质双低油菜籽种植示基地建设项目 二、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 **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x 三、建设地点 某村、**乡**村 四、建设目标 为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同时,加快公司发展,确保优质原料,巩固市场地位,扩大市场占有率,更好地发挥我省优质油菜产业优势,借助于油菜籽产地某县良好的地理位置,优质的土地资源,项目单位通过土地流转、示种植、定单收购等方式,建设4000亩双低油菜籽种植示基地,种植生产和加工双低油菜籽,使公司实现原料绿色化、产品高档化,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企业带动作用增强、不断壮大发展的目的,形成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的产业化格局,并逐步覆盖和带动某市三县,并向全省油菜种植区辐射。

五、主要建设容与规模 1、良种推广。选用优质杂交油菜良种青杂5号和青杂3号。购置杂交种子2400公斤,并配套推广标准化油菜种植技术4000亩。其中:**镇**村2000亩,**乡**村2000亩。 2、农机具购置。购置“佳联346型”联合收割机1台,“2BF-11型”油菜籽分层施肥条播机3台,脱粒机2台。 3、高效农田建设。建立标准化油菜种植基地4000亩,进行土壤培肥,增施有机肥料4000方,实行配方施肥技术,对农田土壤肥力进行测试20个样本点,维修田间道路1800米,配套宣传标示牌1块,建设期当年施化肥90吨,生物农药防治4000亩。 4、技术培训:依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训双低油菜籽标准化生产技术人员500人次,培训农机手4人次,发放各类油菜籽标准化种植生产宣传技术单(册)500份。 六、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1年,完成资金筹集、作业设计、设备采购、油菜标准化生产示基地建植等工作。 七、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投资150.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3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9万元,基本预备费4.4万元。项目尚需流动资金22.54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不计入项目总投资。 项目建设投资中,申请农业部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60万元,企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与管理

移栽油菜高产栽培和管理技术 1 选择良种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移栽油菜宜选用A32 、A209、A302 2 育苗 所谓好苗就是壮苗,即苗株矮壮,根系发达,支根多,根颈粗。具体就是“三六一多”,根颈6mm、绿叶6片、苗高……(20cm)以下,多就是支根多。 3 选择苗床 苗床应选择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壤土等旱地。但十字花科蔬菜地不宜作苗床。苗床面积要留足。66.7m2地播种50g菜籽种(能移栽333.5m2大田),墒宽1.5m。整地前66.7m2施复合肥2.5kg、硼吵50g、呋喃丹(3%)150g。 4 适时播种 潜山县10月1日前后5d即为播种时间。播种时,按畦称种,并以细土拌和均匀撒施,播后以细土盖种并压实,同时薄撒1层草屑。以防播后遇雨或浇水过猛造成闷种。 5 苗床管理 出苗前苗床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状态。三叶期前及时定苗间苗,定苗间苗时做到“五去五留”,即去弱留壮、去小留大、去杂留纯、去病留健、去密留匀,同时要随时拔尽杂草。密度135~162株/m ;三叶期间苗后应及时追肥补水,66.7m2地追施薄水粪肥150~200kg。五叶期后应适当控制肥水,防止徒长,及时化控。三至四叶期间,66.7m2地苗床用“多效唑”lOg 对水4~5kg叶面喷雾。移栽前3~5d用敌杀死加大功臣对水喷雾。杜绝带虫进入大田。

6 大田整地 稻田在水稻乳熟期末时,即开沟排水达到谷黄田燥,以保证整地质量,按时移栽。前作水稻收割后及时翻耕,耕深20~23 cm以上,开好围沟和腰沟,做到沟直底平,雨停沟干。在此基础上作好开厢备好土地,以备栽苗。 7 大田移栽. 7.1 适时移栽 油研7号、遵油1号、黔油18号1O月10~15日移栽,杂选1号1O月16~26 日(11月4日)移栽;移栽叶龄5~6叶,苗龄35~40天,移栽时选择苗高20cm左右,根颈粗0.5~O.6cm,单株鲜重20g 左右碗口式大壮苗,同一块大田必须当天移栽结束。 7.2 起苗准备 起苗前1 d检查苗床湿度,如果湿度不够,应挑水将苗床浇透,以保证起苗不伤根系。起苗时选大小均匀一致,并具有5~6叶的菜苗移栽大田,所栽油菜苗要经挑细选,保证全是均匀一致的壮苗。同时去除病苗、弱苗、杂苗、高脚苗、弯脚苗、断脚苗及根系受到不同程度伤害的各类不健康苗。 7.3 施足底肥、实行平衡配套施肥 钾细菌微生物肥料能改善油菜品质:提高赖氨酸含量、降低芥酸含量、增加籽粒粗脂肪含量。 移栽时施有机肥1500~2000kg/667m2、过磷酸钙50kg/667m2、硫酸钾20kg、硼肥1 kg 或油菜专用复合肥60kg,混匀后施于穴中作基肥,栽苗时将土肥混匀后再栽苗。 7.4 拉绳打穴单株定距移栽,确保移栽密度

油菜田除草剂有哪些.doc

油菜田除草剂有哪些 各地受气候、环境及栽培方式多样化的影响,油菜田杂草草相相对比较复杂,杂草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目前商品化的油菜田除草剂品种繁多,本文为大家介绍油菜田除草剂有哪些,以及每种油菜田除草剂的特点,为农民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油菜田除草剂种类和特点 1、精喹禾灵:对看麦娘、野燕麦效果很好。近年来各地普遍反应对早熟禾、日本看麦娘、菵草、硬草等杂草效果不佳。精喹禾灵需要在较高的气温下使用,安徽、江苏等地反应,当气温低于8℃时,对看麦娘的防效显著下降,适合在冬油菜田前期气温较高时用于防除看麦娘等杂草。 2、精吡氟禾草灵:可以在各种栽培型冬油菜田中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狗尾草、马唐、野燕麦、看麦娘、雀麦等。提高剂量可防除多年禾本科杂草如芦苇、狗牙根、双穗雀稗等。该药剂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对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阔叶作物安全。杂草主要通过茎叶吸收药剂,但施入土壤中的药剂也能被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药剂水解成酸的形态,经输导组织传导到生长点及节间分生组织,干扰植物的三磷酸腺苷的产生和传递,破坏光合作用和抑制

禾本科植物的茎节、根、芽的细胞分裂,阻止其生长。由于其的吸收传导性强,可达地下茎,因此对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也有较好的防除作用。对于抗药性而言,杂草种类和生长大小不同时,耐药性也有差异。当低用量时或禾草生长较大、干旱条件下,不能完全杀死杂草,但对残留株有强烈抑制作用,根尖发黑,地上部分生长短小,不能抽穗结实。该药剂在土壤中降解速度较快,不会有残留影响后茬作物。 3、烯草酮: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产品,其突出表现就是对于早熟禾、日本看麦娘、菵草等对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表现出耐药性的杂草,有较好的防效,但由于该产品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作用机制同为抑制植物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如果不能科学用药,可能会诱发出新的耐药性。据笔者了解,在某些油菜种植区如安徽等油菜地连续使用该产品3年以上,有耐药性快速显现的趋势。此外,施药时,一定要在油菜苗期使用。当油菜进入花芽分化期以后(田间表现为油菜开始出现无柄叶),要避免使用烯草酮,以免影响油菜正常的花芽分化过程。 4、精恶唑禾草灵:该药剂通过茎叶吸收传导至分生组织及根的生长点,作用迅速,施药后2-3天停止生长,5-6天心叶失绿变紫色,分生组织变褐色,叶片逐渐枯死,是选择性极强的茎叶处理剂。对看麦娘、野燕麦效果好。近年来,江苏等油菜种植区的菵草对此产品有较明显耐药性。 5、草除灵:用于防除油菜田的雀舌草、繁缕、牛繁缕、猪殃殃等阔叶杂草,但对稻槎菜、荠菜、大巢菜的防效效果较差。草除灵的用药适期因出草规律及油菜自身的类型有不同。草除灵冬前苗期使用,药

现代农业生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现代农业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方案 序言 农业既是人类社会的“母亲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只能加强。湖南是农业大省,湘潭是农业强市。湘潭生物机电学校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守中等农业教育阵地,是全省现存唯一的农业类普通中专。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紧密对接本地农业,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为“母本专业”引领农业类专业发展,学校成为省级示范性中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现代农艺专业成为国家重点支持专业,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及其所属的农业专业群为依托、以校园和校办农场为载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已初具规模。 为把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和示范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更好地服务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方案><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湘教发〔2014〕176号)等文件精神,参照本省、本市“十二五”规划,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实际

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产业背景 中国是农业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湖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水稻、茶叶、油菜和柑橘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湖南农业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显著提升,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已由点的示范进入面的推广的关键阶段。 湘潭市粮食、生猪、竹木、湘莲和油茶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年粮食总产突破150万吨,蔬菜总产量135.04万吨,水果4.92万吨,是全国第三个粮食亩产过吨的地市、全国生猪养殖大市、国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水稻复种指数和单产居全省首位。《湘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实施粮食增产工程、湘米提质工程、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和生态养殖工程”,建设5大现代农业园区和2大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建设100万亩优质稻、60万亩双低油菜、40万亩优质高产油茶、20万亩蔬菜、10万亩花卉苗木、10万亩湘莲、4万亩葡萄和2万亩中药材等八大农产品生产基地,辐射示范带动和提升湘潭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和“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5%”。目前,湘潭市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2.人才需求 农业产业调整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全省需培养农业技术技能人才25万名,培训农民65万人次,其中湘潭市需培养农业类技术技能人才2万名,培训农民4.5万人次。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出现大批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一条龙企业以及农业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十二五”期间,长株潭三市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用工需求120万人,其中大米、棉麻、油料、果蔬、茶叶、湘莲和竹木加工达40万人。《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核心是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重点是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 在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和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农村有效劳动力呈现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谁来种地”、“怎样种地”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等问题引人关注和忧思。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专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提出“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2013年,教育部制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应运而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任重道远。 (二)建设基础 1.学校建设基础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是由湘潭市人民政府举办、由原湘潭农业学校(曾更名为湘潭生物科技学校)和湘潭农机学校(曾更名为湘潭机械电力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原湘潭农业学校创办于1956年,2004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油菜病虫害防治

油菜病虫害防治 一: 油菜病害 1、"病毒病(又称毒素病,花叶病或萎缩病): 油菜从苗期到成株期均能感病,油菜类型不同,病害症状差异很大。甘蓝型油菜感染了油菜病害,最初在新叶的叶脉间发生油渍状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成黄色斑块,开花后长出的新叶病斑扩展很快,成为花叶,下部的叶片变黄脱落,到发病末期,茎叶发生坏死病斑,变成褐黑色,最后枯死。主要传染途径是由蚜虫的活动,蚜虫在病株上吸汁,可使油菜感病。对病毒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措施有: ①选用抗病品种: 甘蓝型油菜一般比白菜型品种抗病,因此大力推广甘蓝型油菜,是减轻病害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如豫油4号、豫油5号、杂 9522、"杂 97060、"杂 98033、"杂双1号、杂双2号、杂双4号、丰油9号、丰油10号等品种; ②适期播种: 在冬油菜区,秋季气温高,其重病区或秋季干旱的年份,适当延迟播期,错开有效蚜迁飞高峰的时间,可减轻病毒病的危害。③选地种植: 油菜田应选择离蔬菜区较远,前茬作物不是十花科的田块,并应集中种植,以便集中管理治蚜,此外增施磷肥,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并及时抗旱。④经常检查田块,及早发现病株及时销毁,减少病源。⑤药剂防治,以灭蚜虫为主,因为蚜虫是传病的主要媒介。 2、"油菜菌核病(也称霉杆,烂杆等)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它危害时间长,从苗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生,开花后发生最多。油菜苗期感病后,茎基部和

叶柄出现红褐斑点,然后扩大,转为白色,组织腐烂,上面长有白色絮状菌丝,最后病苗枯死,病组织外形成许多黑色菌核,现蕾到成熟期的主要症状是: 叶片上产生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心为灰褐色,中层呈暗青色,外围有黄色晕圈。发病后期: 茎杆变空,皮层破裂,维管束外露如麻,病株茎杆容易开裂、折断,内有鼠类状黑色菌核。花瓣感病后颜色苍白,没有光泽,容易脱落。角果受害后,产生不规则白斑,内部有菌核,种子干瘪。防治方法: ①轮作换茬,最好与水稻轮作,因为菌核在水中浸泡1-2月后就会腐烂,旱地轮作应在3年以上。②选用抗病品种: 应选用高产抗(耐)病的优质品种,如豫油4号、豫油5号、杂 97060、"杂 9522、"杂 98033、"杂双1号、杂双2号、杂双4号、丰油9号、丰油10号等品种。 ③种子处理: 可用10%盐水溶液进行漂洗,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把下沉的种子用清水洗净晾干播种。④清沟排渍: 排渍可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⑤中耕松土,可在2-3月进行一次中耕松土,以破坏子囊盘并压抑菌核的萌发。⑥摘除老黄叶和病叶,一般在3月底4月中旬摘除下部的黄叶和病叶,减少病源,还能够提高通风透光率,提高油菜产量。⑦药剂防治: 主要在初花后进行,喷药次数应根据病情酌情掌握,尽量喷于植株中、下部,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施,每次每亩可喷洒药液80-100千克。 3、"油菜霜霉病在油菜一生期间均可发生,叶片发病后,初为淡黄色斑点,后扩大成黄褐色大斑,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叶背面病斑上出现霜状霉

油菜田春后除草可选用的除草剂

油菜田春后除草可选用的除草剂 开春后,油菜生长旺盛,危害油菜生长的杂草主要有大巢菜、猪殃殃、野燕麦、通泉草、抗性看麦娘等,其他种类的杂草多因油菜田荫蔽而自然消亡。另外,除极少数油菜长势差的田块外,一般春季萌生的田间杂草对油菜生长影响不大。 草除灵该除草剂为选择性茎叶处理剂,是油菜田使用最普遍的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能防除油菜田的猪殃殃、雀舌草、牛繁缕等阔叶杂草,对婆婆纳防效差,对稻搓菜、荠菜、大巢菜基本无效。防除以猪殃殃等为主的阔叶杂草,应适当提高药剂用量。不同类型的油菜品种对草除灵的敏感性不同:芥菜型油菜对草除灵敏感,不能使用;甘蓝型油菜的耐药性较强,一般在阔叶杂草2~3叶期至单株有2~3个分枝时用药效果好。在冬后气温回升油菜返青期施药时,应避开低温天气;在油菜抽薹后使用时,有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药害症状,应加以注意。在春季油菜田使用草除灵,只要按正常剂量施用,一般不会对后茬作物产生残留药害的问题。据试验,每亩用50%草除灵悬浮剂30毫升,易对甘蓝型油菜小苗或弱苗造成明显的药害症状,且药害症状要40~60天才能消失。因此,春后使用50%草除灵悬浮剂除草,每亩

用量宜控制在30毫升以下,并要避免与防除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混用。 二氯吡啶酸该除草剂能有效防除春后油菜田的大巢菜、稻搓菜、卷茎蓼和块茎香豌豆等多种阔叶杂草,对多年生阔叶杂草刺儿菜、苣菜等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但该药只能在甘蓝型、白菜型油菜田使用,不能在芥菜型油菜田使用。一般在油菜苗期至油菜现蕾期使用对油菜安全,当油菜大量抽薹后最好不要使用,以免产生药害。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品种有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每亩施用9克,兑水45公斤喷雾,施药后40天防除大巢菜和稻搓菜的效果可分别达到93%和90%。 烯草酮该除草剂属内吸型选择性苗后除草剂,对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稗草、野燕麦、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均有良好防除效果。施药后能被杂草叶片迅速吸收并传导至根部和生长点,抑制植物支链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施药后杂草生长缓慢并丧失竞争力,幼嫩组织早期黄化,随后杂草叶片萎蔫直至死亡。该药特别适宜防除油菜田的抗性看麦娘。在长期使用高效氟吡甲禾灵除草的油菜田,可以换用烯草酮防除。一般在禾本科杂草3~5叶期,每亩用12%烯草酮30~40毫升,如草龄较大,可适当增加剂量。使用烯草酮防除禾本科杂草,必须抓住早春在气温高于2℃的条件下用药,在气温低于2℃的条件下不建议使用。另外,油菜抽薹、结荚期对

蔬菜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司命名由来 笔者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格林”和“福瑞斯”的由来。 首先企业的名字以后大多会成为企业产品的商标名,故其名字不能太俗气或是生涩难懂,一般取名都会是琅琅上口或是寓意吉祥。 第二企业的商标名都要注册,同一大类的商品的注册商标必须不同,所以企业一般都会选择别人没有注册过的商标。 第三“格林”和“福瑞斯”这两个名字到目前为止在国家商标总局网上还没有被注册。 第四“格林”和“福瑞斯”这两个名字的含义是什么? “格林”和“福瑞斯”分别是英文“green”和“forest”的英译名。首先“green”是绿色的意思,“forest”是森林的意思;而蔬菜基地都是种植的绿色蔬菜,同时大面积的蔬菜远远望去就像森林一样,因此这同“green格林”和“forest福瑞斯”在意境上非常相似。其次“格林”和“福瑞斯”的发音比较琅琅上口,容易被人记住,这有助于以后企业的品牌宣传。最后是由于“格林”和“福瑞斯”的寓意是绿色生态,这与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相一致,都表达了吉祥健康的含义。 故笔者在以下可行性报告中将公司的名字暂定为“格林”和“福瑞斯”。 以上是笔者在报告中提到的一些农机设备的参考照片

崇州市桤泉镇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况 格林(福瑞斯)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拟在崇州市桤泉镇租地200亩建设蔬菜基地。其中:30亩用于修建厂房(其可行性另行评估),170亩用于蔬菜的培育和生产(其中20亩为苗圃用地,150亩为蔬菜生产用地)。总投资63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12.5万元,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盈利27万元,年盈利率43%。 1.2项目建设的背景 1.2.1崇州市简介 崇州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东距成都37公里,位于天府之国的腹心。全市面积1090平方公里,平坝区占总面积的52%,山区占总面积的43%,丘陵区占总面积的5%。总人口64.15万人。市辖25个乡镇。崇州市境内属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类型,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区占了全市总面积的38.4,低山和丘陵为8.7%,平坝为52.9%。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崇州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5.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4℃温差为19.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61.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12.4㎜,雨日和雨量均为夏多冬少,春季为176.1㎜,夏季为588.0mm,秋季218.4mm,冬季为29.9mm。风向频率以静风最多,占全年的37%;其次是北风,占9%。年平均风速为1.3m/s。平均霜日19天,平均无霜期为285天。年平均雪日3天,且雪量较小。崇州的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川内比较理想的蔬菜种植地。 1.2.2桤泉镇概况 桤泉镇位于崇州市以南12公里,东面与大邑县董场镇接壤,西与燎原乡相连,北与隆兴镇相接,南紧靠大邑县安仁镇,幅员面积19.8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18907亩,镇总人口1471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3人,农业人口14379人,征地农转非人员46人,辖中和社区、生建村、灵通村、群安村、千功村等4村1社区,镇人民政府驻桤泉场镇。该镇属平坝区,桤木河、泉水河由北向南流经境内,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玉米、红薯、土豆等农作物,历年都是商品粮食基地、崇州市生猪发展基地。境内建有自来水厂、医院、中小学、邮电所、广播站等。光纤、道路、电话、供电“四通”工程,遍及全乡,形成网络,四通八达。桤泉镇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蔬菜基地需求大量劳动力而提供了保障;同时桤泉镇的基础设施比较健全,这可以降低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快捷的交通有利于蔬菜产品快速的运输。 1.2.3项目由来 蔬菜种植业逐步成为崇州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种植区域分散,种植品种混杂,

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16

目录 一、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二、2016年四川省油菜主推技术 三、2016年四川省油菜主导品种及栽培要点 一、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菜籽油是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用植物油来源,在小春粮油生产结构调整中占据主导地位,有不断加速扩大的种植趋势;并向油菜花种植艺术图案造型(创意农业)、赏花休闲、观光旅游、绿色生态食品(土榨菜油)和养蜂业等多功能方向集群发展,促农增产增收,具有较好的环境生态和良好社会经济效益。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实现区域化和规模化种植、适期早播早栽、大力推进全程农机化生产、适度增大种植密度、科学配方施肥和绿色生态综合防控病虫草害等是实现油菜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有利挖掘油菜生产潜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区域布局 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极容易混杂退化。在生产实践中,油菜与野生油菜、以及其它十字花科作物(蔬菜等)容易串花受粉,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要统一更新(换)品种,尽可能实行区域化连片种植,向杂交双低化方向发展;多品种种植地区要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同时,在同一区域、同一地块经多年种植,导致土壤菌核病、病毒病等残留菌源基数积累超标,容易造成病害大发生、大流行,致使油菜减产损失严重,应采取水旱轮作、油菜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等方式1~2年以上。 (二)品种选择 宜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特别是我区生态条件)的“双低”或杂交油菜新品种,并适度增加本田亩用种量,确保

基本苗和群体结构,夺取高产稳产。通过多年生态适应性品比较试验,宜选用最新渝审、国审或渝引的渝油系列、绵油系列、德油系列、中油(油研)系列、黔油系列和三峡油系列、万油系列等优质高产品种;并每3~4年不断更新品种,保持良种增产潜力。 (三)种子处理 饱满均匀、生命活力强的种子,萌发整齐、幼苗健壮;所以,播种前进行一定的种子处理,对提高育苗质量非常重要。播种前:选种:利用风选和筛选,可除去灰尘、石子、草屑、不饱满种子和菌核等杂质,提高种子净度和纯度与质量。 晒种:选择晴天连续晒种2~3天,并经常翻动、让种子受热均匀,提高增强种子活力。 浸种:用50~55℃温水或10%食盐水浸种6~8小时;也可用含80ppm尿素+15ppm硼肥溶液浸种5小时;既促种子吸水饱和、又起杀灭病菌和催芽等多种作用。 拌种:经浸种后的种子立即用清水洗种沥干,采用多菌灵、或托布津、或瑞毒霉等+甲拌磷、辛硫磷、乐斯本等任选其一杀虫剂+杀菌剂混匀拌种,既地下虫菌、又杀地上苗期病虫害。 (四)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1.育苗移栽 (1)播期选择。育苗移栽的选择在9月15日~25日播种;其中早熟品种宜适当迟播、晚熟品种宜适当早播。 (2)播种育苗。按苗床与大田1:4~6比例备足苗床地;宜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开阔向阳的沙壤土,且两年及以上未种植过其他十字花科植物的旱地土(田)作苗床。播前施足底肥:亩施用腐熟有机肥或猪粪水1000~1500公斤、复合肥或过磷酸钙20~25公斤+硼肥0.5~1公斤培肥苗床,并精细整地,按2~2.5米开沟作厢,做到厢平整、土层细碎、上虚下实。 按每亩苗床400~500克种子,分厢定量均撒匀播;也可将种子拌混草木灰或细土均匀撒播。播后盖草木灰、火土灰或细土,并泼施清粪水,做到种不外露和保持表土湿润状,以利吸水出苗和出苗整齐。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小麦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谷物的首位。本文介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1.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良种,加快品种轮作。目前,小麦种植品种多、杂乱现象比较严重,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致使品种抗性降低,是近年来小麦病虫害重发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田块,应加快推新品种步伐和品种轮换,避免多年种植同一品种。 1.2播前整地 播种前需要整地。要求地面平整,大不平小平,地面无坷垃,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小麦生育期间无局部积水,耕翻深度一致,蓄水保墒。翻地前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2立方米,以提高地力。有灌水条件的地块,整地要求地面高度差不超过3.3厘米,以利于灌水均匀一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作畦栽培,畦宽120厘米,畦高10厘米。 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大力推广小麦小窝疏株密植,普及油菜育苗移栽,严格按小麦、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做到深沟高厢,排除湿害,早排水、早开沟,尽量降低水位,降低田间湿度。 2.培育壮苗 一是药剂拌种,用矮苗壮、多效唑、矮壮素、壮丰安等拌种能促根增蘖,用立克秀、纹霉净、辛硫磷等拌种能防治病害虫害,要注意拌种药剂量不能过大,并现拌现播,否则会抑制胚芽鞘出土,影响分蘖优势;二是加强对旺长苗的镇压和对冬春麦苗的覆盖工作。镇压要掌握在晴暖天气,重压旺苗,控蘖促根,控旺促壮,减轻冻害。稻草、有机肥,沟泥等覆盖麦苗,可以起到培肥、增温、防冻、护蘖、除草、壮苗等作用。 3.科学水肥管理

合理施用冬前肥水。冬前肥水是进一步培育壮苗、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措施。冬前肥水的施用要根据地力、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来决定;重施拔节肥水。具体的追肥时间应根据墒情和苗情而定,一般群体适宜的高产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水;浇透孕穗水。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期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浇好灌浆水。抽穗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小麦在扬花后10-15天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 3.1施肥管理 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并能使小麦充分吸收各种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元素及其它中、微量元素,促进小麦的增产、增收;合理追肥。根据苗情施拔节肥,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应适当晚追,如果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追,有利于拔节并充分提供小麦开花期间磷、钾养分;叶面追肥,每年干热风多发季节,应用0.1%-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每次间隔5-7天,具有抗干热风和补充磷、钾养分的作用,可使小麦增产。 3.苗期化学除草 杂草不仅与作物争水、争光、争肥,导致弱苗,降低抗病力,还是蚜虫、麦蜘蛛等害虫的隐蔽场所,并造成阴暗、高湿环境,利于各种病虫害发生。因此没有进行播前除草的田块应进行苗期除草,苗期除草要注意药剂的安全性,避免伤及禾苗,阻碍其生长。在小麦二叶一心期进行化学除草,可用10%骠马乳油40ml或50%麦乐宁可湿性粉剂150克或20%必除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均匀喷雾。 三、重大病虫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1、小麦条锈病:小麦锈病俗名“黄疸病”,是小麦生产上毁灭性病害,流行速度快,危害大。它属远距离空气传播,河谷、风口地带发生严重,所以要加强田间检查,及时、准确掌握该病发生情况,在发病初期必须封锁消灭发病中心,及时用药防治,控制早期

油菜花节活动策划方案

2017首届万亩油菜花观光旅游节 策划方案 为加快推进黄河西岸明珠城市建设,积极打造国内生态旅游观光地新品牌景区,以旅游带动效应,助推当地特色种植的跨越式发展,持续引爆黄河金三角区域文化旅游的新高潮,全力保障“聚焦发展、追赶超越”目标顺利实现。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依托大美黄河和含苞待放的万亩油菜花田,邀三省游客,沐浴春风、花田踏青,欣赏自然之美,拥抱自然之情,瞻仰黄河之磅礴,将于2017年4月8日启动中国·韩城首届“万亩油菜花观光旅游节”。将西北地区最大的集中性油菜花田,打造成韩城市的又一旅游靓丽名片。营造黄河文明旅游风尚,宣扬黄河丰厚的历史文化,以花为媒在黄河之滨,策划制订一套极具互动参与性、回归拥抱大自然主题的系列观光旅游节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概况 1、活动时间:2017年4月8日——5月7日 2、活动地点:南潘庄向东2公里黄河滩,该区域依托韩城下峪口试验段为黄河西岸土地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试点项目,建设集农业生产、科研示范、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稻田公园、油菜花海和绿色现代农业聚集带,目前已建成万亩油菜花田。 3、活动主题: 主推方案一:四月花黄海最美黄河岸 主推方案二:赏万亩花田聚大美韩城

主推方案三:魅力韩城峪口花黄 主推方案四:春萌油菜花香蔓古韩城 4、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韩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西庄镇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省地建集团、龙门镇人民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旅游局、市农林局、市水务局、市文化局、西安景旅企业 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5、活动形式:本次活动本着以万亩油菜花田为载体,春季踏青赏花、互动体验的形式,增添具有黄河流域悠久的文化内涵、乡土情怀以及田园风情的装饰景观,打造一场“赏、游、学、玩、食”全身心贴近大自然,放松体验互动式观光游览节。 二、活动内容 1、总述:本次活动依托黄河滩万亩生态油菜花基地,开展多方面,多形式,内容新颖,大众娱乐的特色系列活动。 “观赏”——万亩油菜花田、绿色现代农业聚集带、韩城特色文化小景; “研学”——黄河文明历史典故、绿色现代农业发展、黄河治理工程愿景;“游玩”——风筝群舞、花田风车、特色造型区、风景主题合影; “小吃”——韩城特色小吃、便利多样丰富、满足游客需求; “欢乐”——万人花间健康跑、极限单车黄河行、营地帐篷吊床太阳浴时光、千人穿越寻找韩城遗珠。

油菜栽培技术

附件1: 油菜栽培技术 一、育秧技术 油菜育秧是油菜栽培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践证明培育壮秧是实现油菜高产的基础。油菜壮秧的特征为秧龄适中、植株矮壮、叶间距小、根系发达、叶色青绿、无病虫害。形态指标为:苗高20-25厘米,绿叶6张左右,根茎粗0.5-0.6厘米,叶间距2厘米以内,叶面积250平方厘米以上。要达到壮苗移栽,需做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1、选好秧田,培肥床土 秧田好坏,对培育壮秧有密切关系,所以一定要选择好的苗床田。一般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地势高爽平整,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块。并且按秧:大田比例为1:6—7留足秧田,保证每株秧苗具有一定的营养生长空间,促进个体生长发育,防止因留苗过密引起的高脚苗、弱小苗。为满足油菜子叶平展后即进入自养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播种前苗床应施足基肥。基肥以每亩人粪尿20担,复合肥40-50公斤或碳铵25公斤加过磷酸钙20-25公斤为宜。苗床应做到泥细而平整,上松下实,干湿适度。 2、适期播种,控制播量 本区适播期一般在9月20日至30日之间,播时应以畦定量,均匀播种,要求一次播种一次齐苗,力争早出苗,早全苗。播种时严格控制播种量,均匀播种,一般亩播种量0.6公斤左右。 3、加强管理,前促后控 油菜出苗后应及时间苗,要求做到“五去五留”:去弱苗留壮苗,去小苗留大苗,去杂苗留纯苗,去病苗留健苗,去密苗留匀苗。同时还要拔除杂草。一般每平方尺留苗不宜超过20株。 在肥料运筹上,三叶期前以促为主,应于一叶一心时及时施用断奶肥,一般每亩以尿素5-6斤或复合肥10-15斤施用。三叶至五叶期一般以促平衡生长为主;五叶期以后一般不宜施肥,以控为主。移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