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消毒通风制度

宿舍消毒通风制度
宿舍消毒通风制度

树一中学宿舍消毒通风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消除感染隐患,切断感染源,特制定本制度。

一、明确常规消毒对象、消毒方法、消毒责任人和消毒时间

1、空气消毒:

——方法:开门、窗对流通风;

——责任人:各宿舍值日生;

——时间:每日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地面消毒:

——方法:消毒液按说明要求配制好后,用喷壶均匀喷洒地面;

——责任人:门卫人员;

——时间:每周一次,每日上午10点开始对本年级每个宿舍的地面和楼道公用地面进行消毒。

3、重点部位消毒:

——方法:消毒液按说明要求配制好后,用布浸湿,对各宿舍门把手、壶把手、桌椅、门窗等宿舍成员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反复擦拭;

——责任人:各宿舍值日生;

——时间:每周二次,每日上午10点之前结束。

二、明确紧急消毒方法和责任人

如宿舍成员发热隔离,其所在宿舍要采取紧急消毒。班主任首先联系校医院,给予专业消毒。爱心互助小组成员立即对该宿舍的地面、门把手、壶把手、桌椅、门窗、床铺等手可以触摸到的地方按上述办法进行彻底消毒。

三、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严格奖惩制度

1、宿舍消毒要定时、定点、定人、定标准,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宿舍值日生在空气消毒和重点部位消毒之后要认真填写宿舍每日消毒情况登记表,并签字;门卫人员在给各宿舍地面消毒之后,也要签字。

2、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消毒工作的值日生本学期综合测评成绩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分加1分。

3、未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消毒工作的值日生本学期综合测评成绩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分酌情减分,失职三次以内,每次扣0.2分;三次以上每次扣0.5分,直至通报批评、免职,构成严重后果的要报学校给予纪律处分。

通风、消毒制度

通风、消毒制度 为切实做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开窗通风制度 1.按照《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小时需要通风与换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2.各班级设立卫生委员,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每周交校医室检查。 3.食堂、专用实验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4.学校每天对各班教室、各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二、消毒制度 1.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84消毒液等,配齐脸盆、水桶、抹布等工具。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发现一例传染或疑似病人,根据具体情况让其回家休息、治疗

或直接送往医院。病人所在教室用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呼吸道传染病,可采取紫外线照射对空气进行消毒 4.学生及教师患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要进行彻底消毒。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在经学校保健教师同意后方可回校。 5.对患者(传染病)所在班级和与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要进行检疫。隔离和观察检疫期间学生不许串班,取消大型集会活动,检疫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 6.对原因不明的高热、腹泻的学生,在隔离室或卫生室内等待医院来接。 7.教师员工在家中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卫生室,以便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屠宰场卫生消毒管理制度(2)

屠宰厂卫生消毒管理规范 屠宰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有专职卫生消毒工作人员,有必备消毒器械,并有15日以上的消毒药品库存。 一、入厂消毒:运送活畜禽进厂及外来人员进厂前必须进行消毒,至少应设有消毒池(与厂门同宽,长2米,深0.5米),建议采用5%的漂白粉作为消毒液,消毒液夏天2天更换一次,春秋季3天更换一次,冬天宜采用生石灰代替消毒液铺在消毒池上,厚度约2厘米左右。鼓励有条件的屠宰厂设立喷淋式消毒,建议采用1%的漂白粉作为消毒液。 二、生产车间消毒。 1、日常消毒:生产车间实行经常性消毒。每日工作完毕后,必须将全部生产地面、墙裙、通道、排污沟、台桌、设备、用具、工作服、手套、围裙、胶靴等彻底洗刷干净,并用82℃热水或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建议采用10%—20%的草木灰或2%—5%的来苏尔消毒。 2、每周一次的大消毒:每周必须进行一次大消毒。在彻底扫除、洗刷的基础上,对生产地面、墙裙和主要设备用1%—2%氢氧化钠溶液或2%—4%次氯酸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保持1—4小时后,用水冲洗干净。 3、刀具器械消毒:可用82℃热水或0.015%的碘溶液进行消毒。必须作到一头生猪一消毒。 三、运肉车辆消毒:运肉车要做到一天一消毒。先将车辆打扫干净后,用60—70℃的热水进行消毒。或用1%—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喷洒消毒,20分钟后用水冲洗干净(注意氢氧化钠对车厢的腐蚀)。 四、工作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前,应有专门的通道,通道上应设有更衣间和淋浴间,进入车间前,应淋浴消毒。手部消毒可用75%的乙醇檫拭消毒或用0.0025的碘溶液消毒。胶鞋、围裙等橡胶制品,可用2%—5%的福尔马林进行檫洗消毒。工作服、口罩、手套等应煮沸消毒。 五、废弃物处理消毒:动物粪便可采取堆积发酵进行消毒。堆积时要疏松、各层薄厚一致,高度1—2米,侧面倾斜度以70度为宜,堆好后覆盖一层5—10厘米厚的泥土,堆放2—3个月即可,被结核杆菌污染的粪便应堆放

学校消毒隔离制度

学校消毒隔离制度 学校消毒隔离制度为了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规范学校管理,防止各种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蔓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学校消毒隔离制度 一、日常环境卫生 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2、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室内湿式打扫,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 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消毒隔离措施如果学校已出现疫情,对感染者进行隔离并第一时间上报,对发生疫情的班级停止去专用教室上课,停止兴趣课。 隔离时间以医学观察日为准,病愈后要有医院传染病科医生证明,由学校检查后方可进教室上课。做好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的消毒工作,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消毒(有效含氯量500mg/L),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要重点消毒,增加消毒次数,用紫外线消毒车消毒,中午用含氯消毒液揩擦消毒。 (一)有专用保健室、消毒器械室。

(二)呼吸道传染病处置 1、隔离病人后开窗通风,室内扫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室内空气:通风换气是关键,必要时进行药物消毒。过氧乙酸(原液20%):第一步:计算原液使用量=空气体积m×25ml/ m÷40或100;第二步:甲液+乙液倒入搪瓷缸中混合加盖静置24小时;第三步:加水40—100倍稀释为0、2%—0、5%,待用;第四步:用量25ml/ m,放学后(室内无人),密闭门窗,用喷雾器喷洒,完毕后30—60分钟通风。注意喷洒要到角到边,注意喷洒人员个人防护(戴口罩、胶手套、眼镜)。 物体和地面:湿式打扫是关键,必要时进行药物消毒。过氧乙酸(原液20%):第一步:计算原液使用量=物体或地面面积 m×300ml/ m÷40或100;第二步:消毒剂配置同上;第三步:用量300ml/ m,放学后(室内无人),先用喷雾器由外向内喷洒,再由内向外喷洒。 2、对病人分泌物、污染物用84消毒液消毒; 3、学生根据疫情用盐水漱口或服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三)消化道传染病处置 1、病人隔离后,将呕吐物、排泄物需用1/5或1/4量的漂白粉或84消毒液充分搅拌6小时; 2、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用84(5%)消毒液擦拭; 3、病人用过的物品,可阳光暴晒4-6小时;开水煮沸30分钟或焚烧。特殊传染病由防疫站消毒。

中学消毒通风制度

---中学消毒通风制度 为切实作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生教室消毒制度 1、校内各教室每天值日生,每周大扫除。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校保洁员按照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3、如发现校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门按照传染病时期学校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4、如发现班内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校卫生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各组室饮水机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由供水部门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二、学生宿舍消毒制度 1、每日早晨学生离开宿舍后,由宿舍管理员用八四消毒液对宿舍进行喷洒消毒。 2、消毒工作必须作到定期、定时,不得疏忽、怠慢。 3、消毒时必须认真负责,不留死角。 4、宿舍管理员请假时,必须找到替代人才能准假。替代人要认真搞好消毒工作。 5、消毒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

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6、每次作好消毒记录。 三、学校食堂消毒制度 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 1、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白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应保持清洁,并加盖。 3、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消毒水洗手,再上岗。 4、学生每次打饭前在厨房外用消毒水洗手、洗碗,再打饭。 5、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 6、饮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7、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完整版)小学通风、消毒等制度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小学通风、消毒等制度 为切实作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各教室,办公室以及楼道等,每天安排卫生值日,每周大扫除。每天按时(或按实际需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排固定的消毒通风人员,按时消毒通风,并做好消毒通风记录。? 2、校园公共环境(功能室、垃圾池、厕所等),责任人每周用消毒液消毒一次,总务处进行监督检查。? 3、各班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清净,不要随地吐痰,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4、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 (1)食堂对炊具等,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白粉消毒。? (3)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消毒水洗手,再上岗。 (4)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 (5)饮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6)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小学 2015年3月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幼儿园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_幼儿园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一、空气消毒。幼儿教室、寝室、活动室、洗漱、卫生间每天消毒 二、口杯、刷牙杯消毒。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口杯,每日消毒一次。 三、毛巾消毒。擦手、洗脚、洗脸、用水毛巾要求每日消毒一次,并每周清洗、暴晒一次。 四、桌椅、床拦消毒。要求每日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五、门把手消毒。教学区幼儿在园期间,每天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六、玩具消毒。幼儿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一次,并晒干。 七、厕所消毒。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每日用厕清或消毒水冲洗消毒。 八、床上用品消毒。床单、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枕套每月两次。被子、垫被、枕头每月至少暴晒一次。 一、幼儿每人一巾一杯,专人专用,每天清洗一次,并及时彻底消毒。 二、食堂所用炊具,餐后认真清洗,每天煮沸消毒一次,每次 20分钟。 四、幼儿卧室、地面、墙壁等周围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 五、厕所用3%的来苏水定期喷洒、消毒。 六、幼儿所用被褥每周日光曝晒一次,每两周被褥、床单用消毒液浸泡、消毒一次。 一、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二、按年龄和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做到一个不漏,全程足量,记录完整。凡有禁忌者不应接种或暂缓接种。 四、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参加各种活动。 蓓蕾幼儿园卫生检查制度 一、室内外环境卫生要坚持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定人定员,分片包干,并随时灭蝇。 二、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三、被褥摆放要整洁卫生、被褥要勤洗勤晒,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四、教室要做到窗明、地净、光线充足、桌椅每周用消毒水擦洗三遍,做到不留油渍污迹。 五、幼儿做到一人一杯一巾专人专用,并做好消毒工作。 六、幼儿饭前饭后用流水洗手,并经常保持手脸干净,服装整洁,饭后漱口,每周剪指甲一次。 七、幼儿园工作人员要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剪指甲,不准留长指甲,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水洗手。 二、工作人员体检制度。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持有卫生防疫部门签发的健康证件(合格证)方可就职。 三、定期体检制度 1、一岁以上的幼儿每半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分析评价,填好幼儿健康卡。 2、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待 病愈,持医疗单位的卫生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3、每学期开学前,为全体幼儿进行肝功检查,发现有肝功能异 常及病毒携带,不得入园。

校园通风消毒制度

校园通风消毒制度 (疫情防控卫生清洁与消毒具体要求) 一、卫生清洁 (一)校园环境应以卫生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进行随时消毒。 (二)保持校园环境整洁,无乱堆乱放、无暴露垃圾。室内地面应每天进行至少一次湿式清洁。厕所应有专人清扫、保洁、消杀,做到基本无臭味。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做到日产日清,公共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开展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避免病媒生物滋生。 (三)室内场所如教室(功能教室)、办公室、图书室、体育场馆等应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日至少开窗2 次,每次30 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可采用排气扇进行通风换气,并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 (四)确保学校食堂安全卫生。 1.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环境整洁,确保食材不受污染。 2.生、熟食应分开存储和加工,加工流程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确保食用的肉类和蛋类彻底煮熟。 3.食堂作业人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口罩等。 4.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 (五)加强水质卫生管理,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要加强对饮用水安全自查工作,做好饮用水的安全监管。做好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 二、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空气消毒。 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照射不少于1 小时, 每天一次。在无人条件下开启。 (二)空调滤网消毒。 空调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 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每月清洁消毒一次。疫情防控期间,暂停使用中央空调。 (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1.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 2.讲台、课桌椅、门窗、开关、洗手盆、台面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选用擦拭、喷雾的方法,一般选择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作用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四)学校食堂的清洁消毒。 1.每餐工作完毕用清洁剂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 2.厨房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3.食堂餐具使用消毒柜消毒的,按照操作说明书使用。也可用高温蒸汽或煮沸15 分钟以上消毒,或采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消毒后应注意保洁。 (五)手的消毒。 配备充足的洗手液和干手纸,督促全校师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上海市学校消毒隔离工作要求

附件1 上海市学校消毒隔离工作要求 为强化本市学校消毒隔离工作,预防和控制校园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消毒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上海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工作要求。 本工作要求主要针对本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隔离工作。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其他学校结合实际,参照本工作要求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一、工作内容 (一)开展健康检查 1.入园前健康检查 托幼机构在办理儿童入园手续时,应查验“儿童入园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证”,查验合格后方可入园;中小学校在办理学生入校手续时,应查验“预防接种证”,查验合格后方可入校。 托幼机构应组织在园儿童接受定期健康检查。儿童离园

3个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园检查项目进行健康检查,查验合格后方可入园。转园儿童持3个月内原托幼机构提供的“儿 童转园健康证明”可直接转园。 2.每日健康检查 (1)晨间健康检查 每天托幼机构儿童入园进入班级前,卫生保健人员对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 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班主任对中小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 询问和观察要点为:精神状况、发热、皮疹或疱疹(眼球 结膜、皮肤、口腔黏膜)、呼吸道感染症状(流涕、咳嗽、咽痛)、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腹痛)、腮腺肿痛等。 (2)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 托幼机构儿童在园期间,在卫生保健人员指导下由班级老师(班主任)、保育员负责开展全日健康观察,并做好记录。 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由班主任负责开展健康巡查,并做 好记录。 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要点同晨间健康检查。 3.缺课缺勤监测 儿童(学生)在园(校)期间,班级老师(班主任)或学生卫生员每日登记本班儿童(学生)的出勤情况,当天询问缺席儿童(学生),追踪缺课原因,并做好记录;如因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原因缺课,应立即报告卫生保健人员(学校疫情报告人),

(完整)小学消毒通风制度

川口小学消毒通风制度 为切实作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生教室消毒制度 1、校内各教室每天值日生,每周大扫除。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校保洁员按照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3、如发现校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门按照传染病时期学校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4、如发现班内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校卫生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饮水机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并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二、学生宿舍消毒制度 1、每日早晨学生离开宿舍后,由宿舍管理员用八四消毒液对宿舍进行喷洒消毒。 2、消毒工作必须作到定期、定时,不得疏忽、怠慢。 3、消毒时必须认真负责,不留死角。 4、宿舍管理员请假时,必须找到替代人才能准假。替代人要认真搞好消毒工作。 19

5、消毒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6、每次作好消毒记录。 三、学校食堂消毒制度 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 1、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白粉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应保持清洁,并加盖。 3、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消毒水洗手,再上岗。 4、学生每次打饭前在厨房外用消毒水洗手、洗碗,再打饭。 5、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 6、饮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7、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20

通风消毒工作制度

连云港市徐山中心小学 通风消毒工作制度 为保证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参照《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特制订本制度。 一、室内空气消毒 1.日常消毒:自然通风,每天至少三次,每次打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 2.当有呼吸道传染病等疫情发生时,对室内空气可用以下方法消毒: ①75%的医用酒精消毒:将房间的门窗全部关闭,食物等物品放入柜中,避免与酒精接触。将酒精倒入喷壶中,对房间进行喷洒。将酒精倒在抹布上,对课桌凳、讲台等地方进行擦拭。将房间密封一小时,再开窗通风。 ②含氯消毒液喷洒: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用量为15ml/m3,喷雾后密闭30min再开窗通风。 ③紫外线灯管照射:选择低臭氧紫外线灯,在灯管上装上铝制反光罩,悬挂于天花板下,离地2~2.5m处。也可用移动式紫外线灯装置,消毒时灯的功率以每立方米不少于1.5W计算,每次照射时间≥30min,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在无人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使用寿命一般在1000h,使用时应做好时间记录,以便及时更换。 二、物体表面消毒 1.日常消毒:每日安排值日生使用清洁抹布对教室、宿舍、教师办公室、图书室、卫生保健室(卫生室)、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

体如门窗、讲台、课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等物体表面进行湿性扫除; 2.有疫情发生时:对上述物体表面用75%的医用酒精、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消毒。消毒原则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由内向外进行擦拭或喷雾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30min,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三、卫生间的消毒方法和要求 1.日常消毒:卫生间的地面每天用清水拖擦清洁,便池用后及时用清水冲洗; 2.有肠道传染病等疫情发生时:可用含有效溴500mg/L的含溴消毒剂拖擦,每天2次,便池可用有效溴含量5000mg/L的二溴海因消毒粉消毒1~2h。 四、餐饮具、厨具等消毒 1.日常消毒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清洁消毒顺序;当发现传染病时,则应采取消毒―清洗―再消毒的顺序进行。 2.消毒方法首选物理消毒。流通蒸汽100℃作用20~30min,或煮沸消毒作用15~30min,或用餐具消毒柜进行消毒。 3.不能使用物理消毒的餐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min,消毒后用清水冲洗,以去除残留消毒剂,保洁备用。 2

消毒隔离制度 (3)

消毒隔离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制定消毒隔离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消毒隔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 2、定期组织对各类医护人员进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的培训考核工作;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3、监督指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及隔离等技术操作规程。 4、监督医疗用品、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产品等应符合国家消毒隔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要求。 5、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6、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应迅速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指导消毒灭菌及隔离。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不带首饰,指甲不能超过指尖,穿工作服不得进入食堂、宿舍、会议室和医院以外的环境。进入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介入中心等重点部门应按重点科室管理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及要求更衣。 2、医务人员诊疗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诊疗工作中应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严格执行手卫生。

3、地面、物体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其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4、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导管室(介入中心)、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科等区域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采用500mg/L有效含氯消毒液至少消毒1次,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粘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6、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应一用一灭菌。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7、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清洗、消毒或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 8、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确保消毒效果的可靠。 9、普通病房首选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宜采取机械通风;重点部门和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每日至少1次对室内进行空气消毒并记录。 10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同类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特殊感染患者单独安置。传染病(疑似)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

学校消毒通风制度42599

边寨小学消毒通风制度 为切实作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生教室消毒制度 1、校内各教室每天值日生,每周大扫除。每天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值日生按照负责进行每天的公共卫生环境打扫工作,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3、如发现校外有类似传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门按照传染病时期学校消毒制度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 4、如发现班内类似传染病的现象,则校卫生室负责监控,并做好相应的消毒措施。 5、学校保温桶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由从业人员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二、学生宿舍消毒制度 1、每日早晨学生离开宿舍后,由宿舍管理员用八四消毒液对宿舍进行喷洒消毒。并打开门窗进行2小时的通风。 2、消毒工作必须作到定期、定时,不得疏忽、怠慢。 3、消毒时必须认真负责,不留死角。 4、宿舍管理员请假时,必须找到替代人才能准假。替代人要认真搞好消毒工作。

5、消毒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消毒常识,特别是消毒液的配比,作到消毒既节约又效果好。 6、每次作好消毒记录。 三、学校食堂消毒制度 为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内设施作如下规定: 1、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天对餐具用消毒柜进行10—20分钟消毒。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白粉消毒。 3、每餐前食堂工人用消毒水洗手,再上岗。 4、学生每次打饭前在厨房外用消毒水洗手、洗碗,再打饭。 5、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 6、饮事员的鞋袜衣帽常用消毒水清洗。 7、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拉蒂默

(完整word版)通风消毒制度

乾陵初中通风、消毒制度 为切实做好我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把传染病工作落到实处.做好通风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各教室办公室以及楼道宿舍等每天安排值日生进行清扫.每天教室要通风三次早(7:00-7:30)、中(12:00-12:30)、晚(17:00-17:30)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安排固定消毒人员按时定时消毒通风。并做好记录。 3、校园公共环境(垃圾桶、厕所)等要定期消毒,除了坚持每天通风三到四次外,室内厕所还要用洁厕剂或84等消毒液清洗消毒,室外厕所要用生石灰或白灰消毒。 4、各班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清净。不要随地吐痰。 5、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食堂各组必须做到每天通风三到四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食堂的餐具、灶具、室内设施做如下规定。 (1)食堂的灶具等支持每天用餐后,用清水清洗,煮沸或高压消毒。 (2)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砖、水沟用漂白粉消毒或84消毒。 (3)采购灭鼠、灭蚊、灭蝇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 (4)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

物,正确配制使用。 6、加强学校宿舍管理, (1)、卫生 学生每天起床后,要对寝室进行彻底打扫,不留死角,不存放垃圾,被褥及物品要摆放整齐,物体表面清洁无灰尘,扫除工具保持清洁卫生。寝室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2)、消毒 消毒药粉由学校免费供应,学生可到医务室登记领取。 宿舍每周全覆盖消毒一次。寝室内由寝室负责人进行消毒,每周消毒一次,消毒部位包括地面,桌椅、床梯扶手、门把手等各种物品表面,各宿舍要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消毒制度,并做好消毒记录。 (3)、通风 学生寝室每天至少早(7:00-7:30)、中(12:00-12:30)、晚(17:00-17:30)各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以上,如果天气允许,寝室窗户长时间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通风要有专人负责,并做好通风记录。 7、教室、寝室卫生、消毒、通风,管理人员要做好消毒、通风记录。学校将会随时进行检查、督促,对不按该规定执行的班级、寝室、个人给予严肃批评教育,责令其整改,直至达到要求为止。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我校全体师生安全度过每一天。

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1 疫点消毒 1.1 消毒原则 发生疫情后,应及时有效地对污染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消毒工作应该由经过培训、有现场消毒经验的人员进行,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相应的消毒方法。消毒工作应避免盲目性,如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可以使污染物品无害化时,可以不进行消毒处理。 1.1.1 目的疫点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疫点内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1.1.2 消毒装备的要求 (1)消毒工具:背负式喷雾器、气溶胶喷雾器、配药桶(10L)、刻度量杯(筒)、工具箱、消毒车等。 (2)防护用品:工作服、隔离服、防护眼罩、N95口罩、帽子、手套、长筒胶靴、毛巾、污物袋、装工作衣的布袋等。 (3)消毒剂:储备经卫生安全评价备案、在有效期内的消毒剂,如含氯泡腾片、漂白粉、漂粉精、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碘伏、75%乙醇等。 1.1.3 消毒方法的选择进行疫点消毒时应首选物理消毒的方法;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时,要选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消毒药械。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适宜的消毒剂。 1.1.3.1 物理方法:主要有焚烧、加热、紫外线照射等。 1.1.3.2 化学方法:主要有含氯消毒剂,如含氯泡腾片、漂白粉、漂粉精、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碘伏等。 1.1.3.3 消毒方式:可采用煮沸、熏蒸、喷雾、擦拭、浸泡等。 1.2 疫点的终末消毒程序 1.2.1 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药械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1.2.2 消毒人员到达疫点后,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有关人员说

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1.2.3 对脱掉的外衣应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穿工作衣、隔离服、胶鞋(或鞋套),戴上N95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帽子、防护眼镜、一次性乳胶手套等。 1.2.4 仔细了解病人患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1.2.5 进入疫点时,应先用喷雾消毒的方法在地面消毒出一条1.5米左右宽的通道,供消毒前的测量、采样和其他处理用。 1.2.6 测算房屋、家具及地面需消毒的面积和体积。 1.2.7 必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 1.2.8 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 1.2.9 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1.2.10 室内消毒后,若可能存在污染,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井水等进行消毒。 1.2.11 疫点消毒工作完毕,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 1.2.12 必要时,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 1.2.13 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 1.2.14 离开病家前,叮嘱病家在达到消毒作用时间后开窗通风,擦拭打扫。 1.3 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1.3.1物体表面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喷雾消毒可用0.1%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 ml/m2、地面喷药量为200 ml/m2~300 ml/m2,以湿润不流淌为宜。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

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食品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第一条:食品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无毒无害,便于洗刷、消毒、保洁。 第二条:食品用具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一次,运行过程要有序、保持清洁、无污垢、见本色。 第三条:食品用具要有专人保管、不混用不乱用。 第四条:食品冷藏、冷冻工具应每天保洁一次,每周洗刷、消毒一次,专人负责、专人管理。 第五条: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应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用具及时更换。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岗前卫生知识方能上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 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第二条: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第三条: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个人仪表整洁。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进食、吸烟,私人物品必须存放在指定的区域或更衣室内,不可放置在工作区内。

1、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并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及时清除垃圾,搞好防尘、防蝇、防鼠工作,确保环境整洁 2、《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应悬挂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3、食品仓库应有良好通风,保持库房内所需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霉变、生虫。贮存生鲜食品应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搞好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工作,定期对库房周围进行卫生清扫,消除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孳生场所。

学校校园消毒通风工作制度

学校校园消毒通风工作制度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我校疫情期间校园消毒制度。 一、组织管理 工作组成员分工: 组长:彭新立 负责布署洛阳中心小学小学疫情期间校园消毒、通风管理工作及日常督查执行情况。 组员:沈浩良、朱洪亮、吴冬明、邵惠芳、级部主任、全体班主任、全体术科教师、食堂人员、保洁员 具体落实疫情期间消毒、通风管理工作。 二、校园消毒具体操作办法 1.消毒时间

防控期:每周一、三、五下午放学后进行全面消毒。 疫情期:每天下午放学后,进行全面消毒直到疫情解除。恢复到防控期消毒要求。 2.消毒范围 (1)教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窗子等,由班主任负责本班教室的消毒工作。 (2)功能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玻璃窗、窗台,使用仪器等,由功能室负责老师进行消毒工作。 (3)学校环境、教学楼走廊、宿舍、厕所、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由后勤安排消毒人员进行消毒。 3.消毒药品浓度配置、 使用1:24(原液:水)的84消毒液 4.消毒方式方法

教室:放学后班主任对地面、桌椅、门扶手、窗子、先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第二天早晨学生到校后由再湿帕子进行第二遍擦拭。 功能室:放学后负责老师对对地面、桌椅、门扶手、窗子、先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环境:放学后消毒员对环境、教学楼进行喷洒消毒。 5.消毒员设置 教室——班主任;功能室——功能室负责老师;环境——后勤消毒员。 学校分管领导、卫生管理老师负责监督、指导消毒员消毒工作。 6.学校每天消毒情况将在检查后,如实填入《学校消毒情况记载表》。 7.负责消毒人员应尽职敬业,不得懈怠。凡未按要求进

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制度

公共场所通风消毒制度 为切实预防学校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把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开窗通风制度 1.按照《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小时需要通风与换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2.各班级由班主任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每周政教处检查。 3.食堂、专用功能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指定专人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4.学校每天对各班教室、各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好记录,并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二、消毒制度 1.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84消毒液、75%酒精等,配齐脸盆、水桶、抹布等工具。 2.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不同季节向学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相关知识。 3.发现一例传染或疑似病人,根据具体情况让其回家休息、治疗或直接送往医院。病人所在教室用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呼吸道传染病,可采取紫外线照射对空气进行消毒。 4.学生及教师患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级要进行彻底消毒。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

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在经校长同意后方可回校。 5.对患者(传染病)所在班级和与患者接触过的学生要进行检疫。隔离和观察检疫期间学生不许串班,取消大型集会活动,检疫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 6.对原因不明的高热、咳嗽、腹泻的学生,在隔离室或卫生室内等待医院来接诊。 7.教师员工在家中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学校领,以便采取必要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幼儿园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幼儿园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幼儿园卫生消毒管理制度一、早晨来园开窗通风。 二、传染病流行季节或班中有传染病发生时每日下班后开紫外线灯一次,每次半小时;其余时间每周五一次,每次半小时。 三、毛巾:洗净后放热力消毒柜消毒,消毒后晾晒,每日一次。 四、水杯:每日先在一池中清水清洗,再二池洗涤剂清洗,再将洗涤剂清洗干净后在三池中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钟,而后在四池中用流动水清洗彻底干净后,放消毒柜内消毒。在消毒柜内消毒时要求水杯口朝下,做到水杯里外无污渍、奶渍,水杯沿无锈渍。 五、餐桌消毒毛巾:每餐前用专用毛巾浸泡在100mg/L 的消毒液中后应用。 六、抹布: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清洗消毒,悬挂晾干。 七、桌面:每餐前用清水擦拭,然后100mg/L的消毒液消毒,4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八、门把手、水龙头:用蘸有清水抹布先擦拭,再用蘸有100mg/L的消毒液的抹布擦拭,而后用蘸有清水抹布擦拭。 九、厕所:随时冲洗,每日用100mg/L的消毒液消毒

一次。 十、玩具:每周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后清水刷洗。 十一、梳子:每周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钟后清水刷洗。 十二、图书:每周五在阳光下爆晒。 十三、拖鞋:每周五用100mg/L的消毒液浸泡4分钟后清水刷洗。。 十四、床单枕巾:每月最后一个周五由幼儿家长拿回家清洗。 十五、被褥:每月底日光爆晒一次,用紫外线灯消毒二次。 十六、个人卫生:餐前老师用流动水及香皂,按照六部洗手法水洗手,平时勤剪指甲、勤洗头。 十七、消毒用毛巾及墩布专用,不得他用。 中华幼儿园保健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制定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和制度,指导、督促、检查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 二、与卫生保健机构密切联系,全面完成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并管理好各种计划免疫资料。 三、掌握不同季节流行疾病发展趋势,提前做好防预工作。园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防止传

通风、消毒等制度

XX县XX镇XX小学通风与消毒等制度 消毒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消毒对象包括教室、办公室、食堂、寝室、卫生间、实验室、功能室、图书室等场所或工具的地面、空气、墙面及物品表面等。为切实作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预防性消毒。用于无传染病状态,疫情防控期间,应每天至少1次。 (1)空气消毒。以通风换气为主,在午休、体育课、课间等时间段进行,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师生离场后,每天至少消毒一次。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地面可采用拖拭或喷雾消毒法,讲台、课桌椅、门窗把手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采用擦拭法。 (3)教具玩具消毒。可采用日光照射,阳光下曝晒3-6小时,必要时可暂停使用布制玩具;塑料玩具可用含10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擦拭或喷洒,1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或擦拭,每日1-2次。 (4)食堂消毒。餐饮具、厨具应先彻底清洗去污再消毒。首选热力消毒法,在水煮沸后持续加热消毒15-30 分钟;或在蒸汽产生后持续熏蒸15-30分钟。也可使用远红外线消毒柜,125℃维持15-30分钟,温度降至40℃以下开箱使用;或使用自动冲洗消毒洗碗机。 (5)卫生间消毒。地面及墙面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拖擦,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或擦拭,每日2次;清洁用品使用后可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用后晾干。 (6)被褥、毛巾等织物消毒。可采用日光照射,直射阳光下曝晒3 -6

小时;耐热的织物可煮沸消毒,完全浸没水中后,加热煮沸15分钟以上,也可采用蒸汽消毒;不耐热的衣物可浸入有效氯含量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15-30分钟,取出用清水洗净晾干。 (7)医疗器材消毒。校医院(医务室)的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采用75%乙醇或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燥备用;剪刀、镊子等用2%戊二醛浸泡30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后使用,有条件的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 (8)垃圾盛装容器消毒。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2.随时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立即停用空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由专业公司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以及对相关环境彻底消毒后,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开展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环境、生活用品、排泄物、呕吐物、运输工具等进行随时消毒。 (1)生活用品消毒。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00-2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对象和方法可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附件5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 (2)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20000mg/L含氯消毒剂至湿润。被排泄物、呕吐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000 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擦拭2 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