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音乐、舞蹈、戏曲、传统手工艺、民俗等形式,它们代表着中国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下面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京剧京剧是中国四大传统剧种之一,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它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精湛的舞蹈技艺和卓越的表演艺术。

京剧的音乐、唱腔、演奏、服装、道具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评剧评剧是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多见于北方地区。

它是以曲调为基础,以演唱为主的艺术形式,具有表现力强、情感饱满、形式多样的特点。

3. 黄梅戏黄梅戏源于中国湖北省黄梅县,已有几百年历史。

它以清新、悠扬的唱腔、细腻入微的表演和与众不同的音乐为其特点,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传统文艺形式。

4. 川剧川剧是中国四大传统剧种之一,起源于四川。

具有独特的唱腔、舞蹈、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特点,在表现四川文化、民俗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

5. 晋剧晋剧是中国山西省的传统戏曲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它的唱腔高亢激昂,充满热情和激情,表现出华北地区的精神风貌。

6. 二人台二人台是中国北方地区流行的地方戏曲之一,多以爱情、家庭、生活为主题。

表演形式以两个演员对唱、对戏为主,具有自己独特的唱腔、表演技巧和音乐伴奏。

7. 元剧元剧是中国戏曲中的重要剧种之一,是由蒙古族人发明的。

它具有独特的唱腔、表演技巧和音乐,代表了中国历史上元朝的文化艺术成就。

8. 古琴艺术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它具有高雅的音乐风格、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9. 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用中国特有的字体书写文字,表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

10. 围棋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被誉为最复杂、最高深的智力运动之一。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1. 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古琴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而闻名。

京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针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4. 折纸艺术,折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通过折叠纸张创作出各种动物、植物和物体的造型。

折纸艺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 昆曲,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而闻名。

昆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6. 四川火锅,四川火锅是中国著名的特色菜品,以其麻辣味道和独特的烹饪方式而受到广泛喜爱。

四川火锅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只是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中的一小部分例子,还有许多其他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项目也被列入保护名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指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精神财富。

以下是中国的一些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 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音乐的“国家之声”。

2. 京剧:京剧是中国古典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念、做、打等表演方式闻名于世,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 中国茶文化: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茶的制作和品饮技艺、茶文化艺术等。

4. 中国传统医药:中国传统医药系统是千百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其中包括草药、针灸、推拿、气功等治疗手段和理论体系。

5. 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代表性表演形式,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身体技巧,具有健身养生和武术实用性。

6. 广绣:广绣是中国南方传统的刺绣工艺,具有丰富的图案和精湛的技艺,被誉为“艺术中的绣花针”。

7. 昆曲:昆曲是中国古典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音乐表演形式、婉转悠扬的唱腔和细腻的表演技巧而著名。

8. 传统节日: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是中国人民的重要文化传承。

以上仅是中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一小部分,这些项目不仅代表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特色,也是中国人民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中 国有哪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 国有哪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有哪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大国,拥有众多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以其华丽的服饰、精美的脸谱、独特的唱腔和丰富的表演形式闻名于世。

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魅力。

昆曲则被誉为“百戏之祖”,其唱腔婉转悠扬,表演细腻入微,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外,还有豫剧、黄梅戏、评剧等地方戏曲,它们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民间音乐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北的信天游,旋律高亢奔放,歌词质朴感人,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豪爽与热情。

江南的丝竹音乐,轻柔优美,节奏明快,给人以清新雅致的感受。

蒙古族的长调,悠扬辽阔,仿佛让人置身于广袤的草原之上。

而侗族大歌,多声部的合唱和谐动听,展现了侗族人民的团结和智慧。

民间舞蹈同样丰富多彩。

东北的大秧歌,欢快热烈,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傣族的孔雀舞,舞姿优美,模仿孔雀的姿态,生动传神。

藏族的锅庄舞,人们手拉手围成圆圈,边唱边跳,体现了藏族人民的豪放与乐观。

传统手工艺更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勤劳智慧。

陶瓷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从古朴的彩陶到精美的青花瓷,再到绚丽多彩的粉彩瓷,每一件瓷器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

刺绣工艺,如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以其细腻的针法、精美的图案和绚丽的色彩而闻名。

剪纸艺术,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能剪出各种生动的形象和美好的寓意。

还有木雕、竹编、银饰制作等众多手工艺,无不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学说。

中药炮制技艺独具特色,通过对药材的加工处理,提高药效,降低毒性。

针灸疗法更是神奇,通过针刺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缂丝、全聚德、苏绣、吴歌、评弹、中和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子、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杨柳青年画、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昆曲。

2、缂丝简介: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Kesi或Chinesesilk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

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

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3、全聚德简介:全聚德,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历经几代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

1999年1月,“全聚德“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是中国第一例服务类中国驰名商标。

全聚德烤鸭肉质鲜美,适合许多人吃。

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中华第一吃”。

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鸭席”选为国宴。

4、苏绣简介: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

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小知识

非遗小知识

非遗小知识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许多有趣的小知识。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非遗小知识,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1. 京剧脸谱: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而脸谱是京剧中角色形象的重要标志。

脸谱上的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刚毅,蓝色代表凶狠狡诈,绿色代表鬼神恶魔,黄色则代表痴傻可笑。

不同的颜色和图案都有其特定的意义,通过脸谱的装扮,演员们能够更好地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2. 折扇:折扇作为中国传统的扇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折扇的折叠方式有多种,比如双面对折扇、多层叠扇等。

而且,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扇法,比如在舞蹈中使用的舞扇、在婚礼上用的喜扇等。

折扇不仅可以用来降温遮阳,还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亲友,寓意着送扇者心意的传达。

3. 中国结:中国结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通常用丝线编织而成。

中国结的形状有很多种,比如圆形、方形、菱形等。

每一种形状都有其独特的寓意,比如圆形代表团圆、方形代表稳定、菱形代表吉祥。

中国结不仅可以作为装饰品挂在家中,还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他人,寓意着祝福和美好的祝愿。

4. 象棋:象棋是中国传统的棋类游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象棋的棋盘是由纵横交错的线条组成,棋子则分为红黑两方,每一方都有7种不同的棋子。

象棋的规则相对简单,但是却有着复杂的战略和策略。

象棋是一种智力游戏,不仅可以娱乐休闲,还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5. 茶艺表演: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艺表演是一种将泡茶的过程变成一种艺术表演的形式。

茶艺表演注重礼仪和技巧,表演者需要熟练掌握泡茶的各个环节,比如洗茶、煮水、注茶等。

茶艺表演不仅能够展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还能够让观众品味到高品质的茶叶。

6. 蜡染:蜡染是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起源于中国。

蜡染的技法是通过在布料上涂抹蜡,然后进行染色,最后将蜡烧掉,形成花纹或图案。

蜡染的花纹丰富多样,有动植物、几何图案等。

蜡染作品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浓郁的艺术气息,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等方面。

中国非遗知识

中国非遗知识

中国非遗知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和庆典、知识和实践技术等。

非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深厚底蕴。

下面是一些和中国非遗相关的知识。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多个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陆上交通线路之一。

丝绸之路对于中国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和中国的文化、艺术带到了世界各地。

京剧:京剧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戏曲之一,起源于北京,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京剧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剧在表演技巧、音乐、舞蹈、戏剧性和服饰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中国戏曲的国粹。

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一种,将纸上的形象和花纹通过剪刀的剪裁形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剪纸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是重要的节庆装饰和礼品之一。

不同地区的剪纸有各自的特色,如四川的川剧脸谱剪纸和北方的窗花剪纸等。

民间音乐:中国的民间音乐有很多种类和风格,如陕北的秧歌、云南的花灯戏、山西的话剧以及广东的粤剧等。

这些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表演形式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并在不同的地区和群体中传承。

民间音乐是中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国各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是中国非遗的重要载体,通过庆祝活动和习俗的传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春节的舞龙舞狮和放鞭炮,清明节的扫墓和扎马高等都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是中国非遗知识的一些参考内容,中国非遗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在传承、发展和保护非遗方面,中国政府和各界人士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

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可以为当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

作文素材: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

作文素材: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

作文素材: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批准中国珠算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成为中国第30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

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此前已经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教科文组织在其网站上介绍说,中国的珠算是一套历史悠久的、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方法。

珠算通过传统的口述和自学等方式世代传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并且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

而珠算申遗成功之后,相关专家表示说,此举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在计算机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加深对珠算的了解,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

下面,小编将中国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录盘点如下:2001年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

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

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2005年1、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各种木卡姆的总称,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以“十二木卡姆”为代表。

非遗文化内容的简介

非遗文化内容的简介

非遗文化内容的简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以人的活动和实践为基础,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并被广大群众普遍认同和喜爱的文化表达形式和传统知识、技能及其实践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国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包括民俗、音乐、舞蹈、戏曲、绘画、书法、传统医药、工艺制作等方面。

以下是其中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介:1.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起源于北京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京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精美的服饰艺术而闻名于世,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

2. 中医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以中草药的使用和针灸、推拿等独特的治疗方法而闻名于世,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3. 中国茶艺:中国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独特的茶具、茶具艺术和茶道礼仪展示了中国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中国茶艺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茶艺之一。

4. 四川川剧:川剧是四川地区的传统戏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

川剧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和特殊的脸谱艺术而闻名于世,是中国戏曲文化的瑰宝之一。

5. 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墨画和工笔画为代表。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独特的笔墨技法、意境和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重要一部分。

6. 中国传统工艺制作:中国传统工艺制作包括陶瓷、丝绸、剪纸、刺绣、木雕等多个方面,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工艺制作技艺和风格。

中国传统工艺制作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而闻名于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调、乐器和演奏技法而闻名于世,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一部分。

8. 中国传统舞蹈:中国传统舞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形式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方式。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1. 古琴艺术,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其技艺和表演形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 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戏服装束而闻名于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3. 中医针灸,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艺和理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4. 四川川剧,川剧是中国四川地方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风格和面谱而著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5. 昆曲,昆曲是中国江苏地方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以其优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华丽的戏服而受到赞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6. 传统木版年画,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绘画形式,以其
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关注,被列入国家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7. 传统戏曲曲艺,传统戏曲曲艺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多种
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而广受欢迎,被
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以上只是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一部分,还有
许多其他项目也被列入了该清单。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
和传承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种类:
1. 传统表演艺术:如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长调民歌等。

2. 民俗活动、节庆和习俗:如蚕桑丝织技艺等。

3. 传统手工艺技能:如中国剪纸、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等。

4. 传统体育和游艺:如少林功夫、太极拳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国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43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具体项目包括:
1.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2.蒙古族长调民歌
3.中国篆刻
4.中国雕版印刷技术
5.中国书法
6.中国剪纸
7.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8.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9.热贡艺术
10.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11.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12.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13.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14.西安鼓乐
15.国剧
16.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营造技艺
17.二十四节气
18.藏医药浴法
19.中国传统木雕、砖雕、石雕技艺
20.泥入张
21.藏族唐卡
22.紫式部的女性文学创作习俗
23.江永女书习俗
24.福州软木画
25.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26.京剧
27.中国传统服饰制作技艺
28.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29.剪纸(孝感剪纸、陕西剪纸)
30.花儿(回族、土族)
31.珠算
32.中药炮制技术(中藏药)
33.中国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福建闽南、江西赣州、广东潮州)
34.中国传统村落营造技艺(羌族、苗族、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35.中国传统蒙古文书法艺术(蒙古文)
36.中国传统水星画技艺(朝鲜族)
37.藏族天文历算(藏历)
38.藏医药(藏医药浴法)
39.格萨(斯)尔(藏族、蒙古族)
40.羌族碉楼营造技艺(羌族)
41.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纳西族)
42.中国传统土司制度(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
43.中国传统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福建客家土楼)。

中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1. 昆曲
2. 古琴艺术
3.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4. 蒙古族长调民歌
5.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6. 福建南音
7.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8.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9. 侗族大歌
10. 粤剧
11.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12. 热贡艺术
13. 藏戏
14. 玛纳斯
15. 花儿
16. 西安鼓乐
17.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18. 呼麦
19. 妈祖信俗
20. 京剧
21. 中国书法
22. 中国篆刻
23.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24.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25. 端午节
26. 妈祖祭典
27. 南音
28. 粤绣
29. 格萨(斯)尔
30. 龙泉窑青瓷烧制技艺
31. 宣纸制作技艺
32. 西安鼓乐
33.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
34. 京剧
35. 中国针灸
36. 中国活字印刷术
37.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38. 皮影戏
39. 赫哲族说唱艺术伊玛堪
40.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41. 中国珠算
42. 二十四节气
43. 藏医药浴法
以上只是部分入选项目,中国还有很多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录中。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9. 中国传统戏曲:包括粤剧、评剧、黄梅戏、越剧等不同地区的传统戏曲表演形式。
10. 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包括剪纸、刺绣、木雕、蜡染等民间手工艺制作技艺。
这只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一 提。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形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5.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古老的音乐艺术,包括京剧音乐、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等不同的音 乐形式。
6. 中国传统舞蹈:中国独特的舞蹈形式,包括古典舞、民间舞、少数民族舞蹈等不同的舞 蹈风格。
7. 中国传统工艺:包括陶瓷、丝绸、漆器、金属工艺等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
8. 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国家级非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
以下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部分: 1. 京剧:中国传统戏曲之一,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戏曲的“国粹”。 2. 中国传统医药:中国古老的医学体系,包括中草药、针灸、推拿等疗法和理论。 3. 中国传统书法: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包括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不同的书法风格。 4. 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不同的绘画风格。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类别
1. 传统表演艺术:如京剧、评剧、豫剧、黄梅戏、川剧、昆曲等。

2. 社会实践、风俗习惯:如端午龙舟、中秋赏月、春节庙会、清明祭祀、婚礼习俗等。

3. 口头传统和表述:如古诗词、民间传说、民歌、山歌、说唱、读书等。

4. 技艺美术:如中国画、书法、雕刻、拼花、剪纸、刺绣等。

5. 传统音乐:如京胡、琵琶、古筝、二胡、笛子、箫等。

6. 传统舞蹈:如踩高跷、踩槐花、大鼓、秧歌等。

7. 传统戏曲:如越剧、梨园戏、南戏、秦腔、河北梆子等。

8. 传统体育、游戏:如太极拳、中式台球、六十四手、象棋、围棋等。

9. 传统医药:如中医药、针灸、拔火罐、草药熏蒸等。

10. 传统饮食:如中华老字号、美食小吃、厨艺技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案特色: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学理
念,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泰顺廊桥的重点欣
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调趣味性的
美术欣赏教学,以探究“传统木拱桥营造技艺”来设计教学
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抓住了学生学习兴趣点和艺术
体验的渴望心理。通过对廊桥的感受、体验、欣赏和评述以
及对非遗的整体知识的感知和内化等活动方式,了解廊桥的
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在师生自然交流活动中,理解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抽象概念,努力借助本地的中国非遗
的实物让学生现场感知,近距离接触,真实感受非遗的魅力,
让本课的学习更加有效。同时,通过学习,学生对非遗有了
更深刻的理解,激发出对祖国非遗的热爱之情、传承之责,
保护之心,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搭建木拱桥的尝试探究,增强学生对传统编梁
式木拱桥营造技艺的感受。
2、通过对泰顺廊桥人文民俗的体验学习,了解廊桥在
非遗中所具备的科学研究价值,明确“非遗”的抽象概念。
3、通过多种非遗的了解和欣赏,增强学生对中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探索的热情和传承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与欣赏中国非遗文化――廊桥的科学研
究价值和艺术美感。
教学难点:探究传统木拱桥的造桥技艺及其研究价值,
直观了解非遗概念。
教材分析:
中国非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明之根、之
魂。这课教材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仅浙江就有龙泉青瓷,
东阳木雕,细纹刻纸等,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直观的理解人
类文化艺术的成就,以廊桥为切入点,介绍中国传统木拱桥
营造技艺;以及它所提供的研究价值和呈现的艺术美感,从
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非遗,非遗的种类,以及申请非遗的标
准;最后展现作品,为学生打开了解和探究非遗的求知之门,
引导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乐于了解人类文化艺术的成就,
感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用心体会手工艺人那
精湛的技艺和文化传承, 让学生认识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
和迫切性,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学情分析: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很多,有口头传统和表述;
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
遗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了解不多,对非遗的申请标准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学生
只能借助具体的非遗项目,对其进行深入地探究:为什么它
能成为非遗,进而了解非遗有哪些种类和标准。对于这节我
们家乡本土的非遗―泰顺廊桥的课,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探
究传统木拱桥的造桥技艺及其研究价值是这节课需要攻破
的难点。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对廊桥进行深入地探究、分析、
鉴赏,使学生在心中能够形成一定的标准和高度去看待中国
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预学单学习情况反馈
2、引导学生讲述金华的特色
3、以“猪腿――火腿”为例,金华火腿能申请非遗的
原因
一、以廊桥为主线,明晰非遗的申报条件
(一)廊桥营造技艺的研究价值
1、探究编梁式木拱桥营造技艺 体验桥之创意
(1)初步体验:小组合作,用木棒徒手搭一座桥类似
《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的拱桥。
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一把木条),问:这些简单的木
条可以做什么呢?(拿出图)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请用
这些木棒搭这样一座像《清明上河图》中虹桥一样的拱桥。
你们可以吗?(可以!)好,每组都有12根小木筷,给你们
两分钟时间试一试。
(2)演示解析:教师示范搭桥的基本结构。师:那老
师也来挑战一下。
(3)动手实践:学生依据步骤图,再次动手实践。师:
看了老师的操作,再送一张步骤图,你们现在可以完成了吗?
再给大家一些时间,用这些筷子看谁能搭出合格的桥。学生
尝试搭建练习。
看,它,没有钉子,没有榫铆,没有桥墩,却能经受百
年风雨,屹立不倒。它的这种“三无”的工艺给后人提供了
很大的研究价值!
(4)拱桥承重测试:书本承重,了解编梁木拱桥越压
越稳的巧妙之处。
学生体验桥的“三无”独特之处(无钉、无榫卯、无桥
墩)。
师:大家肯定很想知道,这种搭建方式,在现实中能不
能起到桥梁的作用。那我们就要做一个承重测试,需要一个
同学帮我一起完成。(开始测试,请一个同学来扶助)。看来
它很牢固呢!
同学们,前面提到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便是中
国四大古桥(河北安济桥、泉州的万安桥、潮州广济桥)之
一,在建桥技术上称为编梁木拱桥,编梁木拱桥在桥梁史上
具有很高的地位,但一直没能找到这类遗存的桥。
在老师的家乡温州泰顺,有一座古老而神奇的桥梁形式。
它仅仅依靠(模型)这样一个木拱桥的结构,就构建了一座
多功能场所,它被当地人称为――廊桥(PPT廊桥全景)。因
为它是廊和桥的结合,廊屋非但不是桥的负担,反而增加了
桥的稳定,真是绝妙至极。
2、 欣赏编梁式木拱桥结构,体会艺术美感
桥梁底部的图片欣赏,体会桥之美,美在秩序,美在排
列,美在编织。
师:这座桥称为北涧桥,看看它的底部,觉得它美吗?
美在哪里?它,没有钉子,没有榫铆,没有桥墩,却能经受
百年风雨,屹立不倒。它的这种“三无”的工艺给后人提供
了很大的研究价值!在老师的心里,我相信这种传统的木拱
桥营造技艺,完全具备了申请非遗的条件之一。
3、小结:这样独特的编梁式木拱桥营造技具备了申报
非遗的条件之一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二次尝试操作和教师的演示解析,
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木拱桥营造技艺的极大的兴趣,活跃了课
堂气氛。桥梁底部图片欣赏,学生直观地了解廊桥的艺术美
及精湛的工艺。
(二)廊桥人文习俗的研究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