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及对策分析

制 了即期消费需求 的增长。近年来 , 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在不断 增加, 城镇 登记失业率一直在41 . %左右 , 农村还有 l 亿多剩余 劳动力亟待转移 ,同时农村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城镇化 建设 的滞后 , 村失地人 口不断增加 , 农 由于受 全球 金融危机影 响 , 部分 中小企业倒闭 ,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 ,就业形势异常严
严重挤压 了居 民对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出现这种情况和 国家对教育 、 医疗 、 住房等公 共产品和服务领域 投入不足有极
大 的关系。应 当说 , 作为中低收入群体 比那些高收人群体更依
赖 于公共产品和服务 , 正是 由于政府在这些领域投入的不足 , 才 会导致城 乡居 民被迫增加 储 蓄挤 占其他消 费支 出。截至
确指 出 :在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 口形势严峻 的情况下 , “ 出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 于拓展经济发展空 间、 对 促进 国际 收支基本平衡和防止经济下滑尤为重要。从 中长期看 , 扩大消 费具有 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1 0 国务 院关于“ 1月1 日, 落
实中央扩大 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的7 项工作 ” 中再次提 出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 民消费需求 的重要政策 。 消费需求分为居 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国际和 国内的数据
到抑 制 。
都表 明 , 居民消费 占消费需求的比重大致在8 %左右 , 0 是消费
需求 的主体。因此 , 解决消费需求不足应当着力解决如何 培育
再加上 就业 竞争压力增 大和社会保 障体系 的不健全 , 使
得 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大大抑
和扩 大居 民消费需求 。可见 , 国经济要想持续 、 我 稳定 、 健康地
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制约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日益凸显,农村居民消费不足成为制
约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造成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有多方面,下
面将从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其次,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滞后也是导致消费不足的原因。
由于长期
以来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居民形成了比较节俭的消费观念。
他
们常常认为消费是一种奢侈,总是把积蓄放在第一位,把大部分的收入用
于存款或投资。
这种消费观念的滞后导致了农村居民对消费的消极态度,
进而使农村消费市场缺乏活力。
此外,农村居民消费环境的不完善也制约了他们的消费需求。
一方面,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零售和服务设施,很难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和服务,
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存在交通不便等问题,使得农村居民很难享受到城市居民所拥有的各种消费便利。
最后,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不足是制约其消费的重要原因。
由于长期
以来农业收入的不稳定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无法满足日益
增长的消费需求。
此外,农村居民往往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教育背景,
无法获得高薪工作和提高收入的机会,从而导致他们的消费能力长期处于
较低水平。
综上所述,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不稳定的收入水平、滞后的消费观念、不完善的消费环境以及消费能力的不足。
要解决农村居
民消费不足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努力,包括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变他们的消费观念、改善消费环境以及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等。
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相应对策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4-000-01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缓慢,因而有必要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为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增长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消费需求原因对策这些年,我国的金融一直处于动荡的状态,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因而我国的经济增长较缓慢,为了转变这种局面,需要提高消费的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因而为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一)大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偏低,收入增长较慢,收收入差距过大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变化是相反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是成正比关系的,随着我国居民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降低,消费水平的高低受收入的影响。
消费者的收入在扣除税金和个人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是自己的自由支配收入,这些收入可以用来储蓄,也可以用来消费,因此自由支配收入对消费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价值规律的作用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导致社会成员的收入出现多元化,是收入差距拉大,社会中有很少的人占据社会总财富的比重较大,很大一部分的人占社会财富比重较少,所以使得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低收入和高收入的人员消费能需求不一样,低收入者的收入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较容易的转化为自己的现实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社会内需的主要动力,对于高收入者来说,生存和发展基本已经满足了,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大部分是拿来投资。
(二)居民大部分将收入用于储蓄,消费观念比较传统居民主要是通过就业来获取收入,我国长期以来主要是以节俭为美德,形成了以储蓄为主的传统观念,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居民的购买能力和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但是传统的消费观并没有得到改变,消费观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分析与对策

关于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分析与对策“七五”以来,我国消费率(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呈一路下降的趋势。
但这种趋势在现价GDP统计中往往被价格变动因素所掩盖,而被人们忽视。
同样,与这一时期GDP增长相比,我国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速度严重偏低的事实也被价格变动因素掩盖了。
如果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就可以很容易发现当前需求不足的症结所在。
运用不变价仔细剖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些重大比例关系的变化,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一、消费增长速度偏低是当前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1986年以来,我国的消费率出现了大幅度下降,按不变价计算,与“六五”平均水平相比,至1997年下降了11.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十分惊人。
详细情况可见表1。
造成上述局面的基本原因,就是消费需求的增长长期落后于GDP的增长。
1986~1997年,GDP年均增长高达9.8%,而同期最终消费的年均增长只有8.2%,比GDP增长率低了1.6个百分点。
表2为“六五”以来GDP及最终消费的增长状况。
表1 中国消费率变化表2 中国消费需求增长与GDP增长最终消费需求的增长长期落后于生产的增长,最终必然导致国内总需求的不足。
因为,投资需求的增长最终也要以消费需求的增长为基础。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目前的消费需求不足呢?二、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偏低首先应该肯定,与历史上各个时期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提高最快的一个时期。
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正如消费增长落后于同期经济增长一样,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也落后于GDP的增长,这也正是造成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乃至整个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
80年代初期,在我国曾出现过国民收入分配过度向个人收入倾斜的现象,所谓“工资侵蚀利润”曾给人留下过深刻印象。
但是,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这种现象实际上已被纠正。
自“七五”以来,我国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长已落后于GDP的增长。
扣除价格因素以后,1986~1996年,我国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6.3%,即使考虑到1.2%的人口增长率,居民家庭收入总额的增长也只有7.5%。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40.0 30.0 20.0 10.0
政府收入(%) 15.53 16.83 16.26 15.14 15.53 16.17 16.87 16.95 16.69 18.36 17.48 17.98 17.84
居民收入(%) 65.41 62.56 64.10 64.74 67.23 65.71 65.61 64.98 64.36 63.53 65.28 63.20 57.68
“工资被增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6 0.14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工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率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工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率
图6、工资在初次分配总收入中占比的变化
年份
企业收入(%) 政府收入(%) 住户收入(%)
图5. 中国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变化(1993-2019年)
图5(A). 中国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变化(1993-2019年)
我们看到,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变化与有效需求不足
以及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在时间序列上只滞后1年,这不应 看作是一种巧合。消费需求变化比收入分配变化滞后1期 是和相关的经济理论相吻合的。通过前面的表和图的数据
那么,为什么中国经济自2019-2019年开始 出现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呢?要找出这个问题的答 案,我们可以沿着平均消费倾向(APC)和收入 这两条线索来进行分析。因为,根据消费函数理 论,在消费函数基本稳定的经济中,消费需求就 由消费倾向和收入二者决定。
根据1993-2019年中国国民收入核算的资金流 量表(实物交易),我们计算出中国居民的消费 倾向的变化,见表1。
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制约因素分析引言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长期以来相对较低,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本文将分析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制约因素,以期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启示和方法。
1. 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比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普遍偏低。
这主要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业收入不稳定以及农民教育水平不高等原因有关。
农村居民的低收入限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使得他们更加注重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而对其他高价值的商品和服务持谨慎态度。
2. 教育水平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这也是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制约因素之一。
教育水平较低导致农村居民对于消费和市场经济理念的认知程度有限,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对于消费品的选择和消费观念的培养较为薄弱。
缺乏消费品信息的了解和市场竞争的认识,使得农村居民对于高价值商品的消费积极性相对较低。
3. 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健全,这也是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制约因素之一。
相比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往往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方面的缺失,增加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和风险承担。
由于缺乏充足的保障,农村居民在消费时往往会更加谨慎和保守,限制了他们对于高价值商品的消费。
4. 城乡差距城乡差距是导致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城乡差距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
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便捷。
而农村地区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公共服务的缺乏,使得农村居民在享受高品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机会和条件相对较少。
5. 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是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制约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于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有所影响。
传统观念重视节俭和储蓄,对于奢侈品和高消费的抵制较强。
同时,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也较为简朴和保守,对于高消费的追求和享受相对较少。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综述与分析

国家 劳动 者 报酬 占 GI 比重大 多在 5 % ) 的 I 0 以 ;中国 “ 府存 款”项 卜 资金额 从 政 的河北唐 山来自0 0 4 6 0 3
秦 秀 民 中 国农业 银行唐 山分行 河北唐 山 o 0 4 6 o 3
( )居民收入水平增速低是居民消费能力 一 不足的关键 曙 民消费 的基 础是 收入 。 改革 开放 3 多 0 年来 ,我国居 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增 长 , 福前研 究表 明 “ 方 如果 以 17 年 为基 础 , 98 纠 20 年 , 0 5 城镇居 民人均 可 支配 收入 增 长了 5 1 ,农村 居 民人均 纯 收入增 长了 52 ; .倍 .倍 住 我 们研 充 的 19 2 0 年这 个时 间段 里 , 95 O5 城 镇居 民人 均可 支配 收 入 由 4 8 2 3元增 长到 14 3 ,增 长了 14 倍 ,农村居 民人均 纯 09 元 .5 收 入 由 l7 . 元增 K到 3 5 . ,增 长了 57 7 2 49元 10 倍 。 .6 ”但据 方 福 前进一 步 考察 ,“95 19
要观点:
一
、
居 民消 费能力分析
自19 19 午” 始 的圉 内居 民消费 97 9 8 足 , l 几年 来一 直 帝约 着我 国 济 的 发展 , O 『 J 理论 工作 者对制 约 因素 _解 决 案作 了广泛 f 口 深入地 探讨 , 产生 j大量 研究 成果 , 出 厂 提 多 种 解决措 施 、政 策 。 罔收 府 也采取 了多项 我 改善 民生 、 高居 民收入 、 提 鼓励 消 费 的政策 措 施 。 然如 此 , 民消 费小足  ̄ 1题 依 然 虽 9] h 是 制约 我旧 经济增 长的最 天 键 凶素 。 儿其 足 在 2 0 年 以来 的 世 界金 融 危机 对我 国出 口 08 产 牛严 重的 阻 力情 况下 , 府 管珲 青和 经 济 政 管理 者 更加认 识 到 , 发 居 民消 费的较 大增 激 长 不仅是保 证我 罔经 济持续 稳定 增 的阶段 性 措施 , 更是 我 国经 济 发展 的 K 战 略 。本 期 史主要对 近年 来关十 居 民消费 小足产 t的 原 因进行 概括 和 分 析 ,找 关键 因素 。 n 制约 民消 费的皋 本 因素 是 淌费 能力 、 淌费意 愿和 消 费环境 。 民消 费 不足 的原 曙 需 要 从 个基 本 素 的 具体 内容方 面 寻 找。 从总 体看 , 费 能 力是制 约居 民 消费 的根 本 消 冈素 , 他是 次 要 闪素 。造成 我 国居 民消 费 其 不 足的 根 本 原 也在 ] 民消 费能 力的 不 足 。而消 费 能 力的 现 是居 民K q支状 况 。 1 ̄ g , 晤 民收 入状 况 包括 总量 、 相对 水 平 、波动状 ' 趋 势 。 兄 与收入 状 况对 f的 是 曙 民的支 … 、 状 况 , 收 入状 况确 定 的情 况下 , 民的 总 在 曙 支 出 ( 费支 1 仆消 费 支 …)的总量 、卡 消 1 1 【 { 对水平 、 波动状 况与趋 势 决定 居 民用 J 费 : 消 的支 出 比例 与总量 。一股 来讲 ,从 人的今性 出发 ,如果 消 费能 力和 消费环 境 允许 , 费 消 意 愿会 门然产 生 。 赞意 没 有 强烈 列消 费 消 仃为 的实现 ,消赀 能 力 不 根 小 。 消 费 意愿作为意 素 , 习俗、 惯等消费思 j 想 相 关 。消 费耶 境 是 消 费各 不 能 控 制 的 因 素 , 分需 要 国家权 力 的介 入 ( 部 主要 是公 共 设施 ,例 如道 路 、f 电 、通 汛等 ) 1 1 = ,部 分 需
解析中国消费不足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解析中国消费不⾜的原因及应对策略2019-10-14摘要:改⾰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长期依靠投资和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益凸显,制约了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消费不⾜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增长缓慢,初次分配占GDP⽐重持续下降,⽽且收⼊分配的差距较⼤,平均消费倾向低,另外,中国的社会保障和消费环境的问题也制约了居民消费倾向。
为此,必须在收⼊分配⽅⾯⼤⼒改⾰,提⾼中等收⼊⼈群⽐例,缩⼩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的消费倾向,使居民“能于消费、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式的转变。
关键词:消费不⾜;收⼊分配;社会保障中图分类号:F014.5 ⽂献标志码:A ⽂章编号:1673-291X(2013)15-0016-02改⾰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的成就。
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的消费却呈现增长逐渐弱化的趋势。
据统计,2007—2010年,中国居民消费⽀出分别为95 609.8亿元、110 594.5亿元、121 129.9亿元、133 290.9亿元,分别占当年GDP的35.9%、35.1%、35.5%和33.1%,低于世界平均⽔平约20个百分点,⽽与消费增长的长期低迷状态相⽐,投资和出⼝却增长强劲。
据统计,2005—2008年,中国的平均投资率为42.75%,约为世界平均⽔平的两倍,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1]。
⼀、中国消费需求不⾜的原因造成中国消费需求不⾜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源,主要还是收⼊分配不公平、收⼊差距过⼤、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消费环境恶化等。
1.收⼊分配不公平。
收⼊分配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是居民收⼊增长幅度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
1978—2010年,中国GDP增长了109.36倍,年均增长9.9%,同期城镇居民⼈均可⽀配收⼊增长了55.63倍,农村居民⼈均纯收⼊增长了44.3倍,城乡居民收⼊年均增速为7.3% ,明显慢于GDP的增长速度。
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成人专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夜大学函授脱产高自考学号(准考证号):姓名:专业:经济管理年级(高自考不填): 2011级学院:经济学院完成日期: 2013年4月指导教师:彭金荣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难题,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目前消费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三大原因: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增长慢;收入差距过大;消费者期望。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稳定居民心理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居民消费不足原因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我国的居民消费却越来越不足。
由于消费需求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所以本文所指的居民消费不足是指居民消费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偏低。
国际和国内的数据都表明,居民消费占消费需求的比重大致在80﹪左右,是消费需求的主体。
因此,解决消费需求不足应当着力解决如何培养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可见,我国经济要想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难题,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仍在低位徘徊。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降低了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长远发展的潜力,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为缓解各种经济矛盾所带来的压力,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号召居民扩大消费需求,但居民消费需求一直没有多大起色,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导致中国消费不足的原因

导致中国消费不足的原因一、居民收入与物价水平共同增长,居民的购买力扩增不明显。
我们都知道,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国的居民收入水平的确有较大增长,但是物价水平也以可见的速度提高,如此,使得单位收入可购买的物品并没有得到的扩充,由于这种客观原因,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能得到充分释放。
二、收入差距的增大使得消费结构愈加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少数的富人掌握着绝大多数的财富,使得社会整体需求下降。
少数富人凭借拥有的财富可以充分地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与此相对的,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的需求由于个人财富的有限受到了抑制,从而导致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偏低。
三、社会保障力度不足,居民不能放心、安心消费。
国家支出将更多的资金放入投资领域,而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不够,从而不能给居民足够的消费安全感。
“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失业”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使得居民提高预期储蓄来预防风险。
居民捂紧口袋不敢消费,消费缺乏动力,比例自然难以得到提高。
四、传统的消费观念和高速上涨的房价绑架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分割了居民消费比例。
大多数国人认为有房子才有家,嫁娶也多以房子为前提。
而近年来飞涨的房价也几乎套牢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大额。
而购房属于投资一类,由两部门经济模型可知,投资与消费成负相关,购房需求增加,居民消费必定减少。
五、供给结构的不合理使得消费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释放。
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优化期,矛盾较为尖锐,弊端毕现。
供给成本高、供给老化等问题使得供给跟不上需求的步伐。
而我国现期正在实行的供给侧改革,土地流转制度,人口户籍制度,科技创新体制,金融体制和垄断行业的改革虽在逐步推进,但阻力仍然较大,无法取得预期成效。
我国想要依靠改革供给来充分带动消费,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使得居民储蓄增加,城镇结构差距仍然较大,农民消费不足,国家财政政策不到位等原因也会使得居民消费难以得到扩充。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消费环境不完善
中国的消费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如产 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不到位、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力等。
VS
不完善的消费环境使得消费者在购买 商品和服务时存在疑虑和担忧,从而 限制了他们的消费意愿和需求。
04
政策因素影响
税收政策不合理
税收负担过重
一些税收政策可能过于强调高收 入群体的征税,导致普通居民的 税负过重,从而抑制了他们的消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 需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生活条件差等问题突出,制约了 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收入分配不均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部分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无法充 分释放消费潜力。
维权意识不强
部分消费者对自身权益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在遇 到问题时往往选择自认倒霉,不敢或不知道如何维权。
维权成本高
由于维权过程繁琐、成本高,一些消费者可能会选择放弃维权,这也 纵容了一些商家的不法行为。
消费信心不足
经济压力
当前经济形势下,部分居民面临收入不稳定、就业压力等问题, 导致其消费信心不足,不敢轻易消费。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频繁变化和不确定性使得居民对购房和消费产生 观望态度。
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影响
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可能导致居民财富的缩水,从而抑制了消费需求 。
消费券发放政策的影响
消费券发放范围有限
01
一些消费券发放政策可能只针对特定群体,而忽略了其他人群
的需求和利益。
消费券使用条件限制
我国消费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浅析我国消费不足这一结构性矛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摘要】消费、投资、出口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消费不足这一结构性矛盾长期以来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国家一直没有制定明确政策来鼓励居民消费、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
为此我们要通过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措施来提高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
【关键词】消费不足;消费水平;原因;对策消费、投资、出口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受到影响,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国内的投资,但今年通货膨胀明显,物价不断升高,我国居民消费明显不足,老百姓不敢花钱,不愿花钱的现像表现明显. 居民的消费不足将成为影响我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因素,因此,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才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最有效手段。
一、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浅析1、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消费观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它包括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前者是由消费者自我的感性认识形成的消费欲望、动机等。
后者是由在消费者的理性认识,即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而形成的对消费基本观点或看法,是消费观念的主导因素[1]一个民族的消费观念直接影响着该民族人们的消费行为,我国自封建社会以来,人们都保持着传统的保守、节俭的消费观念。
这种相对保守的消费观念,在资源短缺的年代可以有助于社会稳定, 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
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长期的物质匮乏的环境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这种习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依然遏制着居民的消费冲动.即使在物价不高的时期,人们依然不愿意积极的消费,仍然等着价格继续回落, 不肯提前购买、提前享受,超前消费则被视为奢侈行为而不被广泛接受,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消费依然抱有强烈的负罪感。
储蓄被看成是一种美德被广泛宣扬,居民不敢提前消费. 即使改革开放已30多年的今天,大多数人们的消费观念依然停留在改革开放前的水平。
消费不振原因

消费不振原因
消费不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因素:经济增长放缓、收入水平不高以及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都可能导致消费不振。
2.社会因素:社会不稳定、就业不足、教育水平低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消费不振。
3.人口因素: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化以及人口数量减少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消费不振。
4.心理因素:消费者信心不足、对未来经济形势缺乏信心、对消费环境不信任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消费不振。
5.政策因素:政策限制、税收政策不合理、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消费不振。
因此,解决消费不振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改善消费环境、稳定社会局势、调整人口政策、增强消费者信心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协调,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促进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与对策

1、调整税收和转移支付,公平收入分配,提高整体消费倾向。当前税制改革应该突出公平原则:(1)统一城乡税制。从农业和农民身上汲取资源以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政策已无必要,应该彻底废除农业税和各种强制性收费,改为对农地实行低土地使用税、对农产品实行低增值税、对农户实行个人所得税等,还应给予较长时间的缓征或免征。(2)改革个人所得税。应扭转其“劫贫济富”的反常局面,还之“劫富济贫”的本来目的。如将基本免税额至少提高到3000元以上,再考虑配偶收入、赡养老人和抚养小孩等情况确定附加扣除;建立和完善个人财产和收入申报制度,尽快实行按综合所得纳税,在此之前,宜免征利息税;严格征管,堵塞各种逃税漏洞,等等。(3)改革消费税。应调整税目与税率,主要对奢侈品、进口品和非环保品征重税。(4)开征各种财产税。如物业税、遗产税、赠与税等。(5)完善资源税。要防止掠夺式开发形成的暴富。在转移支付方面:一要调整补贴方式,尽量采取直补形式,改变补贴大众化和越富受益越多的现象。二要调整补贴项目,在砍掉大量已无意义项目的同时要适当增加某些项目的补贴力度,特别是对农民和农业的补贴。三要加强社会救济,适当地扩大救济面和提高救济标准,如将最低生活保障延伸到农村,调高各地的“低保线”等。
2、中高收入人群“不敢消费”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从事技术、管理、中介服务等工作的人收入相对可观,逐渐形成中高收入人群。他们约占全部人口的20%,主要分布于城市,也包括富裕农民。中高收入者的消费能力较好,且追求较高的生活品质,是社会消费的中坚力量。然而,近几年的演变使这些人开始吝惜自己的钱包,变得“不敢消费”。为何?其一,保障费用暴涨。社会保障改为私人负担或主要由私人负担后,他们虽然也读得起书、看得起病、买得起房、养得起老,但以耗尽财力、负债消费和长期储蓄计划为代价,有的人甚至成为“负翁”。其二,未来收入的不确定。内需不足使市场竞争变得激烈和残酷,白领们薪酬整体下滑,小老板们生意日益难做,失业和亏本成为现实威胁,为预防以后可能的难关,只好节俭度日。其三,别的顾虑与无奈。比如父母普遍要为儿女积攒高昂的结婚费用;很多年轻人没有工作或报酬太低而“啃老”;众多股民在股市中套牢,损失几千亿;个人所得税2004年达1700多亿,但其65%以上来自工薪阶层;利息税的征收不仅未达到驱使消费的目的,反而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等等。
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同时 ,最为5 . %,比世 界 平 均 消费 率 (7 一 51 6 7%
7% )低 2 多个百 分点 。 9 0
2 . 居民消费率过低 ,居民即期消费意愿和消费
能力受 到 抑制 。最终 消费 由居 民消费 和政府 消费组
成 , 中居民消费是主体 ,一般 占最终消费的8% 其 0
左 右 。考察 消费 需求结 构 ,可 以发 现 ,居 民消费支 出 占国 民经 济最 终 消费 支 出 比重从 19年 的7 .% 95 7 2 下降到20 年的7 . 06 2 %,而政府部 门所 占比重相应 6
降 ,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对 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下
降。可见 ,农 民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
长 的主要 原 因之一 。
4 . 居民储蓄率过高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 长迅速。2世纪9年代以来 ,我 国城乡居民储蓄存 O 0 款余额增长迅速。19年末我国城乡居 民储蓄余额 91
为94 . 2 1 亿元 ,20 年底达到 10 6. 6 07 06 5 亿元 ,年均 2 增长了5 1亿元 。这表明我国居民拥有很大的潜在 74 消费能力 ,具备扩大内需的来源和基础 ,若有一部
年我 国的劳动年龄人 口将达到9 3 . 亿人 ,经济活动 7
人 口将 达到79 亿人 ,每 年新 增人 口超过 50 人 。 . 5 0万
这一绝对增长每年将使需要就业人 口 增长50 70 0 ~ 0 万人。国有企业改革将导致 下岗职工数量持续上 升 ,估计每年将增 ̄ 3o 5 0 uo ~ 0 万人,这一进程将加 剧就业紧张的局面。我国长期 以来的农村剩余劳动
是扩大消费需求 ,财税政策的重点应是刺激居民消 费需求增长 。即使在金融危机过后 ,要提高 国民的 社会福利水平,仍需把全面启动国内消费需求作为
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及对策

8 1 不足的原因
导致 当前我 国国内居 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 因多种多样 , 概括来说有 以下几点 。 第一 ,居 民收入增 幅减缓 ,收入差距扩 大。随着我国经 济 的发展 ,居 民收入总 体上升 ,但绝对 水平 明显偏低 ,也 远 低于G 的增 长速 度 。如表 3 DP 所示 ,2 0 - 0 7 ,我国 0 1 20 年 GD 年均增长9 9 %,而城镇居 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 P .4 村居 民家庭 人均收入年增长率仅约8 1%。居 民可支配收入 .4 绝对水 平低 、增长速 度较慢使 居 民消费需求 增长缺 乏有 力 的收入增 长支持 和保证 ,从而 造成居 民消费 需求不足 。 同 时 ,我 国 已经成 为世界 上4 个收入差 距超过 国际警戒 线水 0 平的 国家和地 区之一 ,0 年基 尼系数 已达到0 4 ,城乡居 7 .8 民人均收入 比扩大 到3 3 l . 3: 。东部地 区人 均收入几乎是 中 部、西部和东北地 区的 15 。高收入 阶层 人均收入是低收 .倍 入 阶层 的十几倍 。由于 边 际消费倾 向递减 ,高收入群 体其 消费支 出 占总 收入 的比例逐渐 下降 。因此收 入差距 不断扩 大影响了我国整体 消费水平 的提高 。
最 后 ,居 民储 蓄 持 续增 长 , 即期 消 费意 愿 不 强。 中国 居
理论与硼 究
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原因及对策
◇ 徐
党 的 十七大 报告强 调指 出 ,促 进 国 民经济 又好 又快 发 展 要坚 持扩大 国 内需 求特别 是消费 需求 ,促 进经 济增长 由 主要依 靠投资 、 出 口拉动 向依靠消 费 、投 资 、出 口协调拉 动转变 。党 的十七届 三 中全 会提 出要 着力扩 大 国内需求特 别是 消费需求 。 中央 多次强 调消费 需求 的作 用体 现了 当前 拉动我 国国 内消费需 求对保 持经济增 长 的重 要性 ,表明 了 扩大 国内需求 是推动 我 国经 济走上 科学发展 道路 的重要途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本文通过对我国居民目前消费不足现状的论述,详细地说明了我国目前消费不足的对策,指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仅仅加大提资规模是很难解决供求矛盾的。
在我国经济成长过程中,国内消费需求规模的相应扩大和消费结构的相应升级扮演着格外重要的角色。
面对日益扩大的国际贸易额和频繁发生的摩擦,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承受中国目前在某些领域庞大的生产能力。
我们发展经济的终极目的是要改善和提升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消费需求不旺正是目前足碍我国经济更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1、商品总量超过现实有效需求,买方市场特征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改变了计划经济时的商品短缺状况,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
许多商品总量超过了商品的需求量,即供过于求。
2、居民消费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近年来,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城镇居民在住房、医疗保健、通讯、教育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也呈上升趋势,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期,收入水平的差异将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格局;居民消费观念、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等都面临着转变,新一轮消费周期将使市场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
3、居民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长期偏低最终消费可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从我国20多年来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比例看,居民消费一般在80%左右,政府消费则占20%。
我国政府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97年的11.6%提高2001年的13.2%,基本与国际水平接近,居民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一直在46%~47%左右的低水平徘徊,比低收入国家低11~16个百分点,2001年以来,虽然政府消费率保持高位,但由于居民消费率下降,最终消费率也随之回落。
4、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在消费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日益降低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城镇总人口数和乡村总人口分别为48064万人和79563万人,各占总人口数的37.66%和62.34%。
高中政治: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高中政治: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1)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措施及依据: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依据:生产决定消费。
②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不断增加居民收入。
依据: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依据: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④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依据: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有密切的联系。
⑤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坚持科学、理性消费。
依据: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的影响。
总结:解答此类问题,可针对材料中的问题,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等角度提出具体措施,并将措施与理论依据一一对应起来。
【知识扩展】
(1)分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①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
②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
③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高。
④物价的上涨,会导致居民购买力下降。
⑤部分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制约了人们的消费行为。
总结:分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可结合具体的材料信息,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物价、消费观念等多方面思考。
第1页共1页。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居民消费结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分析1.高度依赖实物消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过度依赖实物消费的问题。
这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2.消费观念陈旧部分居民对于消费观念的更新换代缺乏认识,仍然将重点放在实物消费上,而忽视了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的重要性。
3.基础设施不足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了消费选择的局限性,居民消费结构相对单一。
这也限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多样性。
三、对策建议1.加强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对新的消费观念的认识和理解。
宣传媒体可以积极引导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鼓励居民将重点放在服务消费和文化消费上。
2.优化消费环境建设更多的文化设施和娱乐场所,提供多样化的消费选择。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和通信条件,让居民消费更加方便和多样化。
3.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居民优化消费结构。
例如,给予服务业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提供文化消费补贴等。
4.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鼓励居民参与新兴行业的消费,如绿色环保产品、科技产品等。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支持,加强新兴消费市场的培育。
5.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不良商家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四、总结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实物消费依赖高、消费观念陈旧、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教育和宣传,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培养新的消费增长点,以及强化市场监管。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分析提要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是当前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要扩大居民消费首先应分析造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所在。
本文认为,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预期因素、高房价、消费环境欠佳、供需结构失衡等因素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关键词: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居民收入本文为2010年度河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引导居民消费需求,完善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003243)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难题,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仍在低位徘徊。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降低了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长远发展的潜力,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为缓解各种经济矛盾所带来的压力,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号召居民扩大消费需求,但居民消费需求一直没有多大起色,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消费能力低是居民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收入因素是影响居民消费、造成需求不足的内在动因。
我国当前相对于经济发展速度而言,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根据西方消费函数理论,消费增长速度低于收入增长速度,因而造成了消费需求的不足。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的GDP从99,214.6亿元增长到335,353亿元,增长2.38倍;政府财政收入从13,395亿元增长到68,477亿元,增长4.11倍;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从6,280元增长到17,175元,增长1.73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253元增长到5,153元,增长1.28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扩张来拉动,各地政府为加大投资力度,采取鼓励财政增收的做法保持了政府收入较快增长;各地发展经济时,大都采取了招商引资的发展方式,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同时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导致企业在劳动力市场居于强势地位,企业利润增长大大高于居民收入增长,也导致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降低的态势,即出现了国富民穷的现象。
正是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滞后,造成了居民实际的购买力不足,无法有效拉动消费。
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消费倾向下降,造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疲软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的指标,从2000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就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近两年实际已超过了0.5,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和行业间居民的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存在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造成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比为2.57∶1,到2009年这一比例拉大到了3.33∶1。
从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值来看,绝对差距则从1978年的209.8元扩大到2009年的12,022元。
2、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
自然条件、历史经济发展过程以及政策措施等因素,造成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居民平均收入高于中西部地区。
如2009年浙江、贵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611元、12,862.53元。
3、各行业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行业,如垄断性的行业、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行业,由于其垄断性等原因,收入大幅增加,而有些行业由于技术含量低,竞争加剧等原因其收入的增加速度相对落后。
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工资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工资的4.7倍。
按照细分行业,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证券业是最低的畜牧业的15.93倍。
后凯恩斯主义者温特劳布认为,由于高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低,低收入者的平均消费倾向高,如果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收入集中于消费倾向较低的高收入者手中,则全社会消费倾向就会下降,消费需求也将出现疲软;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使得居民消费断层明显,阻碍了消费链的平衡递推,对消费需求的扩张也形成较强的阻力。
三、居民的预期因素影响即期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1、居民对于收入稳定性与增长性的预期。
这一预期决定于就业状况及其前景。
目前,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差不多有1,000万人,此外还有相当数量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人员。
而在需求方面,按经济增长保持8%~9%的速度,每年只能新增800万~900万个就业岗位。
因此,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劳动力在总量上实际还是供大于求。
就业压力和失业的风险使居民收入预期不佳,影响即期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
2、居民对支出的预期。
近年来,由于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不断上涨,延续这种通胀预期,居民的生活支出预期将不断增加。
居民除了基本的生活支出外,还要应付将来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开支。
虽然我国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加大了社会保障力度,初步建立起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但我们的社保体系还是低层次、不完备的,制度建设过程中缺乏统筹考虑和系统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居民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现象。
高学费、高医药费、对未来养老的预期导致人们对未来生活成本的担忧,消费中的谨慎和预防心理增强,表现为储蓄倾向的强化(2009年城乡居民存款已超26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近10万亿元),必然会抑制当前的有效消费。
四、高房价是目前居民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房价与家庭年收入的比例已达到了10~20倍,甚至更高(一般认为,在3~6倍之间比较正常)。
也就是说,在一些城市,很多居民每年不吃不喝要攒上几十年,才能买得起房。
1、高房价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高房价导致居民购房负担过重,有购房需求者为了还贷或将来买房,减少开支,增加储蓄,从而挤占其他消费,阻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挤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减少消费和增加储蓄两个方面。
高房价使越来越多的购房族被迫背上沉重的房贷沦为“房奴”,他们只有把有限的工资的一大部分节省下来,用于还贷或存起来为将来买房之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唐钧指出,虚高的房价抑制了居民正常、健康的社会投资和消费,透支了居民的未来消费。
2、高房价造成的收入差距加大也间接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房价上涨对居民的财富存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房价上涨使无住房家庭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降低,有房户的份额增加,而有房户多为收入高的富裕者,其结果使得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
五、我国消费环境欠佳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居民的消费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消费环境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目前,我国的现实消费环境总体欠佳。
1、我国的消费品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在一些领域存在着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
如:假冒伪劣产品、食品安全问题、一些垄断行业服务质量差而产品和服务价格过高……这些问题造成了居民消费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下降,也带来了消费成本的增加。
消费环境的不规范在我国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劣质种子、农药、化肥严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抑制了原本就不足的消费需求。
2、城乡基础设施状况不能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
如,城市交通拥堵、停车设施建设不足严重影响了居民购车愿意;在农村,市场布局不合理,水、电、路和通讯等基础条件差,售后服务滞后,影响农村居民对家电、汽车和电信服务等的消费升级。
3、金融对消费的支持作用不强。
虽然近年来消费信贷发展较快,对住房、汽车等消费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消费信贷规模占信贷余额的比重还只有1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从消费者角度看,消费信贷额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过低。
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居民传统的“节俭、自给自足”观念使得许多人还不能接受信贷消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因素,消费贷款的门槛很高,信贷资金主要不是用于支持消费倾向高的农民和中低收入阶层,而是支持消费倾向低的高收入阶层,信贷消费不能有效刺激消费需求。
六、供求结构失衡,抑制了居民有效需求的提升需求与供给是相对应的,需求能够转化为现实消费是以有效供给为必要条件的。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也表现在供给与消费的结构失衡上,这种结构失衡主要是因为目前居民需求结构变化较快,供给结构变化相对滞后,供给结构的变化赶不上需求结构的变化。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不断变化,对个性化、高品质、便利性商品的需求大大提高,要求企业能够及时调整供给结构,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缓慢,适应最新消费需要的新产品开发周期太长,造成供求失衡,抑制有效需求的提升;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结构、投资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产品服务质量差导致产品供给过剩,不适应消费结构变化等。
综上所述,造成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根本原因在于居民收入的增长缓慢,消费能力低;次要原因是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平均消费倾向低;对未来的预期使得居民消费意愿降低;高房价、消费环境欠佳、供求失衡抑制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因此,我们要在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平抑高房价,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等等。
积极引导居民消费需求,从而使我国经济重新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主要参考文献:[1]梁朋.从通胀看提高居民收入的迫切性[M].学习时报,2010.12.6.[2]唐钧.半月谈(内部版).2007.2.[3]中国统计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