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的几点悖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三国演义》的几点悖论
---------从诸葛亮管理缺陷看蜀国的必然灭亡
摘要:本文通过对诸葛亮管理才能的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切入,探讨了《三国演义》中蜀国衰亡的原因,目的是以史为鉴,找出其内在的联系,明确管理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管理选拔人才知人善任事必躬亲
罗贯中笔下的小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气势恢弘的历史巨著,在短短一百二十回的章回体小说中,演义了东汉末年从“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到“降孙皓三分归一统”,魏、蜀、吴三国八十多年的争霸历史,从政治到军事,从经济到外交,从民生到科技,既有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外交手段,又有运筹帷幄刀光剑影的军事斗争;既有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治国之道,也有研制木牛流马的科技创新。
波澜壮阔,此起彼伏,大气磅礴。
尤其是罗贯中笔下蜀国军师诸葛亮的形象,更是刻画的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未出茅庐,三分天下”的政治远见;“舌战群儒,联吴抗曹”的外交才华;“草船借剑,巧借东风”的神机妙算;出神入化,未卜先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和忠君辅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真可谓是惊天地而泣鬼神,无愧于经天纬地的一代奇才,令后人掩卷沉思,哀叹久绝,潸然泪下。
然而,鲁迅先生在他《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元明传来之讲史(上)》中,提到罗贯中本《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壮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妖化诸葛亮的提出使我们观察诸葛亮有一个新视角,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我们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就不难看出蜀国灭亡的和诸葛亮管理手段上的缺陷有着必然的联系。
一、在选拔人才上,理论脱离实际,任人为亲
诸葛亮27岁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拜为军师,在成才的道路上比起郭嘉、周瑜可谓是“大器晚成”。
54岁病逝五丈原,在蜀国居高位27年。
从诸葛亮的成才经历来看,诸葛亮本应对选拔人才有更深的理解,然而,把刘备和诸葛亮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从理论上讲诸葛亮要比刘备高出一筹,但从具体实践看两人的做法相去甚远。
刘备的用人方法是“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
有志之士,无不竟功”(见《先主传》),不愧是一代枭雄,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刘备在用人上是不拘一格,搞“五湖四海”。
他不但有以关、张、赵、马、黄为代表的中原人才集团,还有以诸葛亮、庞统为代表的荆楚人才集团,以法正、李严为代表的西川人才集团,甚至包括蒋琬、魏延、杨仪、费祎等一大批文
官武将。
而诸葛亮的用人之策与比刘备相比较更具理论化:
举贤治国,他提出“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见《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举措)。
在选拔人才上他提出“柱以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谷,直士出于众下。
” (见《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举措)。
在对人才的认知上他提出:“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
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
” (见《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举措)。
然而,在实践中他却不能言犹所及。
从《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中鲁肃和诸葛亮坐在船中聊天的描写中我们即可窥一豹而见全斑,诸葛亮对管理者的人才观是不够重视的。
孔明笑着对鲁肃言:“为将者,不识天文,不晓地理,不知奇门,不明兵势,不看阵图,庸才也……”唯独未提“不能用人”。
我们再看刘备去世后诸葛亮选拔的官员,归纳起来他们大致可分为三类:
其一、张苞、关兴是子承父业,也就是说将门之后,“举贤不必亲”,本也无可厚非,再有马谡、蒋琬、费袆、杨仪、董允、郭攸之、向宠等,其中诸葛亮最喜爱的将领当属马谡。
马谡是马良之弟并和诸葛亮情同父子。
他经常和马谡“每见引论,自达昼夜”,真是言传身教,关心倍致。
为了给马谡铺好似锦的前程,甚至欲使其立功“违众拔谡”。
其二、刘备旧部:如李严、廖立、魏延等,这一类人是先帝旧臣,有的与诸葛亮貌合神离(如李严、廖立,魏延),有的相互之间勾心斗角,这批人诸葛亮自己不放心不说,他们之间也无法形成合力。
其三、姜维等人,终究是降将,诸葛亮信任,蜀中父老必能信任。
据有学者统计,诸葛亮执政时期共计提拔不到七十个高级领导人,其中二十八人是荆楚集团的,这本不算什么,如果我们将这二十八个人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诸葛亮所亲近并一手扶植起来的年轻一代真正掌握实权的,其实就是继其执政的蒋琬、费祎、姜维,亲如父子的马谡,临终付以后事的杨仪,以及《出师表》荐于后主的董允、郭攸之、向宠等。
这些人,除姜维是关西降将外,蒋琬零陵人,费祎江夏人,马谡、杨仪、向宠襄阳人,董允、郭攸之南郡人而零陵、江夏、襄阳、南郡,在汉末同隶属于荆州刺史部,也就是说,他们全都是荆州人。
诸葛亮,虽然是琅邪人,但其父早丧,幼年时即随叔父诸葛玄迁居襄阳,躬耕陇亩,并与荆襄名士庞统、司马徽等交往甚密,因此他是荆楚派的当然领袖。
这样一归纳分析,诸葛亮任人唯亲的特点,就可一目了然了。
在用人上任人唯亲,
近亲繁殖,不搞五湖四海,是蜀国走向衰亡的开始。
二、在人才的使用上不能知人善任赏罚不明
知人善任是高级管理者最起码的管理素质,诸葛亮作为蜀国军师早在赤壁之战中,就因不能知人善任,丧失了一次进军中原的绝好时机。
赤壁之战曹操溃败,诸葛亮明知关羽有为人重义的缺点,还执意派关羽设伏华容道,甚至还立下军令状。
关羽走后,连刘备都感觉华荣道派关羽去不合适,对诸葛亮说“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荣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
”诸葛亮却对刘备说“亮夜观乾象,曹贼未合身亡,留这个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
”堂堂的蜀国军师竟拿国家兴亡大事当儿戏。
当时,关羽带了五百校刀手语曹操相遇,曹操仅有三百余骑,且多数带伤,兵将们手无兵器,马无鞍辔,就这三百余人残兵败将别说打仗,就是走出华荣道都不容易。
关羽在华容道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关羽想起在曹营时曹操对他的种种恩惠,竟然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放走曹操。
“曹操既脱华容之难,行至谷口,回顾所随军兵,只有二十七骑”。
如果,关羽华容道动手,曹操在劫难逃。
假如诸葛亮不派关羽,即便派个无名小卒,带五百校刀手,曹操即使不死,试问还能有生还几人?倘若曹操一死,诸葛亮挥师北上,乘胜追击,直取许昌,收复中原指日可待,历史就将改写,三国演义将变成两国争霸。
关羽犯下如此大罪,竟在刘备“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几句去说情中不了了之了。
如果,杀不了关羽,用诸葛亮初出茅庐力所不能及来解释,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滥杀无辜。
诸葛亮出祁山北伐中原,就蜀国的人力物力,兵员状况,后勤补给都不具备条件,可以说是以卵击石。
当然,军事斗争既已用兵就要力争取胜。
守街亭,诸葛亮明明知道是整个战役的关键:“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
”为什么放着赵云、魏延、吴懿等名将不用而要破格提拔马谡?况且,刘备临终遗言“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细细分析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与诸葛亮交往中关系非常好,马良称诸葛亮“尊兄”。
马良死后,马谡一直跟随诸葛亮“亲如父子”,在诸葛亮的教导下“自幼饱读兵书” 。
马谡在南征时,曾向诸葛亮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将为下”的战略方针,这说明马谡很有些才气,马谡善谈,经常和诸葛亮讨论军事大事,以至常常“自昼达夜”,所以要“违众拔谡”,锻炼马谡,欲使其立功服众也就不见怪了。
但马谡当时充其量是个优秀的参谋。
客观的讲,诸葛亮用他去守街亭,错在诸葛亮本人,起码是不能知人善任。
马谡年轻,虽饱读兵书,却没有独立指挥作战的实战经验,街亭设防生搬硬套兵
法,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打了败仗,这本不奇怪,如果不杀他,帮他总结经验,说不定今后马谡会成长为真正的将军。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另一个角度看,蜀国根本就没有战胜魏国的可能,丢了街亭,早早班师,对蜀国来说或许是件好事。
当然,街亭之败,马谡不能无罪,但将马谡和关羽的错误相比,罪不应死。
又比如魏延。
武艺高强,颇有智谋,算是个文武全才,在蜀中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诸葛亮执政的后期,他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是蜀国最有军事指挥才能的军事领导人,但却得不到诸葛亮的信任,说他“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
咎其原因大概是魏延为刘备有两次反叛行为。
一次,曹操率兵打荆州,刘备新野战败,逃到襄阳投奔刘琮。
蔡瑁张允等不放刘备入城,还从城头射下箭来。
这时身为部将的魏延为刘备鸣不平,挺身而出打开城门,要放刘备进去。
蔡瑁张允手下的另一部将文聘领兵来战魏延,杀在一处。
刘备眼看进不了城只好另投他处。
魏延找不见刘备与文聘不便久战,只得逃往长沙投奔韩玄;第二次是关羽率兵夺取长沙,与老将黄忠打了几仗,不分胜败。
太守韩玄怪黄忠不用力,要把他绑起来斩首。
被韩玄收留在帐下的魏延又抱打不平,杀了韩玄,救了黄忠,迎接关公进城。
这对刘备来说应是立了一大功,诸葛亮一见魏延,竟要把他推出去斩了,理由是:“食其禄而杀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非常荒唐。
刘备爱才求情救了魏延。
此后,魏延脑后这块反骨被诸葛亮抓在手中,一直得不到重用。
甚至成了诸葛亮的一块心,临死设下锦囊妙计把他杀了。
一代名将,未倒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却亡在了自己人背后挥起的刀下,甚至到死他也不明白究竟是谁杀了他。
这种不公的结局,足令天下有志之人哀之惜之恸之惋之。
这真是千古奇冤!从上述事例不难看出,诸葛亮不能知人善任,更无法做到功过有别,赏罚分明。
将无斗志,士无奇谋,蜀国自然无法发展。
三、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最忌讳的是事无巨细和事必躬亲。
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深感责任重大,二十多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废寝忘食。
形成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职小位卑事看不出弊病,职位高了既害自己又害国家。
连对手司马懿都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难怪他54岁就去世了,和刘备(63岁)、曹操(66岁)、孙权(71岁)相比,可谓是英年早逝,也可以说他是被累死的。
虽然他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不能算是好的管理者。
理由:
1、事必躬亲,势必造成独揽大权,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说了算,什么事都亲自去做,对谁都不放心,听不得不同见,容易造成一言堂,在同僚中也很难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诸葛亮治蜀期间能
够和他合作的人很少,李严和他同是托孤旧臣也很有军事才能,因在出祁上的后勤组织上和诸葛亮有不同观点,诸葛亮以“运粮不继”将其免职。
再说廖立,廖立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诸葛亮也曾说:“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但其也有个致命的毛病“心有怏怏,口出狂惑”。
按现代的说法就是“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口无遮拦”。
爱发牢骚,说怪话,提意见,诸葛亮无法容忍找个茬“废其为民”。
2、事必躬亲堵塞人才成长的道路
事必躬亲,无法给下级创造出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机会,让下级觉得只有依赖感,而没有信任感,人才没有锻炼的机会,当然无法脱颖而出。
俗话说:“荆楚多壮士,益州尽奇才”。
刘备活着的时候,蜀国人才辈出,甚至人才不远千里相投,名将名相荟萃。
但经诸葛亮多年管辖后竟然缺兵少将,到诸葛亮去世姜维北伐中原时,竟弄到“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地步,何其悲凉!
3、事必躬亲辜负了刘备的委托
诸葛亮是刘备的托孤之臣,刘禅即位时已十七岁,但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没有给刘禅创造良好的锻炼机会,养在深宫,无所事事。
后继的蒋琬、费袆和诸葛亮一脉相承,刘禅直到蜀国灭亡也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儿皇帝”。
当时的老百姓送给刘禅“扶不起来的阿斗”这样一顶雅致的帽子,用来形容刘禅的懦弱昏庸。
从此之后所有不堪辅佐不堪造就的名人后代,都要戴上这顶帽子。
但是,刘禅的无能完全是诸葛亮事必躬亲恶果直接受害者;
综上所述,蜀国在诸葛亮死后就由衰败走向灭亡,咎其原因,其主要责任在于诸葛亮本人的管理理念的落后和管理手段上的缺陷。
没有好的管理理念,没有好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蜀国的衰败直至灭亡就无法避免。
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观念苛求古人,俗话说瑕不掩瑜尽管用现代管理学来分析,诸葛亮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但我还是认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仍然是最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一。
最后我还是用杨慎的一曲《临江仙》作为结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