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尔木市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格尔木市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摘要: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发现,银多金属矿化体均赋存于元古界金水口郡下岩组与印支期二长花岗
岩的接触带及周围或与岩体有关的构造破碎带中。
说明区内成矿机理应为含矿热液在岩体与地层的接触部位、地层的薄弱部位以及断裂破碎带中富集、交代而成矿,从而确定该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交代型。
关键词:莫河下拉;地质特征;成因;热液充填—交代型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study found that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 are the body occurrences in the ancient world mouth county $jinshui under a rock group and seal of adamellite of contact with and surrounding rock mas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evant or fracture zone. the 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that should be the hot liquid containing ore in rock mass and formation of contact layer of the site, weak regions and in the fractured zones, metasomatic and enrichment of metallogenic, so as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types of ore deposits for hot liquid filling-replacement type.
key words: mohe dow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ause; hot liquid filling-replacement type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在区域构造上属于东昆仑晚加里东造山带中的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位于野马泉—开木棋和华力西期铅、锌、钴(金、锡、锑、铋)成矿亚带内。
目前矿区内发现的银、铜、铅、锌矿(化)体均产于元古界金水口群下岩组(ptjna)的地层中。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元古界金水口群下岩组(ptjna)、上泥盆统契盖苏群火山岩组(d3qgb)及第四系(q),见插图1。
其中元古界金水口群下岩组的地层与区内银多金属矿关系密切,该套地层在普查区内大面积分布,总体走向呈北西西向,倾向北东,倾角20°—45°,主要岩性有灰白、肉红色混合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薄层(含黄铁矿)硅质大理岩等,局部地段因受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影响出现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现象,形成次生石英岩、含矿(ag、cu、pb、zn)绿泥石蚀变岩、矽卡岩等。
目前发现的银、铜、铅、锌矿(化)体均产于该套地层中,分布位置主要为断裂破碎带或侵入体与薄层大理岩带的接触部位。
1.2 构造
普查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作用较强烈,共发育有五条较大的断裂(见插图1)。
按性质可分为压性断裂(f1)、压扭性断裂
(f4)、平移断层(f5)及性质不明断层(f2、f3)。
这5条断裂其走向110°—150°,倾向北东或南西。
在断裂带上岩石多被挤压成片状,断层泥、构造角砾岩及构造泥发育。
局部断裂带中或附近见大量中酸性岩浆岩侵入。
通过近几年来的工作发现ag、cu、pb、zn、co
等元素在构造带附近有富集成矿的现象,并通过地表槽探工程及深部钻探工程在
f3断裂带中发现了4条锌矿(化)体,说明银多金属矿的形成与构造断裂关系密切。
1.3 岩浆岩
普查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有侵入和喷发两种形式。
喷发活动主要发生在华力西早期,形成上泥盆统契盖苏群火山岩组。
侵入岩发育广泛,它们分属华力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三个岩浆旋回,其中以印支期岩浆岩与区内银多金属矿化和地球化学异常的关系最为
密切。
(1)华力西期侵入岩
该期侵入岩在普查区内仅见辉长岩(ν4a),出露于普查区莫河下拉沟脑和东沟沟口,均呈不规则岩株状产出。
岩体均产于金水口群下岩组混合岩内,与围岩呈侵入或断层接触,界线清楚,捕虏体少见。
该两处岩体附近有co、cu、sn、pb等元素异常显示;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发育有星点状黄铁矿化;2001年度在莫河下拉沟脑辉长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内侧发现一钴矿点,为热液成因,钴品位
为0.07%。
(2)印支期侵入岩
该期主要侵入体二长花岗岩(ηγ51)及斑状二长花岗岩(π
ηγ51)在普查区中西部出露广泛,呈不规则岩基状产出,侵入于元古界金水口群下岩组地层中。
岩体与围岩呈断层或侵入接触,岩体边部围岩捕虏体较多,通过近几年来的工作发现,在该期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地段黄铁矿化、蛇纹石化、白云母化、绢云母化、硅化等蚀变现象多见,偶见孔雀石化;该期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地段ag、cu、pb、zn、sn、co等元素含量高强数据较多,ag含量最高可达3.2×10-6以上,pb达0.5﹪,zn达0.45﹪,具有较高浓集趋势;在深部,该岩体与元古界金水口群下岩组的薄层大理岩接触部位有多金属矿体赋存。
(3)燕山期侵入岩
该期侵入岩在普查区内出露面积较小,仅在普查区西侧出露,呈小岩株状产出,岩石类型为肉红色钾长花岗岩(γ52b)。
岩石侵入于元古界金水口群下岩组地层内,岩体边部混合岩捕虏体多见,外接触带大理岩具较强烈的蛇纹石化和矽卡岩化蚀变现象,未见矿化。
(4)脉岩
普查区内脉岩发育广泛,共发现大小不一的脉岩达百余条,主要类型有:花岗岩(γ)、闪长岩(δ)、角闪岩(φο)、辉绿玢岩(βμ)、辉长岩(ν)、闪长玢岩(δμ)及石英脉(q)等。
脉岩的产出受次级断裂、裂隙、面理等构造控制,其走向主要有北西西向、北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三组,其中以北西西向的脉岩最为发育。
1.4 地球化学
2000年,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在铁石达斯地区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通过分析测试au、ag、cu、pb、zn、co、sn、w 等元素,于普查区内圈定出as07、as09、as10三处综合异常。
1.4.1各异常元素特征
⑴ as07乙3w、sn(co、ag、cu、pb、zn、au)异常
异常主元素为w、sn,特征组合元素有co、ag、cu、pb、zn、au、sb。
各异常元素特征参数见表1-1,从表中可以看出主元素w、sn异常规模大,浓度分带完整。
其浓集中心位于哈是托沟口f1断裂附近。
w元素峰值达800×10-6,大于其1/2浓幅分位值,接近边界品位,并与sn元素峰值点吻合。
as07乙3w、sn(co、ag、cu、pb、zn、au)综合异常元素特征参数表表1-1
⑵ as09乙2ag、sb(cu、pb、zn、co、sn、w)异常
该异常主元素为ag、sb,特征组合元素有cu、pb、zn、co、sn、w。
各异常元素特征参数见表1-2,该异常主元素ag、sb异常规模较大,与其它元素异常外带套合较好,其中ag、cu、zn元素异常中带吻合程度较高。
据2001—2006年对该异常区进行地物化综合
查证的结果:①1∶1万土壤剖面发现在该异常区内ag、cu、pb、zn、w、sb均有较高的含量值,ag含量高达3.2×10-6以上,pb最高达0.94%,zn最高可达5.1%左右,cu可达0.02%;②在该异常区内已发现五条多金属矿体。
此外,在异常区内还发现有大量银铜多金属矿化转石及规模相对较小的银铜多金属矿化体(宽一般仅十几—几十厘米)。
as09乙2ag、sb(cu、pb、zn)异常元素特征参数表表1-2
⑶ as10丙w(co、sn、au、cu)异常
该异常主元素为w,特征组合元素有co、sn、cu、au、ag、pb、zn。
异常元素特征参数见表1-3,该异常规模相对较小,强度也不高,但各元素异常外带套合较好,高含量点多分布于岩浆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f1断裂带附近,在岩体附近异常浓集中心部位sn含量有较高值显示,峰值为15×10-6;该异常对于寻找以w、co、sn为主矿产有一定的前景,可作为重要的找矿线索。
as10丙w(co、an、au、cu)综合异常元素特征参数表表1-3
1.4.2 各异常共同特征
这3个水系沉积物异常区内出露主要地层为元古界金水口群下岩组(ptjna)、上泥盆统契盖苏群火山岩组(d3qgb);岩浆岩主要
为华力西期辉长岩(υ4a)或印支期斑状二长花岗岩(πηγ51c)以及中酸性脉岩。
在构造上异常区内有不同的区域性大断裂或次级断裂通过。
这些地质构造特征为矿区成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能量及富集成矿条件。
2 矿床地质特征
(1) 矿体特征
通过2001—2009年度对该区地表矿化线索的槽探揭露及激电异常的深部验证,在普查区内共发现银多金属矿(化)8条。
探槽揭露的地表矿体主要沿岩石裂隙面、断裂等构造带赋存,钻探工程控制的深部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与大理岩接触带附近。
矿体的成因类型初步分析认为是热液充填型或热液充填—交代型,成矿元素主要为ag、cu、pb、zn等。
(2)矿石特征
①矿石类型:普查区发现的多金属矿体常见矿石自然类型主要有磁黄铁矿矿石、黄铜矿矿石、方铅矿矿石、闪锌矿矿石、辉银矿矿石等。
②矿石矿物:矿石中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黄铁矿、辉银矿、黄铜矿、孔雀石、方铅矿、闪锌矿等。
③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石英、长石、蛇纹石、滑石、云母等,矿体赋存围岩不同,其脉石矿物由不同组合特点。
④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的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填隙结构、基底胶结结构,此外区内矿石结构还见有乳滴状结构、交代结构、镶嵌结构、放射状或束状结构;构造有星点状构造、稀疏—稠密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团块状构造等。
⑤化学成分:矿石的主要有益组分为cu、ag、pb、zn等。
(3) 围岩蚀变
通过本次工作,发现区内矿体的主要围岩及夹石为混合片麻岩。
蚀变类型有:矽卡岩化、角岩化、次闪石化、绢云母化、硅化、钾长石化、蛇纹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其中矽卡岩化、黄钾铁矾化与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
3 矿床成因
通过近几年来的普查工作成果表明:区内矿体分布与印支期浅肉红色、灰白色斑状二长花岗岩(πηγ51)关系较为密切,目前所发现的绝大多数矿(化)均产于该套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及周围,而其余矿(化)体也产于与岩体(热液)作用有关的构造破碎带、地层层理面等构造体内。
普查区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磁黄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等,这些特征符合岩浆热液充填—交代矿床的基本特征。
据普查区以上特征,通过与国内典型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如安徽铜官山、江西永平、辽宁华铜等)类比,普查区内矿床成因类型可能为热液充填-交代型,成矿机理应为含矿热液受地层封闭空间的控制,在其与地层接触部位以及地层的层间薄弱带沉积成矿,并有部分含矿热液沿断裂破碎带、地层层理面等一些构造薄弱带上侵,并在有容矿空间的地段富集,从而在地表形成小规模的脉状矿体。
参考文献:
何安全,李玉春,赵俊伟. 青海索拉沟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成因探讨.吉林地质,2009.
黄华盛,师其政,崔彬,温春齐.铜官山铜矿床的组合特征及成因.矿床地质,1985.
杜灵通.江西永平铜矿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分析.资源环境与工程,1989.
蔡锦辉,张业明,付建明,陈盛峰.鄂西北银洞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议论文集,199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