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不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不足
上海财经大学世博经济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国际贸易竞争力排名”显示,在被评估的33个城市中,上海的综合“国际贸易竞争力”位居榜首,与深圳、北京、广州居于排名前四位,优势十分明显。

城市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城市的整体经济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

1.优越的地理位置是现代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条件。

上海是沿海城市,位于长江下游入海口,拥有优良的港口,依托内地,交通便利。

2.政策优势亦是促进城市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央为发展上海经济,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比如自贸区,使上海拥有较大的决策自主权,操作的空间较大。

3.上海有免税区。

没有关税使得进出口贸易的成本低了很多,贸易量自然也会增加,从而使得上海的经济地位提升。

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不足
1.金融机构集聚度不够。

虽然上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地,但是与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如美国、英国、日本,上海的外国金融机构数和金融中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与质量存在明显的不足。

2 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例如,证券交易量、交易品种较少,幅射能力差、资源配置效果不佳。

货币与外汇市场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3金融监管环境的建设与金融监管机构间关系的协调。

传统意义上,主要应从三个角度来考察金融监管环境:即监管广度、监管深度以及监管频度。

然而我们发现伦敦、纽约在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时,并不是一味地管制,而是采取了更先进的理念和价值取向。

比如:“服务优于管制”和“有所为,有所不为”。

上海作为非监管总部所在地,既面临总部的监管,又面临跨业的监管。

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协调好各种监管机构间的关系,使得监管变得更合理、更有效率。

4.金融体制还有待改善,金融法规还不健全。

首先,我国的商业金融机构从计划体制转变而来,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形成,商业金融机构仍未按现代商业金融体制建立,仍不是真正的“企业”。

其次,中小金融机构比较分散、风险大,需要进一步整合、治理。

其三,改革后的央行体制仍不尽如人意之外,分业监管模式中存在“空白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