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意义及路径探析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意义及路径探析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影响着每一个时代的中国人,激励

着我们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断努力。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未来的脊梁,大学时期是培育一个人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更加注重家国情怀教育。家国情怀的培育对个人的成长,对家庭的团结,对国家的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

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家国同运的民族,家国情怀早就像民族的基因一样深深的融入在我们的血液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个小家是组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基本单位,只有千千万万的家庭和睦,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安定,才能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当然,没有强大的国家,也不会保证每个家庭的安全。家国命运,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新时代,教育者应该重视起来对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只有调动起来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的明天才会更加辉煌。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家国情怀指的是个体对于共体的一种认同,是生活在同一地域,或者有某种血缘关系的人民对同一价值观的认同的感情。其内涵基本包括家国同构,仁爱之情和共同体意识等。家国情怀在我国很多古籍中都有体现,先秦时期的《礼记》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把个人,家族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家国情怀的最好典范。《孟子》中也曾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同样的也说明了个人,家族,国家的命运的休戚与共。不论是国处在危难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还是为国建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之心,都说明,家国同运从来都不是激励人心的文学书写,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自身努力提高,心系国家,并切实的为了国家的命运而奋斗,人生才有意义。

在新时代的中国,家国情怀并没有因为物质富足,和平安定而被忘记。相反不论是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家国清怀总是被提及。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家庭教育,并在多次讲话中重申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他曾说过:“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

航的地方。”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里我們既能感受到家与国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又能体会到他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家庭作为国家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和谐,家庭幸福则国家安定。

二、培育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深厚的历史基础,之所以能够延续五千多年而不断裂,与我们民族基因里家国情怀密不可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曾遭受过多次民族危机,但是每次我们都能团结起来,奋力抗争。这正是家国情怀的作用,时代发展到了今天,虽然我们国家没有遭受到外来侵略,没有经历挨打的局面,但是和平时代家国情怀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家国情怀的培育有利于养成大学生的良好品德

家国情怀的内涵主要是家国同构,家国共运,但是落实到实践,需要每个个体的努力。家是国家基本单位,而个体又是组成家庭的基本元素。培育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培育他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和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家国情怀的培育首先就是针对被教育者个人思想道德的培育,我国历来重视德育教育,人无德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德,那么这个人有多么大的成就都无所谓,甚至会危害社会。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这段时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育穗期。因此高校应该切实的承担起立德树人的任务,在多方面教育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对大学生来说首先能够让大学生理解家与国对于自己的意义,家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的存在对于家和国的意义,在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名人先进的事迹,从而能够激起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自豪感,在心中树立起民族榜样,从而有利于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品德习惯和崇高的人生目标。

(二)家国情怀的培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今天的中国是崭新的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不论是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是人们的精神生活都有了极大的丰富。但是从一方面来说,丰富多彩文化让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迷失了方向。远离父母,远离家庭。大学生虽然不像青春期的孩子那样叛逆,但是由于大学生远离家庭,远离父母,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再加上现如今网络的兴起,各种不良信息容易诱导大学生。现如今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而忽视了与父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