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一带一路”建设面临哪些挑战?
答: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

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东端连着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中间串着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西边通往欧洲发达经济体,这不仅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能够辐射南亚和中东。

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构想,就可以推动双边贸易,扩大双向投资,积极推进互联互通,配合向西开放,支持西部省区与中亚开展经贸合作。

另外,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能源合作为主线,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工程建设、技术装备和相关服务业发展,深化能源国际合作。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实现中国梦铺就海上大通道。

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而今同中国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进展,打造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升级版。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增进同沿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联结东盟及沿线各经济体,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亚太各方的区域合作框架,进一步推动全新的地缘、经济、政治、文化等立体合作,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构建了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

另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更拉紧了各国相互利益纽带,加强了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

同时,实施海洋战略,一方面建设海洋经济,另一方面又维护了海洋权益。

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国强必霸怪圈,传递了与邻为善的正能量。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一带一路”的建成,将会使就业岗位增多,创业机会更大。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各行业都将需要大批人才,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就业岗位将会大幅增。

跨境电商、自贸区建设加速,国内外消费者购物方便,“海淘”范围扩大。

便捷的国际交通运输,免签证或简化签证手续,也许还能坐着高铁一路向西去。

留学的机会将会增加。

它不仅能吸引沿线国学生来中国留学,也会让中国学生增加留学国家的选择余地。

不仅如此,“一带一路”建设还会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

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等活动可以感受沿线国家各类风俗民情,丰富我们的生活。

挑战:“一带一路”战略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前无古人,其推进实施必然面临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和挑战,具体包括:一是沿线国家的制度体制差异大,政局动荡不稳;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市场开放难度大;三是民族宗教矛盾复杂,非传统不安全因素突出;四是文化繁杂多样,存在因认知偏差误判中国战略意图的可能;五是战略规划设计有待完善和细化,中国主导实施国际宏大战略还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践行区域合作共赢与全球协商共治的宏伟战略,其愿景蓝图非常美好,已经赢得了沿线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也必将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进沿线国家人民的福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

但是,“一带一路”战略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前无古人,其推进实施必然面临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和挑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沿线国家的制度体制差异大,政局动荡不稳。

“一带一路”所涉国家大多是处于政治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制度体制上存在巨大差异,既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实行西方式政党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实行君主政体的阿拉伯国家等,特别是在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中东地区,许多国家国内政治形势复杂,政局变化频繁,政策变动性大,甚至内战冲突不断。

而“一带一路”实施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有关合作国家的政策政治稳定和对华关系状况。

两者的矛盾增加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政治风险。

一些国家的政治势力还可能出于自身政治目的误解或歪曲“一带一路”战略,借机煽动新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张论”,蓄意阻挠“一带一路”建设。

近年来,中国在利比亚、伊拉克、乌克兰、叙利亚等国家遭遇的投资困境和风险损失值得高度
重视。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市场开放难度大。

“一带一路”联通亚欧非三大陆,连结太平洋和印度洋,包含了老牌欧洲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经济体,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极为不同。

有些国家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经济环境相对稳定,为企业投资创造了便利条件;也有一些国家市场封闭,进入难度大,增加了企业投资评估的复杂性,制约了建设成果的合作共享。

“一带一路”从满足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出发,降低了经济合作的门槛,一方面有利于沿线国家和企业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参与国和企业主体在合作规则认知与收益分配方面的矛盾。

此外,尽管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并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优势,以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沿线有关项目建设,但中国单方面毕竟实力资源有限,也面临着摊子大、后劲不足等风险。

三是民族宗教矛盾复杂,非传统不安全因素突出。

“一带一路”涵盖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大多数国家民族众多,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多元宗教信仰并存,一些宗教内部还存在不同教派,各民族宗教之间的历史纷争复杂,增加了沿线各国合作的难度。

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活动猖獗,地区局势长期动荡不安。

这些非传统不安全因素的凸显,既恶化了当地投资环境,威胁企业人员和设备安全,也可能借“一带一路”建设开放之机扩散和渗透到中国国内,甚至与国内不法分子内外勾连、相互借重,破坏中国安定的国内社会环境,对“一带一路”战略及沿线工程建设构成严峻挑战。

四是文化繁杂多样,存在因认知偏差误判中国战略意图的可能。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民族的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文明丰富多元,既有中国、印度等东方传统国家,也有西方传统国家,既有俄罗斯、土耳其等“欧亚国家”,还有新加坡等东西文化交融的国家。

国家不同的身份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国家对利益的认知,从而影响着国家行为和内外政策选择。

“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领域广,沿线国家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上因自身对利益的不同判定而呈现出差异性。

沿线国家特别是大国从精英到民众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知、理解不尽相同,对中国战略意图的不信任与猜忌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长期推进面临的重要风险。

目前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沿线地区部分国家围绕有关领土、领海主权争端的不稳定因素短期内无法消除,倘若再遭遇美、日等战略实施区域外因素的干扰,不仅可能激化既有矛盾,引发沿线国家更多的安全疑虑,甚至还会引爆局部的地缘冲突。

五是战略规划设计有待完善和细化,中国主导实施国际宏大战略还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

虽然中国政府颁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但“一带一路”战略的长远规划还有待完善和细化,特别是有关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的谈判协商还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相关国家的实质性对接与具体合作还没有全面展开。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中国政府在有效供给与推行国际公共产品的能力上和经验上还需要更多实践;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去和跨国经营管理、大范围国际拓展的经验也不足,在配合战略实施的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相关核心技术的输出上还存在较大缺口,适应“一带一路”战略长期推进和对外大开放所需要的国民的文明法制素养、市场诚信意识等均有待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