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课程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艺术论
艺术丑 艺术品 物质实在层 形式符号层 意象世界层 意境超验层
意象 仿象
1、艺术丑是艺术美的对应面;2、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伪劣;3、有时还指艺术领域中一种特殊形 式的美。
1、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以创造非现实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2、艺术品主要包括四个层 面: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
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 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美 1、专门的美学著作→1750·德国鲍姆嘉登·《美学》
艺
并通过艺 术来研 究人
美
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学 2、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术
论
艺术2论 内容的 逻辑
结构请见下页图示
图 1-3-2 《美学原理》第 5、6 章:艺术论知识逻辑结构示意图
艺术 创作 主体
意向、想象力作用下 灵感、艺术想象力
首先存在
艺
于艺术的
术 只能存在 意象世界
的
于主体
存 (人)的
在 审存美在心于理从
方 活艺动术和创审造
式 美-经艺验术中品
, -艺术接
即 受的动态
本 流程中
体
论
艺术接受主体
意象
孕育 意象
生产
意象的生成
种 仿象
兴象
意 类
喻象
抽象
特 虚拟性 感性
象 征 想象性 情感性
《美学原理》课程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知识逻辑架构
1、从课程编排上来讲,教材共 7 章。其中,第 5、6 章分别讲述艺术的有 关问题,基本可以视为 1 章。这样,如果从结构目录上来讲,课材各章的 内容标题可以简化为美学、美论、美感论、审美范畴论、艺术论和美育这
6 大范畴。
2、这 6 大范畴之间,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内在逻辑上,都存在着一种 相互的关联。这种逻辑关联,其实基本上也就是课材在阐述美学理论知识 方面的逻辑架构。如果利用图形框块的形象化标示,我们可以将这种内在
逻辑关联概略外化为图 1-3-1 和图 1-3-2 所示。
3、课程内容中的有关概念及命题学说,具体罗列如表 1-3-3 和表 1-3 -4 所示。
4、除上述基本概念及命题学说外,6 大版块内容之中余下的各相关知识要 点,具体请参见本课程【笔记】栏目。该笔记基本上完全按照《美学自学 考 试大 纲》 的考核 内容 和考 核要求 进行 ,因 此知识 点的 罗列 已经非 常简明 清晰。其中:有关艺术论的第 5、6 章部分合而为一,同时参照其内在的 逻辑结构,将一些知识要点的编排顺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以便更加有利
1、 指 美的 事物 和现象 都是 形象 的、具 体的 、不 是抽象 的; 2、 美是 人的本 质力 量的 对象化 。凡 是美 都是形 象, 能够 被 人的感觉直接把握。
1、 指 美依 存于 人类社 会, 具有 客观的 社会 内容 ; 2、是 美与人 类社 会不可 分割 的属 性。
指美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通感是美感活动中基本心理功能之一;2、通感的实质是各感官之间的相互协作、影响和沟通。
1、是人们 在长期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最普遍、最基本的种类概念; 2、最重要 的审美范畴是: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和丑。
1、审美的一种范畴,又称壮美;2、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形式,或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或雄伟的气势 等,使人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引起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
到审美效果。
1、审美的一种范畴;2、从本质上说,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 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1、 丑 是一 种否 定性的 价值 ,使 人厌恶 、鄙 弃, 反感; 2、 违背 自身 发展规 律, 有碍 人生; 3、 外在 组合 形式往 往凌 乱, 不能怡人。
灵活运用,主要命题形式为选择题和论述题。
1
图 1-3-1 《 美学原理》课材内容知识逻辑结构示意图
审美客体
美 育
审美主体
1、美感的产生
美
2、美感的生理基础
感
3、美感的心理功能
论
4、美感欣赏活动表层的心理特征
5、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特征
审 1、崇高 美 2、优美 范 3、悲剧性 畴 4、戏剧性 论 5、丑
1、是构成艺术品结构的最基本层次;2、它是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是艺术品的间接性物质存 在;3、是艺术品本体存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必要前提或构成因素。
1、是构成艺术品结构的第二层次;2、它是艺术品的直接的物质存在,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3、具有相对独 立的审美价值。
1、是艺术品结构中建立在物质实在层和形式符号层上的第三层次;2、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3、指审美意象经 鉴赏者的审美知觉和想象而产生的一种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
崇高 优美
悲剧性 喜剧性
丑
1、联想的一个种类;2、指由某一事物对于另一种性质、状貌截然相反或相对的事物的联想,从而强化了对两种事物 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1、是审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2、对审美心理的总体活动起着推动性和创造性作用;3、想象的特殊形式是幻 想。幻想有两种:一是设身处地,以假当真;二是情之所至,化无为有。
于读者的融会贯通和记忆理解。
二、课程学习线索及知识要点
1、经过上述图示之后,显而易见,只要理解并借助这种逻辑关联,也就 大体把握住了课程的学习线索,并可据此将教材内容的各个知识版块,有
机地组织和串联到学习和记忆中来了。
2、课材内容的知识要点,可以大致分为 2 大部分:一部分是 6 大范畴之 中相关的各种美学概念和理论命题,另一部分是 6 大范畴之中相关的各种 美学基本知识及其理论阐释。从学习和考试的角度来讲,前者基本重在理 解上的识记,带有一定的外在客观性,主要命题形式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后者则注重于理解上的综合归纳,强调对各大版块理论知识的内在融汇和
1、指在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然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所产生出来的变化; 2、美的创造不是某种 固定的实体所致,而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
1、这是有关美的创造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2、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指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 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3、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以及突发性、完整性显现的特点。
1、 一 种单 纯的 感觉活 动, 它把 我们感 受到 的外 物,经 过心 灵的 综合作 用, 表现 为意 象; 2、审 美中 的直 觉主要 表现 为 以下四个特点:直接性、突然性、专注性、透明性。
1、 把直 觉中 感受 到的印 象加 以区 分和概 括,形 成完 形的整 体; 2、 是感性 与理 性的 统一,是 概念 在感 性形象 中的 活动 ; 3、始终离不开感性形象,所以又不是清晰的概念的认识。
1、 审 美的一 种范 畴,又 称秀美、 纤丽 美、阴 柔美、 典雅美 等; 2、常常以 小巧、 光滑、 柔和 等特征 令人 愉悦; 3、优 美 的 本质 在于 人与世 界的 和谐 共存, 是人 对这 种和谐 状态 的感 情肯定 。
1、审美意义上的悲剧称为“悲剧”或“悲”;2、悲剧的实质在于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与永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发 生 了矛 盾。 而矛盾 的结 果是 正义的 精神 取得了 胜利 ; 3、悲 剧可以 激起 人们 的悲 壮之 情,净 化心 灵,提 升精 神, 从而达
意象的深入、升华
有我 意
之境 无我 境 之境
艺术 艺
之道 术 技巧
操 美形
作 式美
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艺术意象的接受和重建 主体不同的 艺术意象 “期待视界” 的再创造
3
结构 艺
层次 术 本质
物质实在层
形式符号层
意象世界层
意境超验层
创造意象世界、传达
特征
1、有广、狭义之分,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两种含义又往往混合为一体; 2、是指意 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超越人类特定经验领域的形上至境。
1、是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包括意与象两个方面;2、“意”主体在审美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 想 情感 、人 生体验 、审 美理想 、艺 术追 求等等 ; 3、“象” 指由 想象 创造出 来, 能体 现主体 之“ 意”,并 能为感 官所 直接 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表象;4、“意”由“象”来负载,“象”由“意”来充实,两者合为一体,便是“意象”。
的统一等基本原则。
1、 建 立在 马克 思主义 哲学 基础 上的一 种美 学理 论; 2、 主要内 容有 :美的 本质 和起 源的理 论、 美的 规律的 理论 、异 化 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艺术本质理论等。
1、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2、是指凡是美的事物都必须具有的某种质的规定性,是美的东 西之所以是美的根本原因和依据。
1、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2、这种关系既以感性的客观世界为中介,又能充分展示人的本质力量。 它是开展审美活动的基础;3、车尔尼雪夫斯基最早提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
4
美感论
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本质力量
美的创造 多层累的突创
美的形象性 美的社会性 美的客观性 美的相对性 美的绝对性
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 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1、美学研究的方法极其多样,各种不同的具体方法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 2、美学研究的方法具有鲜明的 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3、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的采用应遵循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
美感
1、自然属性,即物质性和动物性;2、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精神性和社会性是人的更内在的本质属性;3、 人的本质属性具体地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所以,历史性和历史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又一重要特性。
1、 自 然的 本质 力量。 是人 之所 以为人 的感 性基 础; 2、 精神的 本质 力量。 使人 突破 自然的 物质 束缚 ,具有 强烈 的自 我 意识和精神力量。
1、联想的一个种类;2、指在时空上相当接近,人们习惯上将两者联系起来,由甲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感 反应。
1、联想的一个种类;2、指两件事物间在性质或状貌上相似,使人们习惯上把两者联系起来,由此物想到彼物;3、此 喻、象征等手法都属于相似联想。
6
审美 范畴论
对比联想 审美中的情感
通感 审美范畴
1、 美 的东 西都 是相对 的, 随着 人对现 实的 审美 关系的 变化 而变 化; 2、当 美的 东西 与人处 在某 种关 系中的 时候 ,它 是 美的;而处在另外的审美关系中时,它有可能不美或变成另外一种美。
指美之所以美的内涵和标准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内在规定性。
1、 美 感是 人们 对美的 感受 、体 验、观 照、 欣赏 的评价 ; 2、以 及由 此而引 起的 满足 感、愉 快感 、幸 福感、 和谐 感和 自 由感。(注意:自由感是美感中的核心感觉)
艺术品的鉴赏
观
品
悟
范畴 美学 美论
表 1-3-3 《美学原理》基本概念概览表
概念
名词解释
Aesthetica 美学
美学研究的对象 美学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美学 美(美的本质)
审美关系
1、Aesthetica 是鲍姆嘉登著作的名称;2、在原文中意即“感性学”;3、我国学者一般译为《美学》。
1、 是 一门 人文 学科, 研究 的是 人类的 审美 现象 ; 2、审 美现象 是人 类社会 独有 的现 象,最 终涉 及到 的是人 生价 值、 人 的审美价值,因此,从根本上说,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感性形象从客观的物质存在转化为内心的印象或意象,变成内心的形象的时候,便出现了表象。
1、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 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2、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按照情感的逻辑进行活动的。
1、联想是想象的基本形式;2、它以记忆为基础,将新、旧知觉表象经由类似或相关的其它对象的触发,产生联想, 从而使既有的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5
美感欣赏活动 审美中的感受 审美中的直觉 审美中的知觉 审美中的表象 审美中的想象 审美中的联想
接近联想 相似联想
美感欣赏活动是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
1、感受是感觉器官对对象的印象,这是美感的起点;2、感受是审美活动作为感性活动的前提;3、审美感受有两个特 点,一是新鲜感,一是情感的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