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世界气温地水平分布地特点

掌握世界气温地水平分布地特点
掌握世界气温地水平分布地特点

★掌握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的特点,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判读: ①特征一: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原因: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增高而减少(太阳高度随纬度增高而减小)。解读信息:判断南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

原因:南极地区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海拔高,气温低;再加上冰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使其气温很低。

③特征二:南半球的等温线,无论在1月还是7月都比北半球平直。

原因:由于南半球的海洋广阔,比陆地面积大得多,下垫面性质比较均一,热力差异小。 ④特征三:北半球的等温线1月比7月密。

原因:说明北半球南北的温差冬季比夏季大。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大,受巨大海洋的调

节,冬夏的温差没有北半球显著。

⑤特征五: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表述1:平行于海岸线)

原因:由于受海陆分布、洋流、地形地势的影响。 解读信息: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世界1月海平面气温(摄氏度)的分布 世界7月海平面气温(摄氏度)的分布

1、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南北半球等温线的数值都是从

递减。 2、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 (高纬、低纬)弯曲,向 (南、北)弯曲;海洋相反。 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 (高纬、低纬)弯曲,向 (南、北)弯曲;海洋相反。 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成因: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大陆热容量小,冬季大陆比海洋降温快;夏季大陆比海洋增温快。 3、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有一条闭合的等温线,其数值为多少?理由是什么? 成因:地势高,气温低。

1、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南北半球等温线的数值都是从 向 递减。

②特征四:南北半球气温比较

北半球 南半球 夏季平均气温 22.4℃ 17.1 ℃ 冬季平均气温 8.1 ℃ 9.7 ℃ 年平均气温 15.2 ℃ 13.3 ℃ 全球为14.3 ℃

2、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低纬)弯曲,向(南、北)弯曲;海洋相反。

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低纬)弯曲,向(南、北)弯曲;海洋相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成因: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大陆热容量小,冬季大陆比海洋降温快;夏季大陆比海洋增温快。

3、非洲南部的地形是,其闭合等温线数值为。

能力训练: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AC为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BD为7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而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夏季正好相反。

⑥特征六:在中低纬度的大洋东岸,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原因:寒流影响。

在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原因:暖流影响。

能力训练: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凸向)即为洋流的流向:(读图比较:等高线与河流)

●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洋流由温度较高处流向温度较低处,即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为暖流。

●等温线向高值弯曲:

洋流由温度较低处流向温度较高处,即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为寒流。

⑦特征七:北纬30°—60°亚欧大陆,大陆东部与西部温度差较大的是

为什么?受不同的大气环流、洋流影响。

⑧特征八:判断地形

如果等温线向较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地势较高;

判断地势:如果等温线局部闭合

-4 ℃<1处≤0℃1处地形为山地、高地

4℃≤2处<8 ℃2处地形为低地盆地

1处与2处相对高度为:根据4℃≤T <12 ℃计算

▲大气降水

1 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上升冷却促使水汽凝结、足够的凝结核(尘埃杂质)。

自然界中降水形成:空气上升后,气温下降,水汽由未饱和(M1)

→正好饱和(M2)→过饱和(M3),过饱和水汽形成降水。

读“水汽饱和状态与气温的关系图”,回答:

(1)空气容纳水汽量的多少,随

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当气温由30℃降至10℃时,10立方米的饱和空气中将有__________克水凝结出来。

(3)a、b、c三种状态中,属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处,属于未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处,属于过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处。

(4)假如空气现在处于a状态,要形成降水还须增加__________或__________。(1)气温(2)210克(3)b a c (4)水汽空气继续上升冷却

类别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成因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

湿热空气受热膨胀上

升,水汽凝结,形成降

水湿润空气前进途中,遇

山坡爬升,水汽凝结在

迎风坡形成降水

冷群团与暖气团

相遇,暖气团上升

水汽冷却凝结形

成降水

暖湿空气绕台风

中心旋转上升时,

水汽凝结形成降

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范围

小,常伴有暴风、雷电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

显著减少,甚至出现焚

持续时间长,范围

广,强度小

强度很大,多为暴

雨,且伴有狂风、

雷电

分布赤道地区常年发生,中

低纬地区夏季午后山地迎风坡(最大降水

高度);世界上降水最

多地区多位于迎风坡;

内陆降水多以地形雨

多分布于中纬地

带,冷暖气流频繁

交汇

形成于热带洋面

上,多影响低纬大

陆东岸

3 降水多少的分析:

低气压带控制――多上升气流――多雨;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少雨

风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如西风带)――多雨;

风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如信风、极地东风)―少雨

风从海洋吹来――多雨;风从大陆吹来――少雨。

暖湿的风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干旱地区高山相对多雨,形成“湿岛”。

暖流经过――多雨;寒流经过――少雨。

4 降水的时间变化:

全年多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稍多);

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

夏季多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5 降水的空间(纬度)分布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位置年降水量成因降水季节变化赤道附近2000mm以上赤道低气压控制,多对流

全年多雨

两极附近200 mm以下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全年少雨

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500 mm以上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台风影响

夏季多雨

大陆西岸500 mm以下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或

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

响海洋

全年少雨

中纬度内陆200~500 mm 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全年少雨东岸500~1000 mm 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夏季多雨

西岸500~1000 mm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从

海洋吹向陆地

常年湿润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大气运动状况降水多少与类型

赤道多雨带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为主很多,对流雨为主

副热带少雨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为主西岸和内陆降水少,东岸受夏季风、台风

(1)图10为全球降水量和蒸发量随纬度分布图。

请根据图中已有信息,在原图上补绘一条折线,表

示出全球水量盈余和亏损区域的纬度分布,并标注

出水量盈余区和水量亏损区。(盈余为+,亏损为-)

(2)从图示看,全球最缺水的纬度带是,

原因是。

(3)北纬20°—30°大陆东岸地区的降水量大约

为,造成该地带降水的主要原因

是。

(4)南半球40°—60°地区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

比,降水较(多/少),原因是。

(1)如图(2分)

(2)南纬20°—30°地区(2分)该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蒸发量大,且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4分)

(3)750mm(2分)该地区大陆东岸的夏季风(或来自海洋的气流)带来大量降水(2分)

(4)多(2分)洋面宽阔,水汽来源充足,降雨量大。(3分)

贝尔格气候分类理论:体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现自然景观各要素的整体性。

学说上划分标准不一样、过渡带名称不一,所以过渡带考查只要求描述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特

点、成因及分布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典型地区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2000mm以上

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流域、刚果

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

控制

终年高温,湿季干季交

替400-1000mm

南北纬10°~20°之间;非洲中部、

巴西、澳北部和南部

热带季风气候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

1500-2000mm

北纬10°~北纬25°大陆东;中南半

岛、印度半岛

带信风带影响降水较多

温带多雨带西风带和副极地

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东西两岸降水较多,内陆降水少

极地少雨带极地高气压带、东

风带

下沉气流为主最少,但蒸发微弱,仍为湿润地区

1、影响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的因素

(1)纬度*,太阳高度*

(2)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3)气候(天气),晴天多

(4)日照时间(昼长等)

(5)大气污染程度(工业等)

地面辐射加:下垫面因素(反射率)

2、影响气温的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太阳高度)、昼长、天气

(2)地形(地势、坡向、对盛行风的影响)

(3)海陆热力性质(季节性)

(4)洋流

(5)盛行风(冬季风、盛行西风等)

(6)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

3、影响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影响

气温年较差日较差(1)纬度(太阳高度变化)随纬度增高而增大随纬度增高而减小(2)海陆陆地大于海洋陆地大于海洋(3)气候(天气)晴天大于阴天晴天大于阴天(4)地形平原大于山区平原大于山区(5)植被裸地大于绿地裸地大于绿地

日较差问题分析:

天气(云层)或大气密度,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大气逆辐射。

如青藏高原日较差大分析

年较差问题分析:气温模板——分析夏、冬季气温高低因素

青藏高原年较差小(比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小)原因分析:冬季纬度低,且受地形阻挡冬季风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夏季,地势高,温度较低。

四川盆地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年较差小原因分析:地处四川盆地,其北面的秦巴山地阻挡了冬季北方吹来的冷空气,因而冬季气温较高;夏季,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但地势稍高,气温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当,所以气温年较差小。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季北方吹来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使其冬季气温较低;夏季,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气,气温较高;所以气温年较差较大

4、逆温产生条件及影响

(1)地面辐射冷却(冬半年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晚)

(2)地形(盆地、谷地)

(3)锋面

逆温的危害:阻碍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不利于污染物等扩散,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

5、影响降水量的因素

(1)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2)地形

(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4)洋流

6、雾产生的条件

(1)充足的水汽(海洋、周边有河湖等)

(2)降温(冷却)的条件(逆温、寒流、夜晚谷地来自山上的冷空气沿坡下沉等)

(3)凝结核(工业发达程度)

7、气候特征描述

(1)若知道气候类型,最好先点明

(2)气温数值高低(年均温或最热月、最冷月)及季节变化,温差大小

(3)降水量数值大小及季节变化

8、气候类型成因一般分析和特殊气候成因分析(熟记气候类型分布图P17)

一般分析:重点强调大气环流

特殊分析:(1)大气环流(2)地形(3)洋流(4)海陆位置

马达加斯加东部、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东北部、几内亚湾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暖湿的**信风或**季风受山地阻挡,处于地形迎风坡,降水丰富;沿岸**暖流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处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运动减弱,且地形阻挡海洋水汽进入,降水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南部、墨西哥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30°SN附近):地处高原,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东南(北)信风带来海洋充足水汽,降水较多;沿岸厄加勒斯(墨西哥湾)暖流增温增湿。

南美洲西岸赤道以北是热带雨林气候,以南是热带草原气候:

(1)南美洲西岸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充沛,加上沿岸有赤道逆流的影响,增

温增湿,降水充沛,故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2)赤道以南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冬季降水少,夏季受赤道低压带南移的影响,降水较多,故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索马里寒流(夏季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①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副热带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加利福尼亚沙漠、澳大利亚西部、非洲西南部等):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印度河流域热带沙漠气候: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夏季西南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人类活动对植被破坏严重。

加利福尼亚沙漠占据地中海气候位置: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地处内陆谷地、盆地,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

黑海以北地中海气候: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盛行西风影响;北部山脉阻挡冬季北方冷空气及受海洋影响大,气温较高。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典型:终年盛行西风的影响;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水汽输入;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受海洋影响大;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南美洲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盛行西风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处于背风坡,降水少;福克兰寒流降温减湿。

伊比利亚半岛内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梅塞塔高原,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闭塞,为盆地状高原地形。冬季因地势高,使高原内部成为相对高压,从大西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不能进入高原,故降水较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

①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

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

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②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

③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

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

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

④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

⑤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热带过来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

⑥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日本是岛国。朝鲜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

1—5 AA DCB 6—10 CBBCC

11.(1)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2)太平洋印度洋(3)冬季A海峡受西风影响,B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4)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长,距大西洋较远,受其影响小,降水集中分布在冬季

12.(1)七月1100 亚寒带针叶林(2)A图,因P点至Q点中部为乌拉尔山,两侧为平原,根据等温线走向可以说明(3)(北大西洋)暖流

高中地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知识点梳理 高中地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知识点梳理 解读地理图表的方法众多。主要解读图中的‘四性’:一般性、差异性、特殊性和相关性。当然不是所有的图中都具有这‘四性’。下面是作者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的解读。 1、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 向高纬递减。 (2)、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 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3)、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2、等温线形状的南北差异。 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3、等温线的突变。 等温线的突变,既偏离纬线。影响的因素不同,偏离的程度和方向不一。一般情况下,陆地上等温线的突变是由地形因素所致,海洋上等温线的突变是洋流的影响。如上图所示:(1)、A、B、C、D四处的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说明这

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这四地都有寒流经过,降温 作用明显。 (2)、E、F、G、H、I五处的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说 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高。因这五地都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在青藏高原和科迪勒拉山脉等地,等温线向低纬 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高原山地海拔高,降温作用明显。小范围闭合等温线也是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4)、A、B两处凸向的纬度比C、D两处的更低。因A、 B两处的寒流是由寒冷的西风漂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 更低,气温相应降低。而C、D两处的寒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和 北大西洋暖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较高,气温相应较高。 (5)、从图中可以读出,同一纬度高温区等温线凸向高纬,低温区等温线凸向低纬。可简记为‘高温高凸,低温低凸’(同一纬度)。 s(); 【高中地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的知识点梳理】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图形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资料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

三、气候类型的分析判断: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 判断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以温定带) 热带型:最冷月>15℃,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温夏热。 温带型:最冷月0℃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热。 寒带型:最热月0℃以上——苔原气候,最热月0℃以下——冰原气候;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特点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四、我国某些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2、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农作物一年两熟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的分界线。 5、降水: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7、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表格

气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形成原因 热带:(南北纬30°之间, T最冷月>15℃)1、热带雨 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 雨 南、北纬10o之 间的低纬地区。 非洲刚果河流域、 亚洲马来群岛等 地、南美亚马孙河 流域 纬度低;全年受赤道低 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 升气流。 2、热带草 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 湿季明显交 替 南、北纬10o~ 南、北回归线之 间 非洲中、南部、澳 大利亚北部和东 部、南美巴西等地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 3、热带季 风气候 全年高温,夏 季多雨,冬季 少雨 南、北纬10o~ 南北回归线之 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等地,中 国的海南岛、雷州 半岛,台湾南部。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 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 季风交替控制 4、热带沙 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 雨 南、北回归线~ 30 o大陆内部 和西岸 非洲北部地区、亚 洲阿拉伯半岛和 澳大利亚大沙漠 区 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 带控制 亚热带南北纬30°~40°间T最冷月>0℃) 1、亚热带 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低温 少雨 南、北纬25o~ 至35o间的大陆 东岸 我国秦岭以南、北 美大陆、南美大陆 和澳大利亚大陆 东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 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 风交替控制 2、地中海 气候 夏季高温少 雨,冬季温和 多雨 南、北纬30o~ 40o之间的大陆 西岸 地中海沿岸,南、 北美洲大陆西 岸,非洲大陆和澳 大利亚大陆西南 等地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 制下,受热带大陆气团 影响,干旱炎热;冬季 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 活动,暖湿多雨 温带(南北纬40°~60°之间 T最冷月>0℃)1、温带季 风气候 夏季暖热多 雨,冬季寒冷 干燥 南、北纬35o~ 55o之间的大陆 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 俄罗斯远东地区, 朝鲜半岛和日本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 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 风交替控制 2、温带大 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 水稀少 南、北纬40o~ 60o之间大陆内 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内陆地区 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3、温带海 洋性气候 冬温夏凉,四 季湿润,冬雨 较多 南、北纬40o~ 60o大陆西岸及 岛屿 西欧、北美大陆和 南美大陆西海岸 狭长地带、新西兰 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北纬 60°附近亚寒带大 陆性气候 冬季漫长严 寒,暖季短 促,降水少且 集中夏季 南、北纬50o~ 70o之间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部 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寒带(北纬60°~90°T最热月<5℃1、苔原 气候 全年严寒, 降水少 分布在极地附 近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冰洋沿 岸 地处高纬,太阳高度较 小、受极地气团和冰原 气团控制 2、冰原 气候 全年酷寒分布在极地 南极大陆和格陵 兰内陆地区 纬度高,太阳高度极小, 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 控制 高山 气候 垂直变化明 显 分布中、低纬度 的高大山地和 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 第斯山等地 地势高,地势起伏大

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七年纪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部分中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第二课时,着重介绍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本课是在第一课时学习了“气温的变化”后的自然延伸和发展,本节与第三节《降水和降水分布》是并列关系,本节课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为下一节学习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提供必备了的知识,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地理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宗旨,因此教材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教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更重要的是内容处理的基本模式是利用地图分析、归纳内在规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的这一优势。 二、说教学对象 通过近两个月的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兴趣。七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好奇、好动、好表现是这一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在前阶段学习过纬度、海陆分布等知识,上一节刚学过的气温变化知识,是学习本节气温分布知识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加上他们的抽象能力还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让学生想观察,敢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应用气温分布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气温分布的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 鉴于本节知识的重要性,为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基本理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式读图法。 六、说学法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分析

世界气候 一、气候形成因子 (一)、气温影响因素 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 1、纬度——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 1、纬度 2、海陆分布 3、地形 4、洋流 (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二、完成表“气候特点、成因、分布”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气候分布六大气候带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出版者的话 1980~1986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的森林》、《中国的草原》、

《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这11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2年5月 UID1 帖子33677 精华39 积分37077 阅读权限255 性别女来自扬州在线时间183 小时注册时间2008-7-13 最后登录2010-1-30 查看详细资料 返回主题 TOP admin 开心豆豆 管理员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教案 (新版)新人教

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3.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1. 分析判读有关气候图,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3. 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1、数一数,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 2、计算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 3、学生计算海口和漠河的大约温差? (学生先个人思考、分析、计算,后小组交流探究。) 教师展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

初中地理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学习目标 1.阅读等温线图,能够判读等温线图。 2.阅读课本63页图4.10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及气温的垂直变化图,说出世界1月、7月气温分布特点。 学习重难点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一、小组合作探究: 1.读左图: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情况,小组合作描述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2.读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比较C 点与D 点的温度高低,并判断此时是海洋气温高还是陆地气温高? 3.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比较A 点与B 点的温度高低,并判断此时是海洋气温高还是陆地气温高?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C D C A B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二、思考探究: 图(1)图(2) 4.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在半球;图中A (陆地或海洋),B (陆地或海洋) (2)在图(2)中C (陆地或海洋),D (陆地或海洋) 三、课堂总结(我学到了什么?): 练一练: 1.(2011?巢湖)在北半球,一年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B.七月C.二月D.八月 2.(2012?天门模拟)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A.地势越低,气温越低B.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相同 C.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D.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降低 3.有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地区逐渐降低B.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C.由山麓向山顶逐渐降低D.由陆地向海洋逐渐降低 4.世界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 A.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B.从中纬度向低纬度和高纬度降低 C.从两极向低纬度降低D.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和中纬度降低 5.受纬度影响,世界气温从向逐渐降低. 6.一般来说,气温随着纬度的增高而降低,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温. 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低纬度气温,高纬度气 温. (2)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 是.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

降水少,雨热同期欧大陆、美洲大陆内部。 *南半球没有。 带苔原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短暂 降水稀少 主要分布在分布于亚欧大陆北冰洋沿 岸、北美洲北冰洋沿岸。 *南半球没有。 苔原 带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和其他北极岛 屿,南极洲。 *南极洲最大、最典型。 冰原 带 高山、高 原气候 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显著 山地高原所处纬度越低, 海拔高度越高,分层越明 显,越多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青藏高原帕米尔高 原,东非高原,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 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二步: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 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判断气候类型的几种方法 1、模式法 又叫分布规律法。主要是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纬度分布规律来判断,所以气候类型分 布规律可以浓缩在一张模式图上。(如下图) 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 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典例剖析: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46°N,148°E);B(36°N,14°30′E);C(6°S,134°E);D(51°S,75°W)。那么, 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 ; B ; C ; D 。 分析:A地纬度为46°N,可知该地为温带,148°E为东亚季风区,故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B地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出该地为地中海地区,应为地中海气候;C地纬度为6°S,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纬度范围,134°E为东南亚,则C地为热带雨林气候;D地51°S为温带,75°W为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

中国的气温分布

《中国的气温分布》教学设计 德兴第二中学地理组朱云龙 2016.9.29 教学课题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中国的气温分布》所用教材教材名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用参考书 教师教学用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多媒体设备、卡片、水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了解我国的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 的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初步学会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3、了解我国的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 的差异。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导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课前板书:气候(气温) 【创设情境】放寒假了,海口的小明去哈尔滨的外婆家。(好冷啊!……冻死了!) 放暑假了,海口的小明再去哈尔滨的外婆家。(去外婆家避暑喽,嘻,带着羽绒服呢。……奇怪,怎么不冷呢?) 【教师】你能解答小明的疑惑吗?【学生】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板书:一、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 【教师】请大家齐声朗读P30页第一段。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季节?反映了什么地理现象?【学生】冬季,我国南北方城市的气温差别很大。 【教师】那么,夏季我国的气温分布又有何特点?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判读两幅图,P31页图2.13“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2.14“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分析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板书:1、冬季南北温差大 2、除青藏高原外,夏季普遍高温 【提示】温故知新:等温线的概念、疏密程度与温差的关系(学案“课前预习”)读图步骤:读图名→读图例→提信息→析规律→探原因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读图、探究活动(将全班同学分A、B两大组,A组完成冬季的,B 组完成夏季的,之后,请各组选同学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 比较冬季和夏季等温线的疏密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一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2、找出容易混淆的气候类型在特征上的差异 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判断其类型。 4、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随高度增加垂直变化明显。5.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三步走: A.依据气温的季节分布特点判断南北半球 B.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C.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整理 版) 般来讲大陆西岸的各气候类型以气压带风带控制为主,其中同学们应区分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控制。

、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判断其类型 4、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高原地区,气候特征随高度增加垂直变化明显。5 ?气候类型判断 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三步走: A ?依据气温的季节分布特点判断南北半球 B. 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 C,炎热;低于0 C,寒冷) 最冷月>15 C ――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 c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最热月<10 c或终年0 c以下一一极地气候 C ?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一一热带草原气候(750 —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mm );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 ),温带季风气候(>400mm )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 —1000mm ) 全年降水稀少一一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一一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一一地势高” 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一一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 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 洋沿岸地带

世界气温分布教案

世界气温分布 【课标要求】 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材结构分析】 本小结的内容主要是世界气温分布。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通过读图、析图的方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将地图中蕴含的地理信息挖掘出来,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 2.能根据世界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2.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气温的意义、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能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2.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提问:气温的概念及表示,测量工具及方法,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气温的概念及求法? 学生回答(板书) 教师:好,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到位,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将用到月平均气温及年平均气温。首先我们用到的就是月平均气温。 大家先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一年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其实我们不仅可以用表格表示,还可以用曲线图表示,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活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横坐标与纵坐标,并引导学生画图,告诉同学注意事项 教师:这个就是气温曲线图,在上面我们可以容易的看出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哪个月份。这个图的画法也是我们要求掌握的。 教师:接下来我们用到的就是年平均气温。 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教师: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要在地图上绘制这样的图,就需要借助于等温线。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二、完成表“气候特点、成因、分布”

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 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 年受西风带控制)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 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三、读“气候分布模式图”,将气候类型填在下图相应位置 四、气候类型的非地带性分布 1.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中美地峡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 东岸成因:以上四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气温高且都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西侧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2.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 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4.索马里半岛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5几亚湾的北侧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6.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7.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 这些气候的分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世界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世界气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2.归纳气温的影响因素; 3.分析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的展示,设置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等温线分布图; 2.通过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中等温线的弯曲变化,分析归纳气温的影响因素,并帮助学生建立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气温曲线将如何分布。 3.通过具体的例题,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为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学生认识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二、教学重难点 1.气温的影响因素 2.等温线弯曲变化的原因分析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由这几天气温的变化说起,昨天天气气温还是比较高的,教室里不开空调都受不了,世界上其他地方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热呢?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板书:世界气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一、等温线的识读 学生读P21页的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3.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4.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5.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二、气温分布规律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的等温线,并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 (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学生可以答出: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在图上0°C等温线呈闭合状,原因是什么? 3.20°C等温线在非洲西海岸弯曲方向如何?原因是什么? 4.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10℃等温线,看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什么?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 (不平直,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除了纬度会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外,还有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5.除了这些因素还有什么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气温的高低? 三、学以致用——课堂例题分析 1.读南美洲局部等温线图,回答:

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一、知识要点 1、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②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 温 ③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课本P35图) 自北向南有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降水的特点 ①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少。 ②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划分四类干湿地区:(课本P38图)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③植被自东向西的变化: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跟踪训练

(益阳)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 1.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 D ) A.哈尔滨 B.上海 C.北京 D.广州 2.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数最多的两个城市是( C ) A.哈尔滨北京 B.北京上海 C.上海广州 D.广州哈尔滨 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3~5题:

3.下列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雨季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4.“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B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5.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D )

世界气候分布图

世界气候分布图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4.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大陆西岸,其特点为年平均温高,年温差较大,日温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许多地区只有数十毫米,甚至数毫米,降水变率很大,常常连续数年不下雨。5.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地区,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这类气候以我国东南部最为典型。其它地区,由于冬季也有相当数量的降水,冬夏干湿差别不大,因此被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6.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故名。这类气候的特点是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或暖热,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称为亚热带夏干气候。 7.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温带地区,其特点为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在0℃以上),夏季不热(7月平均温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达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8.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东部地区,朝鲜和日本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其特点为夏季温暖,冬季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温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9.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由于全年在大陆气团控制下,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陆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气候;而大陆北部,则由于纬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蒸发不旺,降水虽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0.极地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区、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在大陆边缘地区,冬季长而寒,但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可达10℃,苔藓、地衣是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称为苔原气候;格陵兰岛、北冰洋诸岛和南极洲等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在冰雪覆盖下,最热月平均温也不超过0℃,因此被称为冰原气候。 其中10.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11.高山气候可能出现在任何纬度,其特点是气温和降水都有垂直变化,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高度则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1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总结

世界气候纷繁复杂、类型多样,不少同学一看到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就有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处入手,对掌握世界气候存在着心理障碍。那么如何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热量带(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各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并不多,均不超过4种(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亚寒带1种、寒带2种),实在并不可怕。 2、将各种气候类型分解到各个大洲 可以从气候分布最为简单、最有规律、最有特点的非洲入手,迅速掌握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然后从我们所在的亚洲,得到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规律;再从欧洲得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规律等。 二、归纳总结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见下表,寒带略)

三、分析并归纳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包括比热容、地形、反射率、洋流)等。 1、太阳辐射——决定了该地所处的热量带 太阳辐射强弱主要取决于当地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总体而言,太阳高度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故从低纬向高纬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这些不同的热量带。

2、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1)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 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 (2)风带 信风——性质一般炎热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来,则较为湿润; 西风——性质温和湿润; 极地东风——性质寒冷干燥。 (3)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4)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详细)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与综合 一、气候形成因子 (一)、气温影响因素 1、纬度:纬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下垫面:包括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洋流等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2)地形: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阴坡气温偏低,阳坡气温偏高。 (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偏低。 (二)降水影响因素 1、纬度——大气环流:低压带为多雨带,高压带为少雨带;大陆的迎风一侧降水多,背风一侧降水少;夏季风降水多,冬季风降水少。 2、距海的远近:绝大部分水汽都来自海洋,所以距海越远,降水越少,越近降水越多。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暖流经过的沿海地区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降水偏少。 (三)、气候形成主要因素 1、纬度 2、海陆分布 3、地形 4、洋流 (1)太阳辐射: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地形: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4)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 形成气候的四个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影响着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与降水,气温与降水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候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