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摘要:改革开放30年到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态关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爱国精神和爱国之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并形成势不可挡的局面。经济全球化并非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有着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源自于西方的法律法规,国家制度,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与价值观念也必然渗透到世界各地,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产生重大冲击。青年人尤其实大学生青年思想开放,更容易受到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当前大学生的素质不高的原因。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展示,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全面将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跨入中等国家行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只有努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不息的理想抱负,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国内形势的日益发展,高校学生中也存在着忽视精神力量的现象.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精神动力,更是实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阶段,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重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帮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指出:高昂的民族精神具有极强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维系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基础。当代大学生代表着先进文化思想,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支撑着中华民族的脊梁。她们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她们的言行将引领整个民族的觉醒。回顾中国的历史,多少次民族危难的时刻,无不是大学生率先扬起民族精神的大旗,“五四运动”成为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一二九运动”掀起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新高潮。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更需要大学生勇挑时代的重担,忠实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刻苦学习,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高等
学校肩负为实现民族复兴为业培养输出更多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一定要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予以重视,要把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把他们的报国之行凝聚到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上来,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为我们实现伟大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的支持。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利益之争、民族文化差异,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表现得更为激烈和明显,民族精神在青年一代身上流失的危险在不断扩大。面对文化领域的挑战,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抵御外来文化中负面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纷纷涌入国门,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也空前激烈。少数西方国家鼓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力图把西方文明变成全世界的“普世文明”,他们把“分化”“西化”的重点放在了思想活跃的大学校园。高校要在坚守先进文化阵地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用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先进的价值观念来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先进文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激励人们捍卫民族尊严、维护民族利益,守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抵御外来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机遇,它促使我们用更宽阔的眼界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开放心态和全球整体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吸收世界文明的精华来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但经济全球化也给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了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民族国家间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并将产生由经济认同带来的民族认同问题,使部分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弱化;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的开放性,也使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临着如何从封闭走向开放、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民族化关系的难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信息网络化使发展中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处于被动的守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大肆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高等院校是他们渗透的重点,对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国际化,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促进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更新,但也可能导致“教育帝国主义”,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被扭曲。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当通过主渠道改进、实践提升、文化涵育和环境熏陶等改革措施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校要注重通过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舆论氛围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比如,通过举办人文知识讲座,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味、提升审美格调和情感。利用形势报告会、专题讲座、文化节、科技节、读书会、文化沙龙、诗会、影视评论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唤起大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们在参与文化实践、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民族精神得到培育;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校史展览,使其了解学校艰苦创业的非凡经历及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在校园主要活动场所建造高雅的人文景观,在教室、走廊悬挂伟人、名人的画像和警句等来营造文明、健康、高品位的精神氛围,形成独有的校园人文景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